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液壓缸不動作的原因與解決方法

液壓缸不動作的原因與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9 07:18:05

A. 液壓系統運行油缸不運行是什麼原因

可能的原因:
1.管路無壓力油
a.油池油液不足吸不上油;
b.油液粘度過大,造成吸不上油;
c.進油口密封不嚴吸不上油;
d.進油口單向閥泄漏無法保持引油吸不上油;
e.油泵本身轉子、定子或葉片、齒輪或活塞磨損。
以上原因造成油缸不動作的現象:系統嘈音比正常時還小,油壓表無壓力顯示,或明顯低於正常值。
2.油缸泄漏
a.活塞環磨損;
b.密封環磨損;
c.進油端有明顯漏油現象。
以上原因造成油缸不動作的現象:系統嘈音基本正常,油壓表有壓力顯示,但低於正常值。
3.控制閥有問題
a.控制閥電器部分有問題造成無動作;
b.控制閥芯卡死(多數是油液過臟造成);
以上原因造成油缸不動作的現象:系統嘈音基本正常,油壓表有壓力顯示,但按控制按鈕電磁閥無反應。
4.液壓管路有明顯泄漏
以上原因造成油缸不動作的現象:系統嘈音基本正常,油壓表有壓力顯示,但可以通過觀察看到液壓系統有明顯漏油現象。
5.阻力太大超過液壓缸的推力
以上原因造成油缸不動作的現象:系統嘈音明顯比正常時大,油壓表有壓力顯示,若系統無穩壓裝置時系統壓力高於正常值。

B. 對應液壓缸失靈的維修方法有哪些

對應液壓缸失靈的維修方法如下:

1、液壓系統控制壓力太低,此時應檢查控制壓力源,保證壓力調節到系統的規定值;

2、控制管路中節流阻力可能過大,流量閥調節不當,控制壓力不合適,壓力源受到干擾;

3、當流量閥或者方向閥閥芯卡住或閥孔堵塞時,液壓缸易發生誤動作或者動作失靈;

此時應該檢查油液的污染情況,檢查臟物或者膠質沉澱物是不是卡住閥芯或者堵塞閥孔,檢查閥體的磨損情況;

4、活塞桿與缸筒卡住或液壓缸堵塞,此時無論如何操縱,液壓缸都不動作或動作甚微;

這時應檢查活塞及活塞桿密封是否太緊,是否進入臟物及膠質沉澱物:活塞桿與缸筒的軸心線是否對中,易損件和密封件是否失效。

5、液壓缸內有殘留空氣。

修理措施:使運動部件空載全興程快速往復運動20-30min,充分排除空氣。

C. 卡特液壓缸不能動作怎麼排除

卡特液壓缸不能動作的現象往往發生在剛安裝完畢的液壓缸上。排除此故障時,首先應從液壓缸外部查找原因:液壓缸執行運動部件的阻力是否太大,是否有卡死、楔緊或頂住其他部件等情況;進油壓力是否達到規定值。排除了外部因素後,再進一步檢查液壓缸內在的原因,並採取相應排除方法。現將液壓缸不能動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分析如下:
1、執行運動部件的阻力太大
排除方法:
1)排除執行機構中存在的卡死、楔緊等問題。
2)改善運動部件導與潤滑狀態。
2、進油口油液壓力太低,達不到規定值
排除方法:
1)檢查有關油路系統的泄漏情況並排除泄漏。
2)檢查活塞與活塞桿處密封圈有無損壞、老化、松脫等現象。
3)檢查液壓泵、壓力閥是否有故障。
3、油液未進入液壓缸
排除方法:
1)檢查油管、油路、特別是軟管接頭是否已被堵塞,應依次檢查從缸到泵的有關油路並排除堵塞。
2)檢查溢流閥的錐閥與閥座間的密封是否良好。
3)檢查電磁閥彈簧是否損壞或電磁鐵線圈是否燒壞;油路是否切換不靈敏。
4、液壓缸本身滑動部件的配合過緊,密封磨擦力過大
排除方法:
1)活塞桿與導向套之間應選用H8/f8配合。
2)檢查密封圈的尺寸是否嚴格按標准加工。
3)如採用的是V形密封圈,應將密封磨擦力調整到適中程度。
5、由於設計和製造不當,當活塞行至終點後回程時,壓力油作用在活塞的有效工作面積過小
排除方法:
改進設計、重新製造。
6、活塞桿承受的橫向載荷過大,特別別勁或拉缸、咬死
排除方法:
1)安裝液壓缸時,應保證缸的軸線位置與運動方向一致。
2)使液壓缸承受的負載盡量通過缸軸線,避免產生偏心現象。
3)長液壓缸水平旋轉時,活塞桿因自重產生撓度,使導向套、活塞產生偏載,導致缸蓋密封損壞、漏油,活塞睡眠症缸筒內,對此可採取如下措施:加大活塞計劃調節活塞外圓加工成鼓凸形,使活塞能自位,改善受力狀況,以減少和避免拉缸;活塞與活塞桿的連接採用球形接頭。
7、液壓缸的背壓太大
排除方法:減少背壓。
其中液壓缸不能動作的重要原因是,進油口油液壓力太低,即工作壓力不足。造成液壓系統工作壓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液壓泵、驅動電機和調壓閥有故障,其他原因還有:濾油器堵塞、油路通徑過小、油液粘度過高或過低;油液中進入過量空氣;污染嚴重;管路接錯;壓力表損壞等。

D. 液壓油缸常見故障有哪些 原因分析液壓油缸故障診斷及油缸不動作,液壓系統無壓力

摘要 【1】液壓油缸常見的故障主要有爬行、推力不足、工作速度下降甚至停止不動等。

E. 液壓缸失靈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液壓缸失靈的常見五點原因如下所示:

1、液壓系統控制壓力太低;

2、控制管路中節流阻力可能過大,流量閥調節不當,控制壓力不合適,壓力源受到干擾;

3、當流量閥或方向閥閥芯卡住或閥孔堵塞時,液壓缸易發生誤動作或動作失靈;

4、活塞桿與缸筒卡住或液壓缸堵塞;

5、液壓系統中進入空氣。

F. 液壓油缸,起的時候就起一下,就不動了,落的時候也落一下就不動了,是什麼原因

你好 先檢查液壓閥是否保得住壓力,將出油口堵住,測壓力是否正常保壓;如果正常的話,應該是油缸活塞密封壞了,單根油缸來檢測哪根有內泄,再更換密封就可以了。

G. 液壓缸不動作怎麼回事

液壓缸不動作的原因可能有:1液壓缸密封不嚴密即有液壓油泄漏導致液壓缸內壓力不足以克服該缸柱塞外加壓力而不動作;2向該液壓缸注油的液壓油泵內漏引起該缸內無足夠大壓力的液壓油注入而導致液壓缸不動作;3液壓缸內無液壓油; 4液壓缸內有殘余空氣未排凈而引起液壓缸速度不穩,有蠕動現象

H. 卡特液壓缸動作不良都有哪些原因,怎麼處理

液壓缸屬液壓系統的執行元件,其運行故障的產生除液壓缸自身的原因外,還與整個系統有關,所以在排除液壓缸運行故障時要認真觀察故障的症狀,採用邏輯推理、逐項逼迫的方法,由外到內仔細地分析故障原因,從而確定排除方法,避免盲目地大拆大卸。在液壓缸運行故障的眾多原因中,安裝、使用和維護不當是造成其故障的原因,對此類問題此處不做闡述。本文僅對常見的典型運行故障——液壓缸動作不良加以系統的分析。
液壓缸動作不良大多表現為:液壓缸不能動作、液壓缸動作不靈敏(有阻滯現象)和液壓缸運動爬行等現象。
一、液壓缸不能工作
液壓缸不能工作的現象往往發生在剛安裝完畢的液壓缸上。排除此故障時,首先應從液壓缸外部查找原因:液壓缸執行運動部件的阻力是否太大,是否有卡死、楔緊或頂住其他部件等情況;進油壓力是否達到規定值。排除了外部因素後,再進一步檢查液壓缸內在的原因,並採取相應排除方法。現將液壓缸不能動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分析如下:
1、執行運動部件的阻力太大
修理方法:
1)排除執行機構中存在的卡死、楔緊等問題。
2)改善運動部件導與潤滑狀態。
2、進油口油液壓力太低,達不到規定值
修理方法:
1)檢查有關油路系統的泄漏情況並排除泄漏。
2)檢查活塞與活塞桿處密封圈有無損壞、老化、松脫等現象。
3)檢查液壓泵、壓力閥是否有故障。
3、油液未進入液壓缸
修理方法:
1)檢查油管、油路、特別是軟管接頭是否已被堵塞,應依次檢查從缸到泵的有關油路並排除堵塞。
2)檢查溢流閥的錐閥與閥座間的密封是否良好。
3)檢查電磁閥彈簧是否損壞或電磁鐵線圈是否燒壞;油路是否切換不靈敏。
4、液壓缸本身滑動部件的配合過緊,密封磨擦力過大。
修理方法:
1)活塞桿與導向套之間應選用H8/f8配合。
2)檢查密封圈的尺寸是否嚴格按標准加工。
3)如採用的是V形密封圈,應將密封磨擦力調整到適中程度。
5、由於設計和製造不當,當活塞行至終點後回程時,壓力油作用在活塞的有效工作面積過小
修理方法:
改進設計、重新製造。
6、活塞桿承受的橫向載荷過大,特別別勁或拉缸、咬死
修理方法:
1)安裝液壓缸時,應保證缸的軸線位置與運動方向一致。
2)使液壓缸承受的負載盡量通過缸軸線,避免產生偏心現象。
3)長液壓缸水平旋轉時,活塞桿因自重產生撓度,使導向套、活塞產生偏載,導致缸蓋密封損壞、漏油,活塞睡眠症缸筒內,對此可採取如下措施:加大活塞計劃調節活塞外圓加工成鼓凸形,使活塞能自位,改善受力狀況,以減少和避免拉缸;活塞與活塞桿的連接採用球形接頭。
7、液壓缸的背壓太大
修理方法:減少背壓。
其中液壓缸不能動作的重要原因是,進油口油液壓力太低,即工作壓力不足。造成液壓系統工作壓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液壓泵、驅動電機和調壓閥有故障,其他原因還有:濾油器堵塞、油路通徑過小、油液粘度過高或過低;油液中進入過量空氣;污染嚴重;管路接錯;壓力表損壞等。
二、動作不靈敏(有阻滯現象)
液壓缸動作不靈敏不同於液壓缸的爬行現象。此現象是指,液壓缸動作的指令發出後液壓缸不能立即動作,須短暫的時間後才能動作,或時而能動時而又停止不動,表現出運行很不規則。此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主要有:
1、液壓缸內有空氣
修理方法:
通過排氣閥排氣,檢查活塞桿往復運動部位的密封圈處有無吸入空氣,如有,則更換密封圈。
2、液壓泵運轉有不規則現象,泵轉動有阻滯或有輕度咬死現象。
修理方法:
根據液壓泵的類型,按其故障形成的原因,分別加以解決,具體方法,請參看有關資料。
3、帶緩沖裝置的液壓缸反向起動時,常出現活塞暫時停止或逆退現象。
修理方法:
單向閥的孔口太小,使進入緩沖腔的油量太少,甚至出現真空,因此在緩沖柱塞離開端蓋的瞬間會出現上述故障現象。對此,應加大單向閥的孔口。
4、活塞運動速度高時,單向閥的鋼球跟隨油流流動,以致堵塞閥孔,液壓缸致使動作不規則。
將鋼球換成帶導向肩的錐閥或閥芯。
5、橡膠軟管內層剝離,使油路時通時斷,造成液壓缸動作不規則
修理方法:更換橡膠軟管。
6、液壓缸承受一定的橫向載荷
修理方法:
見本文中「液壓缸不能動作」原因(6)的排除方法。
三、運動有爬行現象
爬行現象即液壓缸運動時出現跳躍式的時停時走的運動狀態,這種現象尤在低速運動時容易發生,這是液壓缸最主要的故障之一。發生液壓缸爬行現象的原因,既有液壓缸之外的原因,也有液壓缸自身的原因。
液壓缸之處的原因有:
1、運動機構剛度太小,形成彈性系統
修理方法:適當提高有關組件的剛度,以減小彈性變形。
2、液壓缸安裝位置精度差
修理方法:提高液壓缸的裝配質量。
3、相對運動件間的靜。

I. 液壓傳動機構不能動作的原因有哪些

(1)液壓系統外部不清潔。不清潔物在加油或檢查油量時被帶入系統,或通過損壞的油封或密封環而進入系統;
(2) 內部清洗不徹底。在油箱或部件內仍留有微量的污物殘渣;
(3) 加油容器或用具不潔;
(4) 製造時因熱彎油管而在管內產生銹皮;
(5) 油液儲存不當,在加入系統前就不潔或已變質;
(6) 已逐漸變質的油會腐蝕零件。被腐蝕金屬可能成為游離分子懸浮在油中。
污物會造成零件的磨損與腐蝕,尤其是對於精加工的零件,它們會擦傷膠皮管的內壁、油封環和填料,而這些東西損傷後又會導致更多的污物進入系統中,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的損壞。
過熱
造成系統過熱可能由以下一種或多種原因造成:
(1) 油中進入空氣或水分,當液壓泵把油液轉變為壓力油時,空氣和水分就會助長熱的增加而引起過熱;
(2) 容器內的油平面過高,油液被強烈攪動,從而引起過熱;
(3) 質量差的油可能變稀,使外來物質懸浮著,或與水有親合力,這也會引起生熱;
(4) 工作時超過了額定工作能力,因而產生熱;
(5) 回油閥調整不當,或未及時更換已損零件,有時也會產生熱。
過熱將使油液迅速氧化,氧化又會釋放出難溶的樹脂、污泥與酸類等,而這些物質聚積油中造成零件的加速磨損和腐蝕,且它們粘附在精加工零件表面上還會使零件失去原有功能。油液因過熱變稀還會使傳動工作變遲緩。
上述過熱的結果,常反映在操縱時傳動動作遲緩和回油閥被卡死。
進入空氣
油液中進入空氣的原因有下列幾種:
(1) 加油時不適當地向下傾倒,致使有氣泡混入油內而帶入管路中;
(2) 接頭鬆了或油封損壞了,空氣被吸入;
(3) 吸油管路被磨穿、擦破或腐蝕,因而空氣進入。
空氣進入油中除引起過熱外,也會有相當數量空氣在壓力下被溶於油內。如果被壓縮的體積大約有10%是屬於被溶的空氣,則壓力下降時便會形成泡沫。而工作液壓缸在減壓回油時,帶泡沫的油液就會形成「海綿」的性質。此外,油中含有許多泡沫會增加總體積,將造成油箱或儲油器的溢油現象。
含有空氣的工作油,在傳遞動力時會產生急跳的痙攣現象,使動力傳遞不均勻,由此產生的壓力波動和應力,將會使零部件損壞,嚴重時會導致整個系統損壞。

J. 液壓機不工作是什麼原因

四柱液壓機常見故障排除方法及維護保養一、動作失靈電氣接線不牢或接錯檢查電氣二、滑塊爬行

1、系統內積存空氣或泵吸空

2、精度調整不當或立柱缺油

(1)檢查泵吸油管是否進氣,然後多次上下運動並加壓

(2)立柱上加機油,重新調整精度三、滑塊慢速下行時帶壓支撐力過大調整背壓閥使上缸上腔不帶壓,不大於1MPa四、停車後滑塊下溜嚴重

1、缸口密封環滲漏

2 、壓力閥調整壓力太小或壓口不嚴

(1)觀察缸口,發現漏油放氣

(2)調整壓力檢查閥口五、壓力表指針擺動厲害

1 、壓力表油路內存有空氣

2、管路機械振動

3、壓力表損壞

(1)上壓時略擰松管接頭,放氣

(2)將管路卡牢

(3)更換壓力表六、高壓行程速度不夠,上壓慢

1 、高壓泵流量調得過小

2、泵磨損或燒傷

3 、系統內漏嚴重

(1) 按泵的說明書進行調整,在25MPa時泵偏心可調調至5格

(2) 若泵回油口漏損大時,應拆下檢查七、保壓時壓降太快1 參與保壓之各閥門不嚴或管路漏油

2 缸內密封環損壞

(1) 檢查充液閥,保壓泄壓閥之密封研合情況

(2) 更換密封環

閱讀全文

與液壓缸不動作的原因與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焦油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289
草酸用什麼方法能夠去掉 瀏覽:224
紅參原液的使用方法 瀏覽:1002
用電腦鍵盤關機操作方法 瀏覽:741
牛皮癬運動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503
噴霧香水使用方法 瀏覽:682
戒除美沙酮的最佳方法 瀏覽:12
大池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507
測量方法技術的起源 瀏覽:363
崗位分析方法的選擇依據是 瀏覽:985
食用鑄鐵消除內應力最好的方法 瀏覽:518
測量透鏡焦距的方法哪個好 瀏覽:194
3x97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557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61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5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7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31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5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9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