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真菌檢測方法氫氧化鉀

真菌檢測方法氫氧化鉀

發布時間:2022-04-29 00:53:48

1. 有腳氣腳很癢,用努菲爾德腳氣噴霧有用嗎

腳氣又稱足癬是由紅色毛癬菌、須毛癬菌等皮膚癬菌所引起的足部淺表皮膚真菌感染,俗稱「腳氣」。足癬的病變常發生在足趾間、足跟、足跖、足部側緣等部位,出現水皰、脫屑等表現,並伴有一定瘙癢,病情較重者可出現糜爛、滲液並發細菌感染。
根據皮損表現不同,可將足癬分為水皰型、間擦糜爛型和鱗屑角化型三型,臨床上常以一種為主或是多種類型同時存在,也可以由一種類型轉化成另一型,如冬季表現為鱗屑角化型,夏季則可表現為間擦糜爛型。
冉玉平醫典專家團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常委、真菌學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國菌物學會醫學真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00:52
皮膚癬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真菌感染
常發生在足底、趾間的皮膚
表現為水皰、浸漬、角化、脫屑、裂口
常伴明顯瘙癢,具有傳染性
疾病定義
足癬(Tinea pedis)是由紅色毛癬菌、須毛癬菌等皮膚癬菌所引起的足部淺表皮膚真菌感染,俗稱「腳氣」。足癬的病變常發生在足趾間、足跟、足跖、足部側緣等部位,出現水皰、脫屑等表現,並伴有一定瘙癢,病情較重者可出現糜爛、滲液並發細菌感染。
足癬具有一定傳染性,生活中有直接或間接接觸皮膚癬菌的情況,則有可能發生足癬。
流行病學
足癬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淺表真菌感染性疾病,全球自然人群發病率在10%以上,以成年男性多見,往往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疾病類型
根據皮損表現不同,可將足癬分為水皰型、間擦糜爛型和鱗屑角化型三型,臨床上常以一種為主或是多種類型同時存在,也可以由一種類型轉化成另一型,如冬季表現為鱗屑角化型,
在我國,從足癬患者分離出的致病菌主要為紅色毛癬菌和須癬毛癬菌,也可分離出非皮膚癬菌的白念珠菌等。致病菌可以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污染物與人之間傳播。
患者感染足癬前常有在公共浴室、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區域中裸足行走、共用毛巾或誤穿足癬患者鞋襪的經歷,直接或間接接觸致病菌而被感染。
濕熱環境是足癬的促發因素,例如足部多汗、經常著不透氣的鞋子。
免疫功能受損(如糖尿病、艾滋病等)的患者的足癬發病率高。
上一節:就醫
下一節:預後
以上內容由冉玉平主任醫師參與編審
網路健康醫典內容僅供醫學知識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專業診療意見,具體決策請遵醫囑
症狀
冉玉平醫典專家團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常委、真菌學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國菌物學會醫學真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上一節:就醫
下一節:預後
以上內容由冉玉平主任醫師參與編審
網路健康醫典內容僅供醫學知識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專業診療意見,具體決策請遵醫囑
就醫
冉玉平醫典專家團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常委、真菌學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國菌物學會醫學真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在獲得皮膚科醫生診斷和處置建議後,足癬可治療。出現以下症狀後應及時就診:
1.足部皮膚出現明顯開裂、鱗屑或褪皮明顯增多;
2.出現足部、小腿明顯紅斑、腫脹、疼痛、發熱等,這提示可能存在細菌感染症狀,有丹毒、蜂窩織炎的可能;
3.經2周以上非處方抗真菌治療葯物後,症狀無明顯改善者;
4.合並多處體癬、甲真菌病等。
就診科室
皮膚科
相關檢查
確診足癬的主要實驗室檢查包括真菌鏡檢和真菌培養。
真菌鏡檢
最為常用,操作簡便。
取足癬皮損活動性邊緣的鱗屑或水皰壁,用10%氫氧化鉀溶液作載液制玻片,置於顯微鏡下直接觀察或做真菌熒光染色後檢查,鏡下可見菌絲或孢子即為陽性,獲得檢查結果時間較快。
真菌培養
能提高真菌檢測的陽性率,對確定致病菌種類、篩選敏感抗真菌葯物均具有明顯價值,對難治性或難以診斷的足癬可選擇此方法。一般需在培養基中培養2~4周才能獲得結果,時間相對較慢。
鑒別診斷
典型的足癬根據皮損表現和真菌學檢查結果即可診斷,但真菌學檢查結果受多種因素影響,檢查結果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真菌感染可能,需結合臨床表現綜合判斷。
就診時醫生常通過檢查患者足部,詢問相關真菌感染病史完成診斷,如症狀不典型或之前治療效果較差,則需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並與表現類似的疾病相鑒別。
足癬需要與念珠菌、非皮膚癬菌性黴菌等其他真菌引起的局部淺表性真菌感染相鑒別,這常常須通過真菌培養才能確定。
足癬需與濕疹、接觸性皮炎等相鑒別,鑒別要點在於後者真菌學檢查均為陰性,但也需提防足癬合並濕疹、接觸性皮炎的情況。就診時向醫生介紹病情要點,如發病時間、發病部位、是否接觸特殊物品等,這些對正確診斷很重要。
足癬還應與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皮膚病如膿皰性細菌疹、二期梅毒等鑒別,完善相關檢查如細菌培養、梅毒血清學試驗檢查可有助於確定診斷。
治療足癬的主要目標是清除致病菌,緩解症狀以及防止復發,伴有趾甲癬者也應同時治療。
一般情況下以外用葯物治療為主,遵從醫囑、堅持足療程治療對治療效果很重要,療程一般1~2月;當足癬皮疹面積較大、局部治療療效欠佳時,可考慮口服葯物治療。
局部治療
足癬的局部治療以外用含抗真菌葯物的軟膏為主,還有其他不同劑型。用葯的總原則是:根據足癬類型選擇不同的劑型或聯合方案。
水皰型可選擇無刺激性的溶液或乳膏劑型;
糜爛型可先用濕敷,再用乳膏等其他劑型,保持局部乾燥非常重要;
鱗屑角化型可選擇軟膏等劑型,單純外用抗真菌葯物治療,起效快、安全性好,但因療程長、葯物塗布不均或塗葯局部不適等因素,易造成患者依從性差;
鱗屑角化型足癬局部葯物滲透性差等因素,致使療效不佳及復發率高,因此,對於鱗屑角化型足癬患者,一般建議療程 4 周以上或聯合應用系統抗真菌葯物。
咪唑類抗真菌葯物
包括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等。根據不同的葯物,可每日1~2 次外用,一般療程為4周左右。
丙烯胺類抗真菌葯物
包括萘替芬、特比萘芬和布替萘芬。由於該類葯物在體外對皮膚癬菌的抗菌活性較強,每日1~2次外用,一般療程2~4 周可獲得良好的療效。
其他抗真菌葯物
包括阿莫羅芬、環吡酮胺、利拉萘酯等,每日1~2次外用,一般療程為4周左右。
角質剝脫劑
包括水楊酸等,這類葯物可聯合抗真菌葯物用於鱗屑角化型足癬患者,因刺激性較強對於水皰型和糜爛型足癬患者不宜使用。

2. 白帶檢查真菌加氫氧化鉀有什麼作用

真菌(Fungus)是一種真核生物。最常見的真菌是各類蕈類,另外真菌也包括黴菌和酵母。現在已經發現了七萬多種真菌,估計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大多真菌原先被分為動物或植物。 目前,真菌在分類學上已獨立為界,與動物界、植物界、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平行。真菌具有堅固的細胞壁和真正的細胞核,不含葉綠素...,是異養性的,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典型者兼有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產生各種形態的孢子。根據生長特性與形態差異,可將真菌簡單分為酵母、真菌和蕈(蘑菇)。其中對人類有致病性的真菌約有300多個種類。除新型隱球菌和蕈外,醫學上有意義的致病性真菌幾乎都是黴菌。根據侵犯人體部位的不同,臨床上將致病真菌分為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真菌性腸炎即屬於深部真菌病。淺部真菌(癬菌)僅侵犯皮膚、毛發和指(趾)甲,而深部真菌能侵犯人體皮膚、黏膜、深部組織和內臟,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深部真菌感染腸道即表現為真菌性腸炎,可獨立存在如嬰兒念珠菌腸炎,或為全身性真菌感染的表現之一,如艾滋病並發播散性組織胞漿菌病。

3. KOH檢驗是 什麼原理還有方法 啊 謝謝

樓上的說的很對嘛,這么謙虛哈。 這個就是常用來做真菌病的微生物診斷的。 在直接檢查時,第一步用KOH處理——溶解角Pr,清除標本中的膿細胞和其他成分而不破壞菌絲和孢子。 再往下就可以用乳酸酚棉藍染色觀察了。
這個很簡單,但是比較專業了點,希望你能看懂,如果還想多了解可以找我。

4. 微生物學檢測時鏡檢所用載液10%氫氧化鉀的作用是什麼

真菌鏡檢常用178mol/L KOH液作為鏡檢浮載液,但其缺點是角質溶解慢,常需要加熱,在使用酒精燈加熱時操作不當容易使標本出現氣泡,甚至烤焦標本,造成實驗結果出現偏差。而改良液加入的DMSO(二甲基亞碸)又稱「萬能溶液」,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有較強的穿透力,能與水或有機溶劑任意混合。與水混合時能產生熱[2],在KOH液中加入DMSO能使角質溶解更完全,更快,且無需加熱,簡化程序。加入甘油,能增加標本的透明度,並且保存時間長,更有利於教學。

5. 如何檢查股癬大家能否告訴我股癬的檢查方法

股癬是真菌感染,一般說,作一個落屑的直接鏡檢,即取皮損邊緣處的小片鱗屑,置於玻璃片上,滴入一點氫氧化鉀溶液,使角質蛋白溶解,然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有否真菌的菌絲,就可以明確診斷。當然,有條件的,還可依真菌的培養作出更明確的診斷。

6. 真菌感染。求救!

很有可能是股癬,你對比一下症狀了,建議最好找醫生治療,現在還是初期,治起來好,要不等到以後成頑固型的病就不好了。

股癬是指股內側、會陰、臀部感染真菌後引起的皮膚病。股癬的真菌可以通過內衣、浴巾等傳播,也可通過性生活傳播,故股癬也被列入性傳播性疾病之中。但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股癬就一定是通過性交傳染的,臨床上80%以上的股癬是通過非性交傳播的。

在我國引起股癬的病原體主要是毛癬菌屬的紅色毛癬菌和石膏樣毛癬菌,表皮癬菌屬的絮狀表皮癬菌以及少數白色念珠菌。

主要症狀是局部瘙癢明顯。本病容易復發。多由於接觸患癬病人或通過貓、狗等傳染,或通過衣物用具而間接傳染,或先患足癬,因搔抓蔓延而傳染。夏季時節,氣候炎熱潮濕,人體多汗,尤其是股內,如不及時洗澡,或穿著緊身內褲大量汗液來不及蒸發,則易得此病。另外,患有糖尿病、白帶過多等的病人,以及長期口服或局部應用大量廣譜抗生素或皮質類固醇,也易患股癬。從發病率來看,主要是青年人,男性多於女性。本病多發於夏季,氣候潮濕或炎熱往往使病情加重,冬季緩解或痊癒。

股癬是好發於股部的皮膚病,有時還可累及會陰、陰阜部、肛周、臀部、陰囊皺褶等處,瘙癢劇烈,由於搔抓,患者可繼發皮炎、苔癬化改變或繼發感染。

股癬皮疹的特徵為:

(1)股癬剛開始時,為邊緣清晰、稍微隆起的紅斑,漸漸擴大,上面有落屑,漸漸由紅色轉為褐色或膚色。

(2)病損的中心漸漸自動癒合,向周圍發展,紅斑的邊緣炎症比較明顯,上面可有皮疹、水皰、痂皮,甚至糜爛,形成環形。

(3)愈後留下暫時性色素沉著,瘙癢症狀嚴重。

要明確診斷為股癬,首先,要找有經驗的專科醫師診治,專科醫師很容易根據病史、症狀、體征及化驗檢查作出明確診斷。股癬是黴菌感染,一般說,作一個落屑的直接鏡檢,即取皮損邊緣處的小片鱗屑,置於玻璃片上,滴入一點氫氧化鉀溶液,使角質蛋白溶解,然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有否真菌的菌絲,就可以明確診斷。當然,有條件的,還可依真菌的培養作出更明確的診斷。

診斷股癬並不困難,但應謹慎地與一些皮膚病進行鑒別,不然治療很難作到有的放矢。容易與股癬混淆的皮膚病主要有:

(1)脂溢性皮炎:有時也可侵犯陰股部,皮疹為淡紅色斑,有脫屑,有的呈環狀,邊界清楚,但直接鏡檢真菌為陰性。

(2)紅癬:由一種棒狀桿菌引起的皮膚病,常見於腋下、股部等處,病變部位皮膚為磚紅色,邊緣沒有炎性環,不癢,直接鏡檢真菌為陰性。

(3)銀屑病:俗稱牛皮癬,可侵犯股部,表現為環狀或斑塊狀紅斑,一般表面有較厚的鱗屑,全身其他部位也可有同樣的皮疹。

股癬多見於臀部和大腿上內側,但也常侵犯陰莖。初起為小丘診(小疙瘩),奇癢,然後擴大形成邊緣呈環狀凸起,中央平坦的圓形或多形性皮損,常見脫屑。引起人們的憂慮,以為是性病。這種憂慮是沒有必要的。

股癬是較頑固的疾病,極容易復發,對很多葯都敏感,但治療結束後一定時間內仍可以復發。一般以外治為主,不需內治;但頑固者、泛發者可以加用內治療法。常用於治療股癬的葯:

(1)復方雷瑣辛溶液,為醫院內部制劑,刺激小,作用迅速,每天外用1~2次,連用10天即可達到臨床痊癒。

(2)復方達克寧,西安楊森制葯廠出品,見效快,止癢效果好。

(3)1%克霉唑、克烈癬霜,1%益康唑霜等。

陰莖處皮膚薄嫩,治療時不可用刺激性過強的葯物,如久治不愈,或面積大,發病廣泛者,可內服斯皮仁諾200mg,每日1次,連續5天。

臨床表明,中草葯外洗是治療股癬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見效快,止癢好,治癒後不容易復發。實驗證實,像中葯黃柏、蒼術、百部、青木香、土槿皮、艾葉、花椒、地膚子、苦參、土大黃、厚朴等均有良好的抗真菌效果。青木香60g 百部30g 苦參10g 地膚子30g 黃柏10g 艾葉10g 川椒6g。煎水,待溫外洗,每日1次,每次20分鍾,見效奇快。

預防股癬

(1)潔身自好,不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不使用他人內衣、內褲及洗浴用品。

(2)經常換洗內褲,並保持外陰部清潔,經常洗曬衣被。

(3)減少出汗,促進股根部蒸發作用。盡量保持乾燥,穿寬松合貼身內褲。

(4)如患有灰指甲、鵝掌風、圓癬,應積極治療,以防經手傳染於陰股部。(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全軍皮膚性病中心)

註:資料是由網路 wolingker 的回答轉貼

7. 如何確定是癬

首先,我們要了解癬病有哪些特點。癬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故其發生與真菌的生活習性密切相關。真菌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所以人體的手掌、腳底、指(趾)縫、大腿內側、腋下、乳房下等處是癬病好發的部位。夏天氣候炎熱潮濕則癬病明顯加重,冬天天氣寒冷乾燥則皮損減輕或消失。
盡管如此,仍有一些病史較長、病損不典型的患者很難確診。在皮損中找到真菌則是診斷癬病最有力的依據。真菌檢查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直接鏡檢,在病損的邊緣取一些皮屑或有病的毛發或指甲的碎屑,放在載玻片上,滴上一滴10%氫氧化鉀溶液,再把玻片放在酒精燈上烘熱片刻,但不要煮沸,以防燒干,然後蓋上蓋玻片並置於顯微鏡下尋找真菌。如果在顯微鏡下找到真菌的菌絲或孢子,就可以確診癬病了。若一次找不到,可以再找一次。但應注意排除外用葯的干擾,特別是抗真菌葯物,所以最好停止擦葯一周後再檢查。二是培養檢查,有時真菌數量很少,直接檢查找不到,可以取少量皮屑或病發,經75%酒精消毒後(只消滅細菌,不殺死真菌)接種於沙氏瓊脂培養基上,在室溫下培養。經過1~2周時間,真菌就可以長出來,通過觀察菌落的形態及顯微鏡下的結構可以鑒定真菌的類型。如果經3~4周仍無真菌生長,基本上可以說明沒有真菌存在。但培養檢查也不是絕對的,查不到真菌也不能完全排除癬病。必要時可外用抗真菌葯物治療,如果是癬病一般可取得滿意的療效。即使不是癬病,也不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8. 用氫氧化鉀查真菌後,可以洗臉嗎

真菌塗片檢查的目的自然是檢查所採集的樣品中是否存在真菌,如果查出真菌,就需要考慮是否存在真菌感染的可能。如果是從無菌部位檢查出真菌則可以明確是真菌造成的感染,而在某些標本(例如糞便、痰液)存在少許真菌是正常的,此時要考慮真菌的數量和臨床症狀綜合判斷。
目前,真菌在分類學上已獨立為界,與動物界、植物界、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平行。真菌具有堅固的細胞壁和真正的細胞核,不含葉綠素,是異養性的,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典型者兼有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產生各種形態的孢子。根據生長特性與形態差異,可將真菌簡單分為酵母、真菌和蕈(蘑菇)。其中對人類有致病性的真菌約有300多個種類。除新型隱球菌和蕈外,醫學上有意義的致病性真菌幾乎都是黴菌。根據侵犯人體部位的不同,臨床上將致病真菌分為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真菌性腸炎即屬於深部真菌病。淺部真菌(癬菌)僅侵犯皮膚、毛發和指(趾)甲,而深部真菌能侵犯人體皮膚、黏膜、深部組織和內臟,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深部真菌感染腸道即表現為真菌性腸炎,可獨立存在如嬰兒念珠菌腸炎,或為全身性真菌感染的表現之一,如艾滋病並發播散性組織胞漿菌病。

閱讀全文

與真菌檢測方法氫氧化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59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3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5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29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3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7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3
中葯分析驗證方法 瀏覽:917
解決代溝的有效方法 瀏覽:693
王伯彤比特訓練方法 瀏覽:87
腦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231
炒股的股利計算方法 瀏覽:751
傳統生態學研究方法 瀏覽:443
認土鴨子的方法視頻 瀏覽:201
栽種豆角更簡便的方法 瀏覽:64
六字訣快速練習方法 瀏覽:857
獲得金屬單質常用的方法 瀏覽:319
用什麼方法止癢好 瀏覽:635
瘦肚子後背運動方法視頻 瀏覽:189
冬天怎麼除甲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