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器械清洗後蛋白殘留檢測方法

器械清洗後蛋白殘留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9 00:18:00

1. 國家標准檢測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

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就是檢測N元素的含量,像三聚氰胺的問題,就是通過增加N的含量使「蛋白質」含量提高的。

國家標准檢測蛋白質含量的方法叫做凱氏定氮法,食物中的蛋白質在催化加熱條件下分解,導致氨和硫酸結合產生硫酸銨。 鹼蒸餾採用無硫,硼酸吸收,用硫酸或鹽酸標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據酸耗計算氮含量,再乘以轉化系數,即蛋白質含量。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樣品處理

精確稱量0.2-2.0g固體樣品或2-5g半固體樣品或吸收10-20ml液體樣品(約30-40mg氮當量)。將其轉移至乾燥的100毫升或500毫升氮氣固定瓶中,加入0.2克硫酸銅,6克硫酸鉀和20毫升硫酸,輕輕搖動,在瓶口放置一個小漏斗,將瓶子傾斜石棉網上有45度角,有小孔。

加熱小火後,內容物碳化,泡沫完全停止,加強火力,保持瓶內液體稍微沸騰,直至液體呈藍綠色澄清透明,然後繼續加熱0.5小時。取出並冷卻,小心加入20毫升水,冷卻,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凈氮氣瓶,洗凈液放入容量瓶中,然後用水沖洗至刻度,混勻備用。

取相同量的硫酸銅,硫酸鉀和濃硫酸作為試劑進行空白試驗。然而,這種方法很危險,很難在實驗室中證明。大多數實驗室都有一個消化器,可以一次處理16個以上的樣品和一個可以自行設定溫度的呼吸機。它更安全,更可操作。

(1)器械清洗後蛋白殘留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除了凱氏定氮法以外,標準的測量方法還有:

食品中的蛋白質在催化加熱條件下被分解,分解產生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在pH4.8的乙酸鈉-乙酸緩沖溶液中與乙醯丙酮和甲醛反應生成黃色的3,5-二乙醯-2,6-二甲基-1,4-二氫化吡啶化合物。在波長400nm 下測定吸光度值,與標准系列比較定量,結果乘以換算系數,即為蛋白質含量。

樣品在900~1200℃下燃燒。在燃燒過程中,產生混合氣體。 諸如碳,硫和鹽的干擾氣體被吸收管吸收,氮氧化物被還原成氮。 形成的氮氣流由熱導檢測器(TCD)檢測。

2. 一般採用什麼方法檢驗蛋白質即鑒定

一般用雙縮脲試劑鑒定,雙縮脲試劑可以和蛋白質發生紫色反應。

3. 醫療器械產品金屬表面清潔度如何進行檢測

醫療產品金屬零部件表面的清潔度需要達到非常高的程度,才能達到人類醫學應用領域中安全要求。醫療產品例如植入物、管套等與人類機體接觸,測試其清潔度可以大大減少醫療風險。德國析塔SITA表面清潔度儀利用量化熒光原理,能對部分零件的清潔度進行非接觸式的測試,以保證醫療器械產品穩定的清潔質量。

冷卻潤滑劑、防腐保護材料和拉絲油都被用於醫療產品的機械生產中。而這些材料在生產的零件表面所留下的切屑和顆粒,就是其主要的污染來源。這種零件表面上的污染必須在交付產品和開始下一步生產之前清潔干凈。因為隨後的生產步驟要求零件需要一個較高的清潔度。

德國析塔SITA表面清潔度儀可以對零件進行簡便快速的清潔度監測,以評價清潔過程的質量,立即消除參數偏差和設備故障帶來的影響,並使工藝可靠性顯著增加。

德國析塔SITA表面清潔度儀通過來自紫外光激發源的熒光,檢測殘留的污染物,如油污或冷卻潤滑劑。清潔度儀感測器頭部的光電二極體測量一個定義在藍光范圍的波長所反射的熒光輻射強度。

圖2:樣品1-5的零件清潔度百分比

德國析塔SITA表面清潔度儀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中,提供了最佳的性能檢驗,可分別固定的或移動的用於實際生產和實驗室當中,因為其簡單和運行可靠,而且其體積小方便攜帶。

德國析塔SITA表面清潔度儀工作原理

析塔SITA表面清潔度儀採用共焦方法,由光源向基材發射最佳波長的UV光,感應器馬上探測反射的熒光強度。UV光源發射出最佳波長的光探測金屬表面的玷污物,另一邊的感應器則探測熒光強度,熒光強度的大小取決於測試點的玷污物。藉助完整的UV光源和感應器的幫助,析塔SITA金屬表面清潔度測試儀能夠達到最高敏感度並與眾多實驗室系統的進行對比。此外周圍的光源、表面溫度和表面粗糙度並不會對測試結果造成影響。測試結果以百分比或RFU表示,測試點直徑為1mm,強度越大,則表明測試點的有機物殘留量越大。RFU中的測量值越低,表面越清潔。

藉此方式能夠快速量化零件測試結果,直接判斷清洗情況,從而為「零件清洗質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據,有效避免因表面油物導致的附著力下降,虛焊、脫焊等現象發生,保證最終產品質量達標。

翁開爾是德國析塔SITA在中國的總代理,歡迎聯系翁開爾了解更多關於德國析塔SITA表面清潔度儀的產品信息和技術應用。

4. 醫療器械保養有哪些

清洗後的器械應進行如下檢查和保養:應採用目測或使用帶光源放大鏡對乾燥後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檢查。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處應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功能完好,無損毀。
可定期使用清洗測試物檢查和評價器械清洗質量。通過對殘留蛋白質、血紅蛋白、生物負載的檢測來評估清洗的效果,清洗測試物和方法應具有快速、靈敏、精確、穩定、簡便、可重復以及干擾物質影響少等特點。 清洗質量不合格的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重新處理;有鎊跡,應除鎊;器械功能損毀或鎊蝕嚴重,應及時維修或報廢。
帶電源器械應進行絕緣性能等安全性檢查。

5. 如何檢測切削液、清洗劑有害物質殘留

1,切削液和清洗劑的有害物質,是需要供應商提供的資料的,那麼最常見的就是MSDS,根據其中的大體含量來確定,可能的殘留量和物質的具體毒性。
2,那麼切削液的毒性如何確定呢,要限制切削液和清洗劑中的有害物質,比如日本的PRTR法,歐盟是REACH,個人覺得PRTR法嚴格一些,所以建議選擇日系品牌的切削液,安全性會高一些,也會給你一些詳細的檢測報告和數據。
3,如果非要定量的關系數據,可能就需要該切削液供應商提供毒理性能的檢測報告了,比較常見的LD50的數據。但這個需要到防疫部門檢測,費用也不小。

如有問題,請見ID頭像或資料聯系。

6. 宿主蛋白殘留量檢測原理

分子雜交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基於DNA探針檢測變性而且固定在硝酸纖維素膜上的宿主細胞DNA。 這些探針可以不依賴宿主細胞DNA來制備,例如用隨機引物制備探針。探針上標記酶﹑生物素﹑放射性同位素﹑地高辛(Dig)等。由於地高辛標記核酸探針,操作方便、靈敏度高,已標記的探針在4℃貯存可達兩年之久,方便隨時應用,所以現在常採用地高辛標記核酸探針,用游標記法將光敏Dig標記到探針上,製成光敏-Dig-核酸探針,再與固定在硝酸膜上的靶核酸進行靶DNA分子雜交,使之與抗Dig-鹼性磷酸酶結合,最後可用不同的檢測方式進行檢測,發光檢測和顯色檢測均可,靈敏度可達10pg以下(圖1)。
Threshold�0�3 immunoassay分析系統是基於兩種DNA序列非特異性蛋白,單鏈DNA(ssDNA)結合蛋白(SSB)和抗ssDNA 的單抗。檢測的基本過程是當生物素—DNA單鏈結合蛋白和尿素酶—抗ssDNA 的單抗與變性的宿主細胞DNA結合最終形成復合物,通過親合素將此復合物連接到生物素—硝酸纖維素膜,在通過洗滌所有非特異性的被洗脫掉,最後放於有尿素溶液的讀數儀,尿素酶催化尿素分解成NH3和CO2 導致PH值發生變化,讀數儀根據PH值的變化換算成DNA的量。

7. 手術室器械的正確清洗方法與消毒流程是什麼

手術器械的清洗流程

(一)一般手術器械的處理

一般手術器械是指非感染的手術器械,如甲狀腺、疝氣、椎間盤等手術器械。

處理方法:將術後器械的流動水下去除血污→酶浸泡2min以上(或+超聲波震盪)→流動水徹底沖洗→分類烘乾(精細、尖銳的器械要分開)→檢查→上油→包裝或分類存放於器械櫃內。

(二)一般感染手術器械的處理

一般感染手術器械是指切開腔道(如胃、腸、胰、闌尾等)、腫瘤根治、朧腫切開、結核病灶清除以及為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患者實施手術的器械。

處理方法:將術後器械浸泡於含氯消毒液中30min→流動水刷洗干凈→分類烘乾→檢查→上油→分類保存於器械櫃中。

(三)特殊感染手術器械的處理

特殊感染手術器械是指氣性壞疽、炭疽、破傷風手術器械。

處理方法:將術後器械浸泡於含氯消毒液中30min→初步沖洗→包裝→高壓滅菌→於流動水用毛刷徹底刷洗→分類烘乾→檢查→上油→包裝→再次高壓消毒後保存無菌器

械櫃中備用。

(四)內鏡手術器械的處理

處理方法:卸下可移動的內鏡部件、光學導線的連接配件、通道閥等→張開鉗夾部位,以流動水沖洗衣面血跡、小刷輕輕刷洗→高壓水槍沖洗關節部位、內腔通道,去除隱藏血跡或有機物→浸泡於酶劑(腔鏡專用清洗劑)的稀釋液中2min,充分去除有機物→流動水再次沖洗→擦乾→高壓氧氣或壓縮空氣吹乾各部件水分→專用潤滑劑直接噴於器械表面、軸節、內腔、彈簧部位,再用鏡頭紙擦去表面油跡→保存於專用儀器櫃中。若為HBsAg陽性者,術後器械應先浸泡於0.33%戊二醛稀釋液(2%戊二醛1份,加水5份)15min,然後再按上法清洗。

手術器械、內鏡、一般診療用品的消毒滅菌要求

(一)凡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手術器具及物品全部採用高壓滅菌或經外科切口進入無菌室的內鏡及其附件,如腹腔鏡,關節鏡,腦室鏡,膀胱鏡,宮腔鏡等用前應達到滅菌水平。

(二)接觸未破損皮膚的一般診療用品如血壓計,聽診器可在清潔的基礎上用乙醇擦拭消毒,血壓計袖帶若被血液,體液污染應在清潔的基礎上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浸泡30分鍾後再清洗干凈。

(三)接觸未破損粘膜的器具如擴陰器、開口器、舌鉗、壓舌板、體溫表等,用後先清潔去污、消毒、擦乾,耐高溫的器具如擴陰器,開口器,壓舌板採用高溫滅菌,體溫表在清潔的基礎上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30分鍾後,清水沖凈擦乾備用。

(四)通過管道間接與淺表體腔粘膜接觸的器具如氧氣濕化瓶、呼吸機、麻醉用器具,霧化器、胃腸減壓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可在清潔的基礎上耐高溫的可用高壓滅菌,不耐高溫的可清潔後用500mg/L含氯制劑浸泡30分鍾,用清水沖凈晾乾備用,嚴格要求一用一消毒,濕化液應用無菌水,如連續使用可每天更換濕化液,並每周更換消毒所用器具。

(五)凡進入人體自然通道與管腔粘膜接觸的內鏡及其附件,如喉鏡、氣管鏡、支氣管鏡、胃鏡、乙狀結腸鏡、直腸鏡等,可用過氧乙酸,戊二醛、萬福金安等高效消毒劑。

(六)進入破損粘膜的內鏡附件也應達到滅菌水平,如活檢鉗、高頻電刀。

(七)口腔器材按照其危害程度進行不同的處理,外科器械及其它穿破口腔軟組織或骨組織的器械,不穿破口腔軟組織但與軟組織有接觸的器械必須滅菌,口腔檢查器械如鑷子、壓舌板、口鏡、探針、彎盤等,可採用一次性用品。

(八)各種醫療器械送到設備科修理時,需用含氯制劑消毒處理後方可修理,工作人員應在維修完後嚴格手消毒。

8. 如何在生產線中檢測清洗劑殘留

如果清洗劑對於熒光反射有反應的話可以使用熒光法量化檢測儀器,例如SITA表面清潔度儀,可以接觸或非接觸式無損測試零件表面指紋殘留

9. 滅菌後醫療器械不得檢出什麼

您好,希望下面的資料對您有幫助。

清洗效果檢測:
目前對於醫療器械清洗效果檢測尚無規范統一的方法和檢測指標。國內醫療機構在清洗效果檢測中使用目測法、隱血試驗法、細菌總數檢測法、鱟試驗法等。目測法只能觀察到器械上明顯污跡或銹斑等,過於粗造。隱血試驗,靈敏性較低。細菌計數法檢測,不能全部表達清潔程度,操作復雜,出結果慢。鱟試驗法耗時長,成本高,適用范圍窄。近年來,國外推出ATP(三磷酸腺苷)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技術,來檢測清洗後器械上殘留細菌和蛋白質。
(一)隱血試驗:
在試紙上滴2滴聯苯胺染液,然後擦拭清洗過的器械,於2min後觀察結果。試紙呈紫色反應即為隱血試驗陽性;使用後立即沖洗的器械,隱血試驗陽性率應小於5%
(二)細菌總數檢測法:
將各種清洗後器械用適當采樣液洗滌清洗後的器械,或用塗抹法采樣器械特殊部位,制備成采樣液。然後對不同采樣液體標本進行活菌計數培養,檢測采樣單元細菌總數(具體操作詳見相關章節)。
(三)ATP生物發光法
1 原理:
ATP生物熒光法測定原理是利用熒光素酶在鎂離子、ATP、氧參與下,催化熒光素氧化脫羧,產生激活態的氧化熒光素,並放出光子,產生560nm的熒光。
在裂解液的作用下,細菌裂解後釋放的ATP參與上述酶促反應,用熒光檢測儀可定量測定發光值,從而獲知ATP的含量,進而反映細菌含量。
2 檢測含菌液體標本中細菌總數:
取含菌懸液50μl加入到無菌離心管中,然後加入50μl裂解液,混勻後室溫下放置10s,再加入400μl熒光素酶,迅速混勻後用熒光光度計測定其相對光單位值(RLU)。以相對光單位值作為活菌數參考值。
3 檢測清洗後械器上存活菌:
將定量采樣液置於適當的采樣容器內,把清洗後的器械置於其中進行充分洗脫。取50μl洗脫液加入到無菌離心管中,然後加入50μl裂解液,混勻後室溫下放置10s後,加入400μl熒光素酶,迅速混勻,用熒光光度計測定其RLU.
(四)清洗潔凈度客觀標准
1目測法判定標准:
清洗後器械晾乾後,目測器械表面無任何肉眼可見污跡,光潔無瑕疵,判定為合格,記錄﹙﹣﹚減號;清洗後的器械上肉眼可見斑點,但不明顯,記錄為﹙﹢﹚號;清洗後器械上可見數處斑點,記錄為﹙++﹚號;清洗後器械上可見明顯污跡,依據多少記錄為(+++~++++)號。
2 隱血試驗判定標准
3清洗後器械上殘留菌數允許標准
(1)外科器械清洗後殘留活菌數應<500cfu/件;
(2)內鏡清洗後殘留活菌數≤20cfu/件;4 內毒素允許標准

閱讀全文

與器械清洗後蛋白殘留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59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3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5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29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3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7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3
中葯分析驗證方法 瀏覽:917
解決代溝的有效方法 瀏覽:693
王伯彤比特訓練方法 瀏覽:87
腦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231
炒股的股利計算方法 瀏覽:751
傳統生態學研究方法 瀏覽:443
認土鴨子的方法視頻 瀏覽:201
栽種豆角更簡便的方法 瀏覽:64
六字訣快速練習方法 瀏覽:856
獲得金屬單質常用的方法 瀏覽:318
用什麼方法止癢好 瀏覽:633
瘦肚子後背運動方法視頻 瀏覽:188
冬天怎麼除甲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