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區分公雞和母雞
以下四種方法來鑒別公母。
1、外形尺寸:相對於公雞,母雞的外形尺寸要小
2、齒孔:相對於公雞,母雞的齒孔不規則或深淺不一
3、齒孔間距處的斷口:公雞的斷口有自然撕開的痕跡,紙的纖維外露自然,母雞因為是從小本上撕下的,它的上面或者下面肯定有一邊是沒有撕過的痕跡的,只要仔細看或用放大鏡查看,即可區分
4、翻肛看:公雞生殖器突出,母雞凹陷
拓展資料:
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歷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馴養雞的國家,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在湖北、江西、山東、河南、甘肅等省都發現有四千多年前的雞骨或陶雞。
中國家雞由野雞馴化而成,有許多優良品種,其中九斤黃和狼山雞十分有名。九斤黃,又叫浦東雞,產於上海南江、奉賢、川沙一帶,是一種大型肉雞,羽毛、喙、腳皆為黃色,因此又名三黃雞。
九斤黃,個體特大,肉味鮮美,因此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對世界家雞的品種改良起了很大作用。1843年首先引入英國,1847年輸入美國。
美國洛克雞是1865年由中國九斤黃與黑白斑的美國雞雜交而成。日本在隋朝時引入中國雞種,到幕府末期,引入上海的九斤黃雞,培育成著名的名古屋卵肉兼用雞。
狼山雞主要產於江蘇一帶,此種雞抗病能力強,胸部雞肉發達。1872年輸入到英國,英國的有名品種奧品頓雞由狼山雞與當地雞雜交而成。後來狼山雞又輸入到美國和德國。可見,中國古代家雞品種對世界影響是非常大的。
生物特性:
1.體溫,在40.9度與41.9度之間,平均體溫是41.5度。雛雞,但養殖時,雛雞舍溫要求高,一般在三十四五度。
2.心跳,160到170次每分鍾,就日齡而言,雛雞高於成雞。就性別而言,母雞高於公雞。
3.產蛋,一隻母雞年平均產蛋300枚左右,平均出雛率70%以上。
4.其它,料肉比,一般在1.50~2.00:1;料蛋比,一般在2.0-2.5:1.0。
5.雞的一般最長存活13年(飼養環境)。
6.蛋雞:一般在110天左右開產(工廠化養殖),到72周淘汰、淘汰時體重為2千克左右。
參考鏈接:
網路:雞(家禽種類)
『貳』 如何分辨幼雞的性別
1
僱傭雞只雌雄鑒別師。這些專業人士專門辨別小雞的性別,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了。
2
讓鑒別師採取排泄孔鑒別法。這需要把雞的糞便擠出,查看排泄孔中是否有「腫塊」如有,則很大可能是雄性的。
這種方法能保證90-95%的成功率,還是可能有一兩只辨錯。
3
如果不能僱傭鑒定師,自己來。注意這是很困難的,之所以有鑒別師這個職業是有原因的。可能你的方法對了,但自己不懂判斷。
排泄孔辨別法很難的,重復一遍。這種方法需要多加練習,你要輕輕擠壓雞的胃部,確保不傷到雞,但是也要力度足夠來清理排泄物。排泄出來的時候,可以發現一個疙瘩狀突起物,或什麼也沒有,如果有則是小公雞,沒有則是小母雞。
更具體的說明:用左手中指和無名指夾住雞頭,腳在無名指和小指間,然後撥開雞尾巴,左手大拇指按在其下腹,讓排泄孔露出來,然後左手大拇指按在排泄孔左上側,讓內側外翻,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按壓孔洞的後面右邊緣,然後再打開排泄孔,內表面內翻,生殖器露出,看到什麼了?如果有東西,就是雄的。(或者也可能是雄性很強的雌性。)
『叄』 雞怎麼分公母
其實這個很簡單,你注意看它的角爪,腳爪上面一點點如果有一個突起的尖尖,那就是公的,反之沒有就是母的。這是在家禽中通用的原理。
翻肛鑒別法主要看生殖突起的有無和狀態及八字皺壁的發達程度
方法:
抓雛、握雛
:
常用夾握法和團握法
排糞、翻肛
鑒別、放雛
注意
:
時間:出殼後12h內。在此時間內,雌雄雛雞生殖隆起的性狀最顯著,孵出後24小時以上,肛門發緊,難於翻開,而且生殖突起萎縮,甚至陷入泄殖腔深處,不便觀察。
適宜的光線:肛門鑒別時,必須藉助光線來觀察外生殖器的微細結構,適宜的光線是很重要的。通常是選擇帶有反光罩的40—60W的白熾燈作為光源,光線較集中,有利於觀察。光線太亮,雖便於觀察,但對眼睛刺激性很強,易引起疲勞。
動作要輕、快:否則易損傷肛門。時間過長,肛門易被糞便或滲出物掩蓋,或導致黏膜充血,增加辯認難度
『肆』 雞踓怎樣鑒別公母
要正確辨認小雞的雌雄,可以用下面的辦法:
看姿態:用手捏住小雞的雙腳,倒提起來。這時,如果小雞的頭向胸部彎曲,身子向上使勁,亂撲著翅膀的,就是雌雞;如果小雞的身體下垂,頭部向前平伸,兩翅張開但並不亂撲的,一般是雄雞。
看腳印:在平地上鋪一層草木灰或其他粉末,讓小雞在上面走動。這時,在它走過的地方,印下一個個箭頭似的腳印。如果「箭頭」的方向是左右交叉的,是雌雞。要是「箭頭」的方向是一直線似的,同方向排列著,就是雄雞。
看肛門:耐心地翻開小雞的肛門,如果在肛門內找到一個米粒大小的疙瘩(退化了的陰莖),是雄雞;沒有這個小疙瘩,有的甚至是凹陷的,那就是雌雞。
呵呵,以上三種辨別方法中,「看肛門」雖然復雜些,但最可靠。希望能幫助你。
『伍』 怎樣用科學的方法來分辨,殺的是公雞還是母雞
殺好的雞如何分辨公雞母雞確實需要一定的技巧,尤其是白條雞(拔毛後除去了內臟的雞)更是讓人很難區分它的公母。那麼,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區分白條雞的公母呢?我們用科學的角度來看一下。
如果是活雞,通過它的羽毛顏色以及雞冠就能准確地看出公母,但是如果是去除了內臟的白條雞,我們就只能通過雞冠的大小、厚薄、雞身上的油脂多少、雞屁股的大小來分辨了。
『陸』 小雞如何鑒別雌雄《圖》
1、羽速快慢鑒別法
羽速就是雛雞翼羽生長速度,根據某些品種的雞的遺傳性,將雛雞翅膀展開可看到兩排羽毛,靠近翅膀尖端的為主翼羽,靠近翅膀根部覆蓋在主翼羽上端的羽毛稱為覆主翼羽,主翼羽長於覆主翼羽稱為快羽,為雌雛雞,反之為慢羽,為雄雛雞。
2、動作鑒別
動作銳敏為雄性,動作遲緩為雌性;舉步大為雄,步調小為雌性;雄雛雞行走時,兩只腳的腳印呈一條直線,餵食時爭吃,而且吃得快。雌雛雞握在手中無反抗能力,行走時兩只腳的腳印相互交叉,開食遲,吃得慢。
3、倒提觀察法
提著雛雞的兩腳,將雛雞倒著提起來。如握在手中想掙脫,向上昂頭,兩個翅膀展開拍打,猛力掙扎,多為公雛雞;若腦袋自然地向下垂,翅膀沒有展開或者展開以後又慢慢合攏,則多為母雛雞。
『柒』 小雞兩個月怎麼分公母
1、用手抓住雞,讓雞頭朝下。 如果雞頭沒有下垂,則說明它是公雞。 如果雞頭下垂,則說明它是母雞。
『捌』 如何識別雞的老與嫩
在農村地區,幾乎每個家庭都會自家散養一些土雞,白天就放任這些雞出去溜達覓食,快要黃昏日落時,雞群又會准時回家。記得以前奶奶家就養了一群蘆花雞,一養就是差不多一年多時間,都成了老母雞和老公雞了。快到節假日或過年前,就會殺兩三隻老雞,一部分做成白切雞,另一部分用來煮人參雞湯。
如果雞冠呈現鮮紅色,外觀比較小,紋路細膩,就是斷定是嫩雞了。老雞由於生長發育成熟,養的時間長,雞冠大而厚,顏色是深紅色,紋路縱橫交錯。
二、看雞腳的鱗片
通過觀察雞腳上的鱗片,若是鱗片光潔亮麗,腳底嫩滑的就是嫩雞,如果看見表面粗糙,再看一看腳底,發現腳底十分粗糙,有厚厚的繭,表明這是老雞了。
三、看雞嘴的軟硬
摸一摸雞嘴,如果感覺雞嘴較為堅硬,有一點鈍,無疑就是老雞了。若是雞嘴非常尖,輕輕地捏,有一點軟軟的感覺,則是嫩雞了。
四、摸一摸雞的肚子
當我們買雞時,用手輕輕地捏一捏雞的肚,如果手感松軟,應該就是老雞了,因為老雞飼養時間長,常年累積聚集了一定的脂肪,摸起來就很軟,否則就是嫩雞了。
無論買嫩雞,還是買老雞,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想煲湯或燉湯,選老雞就對了,其滋補性更好。如果是用來爆炒、燒烤、燜煮,例如做黃燜雞、鹽焗雞、大盤雞等菜式,建議大家選擇嫩雞,其烹飪時間不長,容易煮熟。
以上4點就是識別「嫩雞」和「老雞」的方法了,掌握了這些技巧,以後再去買雞時,就輕松多了,再也不怕混淆了。
『玖』 幼雞公母怎麼分辯
1.最簡單的辦法:小雞分公母可以用這種方法:拿住小雞的雙腳,將它倒懸起來。公雞會抬起頭,並且拚命撲動翅膀向上飛;母雞的頭則不會上抬,而且整個身子會無力地向下垂,連翅膀都不會撲動。這種方法不適用於麻雞。
2.毛色辨別法:待小雞長到1.5月齡時即可採用毛色辨別法,此種方法適用於麻雞。公雞的羽毛在傳統的毛色中會夾雜一些暗紅色的斑條,背部沒有珍珠狀黑斑;母雞則相反,並且頸部擁有一些黃色細紋,胸前也有暗褐色的菱形小斑,這些細節特徵都是公雞所不具有的。
3.看尾巴:母雞在小時擁有比公雞尾部更長的尾巴,當它們長到三月齡時,該現象才會出現反轉。但這種方法有時也會不準,如極少數的公雞在小時即擁有長尾。此時該用下面的鑒別法。
4.看雞冠:這種作法適用於白雞,也可在帶雜色的黃雞中應用。在雛雞長成中雛時(如拳頭大小)即能區別:雄性雞的雞冠肉較厚,鋸齒刻口粗鈍,不規則,大小不一。雌性雞,雞冠肉較薄,鋸齒刻口細小而尖,排列整齊,大小均勻。
5.雞蛋識別法:在孵化選蛋時,兩端都圓的蛋是母雞蛋,一端尖另一端圓的蛋是公雞蛋,以此鑒別雛雞的性別。
6.翻開雛雞肛門,有小顆粒狀突起的是雄性,沒有的是雌性;
7.拎住雛雞的腳,把它倒提起來,掙扎得厲害的多半是雌的,比較老實的反而是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