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裡發現一堆小紅蟲,會是什麼蟲
可能是煙草甲
㈡ 紅蟲公和母有區別嗎
1、出現季節不同
春夏季一般僅能見到雌體,所產的卵稱「夏卵」,秋季,由夏卵孵化出一部分體小的雄蟲。
2、繁殖形式不同
雌體可以在春夏季進行單性生殖,也可以在秋季進行兩性生殖,雄體只會在秋季進行兩性生殖。
3、發育而來的卵不同
雌體可以由「冬卵」或「夏卵」發育而來,受精的冬卵,又稱「休眠卵」,渡過嚴寒或乾燥環境,於次年春季氣溫較高時發育為新的雌體。雄體由「夏卵」發育而來。
(2)三堆紅蟲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水蚤體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高達本身乾重的40%—60%。而蛋白質里含有水蚤魚類生長所需的一切氨基酸。
通常蛋白質餌料僅能增加金魚代謝強度20%一30%,而金魚若完全投喂水蚤,代謝強度可提高100%。水蚤體內脂肪含量也非常高,金魚吞食後會增加肥滿度。水蚤體內的碳水化合物、鈣質、維生素也都非常豐富。水蚤作為餌料飼養金魚,其營養價值是其他顆粒餌料無法比擬的 。
㈢ 養紅蟲的方法
養殖紅蟲的方法很多,但限於鄙人的條件和一些其他的原因,我一直是用的水養紅蟲,基本買一次的能養一個半月左右的保持新鮮,今天在這里就給釣友們分享分享鄙人的經驗。
1、挑蟲
首先買到的蟲子盡量是剛進回來的蟲子,這樣可以飼喂很長時間不死,說下今年吧,在入秋的時候水涼了釣鯽魚海桿用蟲子要比蚯蚓來的口快,本地沒有紅蟲就從別處捎回來一些,回來一看蟲子里些發黑的也有死的,結果這批蟲子再怎麼弄也就半個來月就不行了,等冰釣快開始的時候有的漁具店就進回來了紅蟲,我在蟲子進回來的第二天就去買了一兩多的蟲子,放在盆子里養,結果在前一周的時間里竟然連一個死的也沒有,這就說蟲子一定要買新進回來鮮活的,可以保持很長的時間;
2、密度
養蟲的密度不能太大,如果蟲子放養的密度大了就容易死亡,我一般養一到二兩用一個三十公分的不銹鋼盆子,密度剛剛好,水基本放滿;
3、換水
水要一天一換,且放在涼的地方,如沒涼的地方就放在陰面窗檯靠近窗戶的地方,這樣能涼一些,一般窗檯下面會有暖器,下面有溫度,盆底襯一塊泡沫板,這樣就可以隔熱了,養紅蟲的水最好是放一天的這樣水溫和盆里的水溫接近,蟲子更容易活一些;
4、洗
一是要洗盆子,每次換水的時候把蟲子倒進篩網後,要把盆子好好用清水洗凈,這時的盆子會有一些粘液沾在上面,粘粘的,把這些都洗下去,盆子沖凈,二是要洗蟲,從盆里接點水,用水把篩網里的蟲子沖一沖,沖凈蟲子身上的粘液和臟東西;
5、撿
就是每次換完水或是換水前把死的蟲子撿出來,保證水裡沒有死蟲的血水污染水;
6、喂
每周兩次喂輸液用葡萄糖,用針管抽個幾毫升,喂上,至於有什麼效果也看不太清楚,你們喂不喂我不清楚,反正是我餵了。
綜上所述一上要選好蟲,二是保持水溫,三是保持水凈,第一項看眼力,第二三項就看勤快不了!存紅蟲作為一種蟲餌,深受廣大釣友的喜愛,但如果保存不當,很快就會死亡。很多釣友人嘗試了幾種方法,發現一種較好的保存方法,此種方法可以保存紅蟲半個多月仍然鮮活如初,很少有死亡的,現在介紹給大家。
1、找一個干凈的塑料盒子,我是用「蔥伴侶豆瓣醬」的盒子。把盒子的蓋子上打孔,孔要細,用縫被子的針就可以,用鉗子捏著在蠟燭上燒紅一穿就透。
2、剪一塊海綿,比盒子稍大一些,把海綿清洗干凈,中間用剪刀剪去1/3,就是在海綿上挖個坑。
3、把買回的紅蟲或用不了的,放在海綿的小坑裡,盒子里加水不要沒過紅蟲,然後用食品袋套上(不會有異味),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就可以了。
4、就是注意事項了,用的時候,把盒子取出,為方便攜帶把裡面的水倒出,海綿里有水就行,到了釣點,馬上把盒子里舀上水,重新把紅蟲歸置好,盒子里存水以不沒過紅蟲為宜,既不濕手又保證紅蟲鮮活好用;平時使用紅蟲,在野外不要讓陽光直射,要放在陰影處。不用時蓋上盒蓋,防蒼蠅叮咬,用不了時,用清水沖干凈,把死的挑出,帶回繼續按照上面的方法存放。
配有很多釣友都非常喜歡使用紅蟲做餌料,原因很簡單冬季用紅蟲釣魚效果非常好。當我們釣各種對象魚的時候都可以使用到紅蟲,在與其自製的獨特配方結合使用,保證漁獲滿滿,紅蟲雖小,但是使用起來方法多樣,可拉可搓還可單獨掛鉤,下面講解一下使用紅蟲釣魚各種餌料的配製方法。使用紅蟲釣魚各種餌料的配製方法
1、窩料里添加紅蟲,這個最方便,只要在開好的干散窩料里加入紅蟲,五指張開輕輕打散。散餌做窩時,拋7-8分竿即可。
2、紅蟲肉夾饃,先用河水把紅蟲清洗兩遍,盡量使用鮮活的紅蟲。按照正常的餌水比先在紅蟲里加水,邊晃動邊加餌料,然後五指張開快速攪拌均勻。合攏成團即可!
3、紅蟲拉餌,我習慣少量勤開。先把干凈鮮活的紅蟲在餌盤里充分攤開,均勻地撒上一層紅蟲伴侶。晃動幾下餌盤,再均勻的撒上一層,再次晃動,靜置三到五鍾。我一般平攤在全磁拉餌盤,採用刮餌的方式。
4、手上餌,如果有白蘿卜,就切一片1cm厚的薄片,把紅蟲放上面。我這次直接在碼頭上撿了一片白菜根,用魚鉤刺穿後沿著薄片一拉即可。穿釣者都知道:魚兒冬季喜葷,忌素。葷餌,蚯蚓,紅蟲為首選。冬季紅蟲為首選。紅蟲為什麼是冬季首選?因為冬季魚兒食慾不佳,懶得張嘴。紅蟲個體大小適中,顏色鮮紅,醒目。魚兒愛吃紅蟲,但人兒不愛用紅蟲。
原因是:紅蟲難穿!穿紅蟲:有唇穿,喉穿,腹穿.......另外:綁紅蟲.....三種穿紅蟲的方法中:唇穿最難,但垂釣效果最好!喉穿難易程度適中,且只能穿一條!不如穿多條醒目!腹穿最易,但垂釣效果最差!肯定有人會不同意我的看法!而且人還會很多!因為用此法的人很多!讓老夫慢慢道來:
1、中部腹穿一般都是手捏蟲的腹部,捏的很輕也有壓力,用鉤刺腹部 ,鉤子再鋒利,也有壓力,兩股壓力對腹壓很高的紅蟲來說是致命的。
2、紅蟲肚皮是層薄膜,沒有彈性,鉤尖穿入穿出腹部兩洞已屬勉強,最要命的是鉤尖後面的「倒刺」, 「倒刺」 也要穿入穿出腹部兩洞。嚴格的說:倒刺洞,不是洞,而是在鉤尖 園洞的基礎上,再劃破一個大口子!這口子近似於鉤條的直徑!所以中部腹穿在紅蟲入水前已花花流血了!
3、紅蟲入水,情況更糟!在下落的過程中,水的阻力,對紅蟲來說是壓力,一邊下沉,一邊流血!
4、紅蟲到水底,「冬釣深」水愈深,水壓愈大,紅蟲流血愈快!
5.冬釣要變死蟲為活蟲,要醒鉤,要上提下沉15公分,水的阻力,又使紅蟲再出血!
㈣ 紅蟲和蚯蚓的區別是什麼
紅蟲為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昆蟲綱、雙翅目、搖蚊科,紅蟲學名搖蚊幼蟲,淡水水域中底棲動物的主要類群之一。
蚯蚓為動物界、環節動物門、環帶綱、寡毛亞綱、單向蚓目、單向蚯亞目,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常見的一種陸生環節動物。
紅蟲和蚯蚓的區別表現在形態、食性和作用上的區別。
紅蟲和蚯蚓的形態區別:紅蟲圓柱形蠕蟲狀,身體細長,全長2-30毫米。由頭殼和12個體節組成,前3個體節為胸節,後9個體節為腹節。各體節粗細相近,外形無甚差別。體色淡,部分種類因體液中含有血紅素而身體呈血紅色;蚯蚓身體呈圓柱形,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由100多個體節組成,在第十一節以後,每節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沒有骨骼,屬於無脊椎動物,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
紅蟲和蚯蚓的食性區別:紅蟲多數取食水體中的有機物,除了環足搖蚊屬中某些專吃植物的種類外,其餘種類可分肉食性與雜食性兩大類,肉食性種類以甲殼類、寡毛類和其他搖蚊幼蟲為食,而雜食性則以細菌、藻類、水生植物和小動物為食;蚯蚓體內可分泌出一種能分解蛋白質、脂肪和木質纖維的特殊酶,樹葉、稻草、畜禽糞便、生活垃圾、活性污泥和造紙、食品工業的下腳料等,都可以是它的食料,能夠在一定程度內消除環境污染。
紅蟲和蚯蚓的作用區別:紅蟲在加速水體物質循環中的有機物礦化作用和消除有機物污染方面具有顯著作用,在生態學和環境科學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又是魚類的優良天然餌料,營養價值很高,因此與養漁業的關系密切;蚯蚓中葯稱地龍,性寒味咸,性寒,功能為清熱、鎮痙、止喘、利尿,中醫治療前列腺等濕熱下注泌尿感染等病中的常用中葯,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灰與玫瑰油混合能治禿發。
㈤ 紅蟲是不是蚯蚓
紅蟲和蚯蚓都是魚兒們非常喜歡的餌料。除去商品餌外,南方的釣友用蚯蚓較多,北方的釣魚用紅蟲居多,紅蟲和蚯蚓哪個更好釣魚呢?這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一方一俗,需不同情況不同對待,必須綜合以下幾點分析。
㈥ 喂魚用的紅線蟲長大變成什麼樣
1,什麼是紅線蟲?
紅線蟲,也叫水蚯蚓、赤線蟲,屬環節動物中水生寡毛類,體色鮮紅或肉紅、橙黃色。
它們多生活在排放污水或廢水的陰溝污泥中(一般是緩流水黑污泥中),密集於污泥表層,故此細菌寄生蟲多些。
一端固定在污泥中,一端伸出污泥在水中顫動,一遇到驚動,立刻縮回污泥中。
這里大家要區分一下紅蟲,紅蟲是搖蚊的幼蟲。是下面這樣子:
市面上用紅蟲的人比用紅線蟲的人多很多,最主要的就是紅線蟲生長環境是淤泥,帶有有害細菌的可能性比紅蟲高很多。而且紅蟲可以冷凍,便於存儲。
2,紅線蟲為啥受大家喜歡
紅線蟲繁殖快、營養價值高(干物質中含粗蛋白62%,必需氨基酸總和達35%,氮回收率達98%),是許多水生動物苗期開口的飼料。也是很多釣魚用的餌料。甚至是繁殖非常的關鍵,高蛋白,催肥,縮短母魚生育周期。由於是高蛋白,因此也是金魚發頭的利器。
3,紅線蟲的消毒處理
首先明確一點,那就是健康的魚本身是有抵抗力的。消毒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把魚養好,魚兒本身健康,抵抗力就強。 和人的健康是一個道理,抵抗力是關鍵。
第一步:清洗
線蟲拿到家後,可以找一個容器,放進去,用水龍頭或者花灑,把抱成一團的蟲子沖開,稍微靜置(時間自己把握),活蟲抱成一團,死魚飄在上面(基本上),然後倒掉死蟲和大部分水,然後,重復這個步驟,一直到達你覺得差不多了就行。然後,養殖於清水中1-2天,每日換水數次(一般2-4次,視紅線蟲的清潔程度),只要水中出現雜物建議換水。目的是讓紅線蟲吐干凈腹內的污物。
第二步: 高錳消毒
配置高錳酸鉀溶液。專家們介紹的比例濃度,我們無法配置,因為精確到克的稱量工具只有用天平。所以還是目測吧,一般桃紅色溶液即可,消毒2-3分鍾即可,如下圖:
如果是淺桃紅色,不能超過10分鍾,如下圖:
注意:一般高錳酸鉀消毒後的蟲子等四肢伸展、活力下降。如果蟲子一動不動了,就是消過頭了,死了。
第三步:紅線蟲體內的細菌和寄生蟲怎麼辦呢?
將高錳酸鉀消毒好的紅線蟲,靜置2-3小時後,紅蟲重新回復活力,大部分又能重新集結成團了。用慶大黴素葯粉(魚市有賣的)放入紅蟲,拌勻。按每300ml水兌半粒花生米大小的慶大黴素的比例。放置半天後即可。
高濃度的慶大黴素會殺死紅蟲體內的細菌,而且魚兒吃了後也起到一定的腸道消毒作用。如果有人不想給魚兒的腸道消毒,那你只需多再放置一天就好了。也有魚友用土黴素等其他殺菌劑,道理是一樣的。
第四步:去除體內寄生蟲
慶大黴素是殺菌劑,對寄生蟲沒有作用。放入慶大黴素的紅蟲養殖缸靜置半天以後,就可以放入「魚類內生寄生蟲專用葯物」了(魚市有售),這個比例一定要嚴格安裝說明書的配兌比例進行,否則蟲蟲會死光光。然後再放置大約2-3天,每天都放葯一次
㈦ 紅線蟲 紅蟲 沙蟲這三個東西有什麼區別呀
有區別,主要區別有,性質不同、形態特徵不同、生長環境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紅線蟲
紅線蟲又名絲蚯蚓、水蚯蚓、紅絲蟲、赤線蟲。屬環節動物門動物。
二、形態特徵不同
1、紅線蟲
樣子像蚯蚓幼體,體色鮮紅或肉紅、橙黃色,細長,一般長4厘米左右,最長可達10厘米。
2、紅蟲
與常見的蚊子比較相似,但主要的不同在於觸角上密生細毛,就像羽毛一樣。另一個不同是,它的嘴(口針)已退化,不具吸食的功能。
3、沙蟲
體呈長筒形,很像一根腸子,體長約10-22cm,渾身光裸無毛,體壁縱肌成束,與環肌交錯排列,形成方塊格子狀花紋。
三、生長環境不同
1、紅線蟲
多生活在江河溝渠流域的岸邊或河底的污泥中,密集於污泥表層,一端固定在污泥中,一端伸出污泥在水中顫動。
2、紅蟲
水及死水可滋生大量的幼蟲。多數搖蚊幼蟲取食水體中的有機物。在淤泥或有機質豐富的水體中,由於缺少魚蝦等天敵,它們可以大量繁殖。
3、沙蟲
生活在沿海灘塗一帶沙泥底質的海域,漲潮時鑽出,退潮時潛伏在沙泥洞中,故名沙蟲。
㈧ 如何正確使用紅蟲
1、在雜魚少,而魚的搶食慾望低的情況下,可以用麝香小米加少量的小紅蟲打窩誘魚,用大紅蟲掛餌釣。
2、在有一定雜魚的情況下,但對蟲餌構不成威脅,可以用甜香型酒米做窩,用大紅蟲掛餌釣靈,浮漂有動作,基本上都魚上鉤。
3、如果雜魚比較多,對窩料蟲餌會引起強烈干擾,可以用稍淡些酒米打窩,用大紅蟲掛鉤釣,多做幾個窩,輪流換釣。
(8)三堆紅蟲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血紅蟲蟲體營養豐富,含干物質為1.4%,干物質中,蛋白質含量為41%~62%,脂肪為2%~8%,熱量為4卡/克。搖蚊幼蟲大小適宜,適口性好,營養全面,能促進魚類的生長發育,不會引起飼養池的水質污染。
殘存於飼養池中的搖蚊幼蟲不會對養殖對象產生危害,因其大量攝取水體中的有機碎屑,還具有凈化水質的作用。特別是很多經濟水生動物的幼體階段,更以搖蚊幼蟲為其主要天然餌料。因此,大量培養搖蚊幼蟲來培育經濟水生動物的幼體具有重要意義。
由於主要以水底有機物碎屑為食,且攝食量相當可觀,因而在加速水體物質循環中的有機物礦化作用和消除有機物污染方面具有顯著作用。
搖蚊科昆蟲又因種類豐富,個體眾多,不同種類對水域生境要求不同,從而成為監測水體環境和污染狀況的優良指示生物,在生態學和環境科學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搖蚊幼蟲又是魚類的優良天然餌料,營養價值很高,因此與養漁業的關系密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血紅蟲
㈨ 為什麼有的紅蟲(魚食)是熒光的
紅蟲是一款深受釣友們喜歡的活性餌料,主要是因為其腥味特點突出,極易受到魚兒追逐並咬鉤,特別在冬季,是其他餌料可望而不可及的。紅蟲是搖蚊的幼蟲,它在各類水體中都有廣泛的分布,是多種經濟水生動物如多種魚、蝦、蟹、鱉、龜等的優良天然餌料。紅蟲由於主要以水底有機物碎屑為食,且攝食量相當可觀,在加速水體物質循環中的有機物礦化作用和消除有機物污染方面具有顯著作用。簡單點說就是紅蟲這東西不僅不會臟水,還能凈化水質。
還有一種水蠶,也是被稱為紅蟲,水蚤是黃鱔等淡水飼養魚類的優質餌料。
枝角類包括多種水_,通稱紅蟲,為大型浮游動物,是魚、蝦、蟹等特種水產動物適口的動物性飼料。在保水性能好的小坑窪、小水凼和水泥池等地方,均可用於培養枝角類水生生物。其具體培養方法為:在池中注入50厘米深的水,加入混合堆肥漚出的肥水,繁殖大量浮游植物,爾後引入_種。在溫度20~25℃時,3~4天後池中即能繁殖出大量枝角類浮游生物,1周後即可撈取。以後,視池水的肥瘦適量追肥,不久便會再次出現繁殖高峰。撈出紅蟲的時機要適當,不能在紅蟲懷卵並即將有新一批幼體孵出時進行,否則_種將跟不上,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紅蟲懷的卵和幼體(無節幼體)即將孵出時,用肉眼即可分辨,蟲體肥大、透明,幼體在其腹部不時轉動。若大量紅蟲背部出現黑色橢圓形點子,說明水中缺少養料,或水質不良,會產生休眠卵,此時需要追肥、加水,改善水質。在其他條件完全相同情況下,凡是能每天喂足新鮮而活的紅蟲者,則魚體生長發育特大,尤其是獅子頭、水泡等特徵(指肉瘤和水泡)更為發達,這也許就是紅蟲中含有大量的動物性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豐富營養物的緣故。
㈩ 請教,紅蟲和赤蟲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科目分類不同、形態特徵不同、分布區域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紅蟲
紅蟲指水蚤,是一種小型的甲殼動物。稱魚蟲。
二、科目分類不同
1、紅蟲
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枝角目。
2、赤蟲
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
三、形態特徵不同
1、紅蟲
體小,呈卵圓形,左右側扁,長僅1~3毫米。體外具有2片殼瓣,背面相聯處有脊棱。後端延伸而成長的尖刺(殼刺)。頭部伸出殼外,吻明顯,較尖。復眼大而明顯,可不斷轉動。
2、赤蟲
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身體細長,相對頭部或腹部而言,胸部較為寬大,游泳時身體一屈一伸,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動。
四、分布區域不同
1、紅蟲
分布區域:淡水水域,少數在海水中。
2、赤蟲
分布區域:分布於臭水、沉積水、死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