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布氏桿菌的檢測方法

布氏桿菌的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5 02:15:49

⑴ 布氏桿菌病怎樣檢測

到醫院傳染科找大夫告訴他你要做布病檢測,他開單子你去化驗室抽血,三天出結果

⑵ 布魯氏菌病檢測的新方法,新技術有哪些

(1)血清凝集試驗 試管法乃直接檢測脂多糖抗原的抗體,效價≥1:160為陽性,但注射需亂菌苗後也可呈陽性,故應檢查雙份血清,若效價有4倍或以上增長,乃提示近期布氏桿菌感染。
(2)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該法的陽性率高於凝集試驗,且檢測IgM及IgG的敏感性相似。因慢性患者的抗體屬IgG型,故本法可同時用於急、慢性病人的診斷。近來有採用親和素酶聯試驗,較ELISA更敏感。
(3)2-巰基乙醇(2-ME)試驗 本法可檢測IgG,用於鑒別自然感染與菌菌免疫。自然感染達1個月後,體內凝集即以IgG型為主(初為IgM型),該IgG對2-ME有耐受性;而菌菌免疫後3個月內的凝集素均以IgM為主,可為2-ME所破壞。
(4)補結試驗 補結抗體亦屬IgG,病程第3周的效介可超過1:16。本試驗的陽性率高於凝集試驗,特異性亦高,但出現時間晚於凝集試驗。
(5)人球蛋白試驗 病人尚可產生一種不完全抗體,後者雖可與抗原結合,但肉眼不可見。當將抗人球蛋白免疫血清加入抗原-不完全抗體復合物中,即出現直接可見的反應。不完全抗體出現早而消失晚,故可用於急、慢性期病人的診斷。鑒於本法操作復雜,只適用凝集試驗陰性的可疑病人,效價>1:80為陽性。
(6)皮內試驗 布魯菌素皮試乃為一種延遲超敏反應,24~48小時觀察結果。僅有局部紅暈而無腫塊者為陰性,局部紅腫和硬快的直徑達2~6cm者為陽性。皮試在病程6個月內的陽性率很低,慢性期患者幾近100%呈陽性或強陽性反應。
(7)其他免疫試驗 有反向被動血凝試驗、放射免疫、間接免疫熒光試驗等,因操作復雜,不適於普遍採用。

⑶ 布氏桿菌病是怎樣一種病如何檢測

布氏桿菌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慢性傳染病。傳染途徑是病牛或帶菌牛,特別是在流產或分娩時,大量布氏桿菌隨胎兒、胎水和胎衣排出,偶爾在乳、糞、尿以及陰道流出的惡露內發現。然後通過消化道、損傷或完整的皮膚、黏膜、結膜和交配而互相感染。病牛的臨床特點是發生流產、胎衣滯留、子宮炎、不孕症、乳房炎、關節炎等,孕牛在7~8月時流產。公牛發生睾丸炎和附睾炎。人可通過與病牛的頻繁接觸及食入未嚴格殺菌的病牛乳、肉而感染。人患病的主要症狀是呈波浪熱、關節炎和睾丸腫脹,頭和全身疼痛,有的發生骨質變形、流產等。

布氏桿菌的檢驗主要是採用兩種血清學診斷方法:

(1)虎紅平板凝集反應。采被檢血清0.03毫升,加抗原0.03毫升與之混合,4分鍾內觀察反應並判定結果。凝集者判為陽性,不凝者判為陰性。對陽性反應的牛再進行試管凝集反應。

(2)試管凝集反應。操作方法:每份血清用5支小試管,第一管加入2.3毫升0.5%碳酸生理鹽水;第二管不加;第三、第四、第五管各加入0.5毫升。用1毫升吸管吸取被檢血清0.2毫升加入第一管內並混勻之,以該吸管吸取混合液分別加入第二管和第三管,每管0.5毫升。以該吸管將第三管混合液混勻,吸取0.5毫升加入第四管,混勻後,再從第四管吸取0.5毫升加入第五管混勻,棄去0.5毫升。如此稀釋後,從第二管起,血清稀釋度分別為1∶12.5,1∶25,1∶50,1∶100。然後先以0.5%碳酸生理鹽水將抗原原液作20倍稀釋,並加入上述各管(第一管不加,作為血清對照組),每管加0.5毫升,振搖均勻。加入血清後,第二至第五管各管混合液的容積均為1毫升,血清稀釋度從第二管起依次為1∶25,1∶50,1∶100,1∶200。每次試驗還應做陰性血清對照:陰性血清需取自未患過布氏桿菌病的牛,且先須以布氏桿菌抗原檢定,證明確為陰性反應者。陽性血清對照:陽性血清通常取自人工免疫的牛,但亦可從送檢血清中選取,其凝集價最好不低於1∶800。抗原對照:加1∶20抗原稀釋液0.5毫升於試管中,再加入0.5毫升碳酸生理鹽水。以上試管於充分振盪後置於37~38℃恆溫箱中22~24小時,然後檢查並記錄結果。

判定標准:「++++」表示上層液體100%清亮,管底有極顯著的傘狀沉澱物。振盪時,沉澱物碎裂成花瓣狀、塊狀和粒狀(100%菌體被凝集)。「+++」表示凝集現象與四個加號相同,但上層液體75%清亮(75%菌體被凝集)。「++」表示上層液體50%清亮,管底有傘狀沉澱物,振盪時碎裂成花瓣狀、塊狀和柱狀(50%菌體被凝集)。「+」表示上層液體25%清亮,管底有不很顯著的傘狀沉澱,或只有傘狀沉澱的痕跡。振盪時,在液體中有可見小塊和粒狀物(25%)菌體被凝集。「-」表示無凝集現象。液體不透明,無傘狀沉澱,有時細菌可能沉於管底,但振盪時又呈均勻混濁狀態。牛以1∶100稀釋度出現兩個加號以上的凝集現象時,被檢血清判定為陽性反應。以1∶50稀釋度出現兩個加號以上的凝集現象時,被檢血清判定為可疑反應。可疑反應的牛,經過3~4周,須重新采血檢驗。如重檢仍為可疑,應判定為陽性反應。

⑷ 布氏桿菌常用的鑒別染色方法是什麼

布氏桿菌(Brucella)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不運動細菌,無莢膜,觸酶、氧化酶陽性,絕對嗜氧菌,可還原硝酸鹽,細胞內寄生,可以在很多種家畜體內存活。
所以,常用的革蘭氏陰性菌的染色方法都可以用來對布氏桿菌進行鑒別染色。其實,革蘭氏染色法就能夠很好的對布氏桿菌進行染色鑒別

怎麼判斷羊是否得了布病

摘要 一、布病試紙檢測

⑹ 怎樣檢測狗布氏桿菌病

布魯氏桿菌會引起布魯氏桿菌病,簡稱布病,它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危害較大。用BIOG檢測試劑盒做PCR,能在寵物患病早期未表現出明顯症狀時及時進行判斷,有效杜絕漏檢、誤診的風險,幫助寵物醫生對寵物疾病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
布氏桿菌是一種細胞內寄生菌,葯物治療比較困難,因此本病目前尚無特效葯物。可以試用四環素、鏈黴素、卡那黴素、合黴素、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等,同時給予維生素C和維生素B1,有一定緩解和減輕菌血症的作用。其中以四環素和鏈黴素聯合應用效果較好。對於流產並伴發子宮內膜炎的母犬,可以用0.1%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沖洗子宮和陰道,每天1~2次,直至無分泌物流出為止。對其他有症狀的病犬,可做對症治療。也有人適用中葯秦芄巴戟散治療睾丸炎和關節炎,收到一定的療效。

⑺ 詳細描述布氏桿菌的微生物學診斷方法

(一)分離培養
急性期採集血液,慢性期採取骨髓,接種於雙相肝浸液培養基(一半斜面,一半液體)置37℃10%CO2環境中培養,每隔2天檢查一次,如無細菌生長則搖盪培養基,使液體浸過斜面上,有細菌生長,可依鑒定項目確定是否為布氏桿菌。經一月培養無細菌生長,可報告陰性。
(二)血清學檢查
通常作凝集試驗,判定凝集效價1:50可疑,1:100以上為陽性。效價增高4倍以上時,更有診斷價值。

⑻ 怎樣檢測狗布氏桿菌病

摘要 狗狗檢查布病可以通過布病試紙、虎紅平板凝集試驗、試管凝集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PCR以及全血培養等方法再結合狗狗的具體症狀來判斷,如果狗狗出現布病的症狀時,建議主人最好帶狗狗到當地的防疫站或醫院進行檢查。

⑼ 實驗室檢測家畜布氏桿菌病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血象白細胞半數正常或輕度減少,淋巴細胞相對或絕對增多,分類可達60%以上。血沉在各期均增速。久病者有輕或中度貧血。 2.細菌學檢查患者血液、骨髓、乳汁、子宮分泌物均可做細菌培養。因牛種菌初分離困難。要求嚴格的環境,故各種標本最好採集兩份,一份用含肝浸液的肉湯做培基,在CO2孵箱中培養;另一份放一般環境中孵育,培養時間不得短於2周。急性期陽性率高,慢性期低。骨髓標本較血液標本陽性率高。有人建議慢性布魯氏菌病患者的血液接種到雞胚卵黃中可獲較高陽性率。 3.免疫學檢查 (1)血清凝集試驗(Wright試驗)試管法較靈敏。患者多在第二周出現陽性反應,1:100以上有診斷價值。病程中效價遞增4倍及以上意義更大。正常人可有低滴度的凝集素;某些傳染病的假陽性率可達30%以上,如兔熱病該凝集效價升高;注射霍亂疫苗的人90%可呈假陽性;接種布魯氏菌活菌苗者,凝集效價也增高。診斷時要注意分析。另外由於抗體IgA、IgG、IgM量的比例不同,如IgA含量高則可出現患者血清低稀釋度為陰性,高稀釋度反為陽性的所謂前帶現象。因此做該實驗時應增大患者血清稀釋范圍。 (2)補體結合試驗補體結合抗體主要為IgG,出現較遲,持續較久,一般1:16以上即為陽性。對慢性患者有較高特異性。 (3)抗人球蛋白試驗(Coombs』tist)用於測定血清中的不完全抗體。不全抗體可阻斷完全抗體與抗原的凝集反應,使凝集試驗呈假陰性。Coombs試驗是使不完全抗體與不可見抗原結合的復合物通過抗人球蛋白血清結合成塊,直接可見。故凝集試驗陰性者可作此檢查。

閱讀全文

與布氏桿菌的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