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鐲的鑒別方法最簡單實用的有哪幾種
1、水鑒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鑒別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1)玉鐲鑒別好壞方法擴展閱讀:
玉鐲的保養與佩戴常識:
1、當玉鐲表面有灰塵、污物時,可用細綢布輕輕抹試,有油污時,可用洗潔劑或溫鹼水沖洗干凈,風干後用脫脂棉蘸少量的茶油或花生油均勻擦塗各個部分,便可恢復原來的光澤。
2、玉器首飾最忌乾燥高溫,應避免在陽光下曝曬或長期置於高溫環境之下。玉器通常質地細膩,但遇秋冬乾燥或炎夏酷暑時,表面易變得乾燥、暗淡,因此對玉器首飾講究以「油養」為主,由於人體分泌的油脂保養,可經常配戴,也可以保存在溫潤的環境之下。
2. 如何鑒別玉手鐲的真偽
鑒別玉手鐲的真偽方式:
1、玉鐲的鑒別方式之一——看玉鐲的透明度
如果是冰種飄花手鐲,價格最少在10萬以上。所以如果看見價格在10000元以下而又很透明的玉鐲,很可能就是假玉鐲!
可以對照著看自己的鐲子,如果鐲子很透,但是您只花了幾百塊、甚至1-2千元買的,那基本可以判定是假貨無疑,天然不會掉下餡餅的。
(2)玉鐲鑒別好壞方法擴展閱讀:
擇玉標准:
材料是玉飾收藏的首要前提,優質玉材對於一件玉飾至關重要,如玉質、玉色、光澤、緻密度等都是玉材等級的要素,不應忽視。不同品種的玉材,其材質特點和評價的要素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
如和田玉要求顏色純白並且溫潤細膩為好,透明度高了反而不好,而翡翠則要求顏色艷麗純正且種水俱佳為好,透明度越高越好。
又如一般的玉料要求其顏色純、無明顯色帶為好,而像孔雀石、瑪瑙等玉石則視顏色分帶後形成的圖案和紋理為美。所以,判斷玉質的好壞,必須要准確地判別玉石的品種,掌握其材質特點,這樣才能准確判斷其價值的高低。
3. 怎麼辨別玉手鐲真假
正常情況下,普通的消費者在沒有專業儀器的情況下,如果想要靠自己的肉眼來辨別玉手鐲的真假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說對於大部分的消費者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購買玉手鐲的時候向出售玉手鐲的商家索取該日手鐲的鑒定書。當然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直接自己拿到專業的機構去進行鑒定,在鑒定的時候會收取相應的鑒定費用。
當然了,其實我們也是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自己來進行一個簡單的辨別。首先第1種方法就是可以觀察一下玉手鐲整體的顏色,我們可以把玉手鐲直接放在陽光比較充足的地方,通常真的玉手鐲在這樣的環境下,外面的光澤感會比較的好,而且看上去會顯得晶瑩剔透。但如果是假的玉手鐲,那表面的光澤感則是要差很多。
第2種方法就是看價格了,其實現在很多人都比較的愛撿便宜,就是你要知道的一點就是市面上真正的玉手鐲價格肯定是非常貴的。如果你發現了一個玉手鐲,外表的色澤度特別的高,但是價格偏偏低的離譜,那這種情況下我們千萬不要貪圖便宜,因為100%是假貨。
第3個方法,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手去摸一摸,也就是說可以通過我們的觸感來辨別出這個玉手鐲的真假。通常真正的玉手鐲觸感是比較順滑的,而且在剛剛接觸到玉手鐲的時候,感覺會有一些涼爽。但是如果我們觸摸到的是一個假的玉手鐲,那在摸上去的時候感覺會相當的粗糙,而且這種手鐲的表面質地紋理也是非常的差。
4. 怎麼區別玉鐲的好壞不是翡翠。裡面有很多棉絮狀的東西。
1、鑒別玉需看雜質,這個問題可以進駐一個小工具來查看,那就是放大鏡,通過放大鏡能夠比較輕松地看到細微的雜質,所謂玉璧無瑕,肯定是雜質越少越好。
2、鑒別玉可以通過聽聲音來區分:可以把玉器拿起,用手指輕彈,然後拿到耳邊聽聲音,上好的玉聲音很清脆,沒有雜音,音質越清脆玉越好。
3、鑒別玉的透明度:把玉拿到光亮處,對著光看,對光看過去玉顯得越通透的玉質量越好,同時上等的玉會有一點點的熒光。
4、感覺玉的重量:玉就像石頭一樣,還是很有質感的,把玉拿到手上掂一掂,如果感覺輕飄飄的或者明顯與玉器的大小質量不符合,那不用說肯定是假的。
(4)玉鐲鑒別好壞方法擴展閱讀:
種指的是翡翠的質地,也是對一件翡翠產品的最基本的描述,在市場上的所講的老種、新種、玻璃種、冰種、蛋清種、豆種、油青種、藍花、藍水、晴水等等都是習慣上的商業名稱,但是由於這些商業名稱在標准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所以並不能把它作為我們的分級標准。
事實上,翡翠的結晶體顆粒大小和這些顆粒的交結關系是決定翡翠商業品種的主要原因,並由此制定出以下分級標准:
級別劃分標准
1級結構細膩緻密,10倍放大鏡下不見礦物顆粒及復合的原生裂隙,粒徑小於0.1mm。
2級結構緻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極少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粒徑在0.1~1mm。
3級結構不夠緻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局部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粒徑在1~3mm。
4級結構疏鬆,粒徑大小懸殊,粒徑在3mm以上。
5. 怎樣辨別玉手鐲的真假和好壞
顏色
首先觀察玉手鐲的顏色,把玉手鐲放在陽光底下觀察,如果顏色分布很均勻的話,則很有可能為真的玉手鐲,反之如果顏色分布不均勻的話,則說明為假的玉手鐲。
6. 怎樣區分玉鐲真假好壞
真假玉器的鑒別:
玉器可分為軟玉和硬玉兩種,硬玉又名翡翠。從化學成分來看,軟玉是含鈣、鎂和鐵的硅酸鹽,而硬玉則是含鈉和鋁的硅酸鹽。下面介紹鑒別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鑒別法
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
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鑒別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此外,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主要看有無裂痕,有裂痕的其價值大減。
玉石的品質鑒別:
鑒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准,即「色、透、勻、形、敲、照」。
(1)色
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色澤暗淡、微黃色的為下品。如果是單色玉,以色澤均勻的為好。
(2)透
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臟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居鄉。
(3)勻
玉的色澤重在均勻,雖含白、綠但色澤不均勻的,則價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准。一般地說,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
(5)敲
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一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台板上,可以從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一照,便可一覽無余。
玉的品質可分為10級,每一級又可細分為上、中、下3檔。其中,白玉無論其色澤好壞,透明度如何,價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點是略呈淺色,而不帶有淺藍色(俗稱邪色)。另外還有一種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外觀頗似深色「老坑玉」。鑒定的方法很簡單,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重者為真玉。
目前,市場上常常混雜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別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聽、測。
(1)看
主要看晶體透明度、內部結構、光澤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澤,花紋自然,內部纖維狀態是不易模仿的。
(2)聽
真玉聲音清脆,人造假玉聲音發悶。
(3)測
主要是測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為標准,除岫玉、綠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劃出條痕,而玉石本身絲毫無損。假玉一般較軟,劃不動玻璃。
常見的假玉一般用塑膠、玻璃加工而成,它們都是非晶質材料,硬度低,密度小,還有材料本質的特徵。如塑膠能用鋼針挑得動,或能刻出劃痕,拿在手中輕飄。玻璃在燈光或陽光下內部顯示氣泡,偏光鏡下顯示非晶質性(轉動時無周期性的明暗變化),有原料製作漩渦狀條紋等。
翡翠的質量鑒別:
在玉石家族眾多成員中,最名貴的當推翡翠。它是一種天然礦石,硬度極高,產量極少。其色彩主要以綠色、紅色為主。紅色為翡,綠色為翠,故名翡翠。
(1)翡翠的分級
①特級:艷綠色(祖母綠色)、蘋果綠色,玻璃地(半透明、質地細膩),均勻鮮艷,無雜質,無裂紋。
②商品級:綠色,油青地,微透明、間雜半透明的祖母綠色細脈和斑點翠。
③普通級:藕粉地、豆綠色、淺綠色,白色細膩,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飾。
(2)翡翠的質量鑒別
①質地。天然翡翠質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潤亮澤,仔細觀察,可見近圓形的稍透明「鹽粒」和圍繞其周圍的纖維狀物質。
②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鋒利的刀具刻劃,不會留有痕跡;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劃出痕跡。 ③翠性。天然翡翠對著強光觀察,可見其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翠色閃光,稱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製成的偽品都無此種「翠性」特徵。
④相對密度(比重)。天然翡翠結構堅硬緊密,無氣泡,密度較大,敲擊時聲音清脆;偽品則結構較松或有氣泡,密度較小,敲擊聲音沙啞不清脆。
⑤色澤。真品翠色濃艷純正。而有些偽品是用白玉、蛇紋石、澳洲玉、韓國玉、雲石甚至雜石,經脫色後,灌入高硬塑料漿並作加色處理,或浸入綠色液體製成「加色翡翠」,在強光下觀察,可見綠色紋路,雜亂而細小;有的雖不顯紋路,但渾濁不清,光澤差,其重量比真品輕。
將上述假品放入煮熔的蠟液中,所灌入的顏料會慢慢析出。這樣檢驗,既不會損壞被檢樣品,又可鑒別出真假。
用塞爾西濾色鏡觀察,加色翠在鏡下為紫紅色,天然真品顏色不變。
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煉而成,結構鬆懈,綠色均勻偏暗,有的有氣泡,用硬器敲擊,聲音沙啞。
(3)翡翠的選購
①看顏色。看顏色是否純正、濃艷、均勻,並用聚光手電筒檢查是否有隱藏的雜色。以顏色濃艷、純正、均勻,雜質微小者為佳。翡翠中翠綠色具有較高的價位,其次為紅色、紫色。綠色中又以鮮嫩、略帶黃色調的秧苗綠為最佳,其次為寶石綠、江水綠、油綠,均以綠分布均勻者好。
②觀察透明度。在強光下觀察,透明度愈高愈好。
③聽聲音。敲擊聲清脆悅耳者為佳。
④觀察翠性和石花。對光觀察,翡翠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閃光(即翠性),並常有團塊狀白花,稱石花。兩者均以少為好。
⑤看裂痕和黑斑。裂痕有的是原礦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以少為好;黑斑是翡翠中各處的黑色斑點,也以少而小為好。
⑥看加工水平。以表面平滑、拋光好、形態正為佳。
7. 怎麼鑒別玉鐲子的優劣
首先看其圓度好不好。例如其外形輪廓是否對稱,若是不對稱,則影響美觀。
其次看條子粗細與圈口的關系。一般講,圈口小,條子相應就要細;圈口大,條子就要粗。例如,圈口內徑50mm~55mm,條子徑為6mm~8mm;圈口內徑56mm~65mm,條子徑8mm~10mm為宜。這樣的比例就較合適。
有的地方喜歡條子粗,如雲南騰沖所做的玉鐲,圈口不算大,但條子卻很粗。這種手鐲,行家稱之為騰沖工。越南人個小,比較喜歡細條子,小而細條又會稱之為「越南裝」。一般年紀大的人偏愛戴粗條子,年輕人喜歡細條子。
最後看其表面打磨(拋光)是否好。好的翡翠玉鐲的圈口大小與條子粗細協調美觀,加工精細、規整,表面拋光好,手摸上去均勻一致,有潤滑感。好的雕刻有圖案和紋飾的手鐲,雕工精細,拋光到位,圖案對稱、合理,手感好。
(7)玉鐲鑒別好壞方法擴展閱讀:
真偽分辨:
下面介紹鑒別真假玉鐲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鑒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鑒別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8. 怎樣鑒別玉鐲
1、水鑒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鑒別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玉鐲種質極佳,透明度高,色彩純正、美麗,翠色鮮艷,色感活潑有朝氣。玉鐲佩戴時一定要注意避免磕碰,以免損傷翡翠。
切忌油汗,保持干凈,避免與汗液、油煙、香水、清潔劑等相接觸,清潔時用清水和白色軟布揩擦。 玉鐲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進入人們的生活,而各個時期的玉鐲各有不同。
大汶口文化玉鐲呈外方內圓形,春秋時期玉鐲為扁圓形,唐代有鑲金玉鐲。發展至宋代,玉鐲呈圓環形,內平外圓、光素無紋;而明清玉鐲,多見裝飾。
(8)玉鐲鑒別好壞方法擴展閱讀:
養生作用
中國人認為玉有「五德」,常佩掛在身以提醒人們要像玉那樣冰清玉潔,而珍貴、稀少的翡翠與祖母綠更是被人們當做勇氣、幸運與純潔的象徵,而且普遍相信玉有靈性,能夠驅邪避祟。
長期佩戴玉製品對身體十分有益。從醫學角度上講,玉石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鋅、鎂、鐵、銅、鉻、錳、鈷等,佩戴玉石產生特殊的「光電效應」聚焦蓄能,與人體發生諧振,從而使各項生理機能更加協調運轉。
由於人手腕背側有「養老穴」,所以長期佩戴玉鐲,可以得到長期的良性按摩,不僅能祛除老人視力模糊之疾,且可蓄元氣、養精神,有明顯的治療保健作用。
9. 買玉鐲怎麼分辨,識別,鑒定玉鐲子的好壞
硬玉,我國俗稱「翡翠」,是我國傳統玉石中的後起之秀,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常見的翡翠顏色有白、灰、粉、淡褐、綠、翠綠、黃綠、紫紅等,多數不透明,個別半透明,有玻璃光澤。按顏色和質地分,有寶石綠、艷綠、黃陽綠、陽俏綠、玻璃綠、鸚哥綠、菠菜綠、淺水綠、淺陽綠、蛙綠、瓜皮綠、梅花綠、藍綠、灰綠、油綠,以及紫羅蘭和藕粉地等二十多個品種。
軟玉稱真玉,如白玉、青玉、清白玉、碧玉和墨玉等,它們均具有蠟狀光澤,純潔乳白,從歷代玉器看,我國用玉以軟玉為主,古軟玉在我國被稱為傳統玉石。軟玉常見顏色有白、灰白、綠、暗綠、黃、黑等色,多數不透明,個別半透明,有玻璃光澤,軟玉的品種主要是按顏色不同來劃分的。白玉中最佳者白如羊脂,稱羊脂玉。青玉呈灰白至青白色,目前有人將灰白色的青玉稱為青白玉。碧玉呈綠或暗綠色,有時可見黑色臟點,是含雜質如鉻尖晶石礦物等所致。當含雜質多而呈黑色時,即為珍貴的墨玉。黃玉也是一種較珍貴的品種。青玉中有糖水黃色皮殼,現有人稱其為「糖玉」,白色略帶粉色者有人稱之為「粉玉」,虎皮色的則稱為「虎皮玉」等。
初玩玉的人由於不懂玉,最怕遇到贗品。目前市場上玻璃仿玉製品的辨識,恐怕是贗品中最普遍、最簡單的一種。常見的是被稱為「翡翠」的光溜溜的小圓環、小雞心、玉牌片等。這種玻璃製品因為是澆模而成,合范時高溫的玻璃液在器物的邊沿多少會溢出一點,冷卻後成為隱隱凸起的范線。用手摸、眼看都會有所發現。如果拿放大鏡映光觀察,其中定有大大小小的氣泡。
如果不請專家,初玩玉者要自己鑒定玉的真假,可從三方面觀察:
一、由於玻璃質地十分脆硬,結構排列疏通,缺乏玉的緻密和堅韌性,經不起強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圓雕。
二、用放大鏡查找氣泡,哪怕只能見到一個,也能確認不是玉。
三、玻璃加入氧化鉻,色近紅寶石;加入氧化鈷,色近藍寶石;加入氧化鉻和氧化銅,色近祖母綠……如此等等,還有好多種假玉。但它們的色調總顯得單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潤、渾厚的感覺。
新玉和舊玉的鑒定不同。新玉的鑒定側重於真假品種、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粗。而舊玉的鑒定相對復雜,除了對新玉的幾個基本要求之外,還要識別玉器的製作及其歷史價值。
對玉器歷史價值的考證,是以明確時代為基礎的。要熟悉各時代玉器的常見造型、特色工藝、色質,可以經常參閱有關玉器方面的書籍和資料,這樣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對玉器的斷代水平產生一種理性的提高。而盡可能多地接觸實物,可以校正書中的圖片與實物之間的視差。
真假玉器的鑒別
玉器可分為軟玉和硬玉兩種,硬玉又名翡翠。從化學成分來看,軟玉是含鈣、鎂和鐵的硅酸鹽,而硬玉則是含鈉和鋁的硅酸鹽。
下面介紹鑒別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鑒別法
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
(3)觀察法
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鑒別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此外,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主要看有無裂痕,有裂痕的其價值大減。
玉石的品質鑒別
鑒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准,即「色、透、勻、形、敲、照」。
)色
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色澤暗淡、微黃色的為下品。如果是單色玉,以色澤均勻的為好。
)透
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臟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居鄉。
)勻
玉的色澤重在均勻,雖含白、綠但色澤不均勻的,則價值很低。
)形
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准。一般地說,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
(5)敲
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一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台板上,可以從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
)照
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一照,便可一覽無余。
玉的品質可分為10級,每一級又可細分為上、中、下3檔。其中,白玉無論其色澤好壞,透明度如何,價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點是略呈淺色,而不帶有淺藍色(俗稱邪色)。另外還有一種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外觀頗似深色「老坑玉」。鑒定的方法很簡單,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重者為真玉。
目前,市場上常常混雜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別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聽、測。
(1)看
主要看晶體透明度、內部結構、光澤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澤,花紋自然,內部纖維狀態是不易模仿的。
(2>)聽
真玉聲音清脆,人造假玉聲音發悶。
(3)測
主要是測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為標准,除岫玉、綠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劃出條痕,而玉石本身絲毫無損。假玉一般較軟,劃不動玻璃。
常見的假玉一般用塑膠、玻璃加工而成,它們都是非晶質材料,硬度低,密度小,還有材料本質的特徵。如塑膠能用鋼針挑得動,或能刻出劃痕,拿在手中輕飄。玻璃在燈光或陽光下內部顯示氣泡,偏光鏡下顯示非晶質性(轉動時無周期性的明暗變化),有原料製作漩渦狀條紋等。
翡翠的質量鑒別
在玉石家族眾多成員中,最名貴的當推翡翠。它是一種天然礦石,硬度極高,產量極少。其色彩主要以綠色、紅色為主。紅色為翡,綠色為翠,故名翡翠。
(1)翡翠的分級
①特級:艷綠色(祖母綠色)、蘋果綠色,玻璃地(半透明、質地細膩),均勻鮮艷,無雜質,無裂紋。
②商品級:綠色,油青地,微透明、間雜半透明的祖母綠色細脈和斑點翠。
③普通級:藕粉地、豆綠色、淺綠色,白色細膩,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飾。
)翡翠的質量鑒別
①質地。天然翡翠質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潤亮澤,仔細觀察,可見近圓形的稍透明「鹽粒」和圍繞其周圍的纖維狀物質。
②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鋒利的刀具刻劃,不會留有痕跡;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劃出痕跡。
③翠性。天然翡翠對著強光觀察,可見其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翠色閃光,稱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製成的偽品都無此種「翠性」特徵。
④相對密度(比重)。天然翡翠結構堅硬緊密,無氣泡,密度較大,敲擊時聲音清脆;偽品則結構較松或有氣泡,密度較小,敲擊聲音沙啞不清脆。
⑤色澤。真品翠色濃艷純正。而有些偽品是用白玉、蛇紋石、澳洲玉、韓國玉、雲石甚至雜石,經脫色後,灌入高硬塑料漿並作加色處理,或浸入綠色液體製成「加色翡翠」,在強光下觀察,可見綠色紋路,雜亂而細小;有的雖不顯紋路,但渾濁不清,光澤差,其重量比真品輕。
將上述假品放入煮熔的蠟液中,所灌入的顏料會慢慢析出。這樣檢驗,既不會損壞被檢樣品,又可鑒別出真假。
用塞爾西濾色鏡觀察,加色翠在鏡下為紫紅色,天然真品顏色不變。
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煉而成,結構鬆懈,綠色均勻偏暗,有的有氣泡,用硬器敲擊,聲音沙啞。
)翡翠的選購
①看顏色。看顏色是否純正、濃艷、均勻,並用聚光手電筒檢查是否有隱藏的雜色。以顏色濃艷、純正、均勻,雜質微小者為佳。翡翠中翠綠色具有較高的價位,其次為紅色、紫色。綠色中又以鮮嫩、略帶黃色調的秧苗綠為最佳,其次為寶石綠、江水綠、油綠,均以綠分布均勻者好。
②觀察透明度。在強光下觀察,透明度愈高愈好。
③聽聲音。敲擊聲清脆悅耳者為佳。
④觀察翠性和石花。對光觀察,翡翠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閃光(即翠性),並常有團塊狀白花,稱石花。兩者均以少為好。
⑤看裂痕和黑斑。裂痕有的是原礦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以少為好;黑斑是翡翠中各處的黑色斑點,也以少而小為好。
⑥看加工水平。以表面平滑、拋光好、形態正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