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農葯可以去除土壤農葯殘留
可以使用什麼方法去除農葯殘留,下面我們具體講解一下:
1、浸泡水洗法。絕大部分農葯難溶於水,此種方法僅能除極少量的農葯污染。其次,水洗會造成水污染,形成農葯殘留的二次污染。
2、鹼水浸泡法。此種方法也僅能除極少量的農葯殘留,同樣會造成二次污染。針對部分可溶性農葯反而有害。可溶性農葯遇鹼可能發生化學反應,使農葯毒性增強,例如,敵百蟲在鹼性溶液中可變成毒性更強的敵敵畏。
3、去皮法。這種方法的局限是只能對部分瓜果表面的農葯殘留進行去除,對更多的蔬菜卻沒有辦法。去皮後也去掉了果皮里的營養成分。同樣去掉的皮流入環境後也會造成進一步的環境污染。
4、儲存法: 在實踐中,雖然農葯本身具有緩慢分解的作用,但由於很多農葯的自然降解時間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所以此種方法不可用。
5、使用洗潔精、洗潔凈: 對待這個問題要從多層面考慮。清洗劑都含有表面活性劑,去油能力較強,是化學葯劑類,若長期攝入這類物質,則會對人體可能產生蓄積性毒害。
CSY-N12攜帶型農葯殘留檢測儀是根據國標方法---速測卡法(紙片法)而專門設計的儀器。主要用於水果、蔬菜、茶葉、糧食、水及土壤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快速檢測,特別適用於各級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現場執法使用,攜帶型農葯殘留檢測儀還可用於果蔬茶生產基地和農貿批發銷售市場現場檢測,餐館、食堂、家庭果蔬加工前的安全速測等。
2. 氟蟲腈的使用方法氟蟲睛懸浮劑20亳升對多少水
摘要 氟蟲腈對蚜蟲、葉蟬、飛虱、薊馬、鱗翅目害蟲、蠅類和鞘翅 目害蟲等均有很好的效果,對作物安全無葯害。還可用於土壤處理防治玉米根葉甲、金針蟲和地老虎,用於拌種防治水稻螟 蟲等。(1)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縱卷葉螟等。 每畝(1畝〜667 米2)用5%氟蟲腈懸浮劑30〜50毫升(有效成分1。 5^2。 5克),加 水45〜60千克於害幼蟲孵化期葉面噴霧,在有水或無水環境下效果均很好。
3. 氟蟲腈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氟蟲腈登記為衛生用葯,由於對蜜蜂極高毒,為保護其他有益生物,國家已明令禁止此類葯物在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果蔬作物上使用,建議不要用為好。氟蟲腈現在用於種衣劑,5%氟蟲腈懸浮液,一般由消殺公司專業人員使用,用於室內滅蠅,室內除蟲。
4. 茶葉農殘檢測項目有那些
茶葉農殘檢測項目:茶葉農殘超標的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國也是屢見不鮮。茶葉分散式種植模式也讓農葯殘留成為突出性問題。我國對茶葉農殘檢測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建立起系統的標准體系進行規定。像GB2763-2019、GB2763.1-2018、GB23200.26對應茶葉中各類農葯的限量、檢測方法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一、茶葉中有機雜環類農葯殘留檢測
茶葉中的有機雜環類農葯殘留檢測項目主要是莠去津、乙烯菌核利、腐霉利、氟菌唑、抑霉唑、噻嗪酮、丙環唑、氯苯嘧啶醇、噠蟎靈等農葯殘留的檢測。具體檢測方法就是想將茶葉磨碎進行試樣制備,然後通過使用丙酮一正己烷提取相關的農葯殘留,之後使用活性炭小柱依據中性氧化鋁小柱進行凈化,最終被測物會被丙酮一正己烷洗脫。
二、茶葉中有機氯類農葯殘留檢測
茶葉中有機氯類農葯殘留檢測種類主要有六六六及異構體、滴滴涕及異構體及弄型物、七氯、環氧七氯、艾氏劑、異狄氏劑、六氯苯等。檢測方法也是先制備試樣,然後用丙酮一正己烷進行提取,不同凈化處理使用的是弗羅里硅土-活性炭,然後使用配有電子俘獲檢測器的氣相色譜儀進行測定,定量方法使用內標法。
三、茶葉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殘留檢測
茶葉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殘留檢測種類主要如下
1、乙撐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鹽:代森鋅、代森錳、代森鋅錳、代森鈉、代森聯;
2、甲基乙撐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鹽:甲基代森鋅;
3、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鹽)類:福美雙、福美鋅、福美鐵
茶葉中乙撐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和甲基乙撐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農葯殘留檢測方法:主要將試樣在鹼性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溶液中轉化為水溶性鈉鹽,加入離子對試劑後,用碘化甲烷進行甲酯化反應,固相萃取柱凈化,甲醇洗脫,洗脫液濃縮至干後,乙腈-0.1%甲酸溶液溶解殘渣,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測定,外標法定量。
茶葉樣品中殘留的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鹽)類農葯殘留檢測方法:將試驗用乙腈提取,加入碘化甲烷甲酯化試劑生成甲酯化衍生物,採用無水硫酸鎂和石墨化碳極性填料分散固相萃取凈化,樣液濃縮至干後,乙腈-0.1%甲酸溶液溶,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測定,外標法定量。
四、茶葉中有機磷類農葯殘留檢測
茶葉中有機磷類農葯殘留檢測種類主要有敵敵畏、甲胺磷、乙醯甲胺磷、樂果、敵百蟲、氧化樂果、甲基對硫磷、毒死蜱、殺螟硫磷、喹硫磷、殺撲磷、乙硫磷、三唑磷等茶葉中有機磷類農葯殘留檢測方法:先制備試樣,然後將試樣放入水中浸泡,然後使用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進行提取,通過活性炭進行凈化,之後用配備火焰光度檢測器的氣息色譜儀進行測定,定量方法使用外標法。
五、茶葉中吡唑、吡咯類農葯殘留檢測
茶葉中吡唑、吡咯類農葯殘留檢測種類主要有唑蟎酯、硫化氟蟲腈、氟蟲腈、氟蟲腈碸、溴蟲腈、氟硅唑、野燕枯、吡草醚、吡蟎胺、唑蟲醯胺等。檢測方法主要將制備後的試樣放在 劑萃取儀(ASE)中用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溶劑提取,然後使用ENVI-Carb/PSA復合固相萃取小柱凈化,之後用氣相色譜串聯四極桿質譜儀測定,定量方法使用外標法。
5. 氟蟲清和氟蟲腈是一個東西么
氟蟲清(氟蟲腈)
標准品 CAS號:120068-37-3 規格:100mg
對照品是指國家葯品標准中用於鑒別、檢查、含量測定、雜質和有關物質檢查等標准物質,它是用來檢查葯品質量的一種特殊的專用量具;是測量葯品質量的基準;也是做為校正測試儀器與方法的物質標准;在葯品檢驗中,它是確定葯品真偽優劣的對照,是控制葯品質量必不可少的工具。
對照品系指用於生物製品理化等方面測定的特定物質,由生產單位採用與製品生產工藝相同的方法制備。對照品應盡可能與製品原液配方一致,穩定性較差的,可加不含對測定有干擾物質的適宜的穩定劑。對照品由國家葯品檢定機構審查認可,其標准應不低於製品的質量標准。
氟蟲清(氟蟲腈)
川射干 中葯對照葯材 TLC法鑒別
合歡皮 中葯對照葯材 TLC法鑒別
草果 中葯對照葯材 TLC法鑒別
氟醯胺 標准品 CAS號:66332-96-5 100mg
粉唑醇 標准品 CAS號:76674-20-1 100mg
氟胺氰菊酯 標准品 CAS號:102851-06-9 250mg
滅菌丹 標准品 CAS號:133-07-3 250mg
氟磺胺草醚 標准品 CAS號:72178-02-0 100mg 氟蟲清(氟蟲腈)
氯黴素 標准品 效價測定
土黴素 標准品 效價測定
四環素 標准品 效價測定
紅黴素 標准品 效價測定
鏈黴素 標准品 效價測定
新黴素 標准品 效價測定
氟蟲清(氟蟲腈)
多粘菌素B 標准品 效價測定
卡那黴素 標准品 效價測定
桿菌肽 標准品 效價測定
慶大黴素 標准品 效價測定
粘菌素 標准品 效價測定
利福黴素SV 標准品 效價測定
阿米卡星 標准品 效價測定
6. GB23200.115中加無水硫酸鎂和無水硫酸鈉作用
是為了檢測雞蛋中氟蟲腈及其代謝物。
氟蟲腈,商品名為銳勁特,是一種苯基吡唑類廣譜高效殺蟲劑,廣泛應用於農業、獸醫和衛生領域,對水稻螟蟲、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蚜蟲及玉米蠐螬等害蟲有很高的殺滅活性,但是氟蟲腈對環境的污染比較嚴重,尤其對某些生物(如甲殼類和蜜蜂)具有高風險。
歐盟自2014年起開始限制氟蟲腈的使用,僅允許其被用於溫室作物種子處理,以及開花期前收獲的作物種子處理。我國在2009年發布了《氟蟲腈限用管理規定》:除衛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種子包衣劑外,我國境內停止銷售和使用用於其它方面的含氟蟲腈成分的農葯制劑,並且把其列入了國家抽檢項目中。安譜實驗參考國標《GB23200.115-2018雞蛋中氟蟲腈及其代謝物的檢測》,使用CNWQuEChERS產品(SBEQ-CA8821-B和SBEQ-CA8448-H)進行前處理,方法簡單快速,回收率好且穩定。
7. 氟蟲腈在家禽上的應用誰知道,具體傳授一下。
我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主要農葯生產與消費國家之一,但是生產品種主要以傳統和仿製的中低檔品種為主。我國農葯生產與開發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存在相當的差距,尤其是技術開發水平低,新農葯的創制與開發本身難度大、周期長、投入大;盡管經過多年研究與開發,我國已經開發出部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制農葯,但是真正走入市場的並不多;面對如此局面,我國農葯除加大創制研發力度外,還應高度重視開發一些具有市場前景的專利過期或即將過期的重要農葯品種。本文將主要介紹一些專利過期不久或即將過期的一些重要農葯品種及其合成所需中間體開發與生產情況,為國內開發與生產這些農葯及中間體提供參考。
1 氟蟲腈(fipronil)
由法國羅納-普朗克公司開發,獲中國專利授權(CN86108643),該化合物專利在2006年12月19日到期;同時,拜耳公司對氟蟲腈及其中間體的制備方法也在我國獲得專利授權(CN95100789.0),此項專利的有效期將持續到2015年。
氟蟲腈是一種苯基吡唑類廣譜殺蟲劑,主要是阻礙昆蟲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氟化物代謝,具有觸殺、胃毒和中度內吸作用,對鱗翅目、蠅類和鞘翅目等一系列害蟲具有很高的殺蟲活性,與現有殺蟲劑無交互抗性。氟蟲腈2005年全球銷售額為4.2億美元,在殺蟲劑品種銷售額排名第4。
目前氟蟲腈工業化生產合成路線主要有兩條,一是以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為原料,經過重氮化得到重氮鹽,再與2,3-二氰基丙酸乙酯反應得到;二是以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肼為原料與富馬腈反應,再氧化得到產品。
1.1 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
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主要合成路線有三條:①對三氟甲基苯胺法。對三氟甲基苯胺在溶劑中直接氯化得到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該法簡單方便,但是對三氟甲基苯胺價格較貴,生產成本比較高,國外主要採用該法生產。②對氯三氟甲苯法。對氯三氟甲苯與二甲基甲醯胺和NaNH2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反應得到N,N-二甲基對三氟甲基苯胺,然後在光照下氯化,脫甲基並環上氯化得到目的產品。該法步驟較長,''三廢''量較大。③3,4-二氯三氟甲苯法。以3,4-二氯三氟甲基苯胺為原料,與二甲基甲醯胺及氫氧化鈉在壓力釜中反應,在光照條件下氯化脫甲基並環上氯化得到產品。目前國內多家科研機構研究與開發此路線。此路線更趨於合理,產品質量高,''三廢''量有一定減少。
1.2 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肼
目前研究主要方向是以對氯三氟甲基苯為原料,在三氯化鐵存在下深度氯化得到3,4,5-三氯三氟甲苯,然後與水合肼反應得到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肼。
1.3 2,3-二氰基丙酸乙酯
2,3-二氰基丙酸乙酯合成方法,主要有分步法和一步法兩種。分步法生產過程較為繁瑣,生產過程中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劇毒品且''三廢''量比較大,因此目前主要採用一步法生產。一步法合成工藝為:將氰化鈉和溶劑無水乙醇混合,充分溶解後,加入多聚甲醛,溶解後接著加入氰乙酸乙酯,氰化鈉、多聚甲醛、氰乙酸乙酯投料比例為1:1:0.91(m:m)。然後使用鹽酸酸化後,再經過萃取水洗得到粗品,最後精餾去除溶劑得到產品。目前國內泰州天源化工有限公司等數家企業採用該法生產2,3-二氰基丙酸乙酯。
2 溴蟲腈(chlorfenapyr)
由美國氰胺公司開發,獲中國專利授權(CN88106516.1),該專利將在2008年7月28日到期。德國巴斯夫公司在中國獲得蟲蟎腈原葯和10%蟲蟎腈懸浮劑臨時登記。目前國內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和廣東德利生物科技公司有相關登記。
溴蟲腈是一種新型吡咯類廣譜殺蟲殺蟎劑,在植物表面滲透性強,有一定內吸活性,兼有胃毒和觸殺作用,可以防治多種鱗翅目、雙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害蟲和蟎類,並可有效防治對氨基甲酸酯類、有機磷類和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產生抗性的昆蟲。
溴蟲腈的合成方法主要有:①2-對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在光照下與溴反應,再與乙醇鈉反應得到;②芳基吡咯腈在叔丁醇鉀作用下,在四氫呋喃中與氯甲基乙基醚反應;③芳基吡咯腈在DMF、三氯氧磷、三乙胺存在下與二乙氧基甲烷反應得到。其中主要中間體為芳基吡咯腈,國內外研究主要集中以2-對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為原料的路線上。2.1 2-對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
有關芳基吡咯-3-腈專利報道比較多,國外公司一般採用2-對氯苯基甘氨酸為原料,三氟乙酸酐為三氟乙醯化劑,並關環成4-對氨基苯基-2-三氟甲基吡唑啉-5-酮,再與2-氯丙烯腈反應生成2-對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國外在我國申請不少專利,如有三氯化磷和三乙胺存在下用三氟乙酸進行三氟乙醯化,或用三氟乙醯氯代替三氟乙酸反應的,也有選擇合適的極性溶劑和鹼等。
國外也有研究人員採用對氯苯基三氟乙醯胺基腈為原料,在酸存在下與醯鹵反應生成惡唑胺的醯化衍生物,繼而在鹼性條件下與2-氯丙烯腈反應得到2-對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
國內許多科研機構也進行了大量研究,如鄭州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以對氯苄胺為基礎原料,在三氯化磷存在下與三氯乙酸反應,三氟乙醯化得到N-對氯苄基三氟乙醯胺;然後在三氯氧磷存在下通過氯化得到對氯苄基氯三氟乙醯亞胺;在鹼的存在下對氯苄基氯三氟乙醯亞胺與氯代丙烯腈發生1,3偶極環加成反應,區域定向性地得到2-對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該路線盡管步驟比較多,但是原料價廉易得,國此具有較高的應用開發價值。
國內還有一些文獻報道以對氯苯基氨基丙烯腈經過溴化後與三氟甲基丙酮環合得到2-對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盡管該法簡單,但是原料來源比較困難。
3 四氟苯菊酯(transfluthrin)
該品種由拜耳公司開發,獲中國專利授權(CN88100834),該專利將在2008年2月11日到期。拜耳公司在我國獲得拜奧靈原葯的臨時登記,國內相關登記企業有江蘇常州康泰化工有限公司和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氟苯菊酯是一種高效、低毒的衛生用擬除蟲菊酯殺蟲劑,具有吸入、觸殺和驅避活性,對蚊蟲具有快速擊倒作用,用作多種蚊香、驅蚊片的原料,也可以有效防治蒼蠅、蟑螂和白粉虱,其葯效遠高於烯丙菊酯。由於常溫下的飽和蒸氣壓比較高,四氟苯菊酯還可用於制備野外和旅遊用的殺蟲產品,從而將衛生殺蟲劑的應用從室內拓展到室外。
四氟苯菊酯合成主要是以2,3,5,6-四氟苄醇為原料,在甲苯作為溶劑的情況下與吡啶和二氯菊醯氯進行反應製得。其中四氟苄醇為關鍵的中間體,二氯菊醯氯則為多種擬除蟲菊酯通用型中間體,國內山東大成農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已經生產,因此主要介紹關鍵中間體四氟苄醇的合成。
四氟苄醇合成難度比較大,國外文獻報道主要有兩條路線生產:①採用四氟苯甲酸或者四氟苯甲醛為原料合成四氟苄醇,如歐洲專利介紹,以1,2,4,5-四氟苯與正丁基鋰反應,然後與二氧化碳作用制備2,3,5,6-四氟苯甲酸,再利用LiAlH4還原制備2,3,5,6-四氟苄醇。該法過程相對比較簡單,但是反應條件苛刻,原料來源比較困難;②日本和國內一些專利文獻報道則採用2,3,5,6-四氯對苯二腈為原料合成四氟苄醇。具體過程以二甲基甲醯胺以為溶劑,四氯對苯二腈與無水氟化鉀進行親核取代反應,生成2,3,5,6-四氟苯腈;然後在80%濃硫酸存在下,四氟苯腈進行水解反應得到四氟對苯二甲酸;四氟對苯二甲醇在三丁胺和氫氧化鈉存在下發生脫羧反應得到四氟苯甲酸;四氟苯甲酸在甲苯作為溶劑的情況下,與氯化亞碸發生醯氯化反應得到四氟苯甲醯氯,在四氫呋喃作為溶劑的情況下,四氟苯甲醯氯與硼氫化鈉催化還原得到四氟苄醇。
目前國內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激素研究所等能夠生產四氟苄醇。
4 唑蟎酯(fenpyfoximate)
該品種由日本農葯株式會社開發,獲中國專利授權(CN86108691),此專利於2006年12月26日到期。日本農葯株式會社還在中國獲得唑蟎酯原葯、13%炔蟎•唑蟎水乳劑等多種產品登記。國內山東棲霞通達化工有限公司和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也有制劑登記。
唑蟎酯是一種苯氧吡唑類殺蟎劑,高劑量時可以直接殺死蟎類,低劑量可以抑制類蛻皮或者產卵,具有擊倒和抑制蛻皮作用,無內吸作用,可以防治多種蟎類,尤其是多種果樹上的葉蟎和紅蜘蛛,對幼蟎和若蟎具有優良活性,對天敵比較安全,對蜜蜂無不良影響,對家蠶有拒食作用。
唑蟎酯合成主要以1,3-二甲基吡唑酮-5為原料,經過1,3-二甲基-5-氯吡唑甲醛-5、1,3-二甲基-5-苯氧基吡唑甲醛-5得到1,3-二甲基-5-苯氧基吡唑肟-5,然後與中間體對氯甲基苯甲酸叔丁酯進行反應得到唑蟎酯。其中重要的中間體為1,3-二甲基吡唑酮-5和對氯甲基苯甲酸叔丁酯。
4.1 1.3-二甲基吡唑酮-5
國內外文獻報道吡唑酮合成主要採用無水甲基肼,並以無水乙醇或甲醇作為溶劑進行吡唑酮的環化反應。由於無水甲基肼價格昂貴,且運輸和使用也極不安全,國內研究人員選用了甲基肼水溶液為起始原料合成1,3-二甲基吡唑酮-5,具體過程為:40%甲基肼水溶液與乙醯乙酸乙酯在75℃下進行環化反應得到粗1,3 -二甲吡唑酮-5,產物經過乙醚重結晶純化。
國外專利文獻也介紹了1,3-二甲基吡唑酮-5的其他合成方法:①以水為反應介質,用氫氧化鈉的水溶液中和硫酸甲基肼,不分離出中和產生的硫酸鈉副產物,直接和乙醯乙酸乙酯反應,得到產物;但是收率比較低;②以乙醇為反應介質,用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中和硫酸甲基肼,不分離副產物,直接與乙醯乙酸乙酯反應,得到1,3-二甲基吡唑酮-5,收率比較高。
4.2 對氯甲基苯甲酸叔丁酯
該中間體合成相對比較簡單,工業化生產一般以叔丁醇為原料,與吡啶和對氯甲基苯甲醯氯在室溫下進行反應,反應後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後用甲苯萃取有機相,分離出有機層後進行蒸餾脫去甲苯,得到對氯甲基苯甲酸叔丁酯,進一步純化得到精製產品。
5 嘧菌酯(azoxystrobin)
該品種是由先正達開發,獲中國專利授權(CN1047286),該專利將於2010年2月8日到期。在美國、歐洲、日本等數十個國家有登記和銷售,嘧菌酯2005年全球銷售額達到6.35億美元。
嘧菌酯是模仿天然產物Strobilurin A化學結構而產生的新型高效廣譜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嘧菌酯對幾乎所有各真菌綱病害如白粉病、銹病、穎枯病、網斑病、黑星病、霜霉病、稻瘟病等數十種病害均具有很好的活性。具有保護、治療、鏟除、滲透和內吸活性,適宜於禾穀類、水稻、多種果樹和蔬菜殺菌抗菌,對地下水和環境安全。
嘧菌酯合成路線主要分為兩種:①先合成中間體(E)-3-甲氧基-2-(2-羥基苯基)丙烯酸甲酯,然後分別與4,6-二氯嘧啶、水楊腈反應生成最終產物;②4,6-二氯嘧啶先與水楊腈反應後再與(E)-3-甲氧基-2-(2-羥基苯基)丙烯酸甲酯反應得到嘧菌酯。兩種方法中(E)-3-甲氧基-2-(2-羥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嘧菌酯的關鍵中間體。
文獻報道(E)-3-甲氧基-2-(2-羥基苯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路線比較多,但是常用、具有工業化前景的主要是鄰羥基苯乙酸為原料經過3步反應得到丙烯酸甲酯的路線,具體工藝過程為:將鄰羥基苯乙酸、乙酸酐先進行反應,然後在氮氣保護下,與原甲酸三甲酯反應,分離出低沸點物質,將剩下混合物加入甲醇後,加熱迴流然後冷卻結晶得到中間產物3-(α-甲氧基)亞甲基苯並呋喃-2(3H)-酮(Ⅰ);將甲醇鈉、四氫呋喃和甲醇混合後冷卻,在氮氣保護下分批加入上述反應得到的化合物Ⅰ中,然後進行成環反應得到(E)-3-甲氧基-2-(2-羥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有的文獻報道合成(E)-3-甲氧基-2- (2-羥基苯基)丙烯酸甲酯可以選用乙酸甲酯、N,N-二甲基甲醯胺等溶劑。
6 煙嘧磺隆(nicosulfuron)
該品種由日本石原產業株式會社開發,獲得中國專利授權(CN87100436),該專利於2007年1月27日到期。日本石原產業株式會社在中國獲煙嘧磺隆原葯和多種制劑的登記,國內相關登記企業有浙江金牛農葯有限公司(80%煙嘧磺隆可濕性粉劑、40g/L煙嘧磺隆懸浮劑)和天津中農化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40g/L煙嘧磺隆懸浮劑)。
煙嘧磺隆是一高效玉米田選擇性苗後除草劑,是目前磺醯脲類除草劑中銷售額最大的品種,2005年全球銷售額2.38億美元。低劑量苗後使用能有效防除玉米田多種一年生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及莎草科雜草,其被葉和根迅速吸收,並通過木質部和韌皮部迅速傳導,玉米對該葯物有較好耐葯性,該葯劑對哺乳動物毒性低。
國外專利報道煙嘧磺隆主要從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在三乙胺存在下與光氣反應生成相應的異氰酸酯,再與2-氨磺醯基-N,N-二甲基煙醯胺在乙腈中反應製得。文獻還報道其他多種合成路線,但是多數路線均涉及重要的中間體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和2-氨磺醯基-N,N-二甲基煙醯胺。
6.1 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
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是磺醯脲類除草劑的重要中間體,以其為原料除合成煙嘧磺隆外,還用於合成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嘧啶磺隆、玉嘧磺隆等。該中間體合成主要採用硝(鹽)酸胍與丙二酸二乙酯反應製得。目前國內開發比較成熟的工業技術是採用硝酸胍與丙二酸二乙酯合成。具體工藝過程:在催化劑乙醇鈉存在下,硝酸胍與丙二酸二乙酯反應得到2-氨基-4,6-二羥基嘧啶;2-氨基-4,6-二羥基嘧啶在溶劑存在的情況下,與三氯氧磷反應得到2-氨基- 4,6-二氯嘧啶;二氯嘧啶與甲醇鈉發生甲氧基化反應得到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目前國內有企業採用該法生產,生產過程中產生一定數量的''三廢'',有待進一步改進與完善。
6.2 2-氨磺醯基-N,N-二甲基煙醯胺
2-氨磺醯基-N,N-二甲基煙醯胺國內文獻報道的合成路線主要採用2-氯煙酸為原料合成,也有專利報道以2-羥基-2-氰基吡啶為原料,但是該原料供應緊張,價格昂貴,不適合工業化生產。國外專利報道以2-氯煙酸為原料,用氯氣對2-位的巰基進行氧化後,用Al(CH3)3及NH(CH3)2進行3-位的醯胺化得到目的產物。國內研究人員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提高收率,目前已具備工業化生產水平。具體工藝過程:2-氯煙酸、氯化亞碸及二甲胺反應得到2-氯-N,N-二甲基煙醯胺(Ⅰ);化合物Ⅰ與Na2S•9H2O及S加熱反應得到2-巰基-3-N,N-二甲基煙醯胺(Ⅱ);化合物Ⅱ溶解於氨水中,然後在酸性條件下與過氧化氫及次氯酸鈉發生反應得到2-氨磺醯基-N,N-二甲基煙醯胺。該工藝以2-氯煙酸為原料經過四步反應合成目的產物,收率可以達到86%以上,反應條件比較溫和,反應中使用的有機溶劑均可回收套用。
7 吡蟎胺(tebufenpyrad)
該品種由日本三菱化成株式會社開發,獲中國專利授權(CN88102427),該專利將於2008年4月23日到期。必蟎立克10%可濕性粉劑曾在中國獲得臨時登記(LS93021)。
吡蟎胺是一種吡唑醯胺類新型殺蟲殺蟎劑,具有獨特的化學性質和新穎的作用方式,對各種蟎類的各生育期均有速效和高效,持效期長、毒性低、無內吸性,具有優異的越層滲透活性,對目標物具有極佳的選擇性,能控制經葯劑處理的植株中未接觸葯劑部位上的害蟎,這是其他殺蟎劑所沒有的功能。與常用的殺蟎劑無交互抗性,對蚜蟲、葉蟬、粉虱及鱗翅目、半翅目害蟲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吡蟎胺主要從吡唑甲醯氯與對叔丁基苄胺反應得到,其中對叔丁基苄胺是關鍵中間體。
有關對叔丁基苄胺的合成文獻報道比較多,主要有:①日本三菱化成公司主要採用對叔丁基苯甲醛與氨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還原反應得到,該法可以製得高純度對叔丁基苄胺,但是反應需要在高壓下進行,對設備要求比較高,投資也比較大;②國內研究人員開發Delepine反應,以對叔丁基苄氯與烏洛托品反應,形成的季銨鹽在甲醇-鹽酸中水解生成對叔丁基苄胺,該法反應條件相對溫和,適合工業化生產。
國內浙江大學及浙江工業大學研究人員對Delepine反應進行反復實驗,具體工藝過程如下,對叔丁基苄氯與烏洛托品在仲丁醇作為溶劑下進行反應,然後加入鹽酸和甲醇繼續反應,反應混合物冷卻過濾,濾液濃縮得到土黃色固體後,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再用氫氧化鈉進行鹼化,析出大量的黃色液體,然後用氯仿萃取黃色液體得到對叔丁基苄胺。優化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40℃,對叔丁基苄氯與烏洛托品投料比為1:1.2(m:m)。
8 烯啶蟲胺(nitenpyram)
該品種由日本武田公司開發,獲得中國專利授權(CN88104801.1),該專利將於2008年8月1日到期。國內相關登記企業有江蘇南通江山農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連雲港立本農葯化工有限公司,未查到外國公司在中國登記。
烯啶蟲胺屬於煙醯亞胺類殺蟲劑,具有獨特的化學和生物性質,對害蟲的突觸受體具有神經阻斷作用,對各種蚜蟲、粉虱、水稻葉蟬顯示卓越的活性,並同時具有高效、低毒、內吸、無交互抗性、對作物無葯害等優點,廣泛用於水稻、果樹、蔬菜和茶防治多種害蟲。
烯啶蟲胺合成是以2-氯-5-甲基吡啶為原料經過N-乙基-2-氯-5-吡啶甲基胺,然後與1,1-二甲硫基-2-硝基乙烯和乙醇混合液進行反應,再與甲胺水溶液反應得到。其中關鍵中間體為2-氯-5-氯甲基吡啶。
2-氯-5-氯甲基吡啶是重要的農葯中間體,不僅用於合成烯啶蟲胺,還是其他重要煙鹼類農葯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啉等的中間體。2-氯-5-氯甲基吡啶的研究與生產隨著吡蟲啉、烯啶蟲胺的研究而興起。國內外工業化生產的主要方法有:①以3-甲基吡啶為原料經過N-氧化物反應得到3-氯甲基吡啶,然後定向氯化得到;②環合法,以苄胺和丙醛反應,經過環氯化得到3-氯甲基吡啶,再經過氯化得到;③國內研究人員在美國瑞利公司開發的環戊二烯直接環合基礎上,開發了以環戊二烯為原料通過關環反應直接制備2-氯-5-氯甲基吡啶,該路線原料易得,生產成本比較低,目前國內大連凱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化工農葯集團公司、江蘇克勝股份有限公司多採用該法生產;④江蘇農葯研究所開發了以嗎啉為原料的生產路線,以嗎啉為原料經過N-丙烯基嗎啉、1-氯-2-(4-嗎啉)-3-甲基環丁基腈、2-氯-4-甲醯基戊腈、2-氯-5-甲基吡啶等中間體合成2-氯-5-氯甲基吡啶,該法具有原料成本低、反應條件溫和等優點,具有工業化前景。
9 雙草醚(bispyribac-sodium)
該品種由日本組合化合物公司開發,獲中國專利授權(CN88108904.4),該專利將於2008年12月22日到期。日本組合化學公司還在中國獲得雙草醚原葯(PD20040015)和10%雙草醚懸浮劑(PD20040014)登記。國內相關登記企業有江蘇激素研究所有限公司和上海菱農化工有限公司等。
雙草醚是一種嘧啶型水楊酸類廣譜除草劑,通過阻礙支鏈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主要在水稻直接田中使用,能有效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和闊葉雜草,特別能防除1~7葉期的稗草,且用量極低,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該農葯在日本、歐美等國家已申請登記。
雙草醚的合成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是非酯基保護法,由2,6-二羥基苯甲酸和2-取代-4,6-二甲氧基嘧啶在鹼性條件下反應生成雙草醚;二是酯基保護法,由2,6-二羥基苯甲酸先酯化,然後酯化物與2-取代-4,6-二甲氧基嘧啶在鹼性條件下反應生成雙草醚的酯,再經過催化加氫、中和得到雙草醚。其中關鍵的中間體為2-取代-4,6-二甲氧基嘧啶,通常選用4,6-二甲氧基-2-甲硫基嘧啶。
文獻報道4,6-二甲氧基-2-甲硫基嘧啶的合成路線主要有:①碘甲烷法,碘甲烷與4,6-二羥基-2-甲硫基嘧啶反應制備,該法收率不高,同時磺甲烷價格昂貴;②硫酸二甲酯法,硫酸二甲酯與4,6-二羥基-2-巰基嘧啶反應,該法收率比較低,且''三廢''排放量較大;③3-氨基-1,3-二甲氧基-2-甲磺醯基嘧啶與過氧化氫氧化制備,該法原料來源困難;④浙江工業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以丙二酸二乙酯和硫脲為原料的合成路線,在甲醇鈉存在下縮合成4,6-二羥基-2-嘧啶硫酸鈉,再經過甲基化、氯化、甲氧基化等一系列反應得到4,6-二甲氧基-2-甲硫基嘧啶,盡管步驟較多,但是反應條件溫和,原料價廉易得,具有工業化應用前景。
上面介紹了部分農葯及其中間體的合成,這些農葯具有一些共同特點,就是國外公司開發,且在中國取得專利授權,同時這些品種都在中國已經或曾經登記過,同時專利已經到期或即將到期。專利一旦到期可以進行仿製,同時由於在國內取得登記或者臨時登記,具有一定推廣應用基礎,產品開發生產後比較容易被市場所接受,可以大大縮短進入市場的時間。而這些農葯開發的關鍵在於重要中間體的開發與研究,因此國內相關科研機構和農葯生產企業,應積極跟蹤國外專利農葯法律保護狀態,加強中間體開發研究,期待改進和完善中間體合成工藝,降低中間體生產成本,為生產這些高效低毒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農葯打下堅實基礎。
8. 氣相色譜法可以測定蔬菜水果中的什麼含量
【摘要】建立了蔬菜中乙草胺、甲草胺、苯氧菊酯、多效唑、環氟菌胺、氟蟲腈、咪唑菌酮、氯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氰戊菊酯、丙炔氟草胺、茚蟲威殘留量氣相色譜同時分析方法。採用分散固相萃取技術,在提取液中加入C18、石墨炭黑、PSA等吸附劑粉末進行凈化,根據檢測器選擇溶劑置換,採用DB1701毛細管柱分離,μECD檢測。13種農葯的濃度范圍在0.002~0.05mg/kg時,回收率在80%~100%之間、RSD為1%~6%。各農葯的檢出限為:氟蟲腈、環氟菌胺0.002mg/kg;苯氧菊酯、甲草胺、乙草胺0.004mg/kg;多效唑、咪唑菌酮、氯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氰戊菊酯、丙炔氟草胺、茚蟲威0.01mg/kg。該方法步驟簡單,凈化效果好,具有良好的靈敏度、回收率和重現性。
1、引言
農葯殘留和食品安全問題在國際社會受到廣泛關注,食品農產品的農葯殘留檢測項目日益增多、限量要求日益嚴格。在分析儀器高度發展的今天,樣品的處理技術在農葯殘留分析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現在的前處理技術多採用自製填充柱、SPE小柱或基質固相分散技術[1,2]。採用填充柱凈化法和基質固相分散技術費時並消耗大量的有機試劑;採用SPE小柱凈化,經常多種結合使用,導致成本較高。2003年美國農業部提出了分散型固相萃取技術[3],關於此凈化方法,現有文獻[4~6]中大部分只採用PSA凈化,PSA吸附劑具有弱的陰離子交換能力,有利於吸附樣品基質中的有機酸、糖以及色素,但對於基質復雜的蔬菜凈化效果並不太理想。本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創新性的增加了C18、石墨炭黑等吸附劑粉末同時凈化,根據氣相色譜μECD檢測器進行溶劑轉溶,實現了對基質復雜的蔬菜中乙草胺、甲草胺、苯氧菊酯、多效唑、環氟菌胺、氟蟲腈、咪唑菌酮、氯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氰戊菊酯、丙炔氟草胺及茚蟲威等多種農葯殘留的快速檢測。
2、實驗部分
2.1儀器和試劑
Agilent6890N氣相色譜儀,配μECD檢測器、自動進樣器;渦流混勻器(IKA公司);研磨機(德國GM公司);離心機(中國安亭公司);電子天平(梅特勒公司);均質器(IKA公司)。乙草胺、甲草胺、苯氧菊酯、多效唑、環氟菌胺、氟蟲腈、咪唑菌酮、氯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氰戊菊酯、丙炔氟草胺、茚蟲威等農葯標准品(Dr.公司的有證標准物質);正己烷、丙酮、乙腈均為色譜純;冰醋酸:優級純;無水乙酸鈉:分析純;無水硫酸鎂:分析純(500℃馬弗爐內烘5h,冷卻取出裝瓶備用);PSA粉;C18粉;氨基粉(NH2);石墨碳黑粉;0.1%冰醋酸/乙腈溶液(移取1mL冰醋酸加入1000mL乙腈混勻)。
2.2實驗方法
2.2.1標准工作液的配製
稱取乙草胺、甲草胺、苯氧菊酯、多效唑、環氟菌胺、氟蟲腈、咪唑菌酮、氯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氰戊菊酯、丙炔氟草胺、茚蟲威標准品各10.0mg,用丙酮溶解後,置於13個100mL棕色容量瓶中,並用丙酮定容至刻度,混勻,濃度分別為100mg/L,分別移取以上標准液氟蟲腈、環氟菌胺(A組)各1.0mL,甲草胺、乙草胺、苯氧菊酯(B組)各2.0mL,多效唑、咪唑菌酮、氯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氰戊菊酯、丙炔氟草胺、茚蟲威(C組)各5.0mL置於1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正己烷稀釋至刻度,A組、B組和C組標准溶液濃度分別為1.0、2.0和5.0mg/L。
2.2.2樣品制備及提取、凈化
稱取樣品適量,置於100mL塑料離心管中,加入0.1%醋酸/乙腈溶液10mL,正己烷5mL,無水硫酸鎂5.0g,無水乙酸鈉2.0g,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均勻,於均質機上高速均質2min,5000r/min高速離心8min,移取全部上清液於15mL塑料離心管中,氮氣吹乾,准確加入0.1%醋酸/乙腈 正己烷溶液(1 1)2mL溶解殘渣,1400r/min渦漩混合2min,溶解液轉移入盛有適量PSA、C18粉、石墨碳黑粉的離心管中。以1400r/min渦漩混合2min離心。取上清液1mL,置於離心管中氮吹至近干,用正己烷溶解,定容至1mL,過0.22μm濾膜,供GC測定。若樣品為含硫醚類化合物蔬菜[7,8]如蔥、蒜苔等,根據樣品情況切塊或切段,採用格蘭仕微波爐中火加熱30s,樣品再打碎稱取適量進行提取及凈化。
2.2.3色譜條件
DB1701毛細管柱(30m×0.32mm,0.25μm);載氣:高純氮,純度>99.999%;柱溫:60℃(1.25min)20℃/min180℃(7min)(10℃/min)230℃(7min)(10℃/min)270℃(15min);柱流速:1.4mL/min,恆流;進樣口溫度:250℃;檢測器:μECD;檢測器溫度:300℃;進樣量:1μL。
3、結果與討論
3.1吸附劑粉末的優化選擇
在相同混標溶液中分別加入PSA、石墨碳黑、C18、氨基粉等不同的吸附劑粉末處理,每組6個平行樣,所得的回收率數據見表1,石墨炭黑粉等去除色素等雜質的效果好,但是對茚蟲威吸附較強、用量要適量,氨基粉與PSA凈化效果相同,但氨基粉對多種農葯的吸附性均較強,C18和PSA對上述13種農葯回收率影響較小。所以本實驗選擇PSA、石墨碳黑、C18為吸附劑加強凈化效果。表113種農葯的混合標准品分別經4種吸附劑處理後的回收率(略)
3.213種農葯在不同基質中的回收率
吸附劑粉末的用量也是影響前處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應根據樣品情況和目標物性質通過實驗選擇合適的吸附劑用量。對於蔬菜樣品吸附劑粉末用量范圍一般為:PSA粉100~200mg、C18粉100~200mg、石墨碳黑50mg。方法中樣品為菠菜、黃桃、胡蘿卜,樣品色素重,如果僅採用PSA,色素及干擾物去除效果不理想,凈化液顏色較深、干擾峰多、基線高,結果難判斷及定量(圖1a)。所以實驗採用150mgPSA、150mgC18、石墨碳黑粉50mg,凈化效果較好,凈化液呈淺色或無色,目標峰附近無大幹擾峰(圖1b),添加回收率見表2(濃度為0.01mg/kg)。表213種農葯(濃度均為0.01mg/kg)在胡蘿卜、黃桃、菠菜樣品中的回收率。
3.313種農葯的保留時間、線性范圍、相關系數及檢出限
取系列濃度的混合標准工作液,依次進樣,以色譜峰面積對濃度作標准曲線,得13種農葯的線性方程及相關系數,在0.05~10mg/L之間線性關系良好。表313種農葯保留時間、線性范圍、相關系數和檢出限。
3.4方法回收率、精密度
在已知不含農葯殘留的菠菜樣品中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混合標准工作液(A、B、C3組的混標溶液),按本方法進行提取、凈化和檢測,以峰面積計算各種農葯在0.002~0.05m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同一水平樣品組n=6),計算各農葯的平均回收率及相對標准偏差(見表4),標准品譜圖見圖2(0.1mg/L)、添加回收譜圖見圖4(0.01mg/kg),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在本實驗中所採用的DB1701的色譜柱上不能完全分離,但在DB5色譜柱上可完全分離。方法檢出限為:氟蟲腈、環氟菌胺均為0.002mg/kg;苯氧菊酯、甲草胺、乙草胺均為0.004mg/kg;多效唑、咪唑菌酮、氯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氰戊菊酯、丙炔氟草胺、茚蟲威均為0.01mg/kg,完全滿足蔬菜中農葯殘留量的檢測要求。表413種農葯的回收率實驗結果。
3.5小結
本方法用分散型固相萃取氣相色譜法對蔬菜中的乙草胺、甲草胺、苯氧菊酯等13種殘留進行檢測。根據蔬菜樣品情況及目標物性質選擇多種吸附劑粉搭配使用,並對其用量進行實驗確定。此凈化方法減少了雜質干擾,色譜峰分離度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及較低的方法檢測低限。通過對100批樣品的檢測和協作實驗室驗證了本方法的實用性。
文章鏈接:中國化工儀器網 http://www.chem17.com/News/Detail/21574.html
9. 這是什麼蟲咬了人又痛又癢。
紅火蟻
危害防治
編輯
主要危害
紅火蟻對人有攻擊性和重復蜇刺的能力。它影響入侵地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損壞公共設施電子儀器,導致通訊、醫療和害蟲控制上的財力損失。蟻巢一旦受到干擾,紅火蟻迅速出巢發出強烈攻擊行為。紅火蟻以上顎鉗住人的皮膚,以腹部末端的螯針對人體連續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時都從毒囊中釋放毒液。人體被紅火蟻叮蜇後有如火灼傷般疼痛感,其後會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多數人僅感覺疼痛、不舒服,少數人對毒液中的毒蛋白過敏,會產生過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險。如水泡或膿包破掉,不注意清潔衛生時易引起細菌二次感染。
被火蟻咬傷的人
紅火蟻給被入侵地帶來嚴重的生態災難,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農業生產的大敵。紅火蟻取食多種作物的種子、根部、果實等,為害幼苗,造成產量下降。它損壞灌溉系統,降低工作效率,侵襲牲畜,造成農業上的損失。紅火蟻對野生動植物也有嚴重的影響。它可攻擊海龜、蜥蜴、鳥類等的卵,對小型哺乳動物的密度和無脊椎動物群落有負面的影響。有研究表明,在紅火蟻建立蟻群的地區,螞蟻的多樣性較低。[16]
紅火蟻危害其它動物的機理主要表現在:
(1)紅火蟻捕食剛孵化的地棲型卵生動物個體,因為剛剛出殼的幼體或者出殼後聚集在一起尚未離開巢穴的幼體,活動能力弱,極易受紅火蟻的攻擊,而最終變為紅火蟻的美餐;或者以群體力量捕食昆蟲幼蟲、成蟲等。
(2)紅火蟻與其他動物競爭有限的食物資源,如與當地螞蟻種群競爭植物食料,還與那些以昆蟲為食物來源的物種競爭昆蟲食料,導致其他物種因為缺乏足夠食物供給而種群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3)通過叮咬而使得某些動物存活率降低,改變生境,甚至棄巢外逃,或者因為受攻擊活動量加大而增加被捕食的幾率。[1]
檢測方法
火蟻啃食木頭
因紅火蟻的危害巨大,紅火蟻的入侵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檢測方法有:問卷調查法、目視法、誘餌誘集法。問卷調查法主要採取詢問的方法向當地機構、居民調查了解紅火蟻發生、為害情況,分析、獲取蟻害的傳播擴散情況及其來源。目視法,觀察路右側草坪、綠化帶、荒地、田埂、樹木、電線桿基部等地點是否有隆起的蟻丘。誘餌誘集法,在未見明顯蟻巢/蟻丘的高風險區域進行,以明確是否是疫點或發生區准確邊界。以上所有方法發現可以螞蟻均採取螞蟻標本,並用紅色標志牌或標志旗插於其旁,標定位置。
防治措施
途徑預防:人為傳播主要有園藝植物污染、草皮污染、土壤廢土移動、堆肥、園藝
火蟻
農耕機具設備污染、空貨櫃污染、車輛等運輸工具污染等而作長距離傳播。中國國內在種苗、花卉、草坪、觀賞植物等貿易調運中,植物基本上帶有土壤或栽培基質。這些活動可能增強紅火蟻傳播地。在美國,甚至有紅火蟻侵入養蜂箱而隨放蜂活動作長距離傳播的例子。嚴格控制紅火蟻發生區物品外運,防止人為攜帶疫情外傳。對發生疫區外調的物品、運輸工具進行嚴格檢查及消滅紅火蟻處理,防止任何可能帶有紅火蟻的貨物調出疫區,同時做好產地檢疫工作。並在調運檢疫或產地檢疫中常用葯劑種類有阿維菌素、聯苯菊酯、敵敵畏、毒死蜱、二嗪農、苯氧威、氟蟲腈、氟蟻腙、烯蟲酯、蚊蠅醚、七氟菊酯、氯氰菊酯等。
技術防治:紅火蟻有「單蟻後」及「多蟻後」兩種社會型態,中國台灣地區研究員王忠信與美國、英國、瑞士學者合作發現特定「社群染色體」扮演關鍵角色,有助於消滅紅火蟻。研究發現紅火蟻會有「單蟻後」和「多蟻後」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型態,主要是透過約600個「鎖」在一起的「超級基因」調控。這600個超級基因決定紅火蟻是「單蟻後」及「多蟻後」族群。研究人員表示,「單蟻後」族群的工蟻,會殺死其他族群的蟻後;「多蟻後」族群則會接納擁有「多蟻後」基因的蟻後,而殺死「單蟻後」基因的蟻後。
剋星防治:因為紅火蟻來自南美,在南美和「南美果蠅」彼此相剋。這種蠅是一種「蚤蠅」(phorid fly)。通過寄生方式進攻紅火蟻。幼蟲孵化以後食用螞蟻的體內組織等為食物。同時幼蟲可以控制紅火蟻的身體動作,也就是行動方式。據說《異形》的靈感就是來源於這種蠅。
葯劑防治:在紅入侵火蟻覓食區散布餌劑,餌劑通常用玉米顆粒和加了葯劑的大豆油混合而成,約10~14天後再使用獨立蟻丘處理方法,並持續處理直到問題解決。此方法建議每年處理二次,通常在4~5月處理第一次,而在9~10月再處理第二次。化學防治葯劑防治方法建議用葯,經農葯諮議委員會通過3種餌劑與6接觸性葯劑可以使用於農地的火蟻防治工作上。獨立蟻丘處理法,在嚴重危害區域與中度危害區域以灌葯或粉劑、粒劑直接處理可見的蟻丘,此種防治方法可以有效的的防除98%以上的蟻丘。但其明顯的缺點是在僅能防治可見的蟻丘,但許多新建立的蟻巢是不會產生明顯蟻丘,在一些防治管理措施較為密集的地點也較不易看見蟻丘,而往往會造成處理上的疏漏。大部分灌葯的劑型產品每個蟻巢需要加入5~10公升的葯劑才有效果。
注意事項
在消滅紅火蟻的過程中應保護本地的螞蟻和其它生態系統。生態位的空缺可能有助於入侵紅火蟻的傳播和發生。適用葯劑時需要用乾燥的、新鮮的葯劑,禁止將餌劑再混合其他物質如肥料,需要嚴格按照正確的口徑與葯量來放置,防止影響本地螞蟻。
http://ke..com/link?url=_5esh5LcGw6DUBv5Hl5__N7xZSDB5X9R5
10. 氟蟲腈的使用方法
氟蟲腈殺蟲譜廣,具有觸殺、胃毒和中度內吸作用。既能防治地下害蟲,又能防治地上害蟲。既可用於莖葉處理和土壤處理,又可用於種子處理。25~50g有效成分/公頃葉面噴施,可有效防治馬鈴薯葉甲、小菜蛾、粉紋菜蛾、墨西哥棉鈴象甲和花薊馬等。稻田中使用50~100g有效成分/公頃可很好的防治螟蟲,褐飛虱等害蟲。6~15g有效成分/公頃葉面噴施,可防治草原里蝗屬和沙漠蝗屬害蟲。100~150g有效成分/公頃施於土壤,能有效地防治玉米根葉甲、金針蟲和地老虎。250~650g有效成分/100千克種子處理玉米種子,能有效地防治玉米金針蟲和地老虎。本品的主要防治對象包括蚜蟲、葉蟬、鱗翅目幼蟲、蠅類和鞘翅目等害蟲。是被眾多農葯專家推薦為代替高毒有機磷農葯的首選品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