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測得水準儀i角
水準儀的i角是地平線與實際觀察基準線之間的角度,一般現在市面上的水準儀都有自動安平的作用,所以在測量時,可以忽略i角的存在。如果不是自動干平的水準儀的話,需要用2支標尺各在一直線的兩頭50M的距離,水準儀在中間,做往返測量校正您的水準儀的基準線。
B. 怎麼通過 i 角校準水準儀
水準儀的視准軸在垂直方向與水準軸的夾角。
水準儀i角的校準測定辦法,如圖所示:
(2)水準儀i角檢測有幾種方法擴展閱讀:
水準儀i角的允許誤差水準儀i角允許誤差的概念應該說有三方面的涵義,也是三種情況下的不同要求;出廠時工廠調校的允許誤差、用戶調校時的允許誤差、測量等級或規定所要求的允許誤差。如徠卡NA2i角的允許誤差:出廠調校為:±8」,用戶調校為:±20」。
然而,根據中國國家水準測量標準的要求和工程測量標准,我角液位計用於第一和第二等級水平不得超過15」,和我的角度儀器用於第三和第四級別水平不得超過20」。
因此,在使用徠卡levelNA2+GPM3差動撥片進行一、二級調平時,儀器I的角度必須調整到15」以內,在第三級調平時,儀器I的角度應在20」以內。
水平(英文:Level)是建立一條水平線來確定地面上兩點之間的高度差。其原理是根據水準原理測量地面點之間的高差。主要部件有望遠鏡、筒體水平儀(或補償器)、立軸、底座、腳螺絲。
根據結構可分為微傾式水準儀、自動調平儀、激光水準儀和數字水準儀(又稱電子水準儀)。按精度分為精密級和普通級。
C. 水準儀i角檢核 不同視距的水準測量內容
是為了減小誤差,詳細解釋如下: 1、因為視線不能保持絕對水平(也就是所謂的i角:視線與水平面的夾角)採用前後視距相等可以消除i角誤差但實際中又不能前後視距絕對相等,只能做到消弱i角誤差而不能消除。 2、由於地球是圓的,在測量高度時就象在一條圓弧上測量一條直線的兩端與該圓弧的距離一樣。如果兩邊的長度不等,將引入附加誤差。因而,測量時要盡量讓前後視距相等,以減小誤差的引入 。水準測量又名"幾何水準測量",是用水準儀和水準尺測定地面上兩點間高差的方法。在地面兩點間安置水準儀,觀測豎立在兩點上的水準標尺,按尺上讀數推算兩點間的高差。通常由水準原點或任一已知高程點出發,沿選定的水準路線逐站測定各點的高程。 由於不同高程的水準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線測得的兩點間高差將有差異,所以在整理國家水準測量成果時,須按所採用的正常高系統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確的高程。
D. 水準儀檢查I角怎麼做
在日常使用中,水準儀應在使用前進行檢測,方法很簡單:找一段30-60米的距離,兩邊各放一根塔尺,在兩尺之中點置平水準儀,找出高差,註:至少要看三個測回。再將儀器挪到離一端塔尺距離3-5米處,進行測量。如果測量後誤差超過指標,就要進行校正。因為已有了高差,即可直接校正,校正時以近處塔尺目標為基準,校正遠處塔尺目標。各種水準儀的結構不同,看看水準儀的說明書,吻合式的,校正長水準。自動補償的一般把目鏡前的護蓋打開,就可見校正螺絲。
E. 什麼叫i角在水準測量中,消除i角影響的方法是什麼
i角:在測量學中,當水準儀的水準管軸在空間平行於望遠鏡的視准軸時,它們在豎直面上的投影是平行的,若兩軸不平行,則在豎直面上的投影也不平行,其交角 i 稱為 i 角誤差。
消除i角影響的方法:
用前後視距等長或使用數字水準儀的自動改正。
不過,盡管i角的影響,是可以用前後視距等長加以減弱,數字水準儀也可由機內設置的程序自動改正。
然而外條件隨時在變化,隨時測定i角而加以改正不僅影響作業效率,而且改正數也不是可以線性模擬的。
(5)水準儀i角檢測有幾種方法擴展閱讀:
水準測量規范規定:
用於一、二等水準測量的水準儀i角不應大於15″,用於其他等級水準測量的水準儀i角不應大於20″;否則,應進行水準儀水準管平行於視准軸的校正。
在水準測量作業期間,氣泡式水準儀每天上、下午檢驗一次i角,自動安平光學水準儀每天檢驗一次i角,作業開始後的七個工作日內,若i角穩定,以後每隔15天檢測一次;數字水準儀在整個作業期間應每天開測前都進行一次i角檢測。
水準測量方法:
電子水準儀i角檢驗方法包括4種:費式(Forstner)法,李式(Nahbauer)法,庫式(Kukkamaki)法,日本(Japanese)法。其基本原理相同,即利用i角對水準標尺上讀數的影響與距離成比例這一特點,從而比較在不同距離的情況下,水準標尺上讀數的差別而求出i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i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準儀
F. 如何進行水準儀i角檢驗
I角誤差調校步驟:
1. 工具准備:塔尺(最好有mm刻畫)兩根,水準儀腳架一付,調校針一根。
2. 檢查與調校:
A. 先將兩根塔尺固定好,要求兩個塔尺完全豎直,並且他們之間的間距要大於10米,在兩根塔尺正中間架設儀器(圓水準器已經調校完畢),觀測前後視,記錄讀數並且計算出高差⊿H1,將儀器架設在兩塔尺的垂直平分線上(但是要保證兩根塔尺及儀器三個點所組成的水平角度在170°~190°之間),多測幾次⊿Hi,最終求出⊿H。
B. 將儀器架設在靠近一根塔尺的附近,先觀測近尺,記錄讀數,再觀測遠尺,記錄讀,根據這兩個讀數計算出高差⊿h,檢查⊿H是否與⊿h相等,如果相等則說明I角誤差接近0,可以不調校;如果不相等說明I角誤差較大,則需要調校。
C. 調校時先照準近尺,記錄讀數a,照準遠尺,調節十字絲分化板使遠尺讀數為a+⊿H。
3. 檢查:調教後按照上面步驟B進行檢查。如果符合要求,則說明調校的很好,可以投入施工使用;如果不符合要求,按照上面步驟C進行調校後,再檢查,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G. 水準儀i角誤差怎樣校準啊 知道的麻煩說清楚點哈 謝謝
你好`對於DS(3)級微水準儀,i值不得大於20″,如果超限,則需要校正。校正:轉動微傾螺旋使中絲對准A點尺上正確讀數a2,這個時候,視准軸處於水平位置,但管水準氣泡必然偏離中心。為了使管水準軸也處於水平位置,達到視准軸平行於水準管的目的,可用撥針撥動水準管一端的上下兩個校正螺絲,使氣泡的兩個半象符合。在撥動兩個校正螺絲前,應稍微旋松左右兩個螺絲,校正完畢再旋緊。(PS:這項操作要反復進行,直至i角誤差小於20″為止。) 若有疑問還可以追問。
H. 水準儀i角的檢核過程 求准確步驟 謝謝
1、儀器設備、人員素質的要求
根據沉降觀測精度要求高的特點,為能精確地反映出建(構)築物在不斷加荷下的沉降情況,一般規定測量的誤差應小於變形值的1/10—1/20,為此要求沉降觀測應使用精密水準儀(S1或S05級),水準尺也應使用受環境及溫差變化影響小的高精度銦合金水準尺。在不具備銦合金水準尺的情況下,使用一般塔尺盡量使用第一段標尺。
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專業學習及技能培訓,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規程,熟悉測量理論,能針對不同工程特點、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觀測方法及觀測程序,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分析原因並正確運用誤差理論進行平差計算,按時、快速、精確地完成每次觀測任務。
2、觀測時間的要求
建(構)築物的沉降觀測對時間有嚴格的限制條件,特別是首次觀測必須按時進行,其他各階段的復測,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必須定時進行,不得漏測或補測。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准確的沉降情況或規律。相鄰的兩次時間間隔稱為一個觀測周期,一般高層建築物的沉降觀測按一定的時間段為一觀測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築物的加荷情況每升高一層(或數層)為一觀測周期,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都必須按施測方案中規定的觀測周期准時進行。
3、觀測點的要求
為了能夠反映出建(構)築物的准確沉降情況,沉降觀測點要埋設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徵且便於觀測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築物上設置的沉降觀測點縱橫向要對稱,且相鄰點之間間距以15-30米為宜,均勻地分布在建築物的周圍。通常情況下,建築物設計圖紙上有專門的沉降觀測點布置圖。此外,埋設的沉降觀測點要符合各施工階段的觀測要求,特別要考慮到裝修裝飾階段,是否會因牆或柱飾面施工而破壞或掩蓋住觀測點,不能連續觀測而失去觀測意義。
4、沉降觀測自始至終要遵循「五定」原則
「五定」即沉降觀測依據的基準點、工作基點和被觀測物的沉降觀測點,點位要穩定;所用儀器、設備要穩定;觀測人員要穩定;觀測時的環境條件基本一致;觀測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觀上盡量減少觀測誤差的不定性,使所測的結果具有統一的趨向性,保證各次復測結果與首次觀測的結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觀測的沉降量更真實。
5、施測要求
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與觀測程序要熟悉、正確。在首次觀測前要對所用儀器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校正,必要時經計量單位予以鑒定。連續使用3-6個月後重新對所用儀器、設備進行檢校。
在觀測過程中,操作人員要相互配合,工作協調一致,認真仔細,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觀測精度的要求
根據建築物的特性和建設、設計單位的要求選擇沉降觀測精度的等級。在無特殊要求情況下,一般高層建(構)築物採用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就能滿足沉降觀測的要求。
7、沉降觀測成果整理及計算要求
原始數據要真實可靠,記錄計算要符合施工測量規范的要求,按照依據正確、嚴謹有序、步步校核、結果有效的原則進行成果整理及計算。
I. 何謂水準儀的i角它有什麼檢驗方法
水準儀的視准軸在垂直方向與水準軸的夾角。
水準儀i角的測定辦法,如圖所示:
(9)水準儀i角檢測有幾種方法擴展閱讀
水準儀i角的允許誤差
水準儀i角允許誤差的概念應該說有三方面的涵義,也是三種情況下的不同要求;出廠時工廠調校的允許誤差、用戶調校時的允許誤差、測量等級或規定所要求的允許誤差。如徠卡NA2i角的允許誤差:
出廠調校為:±8」,用戶調校為:±20」,但是,根據我國國家水準測量規范和工程測量規范的要求,用於一、二等水準測量的水準儀,儀器的i角不應超過15」,用於三、四等水準測量的儀器,儀器的i角不應超過20」。所以,在用徠卡水準儀NA2加GPM3測微分劃板進行一、二等水準測量時,儀器的i角必須調校至15」以內,在進行三等以下水準測量時,儀器的i角應在20」以內。
水準儀(英文:level)是建立水平視線測定地面兩點間高差的儀器。原理為根據水準測量原理測量地面點間高差。主要部件有望遠鏡、管水準器(或補償器)、垂直軸、基座、腳螺旋。按結構分為微傾水準儀、自動安平水準儀、激光水準儀和數字水準儀(又稱電子水準儀)。按精度分為精密水準儀和普通水準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