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血管運動性鼻炎的治療
由於本病誘發因素多,發病機制錯綜復雜,治療中應採取綜合措施。
1.避免或去除誘發因素
改善工作條件和環境,掌握生活節奏,穩定情緒,不要過度疲勞與緊張。對患者實施必要的心理治療或暗示性語言,有時也會收到明顯效果。
2.葯物治療
(1)鼻減充血劑 對以鼻塞為主要症狀者可選用。但在應用時要注意葯物性鼻炎的發生。可採取間斷性或交替性給葯。三磷酸腺苷鈉(ATP)對緩解鼻塞有顯著療效。
(2)抗組胺葯 不少非免疫性因素可引起肥大細胞釋放組胺,故抗組胺葯對不少病例仍有較好療效,對鼻癢和噴嚏症狀明顯者可首先選用。
(3)抗膽鹼葯 適用於以鼻溢為主要症狀的患者。溴化異丙托品氣霧劑,可有效地控制鼻溢。
(4)腎上腺皮質激素 皮質激素在細胞內外各水平上發揮非特異性抗炎作用,故對血管運動性鼻炎的一些噴嚏症狀明顯、水樣鼻涕較多且鼻黏膜水腫明顯的病例,有顯著療效。
3.外科治療
出現下列情形之一者,可考慮外科治療:①鼻內結構解剖畸形明顯,影響通氣或鼻竇引流;②不可逆病變組織,如鼻黏膜增殖性改變或較大息肉。
(1)解剖畸形的矯正 能加重血管運動性鼻炎症狀的鼻內結構畸形主要是鼻中隔偏曲,重者常與鼻甲接觸甚至抵壓之。這樣長久形成的刺激不僅可加重局部炎症反應,而且常常引起頭痛。上述畸形早期矯正可明顯減輕症狀,甚至可以治癒。
(2)不可逆變組織的切除 明顯引起鼻塞的增生肥厚鼻甲,鼻黏膜長期水腫形成的鼻息肉,均應及時切除。降低鼻內神經興奮性,切斷副交感神經纖維對鼻腔的支配,但應該謹慎選擇。
⑵ 平常該注意些什麼,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嗎 血管運動性鼻炎
中醫學防治血管運動性鼻炎採用的是扶助正氣,調理體質為主。必要的手術等治療,對於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病人也是必須的。除此之外,促進鼻腔粘膜上皮細胞纖毛功能活性,減輕組織水腫,可以有效緩解鼻阻塞,減少鼻涕分泌物,改善嗅覺功能。玉屏風散是扶正固本的經典方劑,很切合該病機特點,扶正祛邪、益氣固表功效的同時,更顯示了免疫調節功效。
⑶ 血管運動性鼻炎應該怎麼治療
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加抵抗力。
2、注意不要驟然進出冷熱懸殊的環境。
3、常做鼻部按摩,如長期用冷水洗臉者更佳。
4、已知道致敏原者,盡量設法避免接觸。
5、季節性的每屆發作時間,提前一周進服苗靈鼻爽以預防。
6、發作期間,要注意保暖。
⑷ 血管運動鼻炎怎麼治療
血管運動性鼻炎的表現和診斷
血管運動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是一種特殊性鼻病,它既不是過敏性鼻炎,也不是因感染引起的鼻炎。但它表現出鼻塞、噴嚏和流鼻涕等症狀。血管運動性鼻炎是植物神經、內分泌對鼻粘膜的血管、腺體功能調節失常引起的鼻病。
【臨床表現】
(1)物理性反應型
一些患者常針對某些理性刺激產生特異性鼻部反應。如每於接觸冷空氣、突然的氣溫變化、潮濕等,即產生發作性噴嚏,並伴有較多水樣鼻涕。患者常可明確陳述發病誘因。該型也可能屬反向過強性鼻炎。
(2)精神性反應型
精神緊張、恐懼或怨恨、沮喪等反復刺激,引起患者鼻部反應。現代神經生活內容的變化和節奏的加快與傳統觀念之間的矛盾,使此類患者人數增加。
(3)特發性反應型
此型患者往往找不到任何可疑的誘發因素,占血管運動性鼻炎病例的大多數。患者常有水樣鼻涕,鼻粘膜水腫,時有粘膜息肉或鼻息肉。內分泌功能失調可能是其誘因之一。
根據臨床特點又可分為兩種類型:
1.鼻塞型 該型症狀以鼻塞為主,多為間歇性。一些患者晨起時的鼻塞嚴重,白天減輕或消失。也有的患者每晚加重,常伴有隨體位變化的交替性鼻塞。如鼻粘膜發生息肉樣變或鼻息肉,可有不同程度的持續性鼻塞。時有噴嚏,但程度較輕。噴嚏過後鼻可獲短暫緩解。患者往往對氣候和環境溫度的變化異常敏感。
2.鼻溢型 水樣鼻涕增多為其主要症狀,多伴有發作性噴嚏。發病常為連續數天,每天換洗數條手帕或耗用大量手紙。鼻內發癢,但很少有結膜受累、眼癢等症狀。症狀持續數天或數周後可自行減輕或消失,經過一定間歇期後在一定誘因作用下又可發病。本型以20~40歲女性多見,且精神類型多不穩定。
其他症狀尚有因粘膜持續腫脹充血、水腫引起的嗅覺減退、頭昏等症狀。
鼻鏡檢查 鼻粘膜色澤無恆定改變。有由充血產生的暗紅色,或由容量血管擴張產生的淺藍色,或由粘膜水腫產生的蒼白色。有的一側鼻粘膜充血暗紅,另一側卻蒼白水腫。鼻甲腫大者一般對麻黃素收縮反應尚好,但病程長者或反復使用「滴鼻凈」者,則收縮反應差。病程長者可表現出粘膜水腫和息肉樣變。後鼻鏡可見到增大、水腫的下鼻甲後端。
【診斷】
幾乎每個人都會有偶然的鼻部症狀,因此區別正常鼻和病鼻有時比較困難。但只要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檢查,認真分析誘發因素,鼻部症狀每天累計超過1小時,病程長達一個月以上者,在排除下列疾病後,可診斷為血管運動性鼻炎。
1.變應性鼻炎 變應原皮膚試驗陽性,鼻分泌物中有嗜酸細胞和嗜鹼細胞。季節性鼻炎發作呈季節性。
2.感染性鼻炎 有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之分。鼻分泌物常為粘液性或粘液膿性,分泌物中多為嗜中性粒細胞。
3.非常變態反應性嗜酸細胞增多性鼻炎 鼻分泌物中有大量嗜酸細胞,但無其他變態反應依據。
4.阿斯匹林不耐受三聯症 雖然鼻分泌物中可有多量嗜酸細胞,但患者有水楊酸制劑或其他解熱鎮痛葯過敏史和哮喘史,鼻內有鼻息肉。
5.過強反向性鼻炎 由鼻內感覺神經軸突反向過強引起,以突發性噴嚏為主要症狀,發作突然,消失也快。
血管運動性鼻炎的治療
血管運動性鼻炎的發病機制錯綜復雜、治療需要採用綜合措施。要避免或除去發病因素,應改善工作條件、不要過度疲勞和緊張、掌握生活節奏、穩定情緒、心情開朗。對內分泌異常者應專科治療,必要時還可以到耳鼻喉科行手術治療。
(1)避免或去除誘發因素
改善工作條件和環境,掌握生活節奏,穩定情緒,不要過度疲勞與緊張。對患者實施必要的心理治療或暗示性語言,有時也會收到明顯效果。由內分泌因素引起者,應視情況請內分泌科醫師協助治療。
(2)葯物治療
應視病情變化,適時選擇葯物。
1.鼻減充血劑 對以鼻塞為主要症狀者可選用。但在應用時要注意葯物性鼻炎的發生。可採取間斷性或交替性給葯。三磷酸腺苷鈉(ATP)每次40mg,每日3次,對緩解鼻塞有顯著療效。最近有人證實ATP可能為另一種擬交感葯。
2.抗組織胺葯 不少非免疫性因素可引起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故抗組胺葯對不少病例仍有較好療效,對鼻癢和噴嚏症狀明顯者,可首先選用。
3.抗膽鹼葯 適用於以鼻溢為主要症狀的患者。溴化異丙托品(iparatropium bromide)氣霧劑,每鼻孔80μg,一日4次,可有效地控制鼻溢。
4.腎上腺皮質激素 皮質激素在細胞內外各水平上發揮非特異性抗炎作用,故對血管運動性鼻炎的一些噴嚏症狀明顯、水樣鼻涕較多且鼻粘膜水腫明顯的病例,有顯著療效。
(3)外科治療
出現下列情形之一者,可考慮外科治療:①經保守治療1年以上症狀不能控制且有加重趨勢;②鼻內結構解剖畸形明顯影響通氣或鼻竇引流;③不可逆病變組織如鼻粘膜增殖性改變或較大鼻息肉。
1.解剖畸形的矯正 能加重血管運動性鼻炎症狀的鼻內結構畸形主要是鼻中隔偏曲,重者常與鼻甲接觸甚至抵壓之。這樣長久形成的刺激不僅可加重局部炎症反應,而且常常引起頭痛。鼻內孔狹小也是一種常見的解剖畸形,主要引起鼻塞。鼻內孔狹小常由鼻外側軟骨下塌引起。由鼻內解剖畸形引起的鼻部症狀,有人稱之為結構性鼻炎。上述畸形早期矯正可明顯減輕症狀,甚至可以治癒。
2.不可逆變組織的切除 明顯引起鼻塞的增生肥厚鼻甲,鼻粘膜長期水腫形成的鼻息肉,均應及時切除。
3.降低鼻內神經興奮性 切斷副交感神經纖維對鼻腔的支配,以降低其興奮性。這類手術有:
(1)岩淺大神經切斷術
(2)翼管神經切斷術
(3)篩前神經切斷術
⑸ 血管運動性鼻炎,平常該注意些什麼,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嗎
鼻炎可以治癒,而且非常的簡單。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句句實話。此方法已經被大約140多個網友採納,也被曾經給我扎針灸的醫師的肯定。我的鼻炎是自己治好的。因為看了很多醫生,吃了好多葯沒有用。我就去扎針灸。漸漸發現扎的時候有用,一停就不行了。然後我就想:針灸的機理不就是刺激穴位嗎?我為什麼不自己用其他東西也刺激{迎香穴}那?後來我就試著用自己的指甲或筆的尾部「按壓」迎香穴,沒有事的時候就按壓。後來竟然好了。我很吃驚和高興!你可以試試,關鍵是1.找准迎香穴2.堅持.祝你順利。追問:迎香穴在哪,具體怎麼按啊? 回答你可以找個老中醫問問迎香穴在哪裡,它分為「左迎香穴」和「右迎香穴」。每邊又分為上迎香穴和下迎香穴。按的時候,可以用食指和大拇指同時按住左上和右下迎香穴;再按左下和右上迎香穴。按到了會產生酸痛的感覺。每天按壓大約一個小時,一個星期左右你的鼻子邊會出現一兩個黃白色的小疙瘩,那就是中醫所說的毒氣疙瘩。就說明你按壓的穴位正確,你的鼻炎快好了。大約一個月,你的鼻炎就痊癒了。[迎香穴的圖片可以在網路圖片里找得到。可上下迎香穴相差只有3---5毫米,建議先去扎幾天針灸,這樣你能准確的找到穴位。「按壓」不是「按摩」,也就是用指甲尖兒使勁壓迎香穴,指尖再輕輕的晃動直到感到酸痛為止。]預防鼻炎關鍵是不要隨便扣鼻子,最好是拿點衛生紙襯著鼻子,這樣才不會傷著鼻子裡面的粘膜。鼻炎在夏天治療效果最好,秋冬季要注意戴口罩保暖,因為鼻炎怕冷。*過敏性鼻炎盡量少接觸過敏源,同時在採用此方法。*您的鼻炎在治癒後,請在您喜歡的地方轉載,非常感謝。
由於本病誘發因素多,發病機制錯綜復雜,治療中應採取綜合措施。
(一)避免或去除誘發因素
改善工作條件和環境,掌握生活節奏,穩定情緒,不要過度疲勞與緊張。對患者實施必要的心理治療或暗示性語言,有時也會收到明顯效果。由內分泌因素引起者,應視情況請內分泌科醫師協助治療。
(二)葯物治療
應視病情變化,適時選擇葯物。
1.鼻減充血劑對以鼻塞為主要症狀者可選用。但在應用時要注意葯物性鼻炎的發生。可採取間斷性或交替性給葯。三磷酸腺苷鈉(ATP)每次40mg,每日3次,對緩解鼻塞有顯著療效。最近有人證實ATP可能為另一種擬交感葯。
2.抗組織胺葯不少非免疫性因素可引起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故抗組胺葯對不少病例仍有較好療效,對鼻癢和噴嚏症狀明顯者,可首先選用。
3.抗膽鹼葯適用於以鼻溢為主要症狀的患者。溴化異丙托品(iparatropiumbromide)氣霧劑,每鼻孔80μg,一日4次,可有效地控制鼻溢。
4.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激素在細胞內外各水平上發揮非特異性抗炎作用,故對血管運動性鼻炎的一些噴嚏症狀明顯、水樣鼻涕較多且鼻粘膜水腫明顯的病例,有顯著療效。
(三)外科治療
出現下列情形之一者,可考慮外科治療:①經保守治療1年以上症狀不能控制且有加重趨勢;②鼻內結構解剖畸形明顯影響通氣或鼻竇引流;③不可逆病變組織如鼻粘膜增殖性改變或較大息肉。
1.解剖畸形的矯正能加重血管運動性鼻炎症狀的鼻內結構畸形主要是鼻中隔偏曲,重者常與鼻甲接觸甚至抵壓之。這樣長久形成的刺激不僅可加重局部炎症反應,而且常常引起頭痛。鼻內孔狹小也是一種常見的解剖畸形,主要引起鼻塞。鼻內孔狹小常由鼻外側軟骨下塌引起。由鼻內解剖畸形引起的鼻部症狀,有人稱之為結構性鼻炎。上述畸形早期矯正可明顯減輕症狀,甚至可以治癒。
2.不可逆變組織的切除明顯引起鼻塞的增生肥厚鼻甲,鼻粘膜長期水腫形成的鼻息肉,均應及時切除。
3.降低鼻內神經興奮性切斷副交感神經纖維對鼻腔的支配,以降低其興奮性。這類手術有:
(1)岩淺大神經切斷術Ziegelman(1934)首次倡導用該手術治療血管運動性鼻炎。我國樊忠(1987)以該手術治療11例血管運動性鼻炎,均有顯著近期和遠期療效。但因手術需要開顱實施,一般患者不易接受。
岩淺在神經是單純的副交感神經纖維,來自橋腦的淚腺核,進入內耳道後稱為中間神經,下行抵面神經的膝狀節,從該節發出後進入岩部骨管內向前走行,出面神經管裂孔後,在硬腦膜外行於岩部前面的岩淺大神經溝內,經三叉神經節或下頜神經的下方到破裂孔,與頸內動脈周圍交感神經發出的岩深神經合並,構成翼管神經。據林元問等(1985)30具成人屍體,60側的研究,岩淺大神經全長15.38±1.91mm。近端為骨管段長3.64±14mm;遠端為溝段,長11.73±2.69mm。全段橫徑皆較細,約0.42±0.09mm,有細小血管伴行,動脈多來自硬膜中動脈後支。此神經的溝段深淺不一,有7側(11.6%)神經幹完全隱藏於溝內,溝的兩邊緣在神經乾的淺面形成一條很窄的骨縫,給在溝內切斷神經干帶來一定困難。
在岩淺大神經的外側有岩淺小神經,二者基本並行排列,其橫徑均值為0.36±0.09mm,絕大部分走行於骨管內,少數走行於溝內,術中應注意勿錯認為岩淺大神經。
面神經管裂孔與前方的棘孔和後方的弓狀隆起的距離約1cm,並在一條直線上。面神經管裂孔處有銀白色緻密結締組織膜和硬腦膜粘連,為手術重要解剖標志。
手術方式與Spiller-Frazier三叉神經感覺根切斷術相同,可採用顳骨顱中窩進路。手術野較大。患者取半坐位,以便降低顱內壓並減少手術區出血。用氣管內乙醚麻醉或普魯卡因局部強化麻醉。距耳屏前3cm由顴弓之上向顳後縱行切開皮膚7cm,分開顳肌及骨膜,用乳突牽開器將其左右拉開,用電鑽及咬骨鉗將顳骨鱗部切除直徑4~5cm的圓形窗孔,下方盡量低達顱底部,由外向內分離顱底硬腦膜,首先見到弓形隆突,再循硬腦膜中動脈找到棘孔。岩淺大神經適位於弓狀隆突與棘孔之間,走行方向大致與岩骨長軸平行,距此兩標志各約1cm。其後外段進入岩骨內抵膝狀神經節;其前內段走行於三叉神經半月節下入破裂孔。此時用剝離子由弓狀隆突稍向前內分離即可見紅色的神經纖維。岩淺大神經與硬腦膜之間常有纖維組織粘連,分離操作務必小心,切勿強撕,以免損傷膝狀節造成面癱。確定岩淺大神經後,最好在其溝內原位切斷或電灼,不宜挑起牽拉,以免發生面癱。Gardner和Nosik(1951)主張切去神經干2~4mm,以防再生而導致症狀復發。若遇特深溝型病例,可用微型電極從溝的裂縫中插入,電灼破壞神經干。注意勿靠近面神經管裂孔,以免損傷面神經。若有滲血可用電灼止血,然後分層縫合切口,術後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翼管神經切斷術翼管神經內含進入鼻腔的副交感神經纖維。Malcomson(1959)首次提出經鼻中隔進路切斷翼管神經。此後又有各種術工陸續報道,皆稱有良好療效,但對遠期療效評價不一。該手術可使噴嚏、鼻水樣涕得到控制,但對鼻塞的改善較差。術後眼乾不適是其常見並發症。
翼管神經含有來自岩淺大神經副交感神經的節前纖維和來自岩深神經交感神經的節後纖維,兩種神經纖維在破裂孔處匯合,向前行於翼管中,改稱為翼管神經。此神經由後向前穿出翼管達翼齶窩內側,在其深部之上方,加入蝶齶神經節,由此發出副交感神經的節後纖維和交感神經的節後纖維,經上頜神經的顴支,通過交通支加入到淚神經,供淚腺分泌。
翼管神經外口呈漏斗狀,位於蝶骨體的外下方,翼突內板的頂端,圓孔的內下,蝶竇自然孔的外下方。圓孔與翼管外口之間有骨嵴相隔。作者發現,若自前鼻孔沿中鼻道插入一圓頭探針,朝向後鼻孔外上方約1cm處,摸到漏斗凹陷即翼管外孔,為手術定位的標志。
蝶齶孔與中鼻甲後端的關系:在100例中,蝶齶孔在中鼻甲後後方者佔95%;在中鼻甲後上方者佔5%。
①經上頜竇進路分以下四種方式:
Golding-Wood法按柯一陸上頜竇根治術切口,造成前壁骨窗,切開後壁粘膜,使成方形粘膜瓣,翻向下方,去除後壁骨質,注意勿損傷其下的骨膜。充分止血後,用鈍器分離骨膜即進入翼齶窩,剝離脂肪組織,找到頜內動脈並用銀夾阻斷,仔細向深部剝離,不可損傷小靜脈,以防出血。暴露蝶骨體前面,找到圓孔。該孔有上頜神經通過,觸之患者即感疼痛。再從圓孔向下方尋找,在1cm以內有一漏斗形凹陷,即翼管神經孔。用小刀切斷自翼管口出來的組織,斷端用電刀燒灼,或用骨蠟封堵翼管口。以後各步驟與柯—陸手術相同。
Nomura法與Golding-Wood法不同之處是在打開上頜竇這後,將其後內角粘膜切成瓣狀,向上翻起,露出該處骨壁。翼管口位於對應上頜竇後內壁交角,即頂與底的中間部的後方。先將交角處的後壁部分骨質去除,做成窗口。然後向內方擴大,並去除一部分上頜竇內側壁。用一骨膜剝離子插入鼻腔外側壁粘膜與上頜竇內後角膜之間。因上頜竇後壁與蝶骨前面之間的距離愈近顱端愈大,愈近尾端愈小,乃至二者完全愈著,故所用的剝離子應由尾端沿蝶骨前面向顱端方向尋找翼管口。找到後,先用電刀燒灼管口組織,然後將由管口出來的組織切斷,其中包括翼管神經、翼管動脈和結締組織,可向管口填入骨蠟。粘膜瓣復位,按柯—陸手術做對孔,並縫合切口。此法特點是不需解剖翼齶窩內窩物,可以節省時間。
Legent法先經上頜竇開放篩竇(deLima手術),找到篩—上頜竇間小房,向外擴大至眼眶內側壁,向下達小房下坎。在此處沿上頜竇內側壁尋找,翼管口正位於篩—上頜竇小房下坎內側段和上頜竇內側壁平面。用上述方法切斷翼管神經。此法最適用於治療復發性鼻息肉。
卜國鉉法先經上頜竇開放篩竇,自鼻孔沿中鼻道插入圓頭探針,在後鼻孔外上方約1cm處摸到漏斗狀凹陷,即翼管孔,其外上方有一縱行小骨嵴,越過此嵴,向外側探查患者感到劇痛處(乃觸及圓孔內的上頜神經所致),這種現象可作為翼管孔定位的參考。翼管孔至前鼻孔的深度6~7cm,探針插入翼管口後,可自上頜竇前壁的窗口看到,為翼管孔定位的可靠標志。清除篩竇氣房及篩—上頜竇間的骨坎,使該孔顯露清楚,用小刀切斷從翼管孔內出來的神經、動脈和纖維組織。用純石炭酸腐蝕孔內殘端,不用電刀或電凝固,以防電流刺激引起眼部並發症。用石炭酸腐蝕法可制止翼管動脈出血。為防止神經再生,可用骨蠟封閉翼管神經孔。此法適用於治療復發性鼻息肉。為了研究,可於術中取出一小段翼管神經,做病理切片(圖1)。
圖1經上頜竇翼管神經切斷術
激光切斷術Williams(1983)報道,手術中在上頜竇後壁內側用8W二氧化碳激光束切斷翼管神經,12例效果良好,手術後反應輕。
②經鼻腔進路又分以下三種方式:
Malcomson法即經鼻中隔法。1959年問世,以後Minnis(1971)曾採用。方法是:在鼻中隔粘骨膜下切除術的基礎上,向後剝離粘骨膜,直達蝶竇前壁,再向兩側剝離,達翼突根部,即後鼻孔骨壁的後上方,距離骨緣約1cm處,可摸到翼管神經孔的漏斗狀凹陷處。在良好的照明條件下,有時可看到翼管神經孔,然後用電凝固針刺入孔內,破壞翼管神經。此法的優點是:組織損傷輕,操作較為簡單,一次可作雙側手術,感染機會少,但有方向偏斜和盲目操作之弊。
Patel法即直接經中鼻道法。在局麻下將雙側下鼻甲折向外側,中鼻甲折向內側,使手術間隙增寬,放入Killian長鼻鏡,看清後鼻孔外上壁,以中鼻甲附著部後下方為標志,切開該處粘骨膜,向四周分離,尋找蝶齶孔及翼管孔。首先見到大半圓形的蝶齶孔,從其內穿出纖維樣索條狀物,與鼻腔粘膜相連。自蝶齶孔插入探針,約0.5cm,如有固定感覺,即達翼管孔。用小鐮狀刀伸入孔內,切斷翼管神經及其伴行的翼管動脈,若有搏動性出血,用腎上腺素紗條壓迫數分鍾後,即可止住血。為防止神經再生,可用電極燒灼神經殘端(作者主張用純石炭酸腐蝕),以骨蠟封閉翼管孔,最後用凡士林油紗條填塞鼻腔。此法優點是手術時間最短。缺點是不適合於治療復發性鼻息肉。手術中探針易誤入蝶竇自然開口或篩竇小房,故需仔細觀察,注意避免。若用鼻內窺鏡協助手術更為方便。
Kamel法即鼻內窺鏡下翼管神經切斷術。患者仰卧位,鼻腔以4%可卡因或1%地卡因加0.1%腎上腺素粘膜表面麻醉。麻醉重點在中鼻甲、中鼻道、嗅裂。中鼻甲粘膜以1%利多卡因浸潤麻醉,使用0°和30°鼻內窺鏡,先將中鼻甲後端向外側折斷以暴露上鼻道後部,若中鼻甲後端過大應予切除。在上、中鼻甲後端之間,以彎形探頭固定蝶齶孔,用鐮狀刀於蝶齶孔後緣縱向切開軟骨膜,向前分離,確認蝶齶孔後緣,仔細作橫向並向後作骨膜下分離直達翼管開口,顯露翼管神經。在內窺鏡明視下將翼管神經切斷。術中如遇蝶齶孔狹窄,可用刮匙搔刮後予以擴大,如有出血可電凝止血。此法優點是可雙側同時手術。
③經齶進路Chandra(1969)、Mostafa(1973)在氣管插管全麻下行此手術。先填塞咽部,放入開口器,在硬齶後緣之前2cm處做弧形切口,兩端達最後磨牙處,避開齶大動脈,深達骨面,剝離粘骨膜,顯露齶腱膜。在硬齶後緣切開軟齶,去除硬齶後緣骨質約5mm,顯露鼻咽腔側壁後部翼突內板之粘膜,以咽鼓管開口和隆突為標志,在6倍手術顯微鏡下操作,於粘膜注入0.1%腎上腺素,做「L」形切口。長臂在隆突之上,自後向前;短臂在鼻咽腔後壁與外壁之間,由上向下,剝離粘骨膜,顯露翼突內板,至其上緣及其與枕基相交處,該處後外側即破裂孔及其中走行的頸內動脈,切勿損傷。翼管位於翼突內板上緣的疏鬆骨質內2~3mm處,呈象牙樣骨管,磨開此管,找到神經,用鉤挑起切斷,並電灼其中樞斷端,然後粘膜復位,縫合齶部切口。
④非手術性翼管神經切斷術
翼管神經冷凍法系由Pochvinals和PochBrato於1977年首創。尹居中(1983)用BYD-1型冷凍器,冷凍頭用上頜竇穿刺針改制而成,長80mm,內徑1mm,外加硅膠套管隔溫。按上述方法將冷凍頭自前鼻孔插入翼管孔,降溫至-196℃,歷時20~30秒,在管口凍成1.5~2.0cm直徑大的冰球,快速復溫後取出冷凍頭,即可達到切斷翼管神經之目的。此法同時也破壞了蝶齶神經節。術後可有反應性頭痛、眼痛,1~2日內即消退。
翼管神經電灼術始於Portmann(1982)和Kirtane(1984)。王忠植等(1987)在鼻腔表面麻醉下以長針頭經蝶齶孔至翼管孔行高頻電灼術,在408例中有效率佔80%。
翼管內注葯法該類葯物有破壞神經組織的作用,如95%酒精和復方奎寧等。宋昌湘、李德勝等(1984)曾應用此法治癒大量患者。作者認為,翼管上壁可有骨質天然缺損,注射葯量必須限於0.5ml以內,以免引起腦膜刺激。
(3)篩前神經切斷術篩前神經為三叉神經眼支的終末分支,其中含有來自睫狀神經節的副交感纖維,隨篩前神經分布於鼻腔前部。鼻腔前部又是鼻漿液腺分布的高密度區。據此卜國鉉(1989)提出同時切斷篩前神經和翼管神經可更好地控制血管運動性鼻炎症狀。
三叉神經第一支為眼神經,自三叉神經節發出後,進入海綿竇分為3支,即額神經、淚神經和鼻睫神經。鼻睫神經向前行經眶上裂進入眶內,分出篩前神經和篩後神經。來自動眼神經核(Edinger-Westphal核),發出的副交感神經纖維在眶內眼球之後,於睫狀神經節更換神經元,與篩前神經合並,構成既有感覺纖維又含副交感纖維的混合神經。篩後神經則僅有感覺纖維而無副交感纖維。
篩前神經在眶內向前內方向走行,在上斜肌與內直肌之間,與篩前動脈和靜脈合為一束,穿過篩前孔進入前組篩竇氣房內,在篩竇上壁橫行進入顱前窩,位於硬腦膜外,至篩骨雞冠前部旁側,穿過一小裂孔向下進入鼻腔。在鼻腔前上部分為內側支和外側支,前者供給鼻腔和額竇粘膜,後者供給鼻根及鼻背的皮膚。篩前神經的鼻內側支又分為供給鼻中隔的一支和供給鼻腔外側壁的一支。鼻中隔內的篩前神經副交感纖維有時可進入篩骨垂直板內,然後再穿出,供給鼻中隔前上部的大量漿液腺體。篩前神經眶內段橫切面可見由4條神經纖維束構成,用El-Badawi乙醯膽鹼酯酶染色法呈棕黃色,可顯示出副交感神經纖維。
①眶內進路於局部麻醉下,自眶內側緣做弧形切口,切斷內眥韌帶,在骨膜下沿眶內側壁向深處剝離,距眶緣約2cm處找到篩前孔,可見篩前神經與篩前動脈共同包繞在纖維束內,將該神經游離切斷,創口分兩層縫合。此法簡單易行,但術後可能遺留瘢痕。
②鼻內電灼術將鼻中隔上方自前向後行表面麻醉。在篩前神經鼻中隔支(位於鼻中隔前上方,靠近鼻背,與眶下緣平面相齊處)用電灼術或電凝固術切斷。一次只作一側。術後可發生噴嚏和水樣鼻涕,數小時後反應消失。若有症狀復發,可於對側行同樣處理。此法的遠期有效率約為86.6%。電灼部位不準確可影響療效。
③篩竇進路在鼻內窺鏡配合下行鼻內篩竇開放術,去除前組篩竇氣房,用鼻內窺鏡觀察,可見篩前神經和篩前動脈在篩竇頂壁橫向伴行,篩竇頂壁很薄呈淡藍色,可用電灼器切斷,勿損傷頂壁,以免損傷硬腦膜。此法適用於兼患鼻息肉的患者。
⑺ 血管運動性鼻炎如何治療
鼻炎比較的容易復發的,而且治療起來長期的效果也不好,現在很多人選擇中成葯治療,好處就是副作用小,葯物成分就是芳香通竅的蒼耳子和辛夷薄荷等,還有一些滴鼻的葯水可以選擇治療。
⑻ 血管運動性鼻炎
主要是應用激素類噴劑,來治療血管運動性鼻炎,主要是減輕鼻腔黏膜腫脹,減輕大量鼻涕的分泌。如果症狀較重,可以配合口服抗組胺類葯物進行治療。
⑼ 血管運動性鼻炎怎麼治
鼻炎的治療最好選是用中葯治療,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對症用葯
確保是適合自己的用葯,所以可以徹底解決鼻炎的問題
給你介紹一種葯:純中葯,不用熬的,根據症狀用葯,效果不錯
淘寶上搜索:鼻炎復通散
飲食上注意不要多吃生冷辛辣、油炸燒烤、煙酒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尤其是辛辣食物,盡量清淡,平時多加鍛煉
夏天不要直接對著空調和電扇吹
有了感冒不要拖,及時治療,大多數鼻炎都是感冒治療不及時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