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中葯飲片的鑒別方法

中葯飲片的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3 10:00:34

1. 中葯材的鑒定方法主要包括哪幾種

1、看葯材的表面。不同種類的葯材由於用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徵會有所差異。如根類葯材多為圓柱形或紡錘形,而根莖類葯材都有較多的莖痕,皮類葯材則多為捲筒狀,等等。另外,一些葯材有著它們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徵,或光華、或粗糙、或長有鱗葉、皮孔、茸毛和突起等。比如海馬的外形就被總結成為「馬頭蛇尾瓦楞身」,羚羊角長有「通天眼」,防風長有「蚯蚓頭」等。這些特徵都是鑒別道地葯材真偽優劣的重要依據。
2、看顏色。葯材顏色的不同或變化,不僅與它的品種和本身的質量有關,不適當的加工和儲藏方法也會直接影響葯材的色澤,因此顏色是鑒別葯材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通過對葯材外表顏色的觀察,分辨出葯材的品種、產地和質量的好壞。比如,黃連色要黃,丹參色要紅,玄參色偏黑等。
3、看斷面。無論植物也好,動物也好,都是由一層層的組織器官構造而成的,當葯材被切開,這一層層的構造就會清晰地展現出來,就像古樹的年輪一樣。很多葯材的斷面都具有明顯的特徵,而這些特徵就是葯材內部構造的直接體現。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各種分層、紋路和不同形狀的小點。比如在防己斷面上能看見明顯的車輪紋理,而黃芪的折斷面紋理呈「菊花心」樣,杜仲在折斷時更有膠狀的細絲相連,等等。這些獨有的斷面特徵是鑒別葯材的重要依據。
用手感受葯材的軟硬、輕重,疏鬆還是緻密,光滑還是粘膩,細致還是粗糙,以此鑒別葯材的好壞。不同葯材的質感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種葯材,由於加工炮製的方法不同,也會有較大的差異。如荊三棱堅實體重,而泡三棱則體輕;鹽附子質軟,而黑附子則質地堅硬。
三、口嘗和鼻聞。
葯材的氣味與其所含的成分有關,鼻聞是比較重要的鑒別方法,尤其對於鑒別一些有濃郁氣味的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魚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口嘗法鑒別葯材的意義不僅在於味道還包括「味感」,味分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黃連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則分為麻、澀、淡、滑、涼、膩等。葯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學物質也有密切關系,在中葯材口嘗鑒別的實踐中,可按葯材的品種和質量分類進行判斷。
四、水試和火試。
有些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燒灼一下會產生特殊的現象。如熊膽的粉末放在水中,會先在水面上旋轉,然後成黃線下沉而不會擴散。麝香被燒灼時,會產生濃郁的香氣,燃盡後留下白色的灰末。這些特殊的現象都與葯材內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密切的關系,是常用的鑒別方法。

2. 如何區別味連,雅連,雲連的外觀性狀特徵

雅連髓部有石細胞 味連皮部有石細胞,中柱有少數石細胞,髓部有薄壁細胞,有時可見石細胞 雲連皮部、中柱及髓部均無石細胞摘 要:

中葯飲片,即中葯材按照中醫葯理論、中葯炮 制方法,經過加工炮製後得到的可直接運用於中醫臨床的中葯。傳統醫學對於疾病的治療有現代醫學沒有的優勢,其中中葯是中醫學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中醫中葯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受到關注,患者對中葯的接受度普遍增加。中葯是用於防病治病、康復保健的特殊商品,具有特殊使用價值,飲片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中醫的臨床治療效果及患者的用葯安全。因此,中葯飲片的質量驗收尤為重要,對驗收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中葯飲片質量鑒別的重要性

中葯飲片的質量直接影響對疾病的治療效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葯材品種來源復雜,種 類繁多,分布廣泛,同名異物、異物同名多見,生態環境及種植、栽培或養殖、採收與加工方法各異,質控標准未能完全統一,地方習慣用葯及混淆品大量存在,再加上人為的摻雜造假,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使中葯質量控制檢查的難度大大增加,這樣會給患者的安全用葯增加風險。

2、中葯飲片驗收常用鑒別方法

2.1 看品種

臨床應用的中葯大部分植物來源只有 1 科 1 屬 1 種,但還有近三分之一的中葯有多種植物來源,大多是同屬不同種,其性狀特徵、有效成分與含量會有一些變化。品種鑒別被葯典收錄的主要有 150 余種原品種葯物,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多品種中葯飲片的鑒別方法。黃連有味連、雅連及雲連 3 種。味連多集聚成簇,常彎曲,形如雞爪,表麵灰黃色或黃褐色,粗糙,有不規則結節狀隆起、須根及須根殘基,有的節間表面平滑如莖稈,習稱「過橋」;雅連多為單枝,略呈圓柱形,微彎曲,「過橋」較長;雲連彎曲呈鉤狀,多為單枝,較細小。 川貝母有松貝、青貝、爐貝以及人工栽培品。松貝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外層鱗葉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青貝呈類扁球形,外層鱗葉大小相近,相對抱合,頂部開裂;爐貝呈長圓錐形,表面有的具棕色斑點,外層鱗葉,大小相近,頂部開裂而略尖;栽培品呈類扁球形或短圓柱形,表面有的具淺黃色斑點,外層鱗葉大小相近,頂部多開裂而較平。百合有百合、卷丹及細葉百合 3 種來源。3 種商品的主要區別在於:百合窄小而略厚,卷丹較寬而片薄,細葉百合粗大而色暗。
2.2 看真偽

在掌握法定正品的基礎上,有助於准確識別偽品。由於同科同屬的品種繁多、形態相似,鑒別界限模糊,加之趨利行為,有意摻偽,造成中葯材偽品大量存在且鑒辨難度高,特別是貨源稀少、價格昂貴的貴稀葯材,偽品的出現頻率更高。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及臨床經驗才可分辨,慣用此法的中葯見於以下幾種。

赭石冒充硃砂:硃砂粉久置後顏色變暗,容易與赭石粉混淆。經驗鑒別最簡單的方法是火試:硃砂遇熱生成不可逆的黑色硫化汞,放冷後仍為黑色;赭石被燒時亦變黑,但放冷後很快就恢復本色。水梔子冒充梔子:水梔子與梔子外形相似,水試是鑒別的最佳方法,梔子水浸液鮮黃色而水梔子則為棕紅色。

湖北木蘭的樹皮冒充厚朴:厚朴表面呈淡棕色至深棕色,指甲劃之顯油痕,內層紫棕色顆粒狀帶纖維性,油潤性;湖北木蘭的樹皮內表面多呈黃褐色,內層纖維狀。除此之外重樓、冬蟲夏草、穿山甲、沉香等貴細葯的偽品也較多見。

3. 中葯鑒定學中,性狀鑒定包括哪些內容

性狀鑒別是對葯材的形、色、氣味、大小、質地、斷面等特徵,簡單理化反應,直接觀察葯材,作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區分葯材真偽優劣的方法,這是數千年勞動人民與疾病作斗爭中總結的寶貴經驗。

中葯鑒定學的研究方法:在繼承祖國醫葯學遺產和傳統鑒別經驗的基礎上,運用現代自然科學的理論、知識、方法和技術,系統地整理和研究中葯的歷史、來源、品種形態、性狀、顯微特徵、理化鑒別、檢 查、含量測定等 ,建立規范化的質量標准以及尋找和擴大新葯源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

(3)中葯飲片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中葯飲片的性狀鑒別,實際上就是傳統的經驗鑒別,是用人的感官,採用看、嘗、嗅、聽、手摸及水試和火試等方法,主要內容包括形狀、規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顏色、特徵、質地、折斷現象、氣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鏡,紫外光燈等。它簡便易行,在葯房櫃台即可進行,鑒別時可運用植物分類學、解剖學的理論知識進行鑒別。

4. 中葯飲片的顯微鑒別處理方法

顯微鑒定是利用顯微鏡來觀察葯材的組織結構、細胞形狀以及內含物的特徵,用以鑒定葯材的真偽和純度,甚至品質。顯微鑒別是利用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來觀察飲片的組織構造、細胞形狀及內含物的特徵,用以鑒定真偽。筆者僅就草酸鈣晶體、澱粉粒、菊糖的特徵鑒定中葯飲片真偽。
2.1草酸鈣晶體它是植物細胞生命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細胞後含物,常以簇晶、方晶、針晶、砂晶、柱晶等不同外形存在於植物類中葯材中,幾種典型的草酸鈣晶體如下:(1)含草酸鈣簇晶的葯材:大黃、虎杖、何首烏、白芍、人參等;(2)含草酸鈣方晶的葯材:山豆根、甘草、生地、石菖蒲、牡丹皮等;(3)含草酸鈣針晶的葯材:龍膽、白術、蒼術、半夏、知母、山葯、天麻等;(4)含草酸鈣砂晶的葯材:懷牛膝、鉤藤、麻黃等;(5)含草酸鈣柱晶的葯材:射干、白木香、沉香等。
2.2澱粉粒它作為植物單糖代謝的貯藏形式和植物細胞內的營養物質普遍存在於植物的薄壁細胞中,一般以球形、卵圓形、長圓形、多角形的單粒、復粒或單復粒存在。例如:黃連、黃芪、三七、川貝母、百合、姜等。
2.3菊糖菊糖作為果糖代謝的貯藏形式在植物中積累時,伴隨著葯物有效成分的生化合成,主要存在於菊科、桔梗科等植物的細胞中,顯微鏡下觀察為球狀、半球狀晶體。例如:桔梗、山茱萸、蒼術、黨參、木香、白術等。
以上是通過飲片中是否含有晶體、澱粉粒、菊糖等作為顯微鑒別要點來鑒定葯材的真偽。

5. 中葯的鑒別主要包括哪些

中葯常用的鑒定方法有:來源(原植物、原動物和礦物)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及理化鑒定等方法。
1、來源鑒定是應用植(動)物的分類學知識,對中葯的來源進行鑒定,確定其正確的學名;應用礦物學的基本知識,確定礦物中葯的來源。以保證在應用中品種准確無誤。
2、性狀鑒定是用眼觀、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試等十分簡便的鑒定方法,來鑒別葯材的外觀性狀。這些方法在我國醫葯學寶庫中積累了豐富的傳統鑒別經驗,它具有簡單、易行、迅速的特點。性狀鑒定和來源鑒定一樣,除仔細觀察樣品外,有時亦需核對標本和文獻。對一些地區性強或新增的品種,鑒定時常缺乏有關資料和標准樣品,可寄送少許樣品到生產該葯材的省、自治區中葯材部門或葯品檢驗所了解情況或請協助鑒定。必要時可到產地調查,採集實物標本,了解生產、加工、銷售和使用等情況,以便進行鑒定研究。直觀的性狀鑒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葯鑒定工作者必備的基本功之一。
3、顯微鑒定是利用顯微鏡來觀察葯材的組織構造、細胞形狀以及內含物的特徵,用以鑒定葯材的真偽和純度,顯微鑒定常配合來源、性狀及理化鑒定等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當葯材的外形不易鑒定,或葯材破碎或呈粉末狀時,此法較為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已將顯微鑒定應用到很多中葯和中成葯制劑的鑒別中。進行顯微鑒定,鑒定者必須具有植物(動物)解剖的基本知識,掌握製片的基本技術。顯微鑒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4、理化鑒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學的或儀器分析方法,鑒定中葯的真實性、純度和品質優劣程度,統稱為理化鑒定。通過理化鑒定分析中葯中所含的主要化學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無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質的有無等。

6. 如何快速鑒別假劣中葯材求答案

一、中葯材常用的快速鑒定方法
中葯材常用的鑒定方法很多,它包括來源鑒定、顯微鑒定以及理化鑒定等,但中葯材市場以及基層葯監工作者最常用、最直接的鑒定方法就是性狀鑒定,即眼看、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試等,它具有簡便、快速、易行的特點。筆者為了方便記憶,通假中醫術語來歸納,就是「望、聞、問、切」。 望:就是望形態、望色澤,包括水試、火試後所出現的物理現象。我們知道,每種葯材,它都有一定的形態,固有的色澤。如茯苓色白,片或塊狀;紅花色紅,花絲狀;黃柏色黃,片或絲狀;紫草色紫,疏鬆層片狀;番瀉葉色綠,披針形;熟地色黑,團塊狀;鬱金、天麻、白芨角質半透明;蘄蛇「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紋,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貝母「懷中抱月」;銀柴胡頂端「珍珠盤」;熊膽水沉速現黃線下降且不擴散;樟腦點燃時發生多量黑煙等。所以,我們說的性狀鑒別,首先是從外觀形態入手的。
聞:這里包括嗅和聽。嗅,就是嗅氣味,辨別葯材氣味的香、臭、腥、臊的不同。如丁香有令人愉快的強烈香氣,阿魏有蒜臭氣,麝香氣香竄而持久,魚腥草有魚腥氣等。聽,主要是聽聲音。如海金沙用火點燃,閃光並發爆鳴聲。
問:主要是問價格。這也是鑒別中葯材重要的參考值。價格不合理的要注意,價格高的要注意。例如一段時間,市場上炮山甲的價格比生甲片便宜。這就很不合情理,按常規,炮山甲加工前必須將生甲片經過浸泡去腐等初處理後,再經過砂燙炒,損耗加大,成本增高,應該炮甲片價格比生甲片價格高。如果出現這種價格異常情況,鑒別時一定要引起注意。實際上,我們就發現市場上炮甲片有摻雜現象,即用礬水浸泡以增加重量。
切:這里所謂的「切」,包括手感和折斷面情況。手感是指手觸摸中葯材的感覺印象。如葯材表面光滑還是粗糙,質地軟硬、堅韌、疏鬆、緻密、粘性或粉性等。折斷情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易折斷或不易折斷,有無粉塵,斷面是否平坦,有無纖維性或膠絲等。二是指橫斷面的紋理、特徵。如桔梗斷面的「金心玉欄」,大黃的「錦紋」,何首烏的異型維管束,黃芪的「菊花心」,粉防己的「車輪紋」,茅蒼術有「硃砂點」,放置能「起霜」等。「望、聞、問、切」是性狀鑒別中的各個面,鑒別時要將各種手法穿插運用,綜合掌握。 二、市場上常見的作假手法
市場上,我們發現不法分子為牟取利益,用真假互雜或直接作假等手法進行造假制劣。
1、摻入其它材料以增加重量。如金銀花用石粉浸泡,炮山甲用礬水浸泡,熟地混入泥土等。
2、混入或直接用其他相似物質。如山葯中混入木薯、參薯。炒白術中混入其他植物的根或根莖。紅花混入其他植物花絲。黃柏用其他植物進行染色等。
3、用非葯物冒充葯物。如用未感染白僵菌的家蠶用石灰水或石粉浸泡後冒充僵蠶,用水半夏、獨角蓮冒充正品半夏,用木楂充木瓜等。
4、葯材中非葯用部分超標。如山茱萸含核量超標,西紅花中摻入本植物花絲,鉤芚中有大量不帶鉤的莖枝等。
5、將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或加工後再供葯用。如將丁香中揮發油提取後再供葯用;將烏蛇內的蛇肉挖去後再用石粉灌漿。
大凡市場上作假制劣,無非是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一般呈現這樣的特點,即價格高的容易出現制假,還有以價格低的冒充價格高的特點。針對市場上出現的各種作假制劣情況,我們要做到:
1、鑒別假葯材,首先要熟悉正品葯材的性狀及特點,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即不具備正品葯材的性狀及特點,無論它是何種葯材,還是非葯材,它終究是假的。例如假黃柏,雖然外形和顏色看似真黃柏,顏色很漂亮,似乎比真的還像真的,但入口不苦,顏色太鮮亮,終究還是假的。僵蠶是蠶蛾科昆蟲家蠶感染白僵菌後發病至死的乾燥蟲體,表麵灰白色並被有白色粉霜,質堅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外圍灰白色,內部黑褐色,大部分有光澤;而假僵蠶是未感染白僵菌的家蠶蟲體,斷面黑色疏鬆或有白絮狀絲,若兌入石粉則手感較重。又如正品半夏表面乳白色或淡[非法內容],上端圓平,有凹陷莖痕,棕眼明顯,下端鈍圓,光滑或有多數小凸點,飲片呈圓形,無圓錐形切片;而水半夏顏色黃白色或淺紅色,或具淺紅色斑點,呈類橢圓形、圓形或圓錐形,表面有凸起芽痕,飲片可見圓錐形切片;而獨角蓮個較半夏大,周身有小凸起,形成較規律的環形圈。
2、對於摻雜葯材的識別,除了看外形,關鍵還要看質地、比重。如摻入石粉的金銀花,外形飽滿堅挺,質地脆,體重,用清水浸泡後,攪動,水呈白色渾濁,有大量石粉沉澱。炮山甲氣微腥,味咸,用礬水浸泡後的炮山甲味澀。正品土鱉蟲質脆,易破碎,腹內含灰綠色或褐色物質,味微咸;而用礬水浸泡後的土鱉蟲體重,折斷後內容物有白色粉末或結晶,味澀。所有用石粉或礬水浸泡後的葯材都比正常情況下要沉重。正品丁香香氣濃烈,入水花柄下沉;而提取揮發油後的丁香香氣淡,入水不沉,體輕。灌漿後的烏蛇比正常烏蛇體重,扒開蛇腹可看到白色粉塊,等等。 盡管葯材品種數以千計,市場情況千變萬化,筆者認為只有做到對正品葯材的性狀和特點熟練掌握,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有多看、多學、多琢磨,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假冒偽劣終究無處遁形。

7. 請問中葯主要有哪幾種鑒定方法

中葯材的鑒別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為對植物自然形態的鑒別,對炮製葯材外表性狀的鑒別,用顯微鏡觀察微觀結構的鑒別,以及化學分析、生物測定等鑒別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還是中葯材的經驗鑒別法,也就是對葯材的外觀性狀的鑒別。
以下幾種常用而簡單的鑒別方法:�
一、看外觀,注意觀察葯材的外表特徵,如表皮、顏色、形狀、粗細、斷面等等。
1、看葯材的表面。不同種類的葯材由於用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徵會有所差異。如根類葯材多為圓柱形或紡錘形,而根莖類葯材都有較多的莖痕,皮類葯材則多為捲筒狀,等等。另外,一些葯材有著它們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徵,或光華、或粗糙、或長有鱗葉、皮孔、茸毛和突起等。比如海馬的外形就被總結成為「馬頭蛇尾瓦楞身」,羚羊角長有「通天眼」,防風長有「蚯蚓頭」等。這些特徵都是鑒別道地葯材真偽優劣的重要依據。
2、看顏色。葯材顏色的不同或變化,不僅與它的品種和本身的質量有關,不適當的加工和儲藏方法也會直接影響葯材的色澤,因此顏色是鑒別葯材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通過對葯材外表顏色的觀察,分辨出葯材的品種、產地和質量的好壞。比如,黃連色要黃,丹參色要紅,玄參色偏黑等。
3、看斷面。無論植物也好,動物也好,都是由一層層的組織器官構造而成的,當葯材被切開,這一層層的構造就會清晰地展現出來,就像古樹的年輪一樣。很多葯材的斷面都具有明顯的特徵,而這些特徵就是葯材內部構造的直接體現。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各種分層、紋路和不同形狀的小點。比如在防己斷面上能看見明顯的車輪紋理,而黃芪的折斷面紋理呈「菊花心」樣,杜仲在折斷時更有膠狀的細絲相連,等等。這些獨有的斷面特徵是鑒別葯材的重要依據。
用手感受葯材的軟硬、輕重,疏鬆還是緻密,光滑還是粘膩,細致還是粗糙,以此鑒別葯材的好壞。不同葯材的質感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種葯材,由於加工炮製的方法不同,也會有較大的差異。如荊三棱堅實體重,而泡三棱則體輕;鹽附子質軟,而黑附子則質地堅硬。
三、口嘗和鼻聞。
葯材的氣味與其所含的成分有關,鼻聞是比較重要的鑒別方法,尤其對於鑒別一些有濃郁氣味的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魚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口嘗法鑒別葯材的意義不僅在於味道還包括「味感」,味分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黃連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則分為麻、澀、淡、滑、涼、膩等。葯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學物質也有密切關系,在中葯材口嘗鑒別的實踐中,可按葯材的品種和質量分類進行判斷。
四、水試和火試。
有些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燒灼一下會產生特殊的現象。如熊膽的粉末放在水中,會先在水面上旋轉,然後成黃線下沉而不會擴散。麝香被燒灼時,會產生濃郁的香氣,燃盡後留下白色的灰末。這些特殊的現象都與葯材內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密切的關系,是常用的鑒別方法。

8. 中葯制劑中常用的鑒別方法有哪些

中葯常用的鑒定方法有:來源(原植物、原動物和礦物)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及理化鑒定等方法。
1、來源鑒定是應用植(動)物的分類學知識,對中葯的來源進行鑒定,確定其正確的學名;應用礦物學的基本知識,確定礦物中葯的來源。以保證在應用中品種准確無誤。
2、性狀鑒定是用眼觀、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試等十分簡便的鑒定方法,來鑒別葯材的外觀性狀。這些方法在我國醫葯學寶庫中積累了豐富的傳統鑒別經驗,它具有簡單、易行、迅速的特點。性狀鑒定和來源鑒定一樣,除仔細觀察樣品外,有時亦需核對標本和文獻。對一些地區性強或新增的品種,鑒定時常缺乏有關資料和標准樣品,可寄送少許樣品到生產該葯材的省、自治區中葯材部門或葯品檢驗所了解情況或請協助鑒定。必要時可到產地調查,採集實物標本,了解生產、加工、銷售和使用等情況,以便進行鑒定研究。直觀的性狀鑒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葯鑒定工作者必備的基本功之一。
3、顯微鑒定是利用顯微鏡來觀察葯材的組織構造、細胞形狀以及內含物的特徵,用以鑒定葯材的真偽和純度,顯微鑒定常配合來源、性狀及理化鑒定等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當葯材的外形不易鑒定,或葯材破碎或呈粉末狀時,此法較為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已將顯微鑒定應用到很多中葯和中成葯制劑的鑒別中。進行顯微鑒定,鑒定者必須具有植物(動物)解剖的基本知識,掌握製片的基本技術。顯微鑒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4、理化鑒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學的或儀器分析方法,鑒定中葯的真實性、純度和品質優劣程度,統稱為理化鑒定。通過理化鑒定分析中葯中所含的主要化學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無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質的有無等。

9. 如何鑒別中葯材

中葯材種類繁多,葯用部分不一,鑒別時觀察的方法和重點也不完全相同。現將中葯材各部位鑒別時的注意要點簡介如下:
一、 根(根莖)類:
應注意觀察其大小、形狀(如南沙參圓錐形、蘿卜圓柱狀、半夏球形、大黃塊狀);表面特徵(如顏色、平滑或粗糙、有無裂紋、皺紋及皮孔等);質地(如附子堅硬、黨參柔韌、黃芪纖維性、貝母粉性);氣味(如當歸芳香微甜苦、一見喜極苦);斷面(這對鑒別起重要作用,如單子葉植物根有明顯髓部、雙子葉植物根常見菊花紋而無髓部、根莖類往往有油點等)。
二、 莖木類:
應注意觀察其形狀(通常圓柱形或方柱形,如紫蘇梗呈現扭曲如雞血藤),表面(草質莖乾燥時多皺縮、木質莖多平滑如桑枝、有的節部膨大如接骨金栗蘭。此外,觀察皮孔,芽痕及殘存枝條等);質地、斷面(草質莖多中空輕松,易折斷,纖維性,如麻黃;木質莖多堅硬,有放射狀射線或年輪,如木通等),氣味(如桂枝香辣)等。
三、 皮類(包括根皮及干皮)
:應觀察其形狀(如黃柏板狀、厚朴捲筒形;外表面(如丹皮平滑、地骨皮鱗片狀,此外看皺紋,皮孔等);內表皮(一般較平滑,顏色較深);斷面(如桂皮顆粒狀、川槿皮纖維狀、黃柏裂片狀、杜仲有絲、也有平坦的);氣味(杠柳皮氣香味苦)等。
四、 全草類:
為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地上都份入葯,鑒別時要分別觀察它的根、莖、葉、花、果、種子等部分。
在鑒別中葯材過程中,如有疑問則須與正品標本核對比較,或用其它的鑒別方法。

閱讀全文

與中葯飲片的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