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體溫的測量方法有哪幾種
體溫量法
高燒標准
測量時間
測量方式與步驟
測量限制
耳 溫
38℃以上
1~3秒
1. 將耳道拉直成一直線,再把耳溫槍槍口對准鼓膜,進行測量。
2. 若有耳疾,或外耳道內分泌物多,會影響測量准確度。
肛 溫
38℃以上
1~3分
1. 趴卧在床上或大人腿上。
2. 先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體溫計,並以冷水沖凈(勿用熱水)。
3. 在溫度計肛表上約2公分處,塗抹一圈凡士林。
4. 待肛門的括約肌放鬆,以輕輕旋轉的方式,將體溫計緩慢插入肛門約2公分
1. 小心孩童因不當扭動造成溫度計侵入傷害。
2. 有腹瀉或肛裂等症狀的寶寶,不可量肛溫,避免刺激肛門。
3. 置於肛門的溫度計,使用前須先消毒干凈。
腋 溫
37.2℃以上
3~10分
1. 將溫度計歸於起始設定值。
2. 將體溫計放置腋窩下,並使上臂緊貼於胸部皮膚測量。
1. 過小的寶寶,容易因為隨意移動,影響體表腋溫測量的准確度。
2. 較大或過胖的嬰兒,容易因皮下脂肪過厚,造成測量准確度不高。
口 溫
37.5℃以上
2~5分
1. 將溫度計歸於起始設定值。
2。將溫度計含於舌下。
1. 過小寶寶不建議使用,容易有咬斷溫度計的風險。
2. 測量口溫前半小時, 不可食用熱食,以免干擾准確度。
3. 含於口中的溫度計,使用前須先消毒干凈。
額 溫
37.2℃以上
1~3秒
利用紅外線器械測量,或徒手感應溫度。
1. 額頭的體表溫度起伏,受外界環境影響大, 准確度不高。
背 溫
37.2℃以上
3~10分
1。讓寶寶呈現平躺姿勢。
2. 將溫度計置於寶寶後背的兩側肩胛骨之間,讓寶寶緊貼著溫度計。
1. 體表溫度准確度不高。
2. 需注意讓平躺的寶寶不亂動,以免影響測量准確度。
⑵ 量體溫有哪些辦法
生病的時候,往往都要測量體溫,關於測量體溫的方法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那麼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來,本文就為大家介紹測量體溫的三種方法,僅供大家參考。想要了解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哦!下面請看具體的介紹。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溫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3~38攝氏度為低熱,38.1~39攝氏度為中度發熱,39.1~41攝氏度為高熱,41攝氏度以上為超高熱。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測量體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口測法
通常在我們測量口腔溫度的時候首先現將溫度計做清潔消毒處理後用口含的方法將溫度計置於舌頭下面,保持口含姿勢五分鍾左右的時間,然後將溫度計取出讀出數值。正常值溫度在36.3℃~37.2℃之間.
2、腋測法
腋測法就是指將溫度計夾在我們的腋窩下面夾緊保持時間五分鍾左右,然後讀取溫度計的數值。正常的數值是在36.3℃~37.2℃之間。
3、肛測法
肛測法的操作流程是首先將溫度計做清潔消毒處理後,在溫度計表頭塗適量潤滑劑,然後把溫度計小心插入肛門保持時間五分鍾左右。最後將溫度計小心取出讀出數值,正常值在36.3℃~37.2℃之間。
在測量體溫時,應該根據病人病情選擇合適的測量體溫的方法:
1、凡嬰幼兒、精神異常、昏迷、口鼻腔手術以及呼吸困難、不能合作的病人,不宜測口腔溫度。
2、凡消瘦不能夾緊體溫計、腋下出汗較多者,以及腋下有炎症、創傷或手術的病人不宜使用腋下測溫法。
3、凡直腸或肛門手術、腹瀉,以及心肌梗塞的病人不宜使用直腸測溫法。
以上就是關於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紹之後,已經知道測量體溫的方法了。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知道,測量體溫的方法主要有三種,而且這三種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都是略有差異的,所以大家在測體溫的時候,一定要事先了解下對應體溫測量方法的正常參考數值哦!
⑶ 怎樣測體溫
正常人體溫在36~37℃之間,上午比下午高。測體溫的方法有3種:腋下法、口腔法和肛門法,其中以腋下法最為普遍。
1.操作要領:
測體溫前,應用拇、食指握緊體溫表上端,手腕急速向下向外甩動,將水銀柱甩到35℃以下。
腋下測溫時,要解開病人胸前衣扣,擦去其腋窩部的汗水,將體溫表的水銀頭放在腋窩當中,並緊貼皮膚,水銀頭不能伸出腋窩外,讓病人屈臂,手扶對側肩部以夾緊腋窩。測試時間為10分鍾。
肛門測溫時,應先在水銀頭塗少量油類物質進行潤滑,再慢慢將表的水銀端插入肛門2.5~3厘米(嬰兒僅放入水銀頭即可),並用手握住體溫表的上端,以防脫落折斷。3分鍾後取出,用軟手紙將表擦洗,然後再檢溫。
口腔測溫時,應將體溫表放於病人舌下,囑病人將口唇閉起,但不要「咬牙切齒」。測試3分鍾後,可取出查溫。
查看所測得溫度度數時,應一手橫持體溫表緩慢轉動,取水平線位置背光觀察水銀柱所示溫度刻度。
用畢體溫表後,應用冷水及肥皂進行清洗,不要用熱水沖洗。擦乾後插入表套中存放。必要時,可用75%酒精或60。白酒消毒,時間為30分鍾。
2.注意事項:
腋下法簡便、安全、衛生、舒適,一般情況下均可使用;昏迷病人及嬰幼兒,可使用肛門法。
甩體溫表時應注意四周,不要碰上其他物品而損壞體溫表。
運動、哭鬧、進食冷熱飲、擦浴等活動均可影響體溫的測量,故應等待20分鍾後再測。
用腋下法測溫時,體溫表和皮膚之間不能夾有內衣或被單。
測溫一般為一日2次,必要時可每1~2小時測一次體溫。
肛表、口表宜專人使用。
⑷ 常用測試體溫的方法有哪幾種
腋下測溫法:先將體溫計汞柱甩到35℃以下。將體溫表放入腋下,水銀柱放在腋窩中間,將溫度計夾住。如腋下有汗要擦乾。10分鍾後取出體溫表,看錶上溫度。
·肛門測溫法:肛門測溫要使用肛表,將汞柱甩到35℃以下。在肛表頭抹上少許肥皂或食用油。病人屈膝側卧,將表從肛門輕輕插入2-2.5厘米,對小嬰兒,只需將肛表水銀頭放入肛門即可。3分鍾後將體溫計從肛門取出,用紙巾將體溫計頭擦拭乾凈,看體溫。
·口腔測溫法:將口表汞柱甩到35%以下。將口表放入病人舌下,叫病人閉住嘴用鼻呼吸,3分鍾後看溫度。口腔試體溫雖然簡便,但不適於小兒。
標准答案 都在這了、、差不多 就是 最佳答案了吧LZ先生
⑸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
測量體溫的方法較為簡單,但這是護理發熱病人的一項重要工作。體溫表有口表、肛表和腋表之分。正常人的體溫,口溫為36℃~37℃,肛溫稍高於口溫0.3℃~0.5℃,腋溫則低於口溫0.2℃~0.4℃。體溫可由於某些因素而發生變異,如女性平均體溫比男性高0.3℃;在進食、沐浴及劇烈運動後,都可使體溫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晝夜24小時的體溫也不盡相同,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午2~8時體溫最高,但波動幅度一般不超過l℃。總之,體溫可隨著機體活動的多少、代謝的高低而變化,隨著測量體溫的時間、部位而有所不同。因此,測量體溫時,應注意排除上述影響因素。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口溫法、腋溫法、肛溫法。
口溫法:除患有口腔疾病、意識不清者均可選用此法。測量體溫前,將消毒好的體溫計的汞柱甩至35℃以下,然後,把體溫計的水銀端放置病人舌下,囑病人口唇閉緊,不要用牙齒咬體溫計,3分鍾即可。此法方便,時間短,但易受飲水、進食的影響,因此,應在飲水、進食後30分鍾測量。
腋溫法:將甩至35℃以下的體溫計的水銀端置於腋下,貼緊皮膚,屈臂過胸,夾緊體溫計,3~5分鍾後即可取出。此法簡單方便,是較為普遍的測體溫法。
肛溫法:多用於昏迷病人,此法比較准確,誤差小。患者側卧或平卧,將甩至35℃以下的體溫計的水銀端,塗少許潤滑劑(液體石蠟、肥皂水、凡士林等),插入肛門內約4厘米,3分鍾後取出,觀察度數。測量體溫後,應注意體溫計的清洗、消毒,尤其是口表、肛表測量後,先用清水沖洗,後用75%酒精或0.1%新潔爾滅浸泡。一般將體溫為37℃~38℃時稱低熱,38℃~39℃為中度發熱,39℃~40℃為高熱,40℃以上為過高熱。
⑹ 測體溫的方法有哪幾種,測出的體溫有沒有差別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呢?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發燒的情況,嬰幼兒是發燒的易發人群,如果孩子出現發燒的情況,我們一定要准確的掌握孩子的體溫,如果有必要的話,需要及時的就醫治療!那麼怎麼給孩子測量體溫呢?我們一般會採用腋下測量體溫的方法,其實還有很多的測量體溫的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五、額溫的測量
額溫的測量主要是利用紅外線器械測量額頭的溫度。但由於額頭的體表溫度受外界環境影響大,准確度不是很高,所以使用並不廣泛。但是由於其測量速度快,不緊密接觸人體,所以常用於公共場所人體溫度的普查和初篩,以減少疾病的傳染和疫情蔓延。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呢?以上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常用的測量體溫的方法,無論孩子是否發燒,我們都要注意孩子的體溫,如果感覺孩子體溫過高的話,那麼我們一定要准確的給孩子測量體溫!
⑺ 測量人體體溫的方法有哪些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口溫法、腋溫法、肛溫法。口溫法:除患有口腔疾病、意識不清者均可選用此法。測量體溫前
⑻ 常用的量體溫的方法有幾種
1腋窩下量體溫。這是中國家庭中可以說最常見的方法了。操作很簡單,取來體溫計,觀察下顯示多少,將裡面汞柱甩至35度一下,然後用腋窩夾住,注意那個金屬頭要放在腋窩中間,靜候十分鍾,取出觀察即可。此外,現在還出現了電子體溫計,大約一分鍾就可以取出觀察。
2測口腔體溫。取來測口腔溫度的體溫表,將頭部伸入口中,壓在舌頭下面,嘴部放鬆,牙齒不要咬合。大約3分鍾以後拿出觀察結果。這種方法在歐美一些國家用的比較多,在中國不太常見。
3測直腸溫度。取相應的溫度計,在水銀端塗抹一定的潤滑劑,然後插入肛門約5厘米,3分鍾後取出。注意這三分鍾內要扶住體溫計。這是測量體溫最准確的方法。
⑼ 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體溫測量常用的方法有口腔測量法、腋下測量法和肛門測量法三種。用於口腔測量的體溫表叫口表,用於腋下測量的體溫表叫腋表,用於肛門測量的體溫表叫肛表。無論用哪種測量方法,測量前都應將體溫表內的水銀柱甩至35℃以下。
測量體溫的具體方法如下:
(1)口腔測量法:將口表消毒、擦乾,將水銀頭端放於患者舌下,讓患者緊閉口唇,切勿用牙咬,也不要說話,以免體溫表被咬碎或脫落。3分鍾後取出,在光亮處,將體溫表橫持,並慢慢轉動,觀察水平線位置的水銀柱所在刻度。正常的口腔溫度為36.2~37.2℃。
(2)腋下測量法:擦乾患者腋下,將腋表輕輕放入患者 腋下,使水銀頭端位於腋窩的頂部,讓患者夾緊腋窩。5~10 分鍾後取出,查看方法同口表。正常腋下體溫為36~37℃。
(3)肛門測量法:讓患者屈膝側卧或俯卧,露出臀部,將塗有凡士林或肥皂液的肛表水銀端,輕輕插入肛門內約3~4厘米。3分鍾後取出,用軟紙擦凈體溫表後,讀出體溫刻度。正常肛門體溫為36.5~37.7℃。
⑽ 測量體溫方法有哪些
口溫法:除患有口腔疾病、意識不清者均可選用此法。測量體溫前,將消毒好的體溫計的汞柱甩至35℃以下,然後,把體溫計的水銀端放置病人舌下,囑病人口唇閉緊,不要用牙齒咬體溫計,3分鍾即可。此法方便,時間短,但易受飲水、進食的影響,因此,應在飲水、進食後30分鍾測量。
腋溫法:將甩至35℃以下的體溫計的水銀端置於腋下,貼緊皮膚,屈臂過胸,夾緊體溫計,3~5分鍾後即可取出。此法簡單方便,是較為普遍的測體溫法。
肛溫法:多用於昏迷病人,此法比較准確,誤差小。患者側卧或平卧,將甩至35℃以下的體溫計的水銀端,塗少許潤滑劑(液體石蠟、肥皂水、凡士林等),插入肛門內約4厘米,3分鍾後取出,觀察度數。測量體溫後,應注意體溫計的清洗、消毒,尤其是口表、肛表測量後,先用清水沖洗,後用75%酒精或0.1%新潔爾滅浸泡。一般將體溫為37℃~38℃時稱低熱,38℃~39℃為中度發熱,39℃~40℃為高熱,40℃以上為過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