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疫情期間口罩為什麼那麼貴政治觀點
總的來說,口罩需求大量增加,而供給相對不足,使得口罩價格飛漲。在口罩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也出現了囤積居奇等破壞市場規則的現象出現。最終政府出面干預,通過口罩生產補貼和限制口罩價格的方式穩定了口罩價格。在疫情平緩、生產復甦之後,口罩的供給與需求通過市場價格機制達到了一個新的均衡點。
本文選取了天貓某電商的N95口罩產品,通過其所顯示的歷史價格記錄,可以看到該款口罩的價格變動情況。
某電商N95口罩的歷史價格記錄
一.短時間內大幅上漲
在需求方,因為疫情的爆發使單個買者對口罩的購買意願顯著加大,同時也使許多原來對口罩沒有需求或支付意願低於其價格的人作為口罩的消費者加入。從而導致口罩的需求量劇增,需求曲線由D1移動到D2。
在供給方,由於疫情影響,口罩廠商也加大了口罩供給,但疫情交通封鎖和春節返鄉,勞動力不能充分就位,而且春節假期需要支付三倍工資。另外生產的許多口罩馳援疫區。所以真正流入市場的口罩供給增加並不顯著,供給曲線由S1移動到S2。
因此市場上短時間內出現了嚴重的供不應求,導致口罩價格P1短時間內大幅上漲至P2 。
短期內口罩嚴重供不應求
二.在高價格區間內繼續穩步上升
在需求方,由於民眾對口罩有價格上漲的預期,口罩具有了增值性,並且不因二手交易的次數而貶值,因此便有人追漲殺跌、囤積居奇,哄抬口罩價格。從而導致口罩的需求量隨著價格的上升而上升。需求曲線出現了與價格正相關的現象。(和吉芬商品很相似但不一樣)
口罩的追漲殺跌現象
吉芬商品:英國人吉芬於19世紀發現,1845年愛爾蘭發生災荒,土豆價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卻反而增加了。原因是消費者收入較低,買不起其他食品,或者說,消費的主食因收入的限制而只好採用土豆,當土豆價格上漲時,他們預期價格還會漲,於是就去搶購了。這一現象在當時被稱為"吉芬難題"。這類需求量與價格成同方向變動的特殊商品以後也因此被稱作吉芬物品。
另外,第一疫情期間口罩的需求彈性小。只有N95口罩可以抵禦新冠病毒入侵,因此其幾乎沒有相近的替代品。而且疫情期間,出門帶口罩成為強制性規定,口罩成為生活必需品。另外從疫情爆發到現在時間較短。種種原因導致口罩的需求彈性幾乎為0。同時原來對口罩沒有需求或支付意願低於其價格的人作為口罩的消費者繼續加入。第二,由於疫情期間口罩價格一再上漲,消費者對於口罩的價格有上漲的預期。因此消費者進一步增加當前購買的口罩數量儲存起來,以減少未來更高價格時口罩的購買量。第三,在疫情的特殊時期,消費者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在全市乃至全國范圍內貨比三家,由此造成了信息不對稱,買者不得不或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以較高的價格買入口罩。從而導致口罩需求曲線由D1移動到D2。
在供給方,國家開始支持口罩生產,但政策具有滯後性,並由於上文已經提到的人員返工難,大量口罩馳援疫區而不進入市場的原因,口罩供給依然在緩慢增加。從而導致口罩供給曲線由S1移動到S2。而且由於物資人員無法流動,加之口罩生產本身需要一定許可證書,因此一些廠商在特定的小尺度區域形成壟斷,提高了價格。
因此市場上現階段供不應求的狀況得到緩解但仍存在。由於口罩需求彈性趨近於0,也就是說口罩的需求不會因為價格升高而減少,所以很容易出現天價口罩,一些市場失靈的現象開始出現。口罩價格由P1小幅上漲至P2。
需求彈性趨零,價格小幅上漲
三.大幅下降
國家口罩生產補貼政策開始發揮作用,但供需雙方仍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同時政府出台口罩限價罰款政策。供求力量趨向於使價格P1向均衡變動,但價格上限對市場產生了限制性約束,於是口罩價格大幅下降。由於各地限價標准和處罰力度不統一,口罩實際價格P2沿著價格平均上限上下波動。此時口罩存在短缺,葯店不再進貨口罩,因為賣口罩無利可圖,一些人通過關系獲得口罩,一些人無法獲得口罩,而在灰色市場上口罩價格更高。
限制性的價格上限
四.在低價格區間穩定,但仍略高於正常水平
在需求方,隨著疫情形勢好轉,民眾不再恐慌地囤積口罩,口罩的需求量在近幾個月的增長後趨於穩定。在供給方,口罩的生產逐步恢復。較高的需求和較高的供給達到了新的均衡,口罩市場恢復原有的良好運行環境,口罩價格降低並保持穩定。由於疫情還未完全解除,口罩仍是必要且熱銷的生活物資,其價格仍相比疫情前高。
⑵ 疫情以來,國家針對口罩的價格控制提出了哪些政策呢
安徽省發布《指南》,對7種非必需佩戴口罩的情形和13種需要戴口罩的情形進行了細化規定,主要是針對低風險地區的居民,給予了適當的放寬。
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則就是7種非必需佩戴口罩的情形,包括個人獨處、開車時;獨自在室外空曠且人員稀少地區;安康碼均為綠碼且居家家庭成員中均無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等,意味著在符合條件的公共場合,市民可以選擇不戴口罩。
顯然,這是地方防控政策的一個重大調整,預示著安徽省的低風險地區市民無需一直戴口罩了,只在必須的環境下佩戴,以防止病毒感染,同時可以在適當的場合摘下口罩。
3月14日,安徽全省退出高中風險地區,全省105個縣市區全部為低風險地區。這是安徽在疫情全面好轉的形勢下,所做出的合理調整措施,不僅有助於促進社會經濟快速恢復正常化,也得以堅定民眾防疫信心,讓大家看到防疫勝利的曙光。
佩戴口罩政策的調整,可以緩解「一罩難求」的壓力。目前,雖然口罩供應能力大幅增加,但是口罩購買難度還是較大,價格也偏高,民眾的購買壓力很大。而且,市民必須要戴口罩才能出門、上班,無形中阻礙了復工復產復課的步伐,調整後即可緩解供需矛盾,減少消耗,將口罩資源節約下來,供給最需要的人群,從而加快復工復產復課速度,讓各行各業得以快速恢復。
此前,出於疫情防控所需,各地對佩戴口罩的管控力度很大,有些「硬核」措施存在越界行為,各地均發生了一些因戴口罩的爭執、糾紛。事實上,按照專家的建議,在低風險地區,並非所有公共場合都必須佩戴口罩,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安全可靠的公共環境下,諸如公園僻靜處鍛煉、下田幹活、全體員工健康碼、間距一米外等,都可以不戴口罩。顯然,安徽佩戴口罩政策的調整,也符合科學觀點。
可見,在進入疫情的後期階段,各地應調整防控工作的重點,主要防範境外輸入性疫情和疫情反復,對其它領域可以逐步松綁,以全面恢復生產,促進社會經濟正常化。
疫情期間的口罩具有阻斷傳染的作用:
也就是說,佩戴口罩有很強的正外部性,這時,社會合意的結果是能夠讓盡量多的人得到口罩。在存在正外部性的市場上,價格機制配置資源的結果不是社會最優的。而在颶風來襲的小鎮上,一個家庭使用多少冰塊本身並沒有很強的正外部性,除非在那個故事裡添加新的條件。
當局部壟斷,加上邊際支付意願非常高,再加上存在正外部性,這三個條件同時成立的時候,對口罩進行價格管制就是可行的,但也要允許一定幅度的漲價。
我同時強調,這三個條件必須以很小的時間窗口為條件。一旦供給跟上,管制價格就毫無必要了。而且管制價格必須與限購同時實施,以免出現少數人優先得到大量資源的不公平結果。
⑶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流行期間口罩漲價怎麼辦
市場監管總局:
凡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的防疫用品,大幅度提高銷售價格,串通漲價,以及其他違反價格法律法規的行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典型案例及時予以公開曝光。廣大群眾還可及時撥打12315舉報。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堅決維護防疫用品市場價格秩序的公告
2020年第3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價格監督檢查和指導,廣大經營者恪守商業道德、依法誠信經營,積極組織防疫用品生產、保障銷售,與全社會一道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保持防疫用品市場價格秩序總體平穩。但也有少數經營者借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機,哄抬口罩等相關商品價格,嚴重違背商業道德,嚴重違反價格法律法規。為打贏抗擊疫情攻堅戰、保護廣大群眾和合法經營者正當權益,依據《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等法律法規,現就加強口罩、消毒殺菌用品、抗病毒葯品及相關醫療器械等防疫用品市場價格監管,維護防疫用品市場價格秩序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凡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的防疫用品,大幅度提高銷售價格,串通漲價,以及其他違反價格法律法規的行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典型案例及時予以公開曝光。
二、廣大經營者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嚴格依法經營,合法合理行使自主定價權,嚴格執行政府依法制定的價格干預措施和緊急措施,做到明碼標價、誠信經營。
三、廣大群眾積極監督,發現串通漲價、哄抬價格或者其他價格違法行為的,及時撥打12315舉報。
四、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價格監管工作力度,維護好市場秩序。
市場監管總局
2020年1月25日
⑷ 受中國疫情影響口罩價格連續上漲,對此海外商家有什麼措施
還有有關報道,韓國的口罩供應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這個主要是因為有人預計防護用品價格將提高,然後將他們惡意的囤積造成的。就是有個別的人,他們把口罩的數量都囤積到他們自己那裡,然後等市場沒有足夠的考照的時候,他們再拿出來賣高價,然後自己掙國難財,這樣的人真的極其沒有素質,沒有公德心。我們中國的疫情十分的嚴重,所以說考察的價格也是在連續上漲,俄羅斯普京,他就說凡事讓口罩連續上漲了,這些葯店他的執照都應該全部被吊銷,既然他們選擇一這種方式發國難財也就應該做出一定的懲罰,殺雞儆猴 。就是為了打擊一些人惡意囤積防護性口罩和手部消毒劑的行為,然後用來給自己發國難財 。這種人真的是很沒有良心,就簡直是社會的敗類。 所以政府也是推出了相關的一些措施,就在每個人都在擔心這些相關的日用產品。是多麼緊缺的時候,有一些企業開始為這些不公平的商業操作被罰款, 政府也都是會表示像那些哄抬口罩物價等市場操縱行為會被定位違法犯罪行為。
⑸ 疫情期間口罩供需不平衡,政府應該如何對口罩市場進行干預
政府採取的措施就是徵收那些大型企業所生產的口罩,然後有政府統一配發。
⑹ 試用經濟學原理論分析,面對口罩上漲,政府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1、要求經營者嚴格依法明碼標價,維護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要求相關醫葯銷售公司、連鎖企業採取措施保障供應,加強價格自律,穩定相關醫療用品價格。
2、有關部門應該問題政策催繳單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平台,現場警告和其他形式提醒相關業務單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採取各種措施,確保供應,穩定物價相關的衛生防護設備和葯物,推動價格監督閾值。
3、經營者不得捏造、傳播漲價信息,不得囤積、提價或者從事其他違法活動。如果消費者發現有商家借機漲價或未明碼標價,請保留相關證據,並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提供線索。
4、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抑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加強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產能過剩行業擴張。
5、穩定市場的關鍵是要保證基本生活必需品有庫存,不賣光。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增加重要商品的國內市場供應。
(6)解決疫情期間口罩漲價的方法擴展閱讀:
疫情期間口罩價格上漲的原因:
1、材料和人工成本都在上漲,因此口罩的成本也在飆升。
口罩最重要的原材料熔融噴布,從海外渠道進口,價格上漲50%以上,特別是國內市場。包括耳帶和金屬鼻夾在內的其他原材料也在不同程度地漲價。
在用工方面,由於用工荒、假期加班等因素,成本是原來的兩到三倍。加起來至少是口罩價格的兩倍。
2、比原材料價格上漲更嚴重的問題是原材料短缺。
近兩年,國內口罩行業處於相對下行環境,相關上下游生產萎縮。由於這一流行病的爆發,需求急劇增長。即使原口罩廠已經滿負荷運轉,很多廠家已經暫時轉型,原材料仍將供不應求。
⑺ 口罩,通貨膨脹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摘要 2、成本推動生產成本上升是我國目前的通貨膨脹的另一個原因。首先,工資成本上升。中國各地政府相繼提高最低工資標准等因素也導致工資成本上升。其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中國對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資源的需求也大幅度增長,中國對國外資源的依存度也迅速提高。這導致資源價格的上升,也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第三,隨著節能減排在全世界逐步得到認可,以及我國經濟面臨的資源壓力,我國政府對節能減排也越來越重視,相應的要求和標准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這種要求,企業就得增加人力、物力,這就客觀上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⑻ 如何用價值規律來分析口罩漲價的原因
引言:當地社會新冠肺炎還沒有徹底杜絕,因此口罩還是非常有必要佩戴的。而在現階段口罩的價格也在持續上漲,是什麼原因導致口罩持續上漲呢?現在有很多地方的疫情基本控制,可是大家都還在囤著口罩。今天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口罩漲價的原因。
剛開始有很多人加入製造口罩的行業當中,因為當時非常的迫切需要口罩有利可圖,可是在後來疫情在慢慢被控制住之後,製造口罩的廠家變多了,但是買口罩的人被分散之後,沒有那麼大利潤可圖,所以就沒有再進行相關口罩製造的行業。這也就導致在後來沒有產品的時候導致口罩價格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