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研發出新冠病毒快速核酸檢測方法,具體多長時間就能出結果
單獨新冠狀病毒疾病的核酸檢測可以產生約30分鍾的結果。在核酸檢測過程中,首先需要採集樣本,然後保存和運輸。從採集樣本到結果大約需要6個小時,有時等待時間會更長。進行核酸檢測時,應首先處理樣本。許多咽拭子樣本送到實驗室後,需要進行檢查和分類。這個連接大約需要3~4個小時。
病原體核酸的一步快速檢測。沒有核酸提取和純化,沒有PCR擴增;通過處理溶液,病原體被直接切割,目標核酸被釋放。靶核酸和探針形成DNA/RNA雜交。熒光粒子識別DNA/RNA雜交的熒光信號,實現對樣本中目標核酸的定性判斷。該套件可在室溫下儲存和運輸,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冷鏈物流的依賴。該技術在樣品檢測的及時性、技術平台的可用性、檢驗檢測的方便性、試劑環境的適應性等方面表現良好。
Ⅱ 我國批准5款新冠抗原自測產品上市,這與核酸檢測的區別在哪兒
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將轉變為常態化,目前已經有5寬新冠抗原自測產品上市,這種自測產品與核酸檢測的區別有:
一、二者的基本原理不同
抗原自測針對的是病毒抗體,也就是病毒表面的結構蛋白,人體被感染病毒後,這些結構蛋白會刺激免疫細胞產生相應抗體,自測試劑對這種抗體做出反應來確定個體是否被感染。核酸檢測是針對病毒內部的遺傳物質,這個過程就比較復雜,需要藉助專業的機器才能實現。
Ⅲ 什麼是核酸檢測
作為新冠狀病毒的篩選手段,核酸檢測被推到了大眾視野之中,那麼核酸檢測到底是什麼呢?核酸檢測的物質是病毒的核酸。核酸檢測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標本、血液或糞便中是否存在外來入侵的病毒的核酸,來確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檢測為核酸「陽性」,即可證明患者體內有病毒存在。新冠病毒感染人體之後,首先會在呼吸道系統中進行繁殖,因此可以通過檢測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斷人體是否感染病毒。所以說,核酸檢測陽性可以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的金標准。
現在疫情防控仍然是非常嚴峻,無論是上學還是工作,好多學校及單位都是要求結果陰性的報告單。
1、陽性代表的是感染了新冠病毒,陰性代表的是沒有感染。核酸檢測是在實驗室的條件下,通過分析致病微生物DNA或者RNA基因學的序列,進行臨床病因學的確診。
2、此種核酸檢測的方法是利用PCR擴增的方法進行檢測,需要很多的步驟,最快也要6個小時才能出結果。此種檢測靈敏度高、成本高,完全手工操作,工作量非常大,同時要求實驗室的條件也非常高。它是目前及早確定病人是否感染病毒,並且及早發現和及早治療最有效的檢測方法。
Ⅳ 「核酸檢測」是不是可以檢測到所有病毒還是只能檢測到新冠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通過核酸檢測發現病毒感染者,已經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檢測方式。針對目前肆虐全球的德爾塔變異毒株,我國自主研發的檢測產品能夠快速精準識別。那麼,核酸檢測為什麼能發現病毒感染?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與此有關的科學問題。
DNA分子擴增技術是核酸檢測法關鍵
所有生物除朊病毒外都含有核酸,核酸包括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僅含有RNA的病毒,病毒中特異性RNA序列是區分該病毒與其它病原體的標志物。
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就是要檢測病毒的RNA基因組的一些有標志性的基因片段,用核酸檢測試劑就能檢測出來。
在新冠疫情發生初期,中國研究人員在極短時間內就完成了對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的解析,並通過與其他相似病毒,如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對比,發現了新冠病毒中的特異核酸序列。因此,如果能在受檢者樣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的特異核酸序列,就可以判斷此人被感染。
檢測新冠病毒特異核酸序列,要先將新冠病毒核酸(RNA)逆轉錄為DNA,再採用PCR(多聚酶鏈反應)方法進行放大或擴增,以檢測特定的基因序列。
PCR的作用是擴增DNA,也就是對選擇出的具有特異性的新冠病毒部分獨特的基因片段作為靶標DNA,將其序列進行指數級的擴增。每一個擴增出來的DNA序列,都可與預先加入的一段熒游標記探針結合,產生熒光信號。擴增出來的靶基因越多,累計的熒光信號就越強,以此來確定樣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也即確診受檢者是否被感染。
這種核酸檢測技術的關鍵,是對病毒特異性DNA片段進行擴增。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發表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讓人們知道了DNA的分子結構,也開啟了從分子上理解生命的時代。但是,人體的一個細胞只有一組DNA,既微小,又難以分離和提取來進行體外研究。要進行DNA分子的研究,必須有一種技術能在體外擴增DNA分子。
197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科拉納等人提出核酸體外擴增的設想,經DNA變性,與合適的引物雜交,用DNA聚合酶延伸引物,並不斷重復該過程便可擴增DNA。但是當時技術水平有限,這一設想難以實現。
1976年,就讀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生物系的中國台灣科學家錢嘉韻,從黃石公園熱泉中發現的嗜熱菌中提取了高溫DNA聚合酶,使得擴增DNA的設想又前進了一步。
PCR技術發明完成最後一腳射門的射手是美國生物化學家凱利·穆里斯。據穆里斯回憶,1983年4月的一個星期五晚上,穆里斯開車去鄉下別墅的路上,猛然閃現出多聚酶鏈反應(PCR)的想法。1985年,穆里斯在Cetus公司工作期間,成功發明了PCR。
PCR發明後,有人贊譽這一發明將生物學劃分為兩個時代:PCR前時代和PCR後時代。有了PCR技術,可以將任意痕量的DNA分子擴增,應用於各個方面,如診斷疾病、生物個體識別、親子鑒定、刑事鑒識發現罪犯、產前診斷確診遺傳病等。由於發明了PCR,穆里斯獲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核酸檢測法不僅用於新冠病毒感染的診斷,也廣泛用於其他病毒性感染疾病。2003年「非典」期間,中國研究人員研發出巢式PCR技術的核酸檢測試劑盒,用以診斷病人。此後,對H7N9禽流感也研發了核酸檢測試劑盒。2014年,中國「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其中新型核酸檢測技術一次能對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三種病毒同時檢測,大大縮短了檢測的窗口期。此外,埃博拉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征病毒等病毒檢測中,都曾使用核酸檢測試劑盒。
為何有人經過多次檢測才能查出陽性
現在,PCR用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診斷上,是通過快速擴增新冠病毒的特定基因片段來確認受檢者是否被病毒感染的。目前常用的是利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研發的試劑盒。
盡管RT-PCR試劑盒檢測比較可靠,但是在最開始也有假陰性,即檢測不出實際上已被病毒入侵的感染者。出現核酸檢測假陰性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剛開始研發的試劑盒質量不是很高,但後來經過改進,這一質量短板得到解決。另一個原因是,患者在做前幾次檢測的時候,病毒還沒有充分感染人體細胞,病毒有一個逐漸進入細胞的過程。因此,有的人經過多次檢測才查出病毒核酸陽性。
中國國家衛健委頒布的《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規定,採集標本的種類里有上呼吸道標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下呼吸道標本(深咳痰液、呼吸道抽取物、支氣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肺組織活檢標本),血液標本,血清標本,後來又增加了糞便、肛拭子。但在實際操作中,採取最多的是咽拭子、鼻拭子之類的上呼吸道標本。
由於新冠病毒通常出現在感染肺部深處的組織和細胞,因此下呼吸道標本對檢測來說是最好的,病毒多、最易檢測出來。但是,深肺組織樣本不好採集,而病人咳嗽的時候,一些病毒是可以被帶到上呼吸道,而且病毒也可以感染上呼吸道,因此上呼吸道標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已成為標准采樣。
核酸檢測的過程包括樣本採集、樣本處理、核酸提取、進行PCR檢測等多個步驟,現在整個平均檢測時間需要2-3個小時。由於它是直接對採集標本中的病毒核酸進行檢測,特異性強、敏感度相對較高,因此是當前新冠病毒感染檢測的主要手段。
延伸閱讀
抗體檢測和抗原檢測也是新冠病毒感染診斷方法
除了核酸檢測,現在對新冠病毒感染的診斷也採用另一種常用的方式,即抗體測試法。一般情況下,人被新冠病毒感染後,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來攻擊病毒,因此,檢測抗體也是一項可靠的判斷人是否被病毒感染的方式。不過,由於在病毒感染早期,人體內可能還沒有產生抗體,存在檢測的窗口期,因而抗體檢測法只能作為確診的補充診斷手段或應用於聚集性疫情溯源。
抗體檢測包括膠體金法和磁微粒化學發光法,其中膠體金法平均檢測時間為15分鍾左右,磁微粒化學發光法一般需要30-60分鍾。
以膠體金法為例,試劑中含有病毒抗原,通過抗原檢測抗體的存在。機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病毒的特定蛋白會刺激免疫系統引起抗體應答。膠體金法就是要檢測出人體是否有新冠病毒抗體。如果人被新冠病毒感染並在血液中含有抗體,就能與試劑上的新冠病毒的抗原成分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在檢測線處聚集為紅色反應線,證明是陽性(被感染),反之則是陰性。
另外,診斷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還可以採用抗原檢測試劑(盒)。試劑紙或卡上包被有新冠病毒抗體,通過抗體檢測抗原的存在。新冠病毒的抗原成分主要有N蛋白、E蛋白和S蛋白等,當把取樣獲得的咽拭子、鼻拭子、痰液、血清、血漿等樣本滴入試劑盒時,如果這些樣本中有病毒抗原,就會與試劑上的新冠病毒抗體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檢測線處聚集出現紅線,很快就能得出結果。現在,國內一些公司生產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已能快速精準識別德爾塔變異毒株,這是因為該試劑(盒)含有德爾塔的S蛋白處的特異變化的基因序列。但是,抗原檢測需要更高的敏感性,由於新冠病毒主要侵犯肺泡等下呼吸道,從鼻咽、口咽等上呼吸道取樣,不一定能採集到病原體,或者取樣中所含病毒數量較少。因此,抗原檢測和抗體檢測一樣,都是診斷新冠病毒感染的輔助手段。
不可不知
新冠病毒感染與新冠肺炎不是一回事兒
需要說明的是,確診新冠病毒感染與確診新冠肺炎並不是一回事兒,前者只是病毒感染,後者則是在病毒感染後出現症狀。
目前確認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標准還是核酸檢測。同時,抗體檢測和抗原檢測可以作為補充證據。
如果要確診為新冠肺炎,還得加上CT片證據,以及臨床上出現的症狀,如是否發熱、咳嗽,呼吸是否困難等來確診新冠肺炎,並判斷是輕症還是重症,抑或是無症狀感染,從而採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
Ⅳ 核酸上午做的什麼時候拿結果
看你所做核酸的醫院是自己做還是外送,一般情況醫院自己有設備三甲醫院的發熱是2小時內出結果的,普通門診核酸是在8小時左右出。外送的話一般都是在24-48小時內出結果的。
Ⅵ 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
核酸檢測其實是檢測受測者體內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RNA)。每種病毒的核酸內部都含有核糖核苷酸,不同的病毒所含的核糖核苷酸數量和排列順序不同,使得每種病毒都具有特異性。
新冠病毒的核酸也是獨特的,核酸檢測就是對新冠病毒的核酸進行特異性檢測。在進行核酸檢測之前,需要採集受測者的痰液、咽拭子、肺泡灌洗液、血液等樣本,對這些樣本進行檢測,就可以發現受測者的呼吸道感染了什麼病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常用的是咽拭子樣本檢測,將樣本裂解提純,從中提取出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准備工作就做好了。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主要用熒光定量RT-PCR技術,這種技術是熒光定量PCR技術與RT-PCR技術的結合。在檢測過程中,先採用RT-PCR技術將新冠病毒的核酸(RNA)逆轉錄為對應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再採用熒光定量PCR技術,將得到的DNA進行大量復制,同時,使用特異性探針對復製得到的DNA進行檢測,打上標記。
如果存在新冠病毒核酸,儀器就可以檢測到熒光信號,而且,隨著DNA的不斷復制,熒光信號不斷增強,這樣就間接檢測到了新冠病毒的存在。
核酸檢測為陽性不一定是確診
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就可以確認受測者上呼吸道存在病毒核酸,但並不能直接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在核酸檢測為陽性的情況下,還要綜合流行病學史對受測者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如果受測者還有發熱、咽痛、咳嗽、乏力等症狀,以及與已確診的感染者有接觸史等,就可以診斷為確診病例。
如果受測者沒有任何相關症狀,一般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也有傳染性,而且一些無症狀感染者後來也開始出現症狀,變成了確診患者。
以上內容參考 瀟湘晨報—核酸檢測的原理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假陰性?
Ⅶ 迄今為止,我國檢測新冠病毒有哪些方法
1、熒光PCR法。PCR法指的是聚合酶鏈式反應,能將微量的DNA大幅增加。熒光PCR檢測的原理為——隨著PCR的進行,反應產物不斷累積,熒光信號強度也等比例增加。最後通過熒光強度變化監測產物量的變化,從而得到一條熒光擴增曲線圖。
2、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這種檢測主要是用專門的儀器檢測測序載片上DNA納米球攜帶的基因序列。這種檢測的靈敏度高,不容易漏診,但結果也容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準。
3、恆溫擴增晶元法。檢測原理是基於核酸之間的互補結合特性開發的一種檢測方式,能夠用於定性或定量測量存在於生物體內的核酸。
4、病毒抗體檢測。抗體檢測試劑是檢測血清中由病毒進入人體後刺激人體產生的IgM或IgG抗體,IgM抗體出現較早,IgG抗體出現較晚。
5、膠體金法。膠體金法是用膠體金試紙進行檢測,也就是常說的快速檢測試紙。這種試紙經過特殊標記,上面有孔,用於滴入受檢者的血清樣本。
6、磁微粒化學發光法。化學發光法是一種高度敏感的免疫檢測,凡具有抗原性的物質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測定。
Ⅷ 抗原檢測與核酸檢測有哪些區別這兩款產品的准確率如何
核酸檢測由於對設備及採集人員的要求較高,因此准確率比抗原檢測更有效。但抗原檢測有比核酸檢測更快的初步檢驗結果,適用於多人群的大規模基礎診斷。
由於核酸檢測對於病毒的感染性以及結果都有較為准確地預判和估計,因此現在我國在許多人群的篩查上都會使用核酸檢測作為評估結果。但隨著防控局勢的逐步嚴峻,抗原檢測也可以作為一種補充的檢測方法。雖然抗原檢測的准確率不高,但在大規模人群的初步篩選上,有非常好的表現和作用。
一:核酸檢測由於對設備以及採集人員的要求較高,因此檢測結果更加有效。
由於核酸檢測具有早期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高等突出特點,是目前確診新冠肺炎的重要標准之一,核酸檢測使用的是實時熒光定量RT-PCR技術。這種技術對於目前新冠病毒的初期發現和判斷有很好的作用和幫助。但缺點是高靈敏度的RT-PCR儀價格不菲,對相關實驗室的潔凈度和操作人員要求也較高,且檢測時間較長,一個檢測通常會需要4-6個小時才有結果。
Ⅸ 核酸檢測方法有哪些
核酸檢測主要是鼻拭子或咽拭子法,經由鼻孔或口腔插入取得上呼吸道分泌物標本後送實驗室檢測。核酸檢測主要是指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一種確診的實驗手段,核酸檢測一般分為鼻拭子、咽拭子或者肺泡灌洗液以及痰液,通過呼吸道的標本,我們在實驗室里可以檢測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從而作為臨床診斷的重要的依據。那臨床上目前最常採用的檢測方法是鼻拭子或者是咽拭子,操作的時候由醫護人員採用特製的長柄取樣的棉簽,經由鼻孔或者經由口腔插入到鼻腔及咽腔中,在咽喉壁或者鼻腔的粘膜上進行塗抹,取得上呼吸道分泌物標本,這個標本取出之後再送到實驗室進行相關的核酸檢測。在做的過程中患者不用緊張,可能會有輕微的不適例如惡心,相信配合好醫護人員的話,能夠很快完成這個檢查,不會給您帶來很大的影響。
Ⅹ 現在核酸檢測都有什麼方法
通過呼吸道或口腔內的痰液做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