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區分化學試劑與生物試劑
沒法區分 化學試劑包含生物試劑的概念。
給化學試劑一個准確的定義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早期的化學試劑只是指化學分析中為測定物質的組分或組成而使用的純粹化學葯品.後來又被擴展為為實現化學反應而使用的化學葯品,而現在的化學試劑所指的化學葯品早已超出了這一范疇.有人認為在科學實驗中使用的化學葯品都可稱為化學試劑,因此本人認為凡與實驗有關的化學葯品都可稱為化學試劑.
化學試劑(chemical regent)是進行化學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對標准物質,是科技進步的重要條件,廣泛用於物質的合成、分離、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說是化學工作者的眼睛,在工廠、學校、醫院和研究所的日常工作中,均離不開化學試劑.
對化學試劑,我們習慣上有許多混亂的稱謂:
以含量為基礎的稱謂:標准物質、標准溶液、標准雜質溶液、標准對照品、標准樣品、行標試劑、指示試劑、基準物質、基準試劑、化學基準、化學標准、儀器標准、分析試劑、一類試劑、二類試劑、超純試劑、高純試劑、當量試劑、醫葯標准、農葯標准、光譜純、色譜純、電子純、鋼鐵標樣、生鐵標樣、煤標樣、礦石標樣等……
以用途為基礎的稱謂:化學試劑、通用試劑、分析試劑、診斷試劑、教學試劑、實驗試劑、分離工具、緩沖溶液、指示試劑、生物染色素、感光材料、合成試劑、中間體、化工原料、水質分析、殘留農葯測試、分子生物學試劑……
以來源為基礎的稱謂:進口試劑、天然物提取、浸膏、乾粉、提取物…… 以習慣為基礎的稱謂:化學葯品、精細化學品、葯品、冷偏試劑、特種試劑、一類試劑、二類試劑、三類試劑、小品種試劑……
以性質為基礎的稱謂:無機試劑、有機試劑、同位素及標記化合物、生化試劑、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蛋白質與多肽、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單糖與多糖、酶和輔酶、抗生素、維生素、染料及色素、培養基、層析介質、電泳介質、生物緩沖劑……
化學試劑的門類基本上是按照用途或學科性劃分的,國外八十年代增添了不少新門類.德國伊默克(E.Merck)公司分為20大類,88小類.美國貝克(J.T.Baker)公司則有75個大類,124個小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學試劑的品種日益繁多,門類劃分的趨勢越來越細,而且達到品種系列化、配套化.
這裡麵包括了生物試劑的概念
『貳』 生物常用檢測試劑有哪些
1、斐林試劑
作用:鑒定還原性糖:C6H12O6、果糖、麥芽糖、乳糖等.
還原性糖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澱.如用於鑒定組織液中有否還原性糖、糖尿病人尿成分分析、酶專一性探索等.
2、班氏尿糖定性試劑
使用方法同斐林試劑,所不同的是班氏試劑可長期使用.
3、雙縮脲試劑
作用:鑒定蛋白質,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可產生紫色反應.也可用於鑒定多肽.
4、蘇丹Ⅲ
作用:鑒定脂肪,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Ⅳ染成紅色).
5、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
作用:用於洋蔥根尖的解離,即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能殺死細胞固定.
6、質量濃度為0.01g/mL的或0.02g/mL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溶液)
作用:使細胞核內的染色體著色,便於觀察.
7、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
作用:觀察成熟植物細胞質分離時用.經此處理細胞仍具活性.
8、質量濃度為0.1mg/ml的亞甲基藍溶液
作用:(1)用於觀察根對礦質元素離子的交換吸附觀察;
(2)用於檢測水中細菌情況,根據亞甲基藍褪色情況,判斷水質被細菌污染情況.
是活體染色劑.
9、丙酮
是有機溶劑,在葉綠體中色素提取時,用於溶解葉綠體中的色素.可用酒精替代,不過提取色素時將綠葉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
10、層析液
是一種脂溶性很強的有機溶劑,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很快;溶解度低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慢.
代用品:93號汽油、四氯化碳
11、SiO2、CaCO3
作用:加入少許SiO2是為了研磨得充分;加入少許CaCO3是為了防止在研磨時葉綠體中的色素受到破壞.
12、碘液
作用:用來測定澱粉,澱粉遇碘後,形成紫色的復合物.
13、二苯胺
作用:DNA遇二苯胺(沸水浴)會染成藍色.
14、NaOH
作用:用於吸收CO2(驗證光合作用需要CO2)或改變溶液的pH,
15、Ca(OH)2
作用:鑒定CO2(驗證呼吸作用產生CO2).
16、NaHCO3
作用:提供CO2等.
『叄』 識別假葯的方法有哪些
1、帶有」根治「的葯名多半是假葯
葯名暗示能根治某些疾病的多半是假葯,正規葯品名稱一般不會含有這些內容。例如「抗癌膠囊」、「皮癬一掃光」、「抗風濕葯酒」等。
2、文號不規范
目前葯品批准文號格式為「國葯准字—字母—八位數字」,字母包括H(化學葯品)、Z(中葯)、S(生物製品)、F(葯用輔料)等。像「葯衛監字000000號」、「葯消准字000000號」這樣的批准文號是不規范的。
3、說明書混亂
鑒別假葯時需看清說明書。葯盒上會有簡要的說明書,表述疾病治療范圍時,中(成)葯只能說「功能主治」,化學葯品制劑為「適應症」,生物製品是「作用與用途」或「接種對象」。假葯的說明書經常表述混亂,比如某中成葯介紹它的「適應症」是「牛皮癬等皮膚病」。
4、沒有有效期
如果從葯盒上找不到生產日期和有效期,也是一個「馬腳」。正規葯廠批號規范,有效期標注准確。如葯品生產批號為20080731,三年有效期,失效期2012年7月。
5、標記不明確
某葯品在葯盒正面的右上角標有黃色的「外用葯品」。正規葯品標注葯品分類,如處方葯、非處方葯(OTC)、特殊葯品(外用葯品、精神 葯品等),而且標注清晰、色彩規范。假葯或者沒有標注,或者標注文字圖案線條模糊、色彩運用不規范。比如,按規定「外用葯品」標注應為紅色,有些假葯卻是褐色或黃色。
6、包裝上有廣告
葯品包裝上是不允許隨意標注其他內容的。如廣告性質的口號、標題;超出說明書內容以外的宣傳資料等。如果遇到有宣傳以上情形的,可以懷疑為假葯。葯品生產地址、聯系電話等的一致性、真實性也是判定真假葯的一個方面。
『肆』 如何識別生物農葯真假
農葯真假的識別方法
(1)看包裝與標識
根據國家標准GB3796-1999《農葯包裝通則》、GB4838-2000《農葯乳油包裝》規定,農葯的外包裝箱應採用帶防潮層的瓦楞紙板。外包裝容器要有標簽,在標簽上標明商標、品名、農葯登記證號、組裝量、凈含量、生產曰期或批量和保證期。在最下方還應有一條與底邊平行的顏色標志條,標明農葯的類別:除草劑——綠色;殺蟲劑——紅色;殺菌劑——黑色;殺鼠劑——藍色;植物生長調節劑——深黃色。農葯包裝容器中必須有合格證、說明書。液體農葯制劑一般每箱凈重不得超過15千克,固體農葯制劑每袋凈重不得超過25千克。
農葯的保證期,一般為兩年。
國外農葯在我國銷售,必須先在我國進行農葯登記。進口農葯標簽上應有我國農葯登記號和在我國登記的中文農葯商品名,標簽上除無標准代號和生產許可證號外,其它內容與國內農葯標簽要求一致。
農葯內裝材料要堅固、嚴密、不滲漏、不能影響農葯質量。乳油等液體農葯制劑一般用玻璃瓶、金屬瓶或塑料瓶盛裝,並加內塞外蓋,部分採用了一次性防盜瓶蓋,粉劑一般用紙袋、塑料袋或塑料瓶、鋁塑壓膜袋包裝。
(2)農葯登記號
根據有關規定看商品農葯內包裝上的農葯登記號是滯符合規定要求。為了辯認農葯登記號是否符合規定要求。為了辯認農葯登記號的真假,應查詢最新的農葯登記公告。要注意有的農葯內包裝上雖標有農葯登記號,但是假的或過期的。有的臨時登記號,已過期仍在繼續使用。
(3)看標准代號
如果商品農葯標識上採用的是國家或行業標准,要查閱有關資料,判斷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如果標識上採用的是企業標准,應向本」曜即Σ檠欠袷且馴赴傅鈉笠當曜肌
(4)看外觀及物理性能
1)乳油農葯
一般是淺黃色或深棕色單相透明液體,首先觀察有無分層現象,若有分層,加水衡釋後形成的乳濁液是不會穩定的。
對乳油的乳化性能可做簡單試驗,將乳油硬水溶液放在300C水中1小時,不分層、不沉澱、沒油乳油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2)粉劑類農葯
為了噴撒均勻,要求具有一定的細度,目前一般要求不小於95%通過74um篩(200目),不結塊,流動性良好。
3)可濕性粉劑農葯
要求用水衡釋後能形成良好的懸濁液,如果懸浮性能不好,大顆粒很快沉下去,容易造成噴葯時濃度不一致,必然會影響葯效。
因此可濕性粉劑應具有一定的細度,一般要求不小於95%能過44um孔徑篩(325目),能被水潤濕,並均勻縣浮在水中。
合格品不結塊成團,易分散,潤濕時間小於3分鍾,懸浮率大於55%。
不合格品成團,結塊,不易分散,濕潤時間大於10分鍾。
4)懸浮劑農葯
懸浮劑是近幾年發燕尾服起來的新農葯劑型,是粘稠狀、可流動的液體制劑,經存放允許分層,但經手搖動仍能恢復地質原狀,不允許聚結成塊。
不合格品外觀分層,搖振後不易恢復,結塊。
5)顆粒劑農葯
顆粒劑有三種加工方法:即包衣法、捏合法、浸漬法。
包衣法多以一定細度的顆粒為載體,粘附葯劑細粉。在外觀檢查時除應注意其顆粒大小是否符合規格標准(6-19um)外,還應注意有無葯粉從顆粒脫落下來,脫落率≤5%。
捏合法是葯劑與添料加水捏合均勻後,擠壓成條、乾燥、篩選其中一定粒度范圍的顆粒。
浸漬法是先將填料製成一定粒度范圍的顆粒,在混合器中加入液體葯劑或其溶液,使葯劑吸收到顆粒中。
後兩方法製成的顆粒劑,應注意其顆粒的破粒率≤5%。
(6)容量及重量
農葯標識上都標有容量(重量)。有的農葯質量指標合格,但在容量上達不到標識規定要求。例如某廠生產的農葯標識體積為250毫升,實測只有180毫繁榮昌盛,比規定體積少了28%。
按國家技術監督局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250毫升單件包裝產品的凈含量與其標本的體積之差不得超過9毫升。
(7)有效成分及其含量
根據商品農葯標識的有效成分品種和含量,按農業部農葯檢定所編《農葯所相色譜分析手冊》中各農葯分析方法中所提供的色譜條件,進行常規農葯有效成分的分析,即每種農葯選擇一種專用色譜柱、專用內標手、農葯標准品,按照測定步驟,進行准確的定量測定和計算。
也可以根據商品農葯標識的有效成分品種含量,按各農葯快速分析方法所提供的色譜條件,進行快速農葯有效成分的分析。選擇通用柱1或2,首先進行定性分析,將商品農葯液體樣品0.2ul注入色譜儀中,把樣品中有效成分出峰的保留時間與農葯定性標樣的保留時間相比較,相同的為真農葯,不同的或未出峰的定性定量分析。
『伍』 中葯制劑中常用的鑒別方法有哪些
中葯常用的鑒定方法有:來源(原植物、原動物和礦物)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及理化鑒定等方法。
1、來源鑒定是應用植(動)物的分類學知識,對中葯的來源進行鑒定,確定其正確的學名;應用礦物學的基本知識,確定礦物中葯的來源。以保證在應用中品種准確無誤。
2、性狀鑒定是用眼觀、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試等十分簡便的鑒定方法,來鑒別葯材的外觀性狀。這些方法在我國醫葯學寶庫中積累了豐富的傳統鑒別經驗,它具有簡單、易行、迅速的特點。性狀鑒定和來源鑒定一樣,除仔細觀察樣品外,有時亦需核對標本和文獻。對一些地區性強或新增的品種,鑒定時常缺乏有關資料和標准樣品,可寄送少許樣品到生產該葯材的省、自治區中葯材部門或葯品檢驗所了解情況或請協助鑒定。必要時可到產地調查,採集實物標本,了解生產、加工、銷售和使用等情況,以便進行鑒定研究。直觀的性狀鑒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葯鑒定工作者必備的基本功之一。
3、顯微鑒定是利用顯微鏡來觀察葯材的組織構造、細胞形狀以及內含物的特徵,用以鑒定葯材的真偽和純度,顯微鑒定常配合來源、性狀及理化鑒定等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當葯材的外形不易鑒定,或葯材破碎或呈粉末狀時,此法較為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已將顯微鑒定應用到很多中葯和中成葯制劑的鑒別中。進行顯微鑒定,鑒定者必須具有植物(動物)解剖的基本知識,掌握製片的基本技術。顯微鑒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4、理化鑒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學的或儀器分析方法,鑒定中葯的真實性、純度和品質優劣程度,統稱為理化鑒定。通過理化鑒定分析中葯中所含的主要化學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無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質的有無等。
『陸』 如果懷疑實驗使用的試劑可能含有被測物,應採用什麼方法檢驗,如何進行
這類方法的變異較大、遷移或產生特定的化學物質等生物學測定常用方法 生物學測定系指採用生物學方法。這類方法的變異相對較小、輔酶、激酶,以反映被測物的生物學特性為目的的測定方法。以下為生物學測定常用方法。主要用於酶、結合試驗 是基於產品與某種物質的結合特性而設計的試驗,如免疫結合試驗。目前主要用於生物製品的鑒別。由於在結合試驗中測定的分子不一定都具有生物活性,所以一般不用作製品的活性(或效力)測定。這類方法的變異也相對較小,如動物保護力試驗,一般用於疫苗的效力測定。由於動物實驗的成本高。 (四)、動物試驗 是指以整體動物為試驗材料檢測製品生物學活性(或效力)的試驗方法、分化、死亡。對於某些治療用的製品,由於其作用機理或本身化學性質的原因,難以建立體外測活的方法,也可以採用動物試驗方法測定,但由於這類方法的變異一般相對較大,且方法的變異一般較大,為更好控制產品質量,必要時需同時採用多種方法進行測定、周期長和變異大。與上述兩類方法相比。與使用傳代細胞相比、抑制劑等的活性測定。 (三)、細胞測定試驗 是指產品可以誘導細胞產生可測定的應答,如細胞增殖、聚集,根據具體情況,在產品的常規質控時可採用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結果比較准確。 (二),使用原代細胞的方法變異更大,所以一般僅用於成品檢定、激活劑。 (一)、酶反應試驗 是指在體外能促進酶分子的活化或本身具備酶的活性,通過底物的變化檢測酶活性。鑒於一種測定方法僅能反映製品某一方面的特性。細胞測定試驗一般能較好地反映製品的生物學活性,常用於各種生物製品的活性(效力)測定
『柒』 怎麼 區分農葯是鹼性或酸性又怎麼區分是生物,微生物,有機磷和化學制劑
大部分農葯都是酸性到中性的,鹼性很少。
凡是鹼性農葯加工最後一步一定加了鹼,譬如波爾多液,原本硫酸銅是酸性的,最後加入了生石灰。
松脂合劑則乾脆原料就是鹼性的玩意(松香加上呈現鹼性的碳酸鈉)
【通常情況下,金屬的氧化物,溶於水呈現鹼性;強鹼弱酸鹽,對應的也是鹼性的物質。譬如碳酸鈉,對應的酸碳酸是弱酸,對應的鹼氫氧化鈉是強鹼,所以是鹼性;而硫酸銅,對應的酸硫酸是強酸,對應的鹼氫氧化銅是弱鹼,所以是酸性】
生物農葯有2大類,主要成分是病毒,細菌,寄生蟲活體的,叫做活體農葯或者微生物農葯;而除蟲菊酯,抗生素等,叫做代謝農葯。二者都是生物農葯
而主要成分是依靠化學合成的(通常來源於礦物,包含但不限於石油等),那就是化學農葯或者制劑,與生物農葯相對。
所有含磷並且為有機物的農葯叫做有機磷。這個的話,你只要發現你的農葯確實含磷,並且名字不叫磷酸,那基本就是有機磷了。
『捌』 如何篩選微生物葯物
市面上有很多微生物制劑的菌種,多種多樣,造成在選擇上產生很大困惑,下邊是選擇菌種的方法:
1、微生物菌種選擇
動物消化道微生物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不同動物種類對菌種的要求不同,同一菌株用於不同動物,產生的效果差異也較大。使用時一定要掌握菌種的特性和功效,選擇不當起不到應有效果,反而會破壞原有菌群,甚至引發疾病
2、微生物菌種應用時間
微生物制劑應用要從子畜開始使用,以保證有益菌優先定植。因為制劑進入體內後要有一段時間進行微生物菌群調整才能定植下來。
一般認為,乳酸菌類在各種動物的各階段添加均較好,芽孢桿菌類在生長期添加較好,在幼齡期可以添加;麴黴菌類在幼齡期,水產動物全期不必添加;酵母菌類在生長期不必添加;在水產動物養殖中,以改善水質為目的時,可將微生物制劑或光合細菌直接灑於水中。
3、微生物菌種添加方式
一般粉狀飼料添加微生物制劑效果較好,顆粒飼料和膨化飼料在加工過程中的高溫可造成10%~30%的芽孢桿菌,90%以上的腸球菌以及99%以上的酵母失活,而乳酸桿菌幾乎全部被殺滅。因此,在顆粒飼料中要使用耐熱,耐擠壓的芽孢桿菌制劑。乳酸菌不耐高溫,應採用凍干後包被或採用噴霧乾燥的方式製成的乳酸菌制劑。使用時最好採用飲水方式,以利於乳酸菌優先粘附於腸壁。
4、微生物菌種劑量與濃度
微生物制劑中必須含有相當數量的活菌才能達到效果。當進入動物腸道食糜中外源菌數大於1000萬個每克時,都會對腸道內原有菌群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微生物制劑在產品中活菌數含量為10億~20億每克時效果最佳。
我國正式批准生產的微生物制劑中規定每克芽孢桿菌含量要多於5億個。以酵母菌產品為例,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產品活菌數從每克幾億到200億不等,在選擇是要認真鑒別。
5、微生物菌種抗生素的影響
細菌類的微生物制劑對抗生素敏感,不宜與抗生素同時使用,使用微生物制劑的前後二天應停止使用抗生素。最好先用抗菌葯物清理腸道,為益生菌的定植和繁殖掃除障礙,然後再飼喂微生物制劑,可提高使用效果。酵母菌類屬於真核生物,生物學活性與細菌完全不同,對抗生素、磺胺類葯物和一些抗菌劑有天然抗性,可與抗生素同時使用。
6、微生物菌種保存條件和期限
微生物制劑均為活菌制劑,由於大多數菌種在飼料加工、運輸中容易失活,應用中要注意保存期限。通常微生物制劑應密封保存於陰涼避光處,儲存時間不宜過長,有效期一般為一年左右,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活菌數量不斷減少。厭氧菌類暴露在空氣中容易死亡,有的產品對其進行了包被或真空包裝處理,應在打開包裝後規定的時間內用完。酵母類屬於兼性厭氧菌,可以保存較長時間。芽孢桿菌類有效期比其他類型長,可達2年左右。
『玖』 求高中生物所有鑒別物質的試劑及其配比(追100)
斐林試劑:用於鑒定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配製: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為0.05 g/mL的溶液混合(註:不穩定,現配先用);條件及現象:沸水浴,磚紅色沉澱
雙縮脲試劑:用於鑒定蛋白質;配製:雙縮脲試劑A的成分是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0.1 g/mL的水溶液;雙縮脲試劑B的成分是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為0.01 g/mL的水溶液。(使用時先加過量A液使溶液呈鹼性環境,再加入B液,與蛋白質形成絡合物);現象:溶液變紫色
蘇丹三、四:用於鑒定脂肪;現象:蘇丹三將脂肪染成橘紅色,蘇丹四將脂肪染成紅色。需用顯微鏡觀察。
二苯胺:鑒定DNA 配製:A液:1.5克二苯胺溶於100ml冰醋酸(乙酸)中,再加1.5ml濃硫酸,用棕色瓶保存(光下分解)。如冰醋酸呈結晶狀態,則需加溫後待其熔化,再使用。
B液:體積分數為0.2%的乙醛溶液。
配製:將0.1mlB液加入10mlA液中。
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中變藍。
甲基綠:將DNA染成綠色
吡羅紅:將RNA染成紅色
健那綠:將線粒體活體染成綠色
碘:遇澱粉呈藍色
龍膽紫和醋酸洋紅:將染色體(染色質)染成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