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衛生檢疫的實驗室常用檢測方法

衛生檢疫的實驗室常用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6 07:10:02

Ⅰ 病原微生物中細菌常見檢測方法哪些

1、快速測試片技術法

快速測試片是指以紙片、紙膜、膠片等作為培養基載體,將特定的培養基和顯色物質附著在上面,通過微生物在上面的生長、顯色來測定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

細菌總數檢測紙片的研製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其主要優點是簡便、實用、經濟、操作性強。近年來以濾紙和美國某公司的 Petrifilm 為載體的測試片已開始被廣泛應用。

2、生物電化學方法

生物電化學方法是指通過電極測定微生物產生或消耗的電荷,從而提供分析信號的方法。微生物在滋生代謝過程中,培養基的電化學性質如電流、電位、電阻和電導等會發生變化,所以可以通過檢測分析這些電化學參量的變化來實現對微生物的快速測定。

常見的有:阻抗分析法、電位分析法、電流分析法等。生物電化學方法具有測量快速、直觀、操作簡單、測量設備成本低和信號的可控性等特點。

3、微菌落技術

微菌落是指細菌生長繁殖早期在固相載體上所形成的只能藉助於顯微鏡觀察的微小菌落。微菌落技術具有快速、經濟、實用的特點,其研究始於 20 世紀50年代,定量測定技術從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國外已有報道將該法應用於水、食品中細菌總數的快速檢測。

4、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應用到微生物的檢測中,主要是依據不同微生物的化學組成或其產生的代謝產物各異,利用上述色譜檢測可直接分析各種體液中的細菌代謝產物、細胞中的脂肪酸、蛋白質、氨基酸、多肽、多糖等,以確定病原微生物的特異性化學標志成分,協助病原診斷和檢測。

5、高效液相色譜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檢測可分析各種體液中的細菌代謝產物、病原微生物等,以確定病原微生物的特異性化學標志成分,協助病原診斷和檢測。

Ⅱ 食品檢驗的方法有哪些

分析化學的發展為食品安全檢驗提供了准確可靠的分析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食品檢驗技術已能達到百萬分之一甚至十億分之一的准確度。 食品檢驗的指標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農葯殘留分析、獸葯殘留分析、黴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劑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分析等。根據被檢驗項目的特性,每一項指標的檢驗對應相應的檢驗方法。 除傳統的常規分析方法外,儀器分析方法逐漸成為食品衛生檢驗主要的手段,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熒光光譜法、電化學法、原子吸收光譜法、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等。以上檢驗方法按照檢驗項目,大致可以分為無機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機成分分析方法。 無機成分的分析檢驗項目主要包括微量元素中銅、鉛、鋅、錳、鎘、鈣、鐵等。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光譜法、分光光度法、電化學法、離子色譜法等方法。原子光譜法由於其獨特的優點,成為無機成分分析方法中最主要、最常用和最值得信賴的分析方法。原子光譜法具有分析速度快、設備費用較低、操作比較簡單以及檢驗結果受操作人員熟練程度影響小等優點。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歷史悠久,應用廣泛。根據統計,在分析化學面臨的任務中,將近50%的檢驗由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完成。這種方法的最大特點是儀器簡單、操作簡便。食品中無機成分的檢驗在食品安全檢驗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比如汞的測定,一直是一個被政府和民眾特別關注的檢驗項目。因為汞容易在生物體中傳遞,可以被水體蓄積。汞進入人體內,特別是進入人腦後幾乎不能夠被排出,蓄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中毒,損害中樞神經。汞的分析一般由原子吸收或原子熒光光譜法完成。有機成分的分析一般由氣相色譜或高效液相色譜法以及分子光譜法完成。相關檢驗中,特別是農葯殘留,如有機氯、苯並(a)芘、擬除蟲菊制脂、有機磷等的測定得到普遍的關注。 色譜法是分離混合物和鑒定化合物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既能鑒定化合物又能准確測定含量,操作也相對方便。具有分離效能高、分析速度快、靈敏度高、定量結果准確和易於自動化等特點,因此在有機成分的檢驗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在分子光譜法中紅外光譜法應用較為廣泛。通常情況下,紅外光譜法與拉曼光譜法等其他分析方法結合使用,可作為鑒定化合物、測定分子結構的主要手段。

Ⅲ 口蹄疫實驗室檢查方法有哪些

這個是在網上幫你找到的。

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而其流行特點和臨床症狀一樣,其病毒屬於哪一型,需經實驗室檢查才能確定。另外,豬口蹄疫與豬水皰病的臨床症狀幾乎無差別,也有賴於實驗室檢查予以鑒別。首先將病豬蹄部用清水洗凈,用干凈剪子剪取水皰皮,裝人青黴素(或鏈黴素)空瓶,最好採取3-5頭病豬的水皰皮,冷藏保管,一並迅速送到有關檢驗部門檢查。

傳統的方法是補體結合試驗和乳鼠血清保護試驗。以後又採用反向間接血凝試驗和瓊脂擴散試驗,近來常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據報道,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比反向間接血凝試驗更靈敏可靠,阻斷夾心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已用於進出口動物血清的檢測。

Ⅳ 實驗室檢查包括哪些

實驗室檢查主要包括生物學檢查和理化檢查。生物學檢查又包括微生物學和寄生蟲學,它們分別確定傳染病的病原和寄生蟲病的病原;理化檢查是確定由中毒或者代謝原因導致的疾病理化因素。以下簡單介紹有關的主要實驗室檢查內容。
(1)微生物學檢查。
病料塗片鏡檢:對於一些具有特徵性形態的病原體,比如麴黴菌、巴氏桿菌、葡萄球菌等,通過取有顯著病變的特定組織器官作的塗片和染色鏡檢作出初步診斷。
用病料直接製作觸片或塗片鏡檢的方法較簡單,但因為細菌太少,常難以觀察到。有條件時應將病料接種到培養基上進行培養,然後用培養物塗片鏡檢。這樣不僅能觀察到大量細菌,還可根據培養後細菌菌落大小、形態、顏色來鑒別細菌。
分離培養和鑒定:用人工培養的方法,如用雞胚、組織培養及人工培養基培養等,將病原體從病料中分離出來,並進一步對所分離的病原體進行形態學、培養特性、生化特性檢查和動物接種以及血清學檢查等作出准確的鑒定。
動物接種實驗:將分離或可疑的病料接種於易感的實驗動物,如雛雞,小白鼠,豚鼠等,根據接種動物所出現的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等特徵來進行診斷。
血清學診斷:血清學診斷是利用抗原和抗體之間的特異性反應來進行疾病確診。該法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可用已知抗原或抗體測未知的抗體或抗原,是傳染病的重要診斷方法。常用的血清學方法有凝集反應、瓊脂擴散反應、中和試驗和免疫熒光抗體技術等。
(2)寄生蟲學檢查。雞體內的寄生蟲,如球蟲、滴蟲、蛔蟲和絛蟲等大都寄生於消化道內,它們的蟲卵、卵囊、蟲體和幼蟲一般都是通過糞便排出體外,所以采其糞便進行直接塗片,或離心沉澱浮卵、飽和鹽水浮卵和水洗沉澱等方法在顯微鏡下觀察。
(3)病理組織學檢查。一些疾病的組織器官有特徵性典型病變,比如馬立克氏病、白血病、包涵體肝炎等均可選取這些病變組織器官,通過常規病理組織學檢查進行確診。
(4)理化檢查。主要是毒理學檢查,雞的中毒性疾病可根據臨床症狀、剖檢變化並結合病因的調查作出初步診斷,但確診需要根據家禽中毒的類型,如農葯、飼料和葯物等,選用不同的檢查方法進行實驗室檢驗。

Ⅳ 動物檢疫檢驗員常用診斷方法有哪些

動物檢疫檢驗員從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使用檢驗檢疫儀器、工具解剖動物或通過感官、對動物及其產品進行鑒別、檢查;(2)識別並、死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3)對病害動物及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是勞動者求職、任職、開業和用人單位錄用員工的主要依據,也是相關專業領域從業資格准入的有效證件。「國家林業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作為全國涉林行業特有職業資格鑒定權威機構,面向全國開展「動物檢疫檢驗員」國家職業資格鑒定工作。善心教育常年開設動物檢疫檢驗員培訓考試班,全國招生,申報事宜,敬請垂詢。二、 報考對象:從事或准備從事本職業的人員,符合動物檢疫檢驗員國家職業資格相應級別申報條件時均可報名參加,包括在職人員、在校生。三、 鑒定級別:動物檢疫檢驗員 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動物檢疫檢驗員 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動物檢疫檢驗員 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四、相關報考材料1、藍底或者紅底照片一寸和兩寸各六張(每張照片後面寫上名字和報考專業)2、身份證復印件三份正反面需在一張紙3、學歷復印件三份(注:在校生可拿學生證復印件代替)4、填寫《國家職業技能申報審批表》兩份(正反兩面列印出來手填)5、提供《職業工作年限證明》原件一份,需蓋公章。(注:在校生可拿學生證復印件代替)6、簽署《教育培訓合同》一式兩份本地學員請報名的時候現場上交外地學員可以按以下信息快遞 五、 時間:每月循環開班,隨到隨學,常年接受報名。六、 培訓內容:基礎知識:動物解剖,病理檢驗,動物源性食品微生物檢驗和理化檢驗,獸醫臨床診斷知識,規定檢疫的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病診斷技術;相關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培訓形式:善心教育動物檢疫檢驗員培訓基地全日制培訓班,培訓、實習、考證一體化服務,免費推薦就業; 善心教育動物檢疫檢驗員業余自學和函授學習班,方便在職人員和外地考生報名。七、 考核、發證:學習期滿經考試合格者,由國家人社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印製的《動物檢疫檢驗員職業資格證書》,此證書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國家林業局參與鑒定。

Ⅵ 我國檢疫的檢驗方法分為哪三種

以下方法:
1、現場檢疫:輸入、輸出應檢物抵達口岸時,檢疫人員登機、登輪、登車或到貨物停放場所實施檢疫。
2、實驗室檢疫:檢疫人員按有關規定或要求對輸入、輸出的檢疫物作動物疫病、植物病害的實驗室檢測。
3、隔離檢疫:動物在入境後或出境前,必須在出入境檢驗檢疫機關指定的隔離場作隔離檢疫(大、中動物45天,小動物30天);入境植物、種苗及其他繁殖材料需作隔離檢疫的,應在指定的隔離圃隔離種植,經過至少一個生長周期的隔離檢疫。

Ⅶ 實驗室常用的傳染病檢測技術包括

除了ELISA,還有金標、PCR、發光化學法、免疫印跡法.各種培養,如胎牛血清等.還有各種培養基培養

Ⅷ 在傳染病實驗室常用醫學試驗技術有哪些(分子生物學,免疫學,檢驗等)

(一)甲類傳染病
甲類傳染病也稱為強制管理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 對此類傳染病發生後報告疫情的時限,對病人、病原攜帶者的隔離、治療方式以及對疫點、疫區的處理等,均強制執行。
(二)乙類傳染病
乙類傳染病也稱為嚴格管理傳染病,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痢疾、傷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瘧疾、登革熱等。
對此類傳染病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防治方案進行預防和控制。對其中的艾滋病、淋病、梅毒、狂犬病和炭疽病人必要時可採取某些強制性措施,控制其傳播。
(三)丙類傳染病
丙類傳染病也稱為監測管理傳染病,包括:手足口病、肺結核、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診、新生兒破傷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以及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等。
對此類傳染病要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監測管理方法進行管理。

Ⅸ 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和醫學檢驗有什麼區別

一、培養方向不同

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培養具有預防醫學、衛生理化檢驗及微生物學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醫學檢驗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級醫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門從事醫學檢驗及醫學類實驗室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實驗診斷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能力。

二、核心課程不同

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核心課程有英語、計算機、分析化學、儀器分析、臨床檢驗學基礎、免疫學與臨床免疫檢驗、寄生蟲學及檢驗、空氣理化檢驗學、水質理化檢驗學、食品理化檢驗學、生物材料理化檢驗、衛生檢驗檢疫、微生物學及檢驗、病毒學及檢驗、細菌學及檢驗必修課程。

醫學檢驗專業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醫學統計學、分析化學、檢驗儀器學、生理學、病理學、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寄生蟲學及檢驗、微生物學及檢驗、免疫學及檢驗、血液學檢驗、臨床生物化學及檢驗、臨床輸血與檢驗、臨床基礎檢驗等。

三、就業前景不同

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畢業生一般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院的檢驗科室、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葯品監督、農產品質量監督、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海關、食品公司、葯品公司、化妝品公司、自來水廠,環保局、質監局、醫療器械的銷售、第三方檢驗檢測測公司及部分監獄等就業。

醫學檢驗是對取自人體的材料進行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遺傳學、血液學、生物物理學、細胞學等方面的檢驗,從而為預防、診斷、治療人體疾病和評估人體健康提供信息的一門科學。畢業後能夠從事臨床各科醫學檢驗、醫學檢驗教學與科研工作。

(9)衛生檢疫的實驗室常用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醫學檢驗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醫學檢驗操作技能系統訓練,具有臨床醫學檢驗及衛生檢驗的基本能力。五年制醫學檢驗可以報考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四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則為檢驗技師。

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應獲得以下知識和能力:

1、醫用化學、醫用物理學和基礎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

2、臨床疾病診斷的基本知識。

3、臨床醫學檢驗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

4、數理統計和計算機應用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5、各種常用醫學檢驗分析儀器的構造和操作技能。

6、與健康相關檢驗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7、具有臨床醫學檢驗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閱讀全文

與衛生檢疫的實驗室常用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齒痕舌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瀏覽:757
高里程數計算方法 瀏覽:869
15x120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55
成武白酥雞的食用方法 瀏覽:864
農村打灶方法視頻 瀏覽:114
讓皮膚快速變白的方法 瀏覽:177
卡羅拉車鑰匙鎖車里的解決方法妙招 瀏覽:402
工藝氣體檢測方法 瀏覽:734
心臟室上速治療方法 瀏覽:584
無腿鍛煉方法 瀏覽:529
睡眠枕使用方法 瀏覽:635
數字顯示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008
用紙做迴旋鏢的簡單方法 瀏覽:550
風挾熱邪有什麼調理方法 瀏覽:178
美腹肌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09
isdg爽快酵素膠囊的食用方法 瀏覽:110
如何學好閱讀理解方法 瀏覽:129
奧迪水壺的安裝方法 瀏覽:974
紅米四設置自動開關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64
手指扭傷如何消腫快速方法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