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金融市場虧損的解決方法

金融市場虧損的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5 18:46:30

Ⅰ 銀行理財產品虧損怎麼

銀行理財產品有保本與不保本的,保本的理財產品本金不會虧損,只是有可能不能達到預期收益。非保本的理財產品,收益有可能不達標。銀行在風險提示書中會告知投資者,風險需要自行承擔。前者虧損了,可以找銀行理賠。後者如果虧損了,只能自己承擔。
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要注意產品是否保本以及產品的風險提示,風險越大,遭遇虧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強化理財產品銷售流程管理,明確了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多項禁止性行為,以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辦法自2021年6月27日起施行。
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
債券型
投資於貨幣市場中,投資的產品一般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信託型
投資於有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
掛鉤型
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如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與國際黃金價格掛鉤、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與道·瓊斯指數及與港股掛鉤等。
QDII型
所謂QDII,即合格的境內投資機構代客境外理財,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
QDII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

如何有效控制金融市場風險

規避金融市場風險的有效途徑

(一)完善金融市場

我國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後,對於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雖然我國的經濟貿易逐漸走向國際市場,但是同時也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面臨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既是機遇,更多的還是挑戰。我國的市場和國際市場目前實現了接軌,中國的自主商品能夠及時投入到國際市場上進行貿易,但是金融方面的問題是無法避免的事實,特別明顯的一點就是國際市場由於需求量變化、價格調整等問題造成金融風險的出現。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首先是我國自身存在的經濟梯子問題。其次是國際市場上帶來的影響。從上述問題來看,我國的市場體系不夠完整,例如:根據相關的標准,資本市場、貨幣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是金融體系最基本的組成,這些都是必須具備的元素。根據當前的國際形勢以及經濟發展情況來看,金融市場逐漸朝著規范化、國際化、標准化的方向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在金融風險的管理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作為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金融衍生品市場在市場架構,市場規模擴大等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第二,衍生品創造了一個風險管理的市場,其意義在於補充和完善了金融市場的所需,大大加快了金融市場各組成部分的更新與發展。

(二)建設金融工程

眾所周知,金融市場風險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中有著巨大的阻礙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收入的增加必將促進中國金融業的興起和發展。金融工程作為21世紀的標志性工程,將我國的發展對象和目標轉移到金融工程中對於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以及國際地位是一次趕超西方發達國家的難得機遇。中國如果想實現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應該把投資重點放在金融業上,以此來提高自己的金融競爭力,積極參與到國際上的金融競爭過程中去,通過採取:放開金融價格、消除金融壓制、鼓勵金融創新等相關措施來積極參與到新世界金融業工程中去。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動中國金融工程進步的同時,需要以一個科學的眼光看待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應該把眼光放長、放大,這樣才會發現金融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解決措施的選擇提供真實的資料來源。

目前金融業已經成為我國行業發展的重要部分,這是因為金融工程能夠代表現代金融高科技的運用情況,對於中國金融體系實現市場化、現代化、國際化的目標有著深遠的促進意義。國家或者政府需要積極制定相應的政策抉擇,對於金融技術應該加大資金投入,提高金融工程技術的效率,避免金融風險的出現。在發展金融工程的時候,需要做到的幾個方面是以金融風險管理為中心,實現金融市場工具的創新;加強金融體系的風險配置功能的改進,目前,造成中國金融體系風險配置功能不完善的實際表現形式為,不能有效地進行風險配置,且沒有足夠的市場工具。中國在發展金融工程技術的時候,需要給予金融工程足夠的重視。弄清金融工程技術先進性與我國金融體系發展的情況,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為了推動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我們可以借鑒西方先進的管理經驗和金融工程技術來發展自己,特別是在完善金融體系風險配置功能,提高金融機構管理決策水平等方面開展金融管理工作。對於金融工程,我們也應當深刻認識到我國的金融市場目前尚處於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需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金融管理,防止出現照搬照抄國外的產品和模型。對於金融工程的管理作用,我們可以使用金融工程技術來推動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對於金融工程的局限性應該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改進。

(三)實施金融監管

加大金融監管的力度有著必然性和緊迫性,這不僅僅是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國際金融業發展的管理需要。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國際資本流動需要。盡管我國堅持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但是世界市場仍是資本主義市場為主,並且形成了跨國聯系,造成各國資金流動跨國界。資金的跨國流動能夠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最直接的就是經濟危機。一旦某個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經濟問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必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確保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應該加強金融監管。第二,我國金融市場的需要。自從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中國的市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大,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更是顯示了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成績。盡管我國的金融市場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出現了很多金融違規事件,使得金融風險的概率加大。

以上的問題均表明在我國加強金融管理是很有必要的,這不僅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筆者分析總結了加強金融管理的具體措施,可以從幾個方面開展:

(1)弄清風險承受能力。金融業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經濟行業,出現問題後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國家應該弄清自己的風險應對能力,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設定可承受的風險范圍。避免因風險能力薄弱而帶來的問題,對於風險承受力的范圍更加需要控制,否則將出現經營危機;阻礙了企業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2)加強風險管理力度。風險管理力度的增強,主要是經過制定風險管理制度。其重點在於做好以下工作,例如:風險的識別、衡量、管理方法、控制、監察等不同的環節。目前人們對於風險的衡量已經積累了很多測試方法,並且對風險控制系統檢查,形成金融風險預警系統。

(3)保持信息反饋。保持信息反饋的意義重大,除了可以滿足市場有效前提的存在,保證各個資金投資者的合理流動,促進國內監管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保持金融信息的反饋,應該積極發揮「兩會一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的作用,通過三方聯席會議制度,使得內部關系和諧發展。(4)完善法律法規。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能夠對金融風險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合法的裁決,也是約束經濟活動的法律依據。但是當前我國對於金融業的法律還比較少,這就不能保證我國金融市場健康的發展。國家應該召集大量既熟悉國際慣例又了解國情的人才,進行構建監管法律體系的工作。(5)發揮行業自律的作用。自律的根本是在倡導企業實施自我管理,如今世界各國和地區普遍採取的方法是行業自律進行金融監管。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相輔相成,只有將其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出自律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將是今後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無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金融業的發展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而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是巨大的,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融資證券化等都是將來中國金融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造成全球經濟存在著極大的不穩定性,帶來的結果是金融資產在價格、估計、預算等方面逐漸成為了測量金融市場風險的關鍵所在。根據這一情況,我國應該積極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在金融工程和金融監管兩大方面實現突破。

Ⅲ 在股市虧了35萬,剩餘資金5萬,該怎麼辦

先說結論,如果你在股市中虧了35萬,只剩下5萬塊,說明股市不適合你,在股市中基本上是賺不到錢的。這樣的投資者,建議趁早抽身,把錢做其他的投資,不要再去給股市交學費了。為什麼會虧損這么多?在股市中產生虧損,是中國散戶的一大特徵。據統計,中國散戶平均一年換手25次,多數處於虧損狀態。那麼虧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另外比較穩定的投資品是國債。目前5年期的國債收益率是2.96%,10年期的國債收益率是3.06%。這個收益率相對不高,但足夠穩妥。如果追求稍高的收益,可以選擇可轉債投資。如果資金體量不多,可以學習指數基金定投,指數基金定投的方法比較簡單,而且容易上手,長期看收益可以達到15%以上,非常適合投資小白。

綜上所述:在股市中巨虧35萬,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在股市被人收割了,及時止損。等自己對股市有了一定的操作邏輯再考慮進入股市。當然除了股市,還有很多值得考慮的投資產品,比如銀行理財產品、國債、指數基金等等。與其給市場交學費,不如選擇相對穩定的投資產品。

Ⅳ 投資黃金虧損時如何處理

一、面對虧損時我們該怎麼操作
1、做鴕鳥,視而不見,順其自然。
2、瘋狂補倉。
3、承認錯誤,割肉離場。
第一種態度很常見,但鴕鳥政策往往等不到奇跡的發生,除非再等一輪,一場大行情的到來才能拯救。
第二種也是許多投資者熱衷的做法。這樣的操作方式的弊端也是很明顯的,有很多投資者在前面單子虧損後,不停地補倉,又不帶止損,導致被套的單子越來越多,嚴重的直接導致爆倉。
第三種態度,承認錯誤、果斷離場,往往被證明是正確的,可惜只有少部分人能克服人性中迴避以及僥幸的心理。如果犯錯導致虧損,且虧損仍在擴大,不斷超出你的預期,那麼也許你該盡快離場,更不要試圖通過補倉、加倉給賺回來。
二、虧損後積極調整戰術
心態調整為坦然面對虧損提供了強大的基礎,在此之上,通過調整戰術的施展,也能夠盡可能地降低虧損的范圍,彌補損失,有時候甚至可以達到扭轉局面的作用。
適時的止損也很關鍵。有的人不願意止損,擔心止損是將賬面浮虧化作了現實。但實際上,識時務者為俊傑,當投資環境出現較大的變化時,止損是「退一步換得海闊天空」,不僅防止巨虧的釀成, 也會為後續操作留備了空間和餘地。進行每一項投資之前,嚴格的止損控制都很重要。
在交易中如果你不允許自己犯錯,則你的交易要麼非常小心,高度緊張,心態難以平衡,要麼一旦做錯就不認錯而鑄成大錯,這都是交易大忌。出現虧損在交易中是非常正常的事,你應當把適當的虧損看成是獲利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和成本,機會都是尋找出來的,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不付出代價就想成功那是幻想。

Ⅳ 金融行業存在諸多問題通過哪些方式可以解決

開始肯定你得喜歡,隨後除了專業知識以外,還要了解下他的歷史文化,每一個行業都是有歷史背景的,這個是前提。
如果沒有自己的思考,就盲從聽取什麼好什麼不好,那麼自己就容易隨大流,隨大流就容易失敗,很危險。
現在行業比較多人關注,那其實已經處於一個較高的點,那就容易遇到瓶頸。
但是大多數行業還不算到了瓶頸期,特別是比較基礎的行業,類似服務業,吃的、醫葯等,有需求的行業,不管怎麼變遷,都是有市場的。
現在很多從業者確實也感覺到吃力了,其實所有行業都有飽和的時候,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壯大,主要還是要自己身硬,從服務、管理、內容上不斷加強自己,有了扎實的基礎後,自己不怕競爭不怕對比,那麼不管什麼行業都能逆流而上。

Ⅵ 美國針對金融危機採取的措施

2007年4月,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作為標志,美國次貸危機正式拉開帷幕。此後,危機愈演愈烈,大量從事次貸業務的機構相繼破產,主要金融機構陸續出現巨額虧損,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市場預計,全球與次貸相關的損失將達到1.5萬億美元。2008年以來,美國已有13家商業銀行破產倒閉。在美國前五大投資銀行中,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美林被美洲銀行收購,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也轉變成為銀行控股公司。
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其頻率之高、規模之大、范圍之廣、力度之強是在美國近100年以來的歷史上少見的。 美聯儲應對危機的非常規措施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大規模信貸緊縮,嚴重打擊了市場信心,盡管美聯儲連續大幅度地調低聯邦基金利率、降低再貼現率,將常規貨幣政策手段幾乎用到極致,仍然不能阻止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美國經濟持續放緩的趨勢。為此,美聯儲不得不選擇各種非常規措施,來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供給,擴大信貸規模,恢復市場信心。
(一)新的流動性管理手段
一是調整貼現窗口貸款政策。從2007年8月起,美聯儲多次通過調整貼現政策,鼓勵出現財務困難的商業銀行向美聯儲借款。2007年8月17日,美聯儲下調貼現率50個基點,使其與美聯邦基金利率之差由此前100個基點縮小為50個基點,貸款期限延長至30天,並可應請求展期。2008年3月18日,美聯儲再次下調貼現率75個基點,使其貼現率與聯邦基金利率進一步縮小至25個基點,貸款期限延長至90天。 </P>
<P> 二是啟用新的融資機制。2007年12月12日,美聯儲推出對合格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創新融資機制(TAF)。在TAF中,美聯儲通過拍賣提供為期28天的抵押貸款,每月兩次,利率由競標過程決定,每次的TAF有固定金額,抵押品與貼現窗口借款相同。由於TAF事前確定數量並採用市場化的拍賣方式,既能有效解決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問題,又不會導致銀行准備金和聯邦基金利率管理的復雜化,被視為美聯儲40年來最偉大的金融創新。2008年7月30日,作為28天TAF的補充,美聯儲推出84天期TAF,以更好地緩解3個月期短期融資市場的資金緊張情況。2008年9月29日,美聯儲又表示計劃將於11月推出兩次總額為1500億的遠期TAF,時間和期限將在與存款機構協商後確定,以確保年底前市場參與者資金充足。此後,又於2008年10月6日將總規模擴大至3000億。
三是啟用新的融券機制。2008年3月11日,美聯儲推出了另一項創新流動性支持工具(TSLF)。TSLF是由美聯儲以拍賣方式用國債置換一級證券交易商抵押資產,到期後換回的一種資產互換協議,有效期為六個月。TSLF的交易對手僅限於以投資銀行為主的一級證券交易商,交易商可提供的合格抵押資產包括聯邦機構債券、聯邦機構發行的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和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等。
四是啟用一級交易商信貸工具(PDCF),向一級交易商開放貼現窗口。在貝爾斯登事件發生後,為進一步緩解金融市場短期向下的壓力,2008年3月17日,美聯儲決定利用其緊急貸款權力,啟用PDCF,其實質是向符合條件的一級交易商(主要指投資銀行)開放傳統上只向商業銀行開放的貼現窗口,提供隔夜貸款。
五是推出資產支持商業票據,即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工具(AMLF),通過支持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支持商業票據市場。2008年9月19日,針對雷曼兄弟倒閉引發華爾街震盪、大量投資者紛紛從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撤資的形勢,美聯儲宣布推出AMLF,以貼現率向儲蓄機構和銀行控股公司提供無追索權貸款,供其從貨幣市場共同基金(MMMF)購入資產抵押商業票據。同時,美聯儲還計劃直接從一級交易商手中購買房利美、房地美和聯邦房屋貸款銀行等發行的聯邦機構貼現票據,以進一步支持商業票據市場的順利運行。 </P>
<P> 六是推出商業票據融資工具(CPFF),直接支持商業票據市場。2008年10月7日,美聯儲宣布創建CPFF,運作機制是通過特殊目的載體(SPV),直接從符合條件的商業票據發行方購買評級較高且以美元標價的3個月期資產抵押商業票據(ABCP)和無抵押的商業票據,為美國的銀行、大企業、地方政府等商業票據發行方提供日常流動性支持。
七是向商業銀行的准備金付息。長期以來,美聯儲和其他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均不為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准備金和超額准備金支付利息。在次貸危機的沖擊下,為了增加商業銀行的可貸資金,2008年10月6日,美聯儲宣布向商業銀行法定存款准備金和超額准備金支付利息。其中,向法定準備金支付的利息比准備金交存期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均值低10個基點,向超額准備金支付的利息初定為比准備金交存期的最低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低75個基點。 </P>
(二)對金融機構的直接救助 </P>
救助投資銀行貝爾斯登。2008年3月14日,美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出現了流動性危機,為了援助貝爾斯登,美聯儲緊急批准了JP摩根與貝爾斯登的特殊交易,即紐聯儲通過JP摩根向貝爾斯登提供應急資金,以緩解其流動性短缺問題。貝爾斯登將其流動性最差的300億美元資產作抵押,紐聯儲通過JP摩根向其提供為期28天的等額融資。這是自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美聯儲首次向非銀行金融機構開放貼現窗口。
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7月13日,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聯合宣布對陷入財務困境的「兩房」提供救助。其中,美聯儲將允許「兩房」直接從紐聯儲貼現窗口借款,條件是美聯儲將在兩家企業的資本充足率監管和其他審慎性監管中發揮咨詢作用。在9月7日美國政府接管「兩房」方案中,紐聯儲成為美國財政部向「兩房」提供信用貸款的財務代理人。 </P>
救助美國國際集團(AIG)。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由於市場違約風險急劇上升,作為全球信用違約掉期市場主要賣方的AIG受到嚴重影響。2008年9月16日,美聯儲宣布向AIG提供850億美元的高息抵押貸款,條件是美政府需獲得AIG79.9%的股權,並持有其向其他股東分紅的否決權。2008年10月8日,美聯儲再度聲明,此前向AIG提供的850億美元貸款額度已用盡,允許AIG以投資級固定收益證券作抵押,美聯儲將再度給予AIG378億美元的貸款額度。
採取國際聯合救助行動。2007年12月12日、2008年3月11日和9月18日、10月8日和10月13日,為了應對不斷惡化的金融危機沖擊,美聯儲先後與歐洲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和日本銀行等進行了大規模的國際聯合援助行動。主要內容包括:(1)各主要國家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渠道向本國貨幣市場注入流動性。(2)美聯儲與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建立臨時貨幣互換安排,並根據形勢發展調整互換的期限和規模。從2008年10月13日起,為配合其他國家中央銀行的救市行動,聯儲宣布,暫時上調與歐洲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瑞士國家銀行和日本銀行的美元互換額度至無上限。(3)2008年10月8日,美聯儲、歐洲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加拿大中央銀行、瑞典中央銀行和瑞士國家銀行等聯合宣布降息50個基點。
美國財政部應對危機的非常規措施
2007年上半年,美國次貸危機剛剛發生時,美國財政部採取了常規性政策措施進行應對,後來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升級、美國經濟金融形勢的不斷惡化,美國財政部被迫出台了一系列非常規措施來應對危機的挑戰。 (一)1500億美元的一攬子財政刺激計劃
2008年1月4日,美國國會宣布實施1500億美元的一攬子財政刺激計劃。根據這一計劃,美國家庭將得到不同程度的稅收返還,商業投資第一年可以享受50%折舊,中小企業還可以享受到額外稅收優惠。另外,房利美和房地美證券化限額被臨時上調,聯邦住房委員會的擔保額也相應增加。
(二)援助並接管「兩房」
2008年7月13日,美國政府宣布,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將聯手對深陷困境的「兩房」提供援助:一是提高這兩家公司能夠從財政部獲得貸款的額度。二是為了保證「兩房」能夠獲得足夠的資本,財政部將擁有在必要時收購其中任何一家公司的股份的權力。三是允許這兩家公司直接從紐聯儲的貼現窗口借款。2008年7月22日,當世界還在議論美國政府是否應該救助「兩房」時,美國眾議院批准總額3000億美元的住房援助法案,這一法案授予財政部向「兩房」提供援助的權力,並可以為陷入困境的房貸戶提供幫助。根據這一法案,聯邦住房委員會可以向約40萬個面臨喪失抵押品贖回權風險的房貸戶提供上限為3000億美元的再融資擔保,幫助他們將目前利率較高的按揭貸款轉換為利率較低的30年固定利率貸款。2008年9月7日,由於「兩房」形勢進一步惡化,美國政府宣布這兩家公司的四步走計劃:一是聯邦住房金融局牽頭接管「兩房」;二是財政部與「兩房」分別簽署高級優先股購買計劃;三是為「兩房」和聯邦住房貸款銀行建立一個新的、有擔保的借貸工具;四是推出購買政府資助企業按揭抵押證券的臨時計劃。
(三)推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金融救援計劃
2008年10月3日,美國總統布希批准了《2008年緊急經濟穩定法案》,推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計劃。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授權美國財政部建立受損資產處置計劃(TARP),在兩年有效期內分步使用7000億美元資金購買金融機構受損資產;二是建立受損資產處置計劃後,允許財政部向金融機構受損失資產提供保險;三是成立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和獨立委員會對法案的實施進行監督;四是對接受政府援助企業的高管薪酬做出限制;五是與國外金融監管部門和中央銀行合作;六是將保護納稅人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七是增加對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房貸申請人的幫助。
(四)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是此次金融危機中美國政府採取的意義最為重大、影響最為深遠的非常規應對措施。在以往的金融危機中,美國政府主要是採取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內的多種宏觀經濟政策組合來應對。
2007年春天,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呼籲重新檢查美國的金融監管體系,以便更好地處理保護投資者與增強市場競爭性的關系。2007年秋天,保爾森宣布美國財政部將設計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案。2008年3月31日,美國財政部公布了長達218頁的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藍圖。
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藍圖包括三個目標:一是短期目標:強化總統金融市場工作組的使命,並將銀行監管者納入小組;美聯儲進一步推進拓展貸款渠道;對抵押貸款發起設立全國統一標准;為各州對抵押貸款市場參與者頒發執照設定統一的最低標准。二是中期目標:合並儲蓄機構監管署(OTS)和貨幣監理署(OCC);美聯儲負責監管支付和結算體系;設立聯邦保險監管體系,隸屬於財政部的全國保險管理署負責管理聯邦保險監管體系;合並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三是長期目標:設立美國三大金融監管體,即美聯儲擔當「市場穩定監管者」的角色,維護美國金融市場穩定;成立「金融誠信監管者」,負責對銀行業的監管;成立「商業行為監管者」,負責規范商業活動並保護消費者利益。

Ⅶ 原油期貨虧損後如何處理

我們認為 05合約的大幅下跌甚至出現負報價,其實一定程 度上已經向市場揭示了目前原油現貨市場遇到的巨大風險,基 本面不斷崩盤且出現原油脹庫的風險之下,期貨的價格更多的 是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的預期和金融市場對於風險資產的抄底 和配置需求,但已經不能反映出現貨市場的疲軟,與基本面產 生了脫節(此前已經有部分地區的原油現貨價格出現了負報 價,但期貨價格仍在交割日前保持相對高位);而現貨價格則 是反映了當下貨物流通的最根本情況,也是最貼近當前市場變 化的;而由於期貨每個月都要進行交割,使期貨和現貨價格出 現回歸,那麼當市場對未來的樂觀預期和抄底及配置的需求導 致期貨價格遠脫離基本面運行的時候,這種期現回歸強制進行 價格邏輯證偽的方式就會導致期貨價格中非常多的泡沫被瞬 間擠壓出去,使現貨和期貨價格達到統一。
而原油負報價意味著將油運送到煉油廠或存儲的成本已 經超過了石油本身的價值,這對於市場而言是一個非常極端 的打擊。

Ⅷ 國際社會關注黎巴嫩金融危機,有哪些解決金融危機的方法

金融危機的發生是不可預測的,前期雖然有很多的徵兆來顯示,但是具體什麼時候到來依然不可知。當危機來臨的時候,我認為以下的方法可以應對。

Ⅸ 金融危機的應對方案有什麼

金融機構損失有限

中國金融機構的直接損失相當有限。由於美國政府信用擔保,我國金融機構持有的大量美國機構債不會有損失。但是在全球化的時代,外圍金融市場的動盪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金融市場產生消極傳導作用。

陸挺:此次全球金融海嘯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比較復雜。首先,金融機構的直接投資所造成的損失相對較小。 據初步統計,我國共持有海外公司債券約為120億美元,其中僅有小部分受到影響。如中國各銀行借給雷曼資金總計大概為7.2億美元左右。在外匯儲備投資方面,截至7月底,我國持有519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大約4440億美元為機構債。對於美國的機構債券,美國聯邦政府已經對此進行擔保,只要持有到期就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第二,實際上,最近由於金融市場動盪,美國國債價格正向上走,這是因為大家發現持有其他資產反而變得更加不安全、從而更願意去持有美國國債。當然這裡面也有風險。由於美國的救市行動而發行的大量國債勢必會導致更多的貨幣供給。從中長期角度看,會抬高美國國債利率和引起美元貶值,這會對我國以美元計價的固定收益資產造成一定的損失。但這僅是一種風險而已,美元的匯率涉及美國經濟、全球經濟、美國貨幣供給、其他經濟體貨幣供給等多重因素,所以將來也未必一定會出現美元幣值走弱的現象。

至於美國中長期利率是否會走高的問題,其實首先要搞清楚是什麼「利率」。目前的聯邦基準利率只有2%,而且進一步減息的可能非常大。美國國債的利率最近也持續走低。但由於市場信心走弱,互相不信任對方,金融機構間的借貸利率不斷上升,這就是這一段時間出現的所謂credit crunch(信貸危機)問題。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近來不斷通過各種手段擴大貨幣供給,目的在於提振市場信心,降低拆借利率。當然,如上所言,如果美國發債較多,從中長期而言會拉高國債利率,但這並不是目前所考慮的主要問題。

李稻葵:短期而言,對中國金融機構影響有限,因為我國金融機構在投資方面還是趨於保守,而這次投資在美國、雷曼等投資銀行的大部分還是美國、歐洲等的機構。此外,我們還要關注我們在境外的機構是否有投資,比如一些「中」字型大小的企業,它們手頭擁有大量外匯,是否進行過投資尚不得而知。

中期而言,確實存在風險,如果中期內美國金融市場能夠穩定、金融機構不再繼續破產、金融市場進入整頓時期,則未來半年內,發達國家投資在中國的各種資金有可能出現逆轉迴流,由此導致新興市場國家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等。

美國也會採取一些措施,使得美元對全世界其他貨幣匯率保持穩定。如果美國金融界的地位進一步下降,對美國會形成進一步打擊。至於匯率問題,我相信,美國在中美匯率問題上不會有太大要求,而是主要希望中國不從美國國債上撤離。

黃益平:對我國金融系統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國內金融機構在海外證券市場的投資。從目前金融危機發展的情形來看,金融機構面對的最大問題,第一是投資者信心,第二是流動性。毫無疑問,隨著國際資產價格大幅度下跌,我國在海外證券市場的投資已經出現虧損。不過這些國外資產本身就是用外匯購買的,因此尚不至於對國內的流動性造成重大影響。況且對於許多金融機構而言,這些虧損也僅僅是賬面上的。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出美國的金融危機會引發國內金融機構系統性的風險。我國大多數大型金融機構都是國家所有或控股的,不會出現倒閉的現象。即使是非國有的銀行,也受到政府隱性擔保的支持,因此也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

從資金流動的角度,一些短期資本的流出、在證券市場投資的回撤等存在可能性,但是我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抵禦這種沖擊綽綽有餘。另外,如果美元幣值出現大幅波動,有可能使得人民幣匯率很難再持續盯住美元。最近2-3個月的進展表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越來越大,而對一攬子貨幣匯率變動則越來越穩定。這實際是一個好現象,意味著匯率政策開始真正落實2005年提出的參照一攬子貨幣的有管制的浮動,實際反而能增加匯率的穩定性。

--

中國出口壓力巨大

美國此次危機使得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全球信貸緊縮,而這將使得我國整體外部環境趨緊,再加上最近美元的強勁升值造成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的加速升值,這必將對我國的出口形成巨大壓力、進而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

陸挺:這次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主要在出口方面。除美國經濟放緩、需求下降之外,今年第二季度歐洲、日本的經濟增速也呈快速下降趨勢,這勢必會拉低對中國的進口需求。

據我們推算,去除價格和匯率因素,今年1-8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12.1%, 低於去年全年的19.2%。除美國次貸危機、全球經濟增速下降等因素外,出口增速下降還有一個關鍵因素, 即我國出口增長正在經歷一個大周期中的自然減速階段。我國於2001年底加入WTO,之後新市場開發迅猛,中國出口在2001-2004年增長迅速。但隨著國外市場逐漸被開發,出口增速必然減緩。事實上,中國出口增速在2005年後就已經開始下降,2006年全年出口實際增長為24%,而2007年的出口增長進一步下降到19.2%。有趣的是,出口增長下降並不意味著GDP增長也會下降 。 盡管從2005至2007年出口增長呈下降趨勢,GDP增長確不斷加速。

我們在今年年初預測,若美國經濟增長下滑1個百分點,我國出口增速會下降3.4個百分點,我國GDP增速會下降0.35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由於出口增速減緩對GDP增長大約為0.8個百分點。我們估計今年最後幾個月出口增速會進一步下降,由於出口減速對於今年全年GDP增長的影響大概是1個百分點。2009年出口會進一步減速、向下拉動GDP增長0.7個百分點左右。

李稻葵: 短期來看,美國此次危機對其實體經濟肯定會產生負面影響,但是這個負面影響遠遠沒有上個世紀經濟大蕭條時那麼嚴重。因危機而出事的金融機構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二級市場上,這將導致金融市場上交易產品的價值下降或者泡沫破裂。當然,由於二級市場借貸交易的萎縮、利率上升,最終一定會導致面向企業和家庭的貸款利率上升、信用萎縮,這對本已艱難的美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對於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對於中國出口形成打擊。美國危機肯定會在某種程度上對美國企業形成打擊,同時美國消費也會進一步萎縮,這都會導致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下降。另外,來自歐洲、亞洲區間貿易的需求也會減少,這也會對中國出口產生不利。

黃益平:美國危機對於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中國出口的影響。金融危機意味著世界經濟已開始走入疲軟、衰退,因此我國出口必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事實上,我國出口的實際增長速度已經由去年的25%以上回落到10%以下,有幾個月對美國的出口出現了零增長甚至負增長。因為出口佔到我國GDP的三分之一多,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的國內需求是與出口緊密相關的。出口減速則勢必引發消費和投資疲軟。這是最為直接的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而我國一些金融機構海外投資所產生的直接虧損,可能不會很快反應到中國實體經濟運行當中。

我們曾做過模型分析,如果美國經濟增長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會被向下拉動0.5個百分點。當然,目前我國經濟活動所出現的疲軟跡象,並不僅僅是因為美國經濟下滑,日本和歐元區已經出現負增長,同時還與前一段時間貨幣政策緊縮,再加上勞動力、資本和能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相關。上述幾方面綜合起來,從而造成了目前經濟增長的風險遠遠大於通貨膨脹的風險。

閱讀全文

與金融市場虧損的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測量房屋角尺的使用方法 瀏覽:801
禽腺病毒檢測方法 瀏覽:472
皮製手機殼清洗方法 瀏覽:156
學習英語翻譯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7
橘子的使用方法 瀏覽:977
四年級檢測電路有兩種方法分別是 瀏覽:935
安阻法的測量方法 瀏覽:143
兒童低燒怎麼辦簡單的退燒方法 瀏覽:396
淘寶上的存錢方法怎麼存 瀏覽:107
貓術後化膿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12
夾核桃的工具安裝方法 瀏覽:17
二年級畫小汽車簡便方法 瀏覽:39
螺旋式led燈泡安裝方法 瀏覽:220
酸奶的食用方法 瀏覽:139
神經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258
人工整枝的主要技術方法有哪些 瀏覽:184
大田玉米收割方法視頻 瀏覽:702
山東省教學方法 瀏覽:825
支付密碼一般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95
乳腺癌治療方法及中葯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