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兒童危險問題及解決方法

兒童危險問題及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5 07:58:34

❶ 小朋友遇到危險怎麼

當我們開始關注兒童這個群體的時候,您是否已經發現,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家用電器的普及,交通工具特別是汽車的急劇增加,種種意外傷害已經對兒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當孩子們面臨危險的時候,能否立即保護自己、遠離傷害,已經成為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因此,為了普及安全知識,讓孩子們掌握最全面、最正確的安全知識與自救方法,是所有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孩子遇到危險怎麼辦 先跑!
生命第一,財產第二;不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

❷ 兒童安全問題有哪些

在家長的角度,家庭教育中:世上教子方法雲雲,為何我的孩子如此難教,而且對安全的認識不夠,什麼不能摸不能做的孩子都想去嘗試,去看看破,這是孩子的天性,對所有的一切充滿好奇,怎麼給孩子灌輸雷區不可向前一步呢,可以讓孩子從小事中嘗試可控的事情,比如,沸水很燙不能碰,碰了就得承擔後果。只要家長用心,相信孩子慢慢就會了解安全是怎麼回事。從學校的角度,開展安全教育,目前安全教育工作還存在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協同機制不夠完善、安全教育不夠徹底等問題。希望學校可以從完善管理機制、提升學生安全素養、完善家校共育機制、強化應急疏散演練等方面加以引領,切實保障兒童安全。社會環境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安全大問題,青少年沉迷網路游戲的現象增多,影響身心健康。心理問題導致學生自殺等,解決兒童安全問題,需要從多方面凈化社會風化,完善政府監管力度,開展各項安全教育活動等多方面,多角度去解決這一問題。

❸ 常見的兒童安全問題都有哪些家長如何防護呢

兒童安全問題一直是一個熱點話題。家長要如何保護孩子,杜絕危險呢?下面是兒童常見的9大危險防範安全攻略,希望家長們能注意!

跌落傷


家長應把葯物等危險物品放置到高處或帶鎖的抽屜內,以免孩子誤服,造成安全隱患。如發現小孩誤服葯物之後,家長應及時觀察到孩子的異常反映,並帶到正規醫院進行救治。

❹ 幼兒安全問題頻發,該如何保證孩子安全

如今,綁架和搶劫兒童的案件屢見不鮮,家長們目睹了令人深省的消息。顯而易見,大多數家長仍未能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對家長來說,孩子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每個父母都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夠無憂無慮的長大。

2.激發兒童的自我防護意識

孩子們太小,幾乎不會發現危險的存在於何處,所以他們很容易在不經意間遇到危險。因此,父母應該激發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遠離危險。最好的方法之一是讓孩子正確地感受到危險行為發生後的結果,這樣孩子就能清楚地了解危險並學會保護自己。

3.傳授安全知識

兒童容易發生危險,通常是因為他們缺乏安全知識,不知道安全問題,所以他們容易陷入危險的環境中。所以,父母應該教他們的孩子安全知識,讓他們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這樣,兒童可以了解正確的安全知識,從而避免危險的發生。

❺ 簡述學前兒童常見的意外傷害事故的處理原則

幼兒常見意外傷害事故的處置方法

1、跌磕傷:孩子難免會發生跌磕傷,一旦發生時,不要用手揉患處,可用干凈的毛巾浸透冷水或用毛巾包裹冰塊敷在受傷的部位,經冷敷後再用濕熱的毛巾敷於患處並輕輕按摩,以幫助消腫。孩子還會經常摔傷頭部,如果摔傷後幾小時或幾天後,孩子疼痛不減、哭鬧、嘔吐或昏迷不醒,就需要送醫院救治。X光能夠檢查出頭骨挫傷,大腦受傷的信息只能通過CT掃描獲得。

2、擦傷:幼兒主要發生的擦傷部位是膝蓋和肘部。對於輕微的擦傷,可用水清洗傷口,再用消毒棉球蘸低溫的肥皂水或生理鹽水擦洗傷口周圍並清理異物,然後塗抹紅葯水,要時刻預防傷口感染,很小的創傷也要注意。對較為嚴重的傷口在經過消毒處理後可用紗布包紮,特別嚴重者要及時送醫院治療。

3、割傷:若創傷較小的傷口內又無異物時,用創口貼即可;若是金屬、玻璃等異物,則需將異物清理干凈後對傷口做消毒處理。割傷嚴重流血過多要及時對傷口進行包紮,可在傷口靠近心臟的方向用繩帶等物系緊,並立即將患兒送往醫院治療。小而深的傷口忌馬虎包紮:若被銳器刺傷後馬虎包紮,會使傷口缺氧,導致破傷風桿菌等厭氧菌生長,應清創消毒後再包紮,並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若幼兒的手指被利器割斷,要保護好斷指,將斷指放入容器中連同幼兒一起及時送往醫院治療。腹部受傷內臟脫出後忌立即復位:脫出的內臟須經醫生徹底消毒處理後再復位。防止感染造成嚴重後果。

4、刺傷:用消毒水清洗傷口,然後用鑷子順著刺物刺入的方向將刺夾住拔出。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兒的肌肉中,可採取擠壓挑拔法將刺清除,最後用酒精或碘酒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

5、兒童踝關節扭傷:兒童戶外活動時,沒有做准備活動而突然跑步或踢球會造成踝關節扭傷。急救方法:輕微的扭傷可用冷水浸濕的毛巾或冰塊敷於傷處,也可用紅花油吐沫於扭傷處。若扭傷嚴重出現腫脹或淤血時,不可讓幼兒走動,要立即將其送往醫院治療,對四肢某個部位的嚴重扭傷,可先用綳帶等在扭傷的上下部位做固定包紮處理。

6、壓傷:讓受傷的幼兒原地靜坐或平躺,同時仔細檢查被壓傷部位的外表狀況。若是四肢壓傷,可用冷水浸濕或用裹了冰塊的毛巾敷於受傷部位。若是胸腹部被擠傷,應將幼兒身體放平,然後迅速撥打急救電話。

7、骨折:發現幼兒骨折,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在急救處理前不可用手揉搓骨折處,發現受傷處流血應採取止血措施。為使骨折處得以固定,可在

幼兒骨折部位用寬綳帶和木板等把骨折處的關節暫時固定住。若是頸部受傷,要讓幼兒仰卧,並用有一定厚度的軟質物品墊在頸部兩側,以穩定頸部原有狀態。若是肋骨處骨折,幼兒感到呼吸困難或胸部疼痛難忍,要檢查其血壓以防休克。若遇脊椎骨折時,切不可隨意挪動幼兒,要將幼兒平抬放到擔架上。若遇頜骨骨折時要立即清除幼兒口腔中的異物,防止異物堵塞喉嚨,也可用紗布等做墊托放在受傷的下頜處並用軟質物品托住受傷處,既保證幼兒的下頜固定不動又可以使幼兒易於開口。使用止血帶結扎忌時間過長:止血帶應每隔1小時放鬆一刻鍾,並作好記錄,防止因結扎肢體過長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

8、燙傷:燙傷主要是由開水、熱粥以及熱蒸汽、化學葯物、強酸強鹼等所致。幼兒抵抗力較低,燙傷後極易感染,從而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敗血病。處理方法:(1)輕微燙傷,只損傷到幼兒的皮膚表面,皮膚有紅腫症狀,長應立即用冷水沖洗燙傷部位,或將燙傷部位進入冷水中約15分鍾,以降低局部溫度和傷害程度,然後在燙傷部位塗抹燒傷膏,以預防感染。(2)如果幼兒是穿著衣服鞋襪被燙傷,及時脫掉孩子身上的衣物,將燙傷的危害降到最低點。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要直接將衣物脫掉,更切忌用手揉搓燙傷處,而要用剪刀輕輕剪開幼兒的燙傷部位的衣物,視幼兒燙傷的具體情況用紗布包紮處理後及時送往醫院治療。(3)對不易沖洗的部位,可用涼毛巾冷敷;(4)創面一定不要隨便塗抹所謂的偏方,比如:牙膏、醬油等,這樣做既會影響醫生對病情的判斷,又會造成創面的感染。(5)嚴重燙傷時,如果燙傷部位出現水泡或大面積潰爛,應迅速用冷水沖洗其受傷部位,然後用消毒紗布包紮,並注意將燙傷部位裸露出來,立即將幼兒送往醫院治療。如果幼兒全身、多部位或大面積燙傷時,家長千萬不能塗抹葯物,只需用清潔布單將其包裹快速送往醫院即可,同時給幼兒服用淡鹽水。以防脫水、休克。

9、燒傷:處理方法(1)迅速脫離熱源,如果是幼兒身上著火,應告訴幼兒趕快趴在地上,翻滾身體盡快滅火,教師應用被子、床單等物品浸濕,盡快覆蓋在幼兒身上的著火處,盡快脫掉幼兒身上被火燒壞的衣服。如果燒傷面積較小,家長應盡快用涼水沖洗被燒傷處,及時降溫、清潔並止痛。(2)化學物品燒傷時,應盡快用清水沖洗傷面15——20分鍾,以清除傷面殘留的致傷物,降低受傷程度,並根據情況小心脫去幼兒身上沾有化學葯劑的衣服。(3)電擊燒傷時,應迅速切斷電源或用絕緣性物品如木棍、塑料品等撥開電線,用鹽水洗凈傷面,或覆蓋凡士林油紗布。(4)生石灰燒傷時,必須先用干凈的棉球、干毛巾、衣物等將石灰輕輕擦去後再沖洗。

10、異物傷害:兒童在進食、玩耍瓜子、豆類、花生、扣子等物時,常因突然驚嚇、跌倒、哭笑等將異物吸入氣管。當幼兒誤將異物放入嘴中不慎被噎住或嗆住氣管時,最關鍵的措施是在現場即刻將異物排出。因為一旦發生氣道異物阻塞,馬上送醫院搶救可能時間不夠,因此,教師首要做的是進行應急處理,為送孩子去醫院爭奪時間。

緊急處理措施:

(1)鼓勵孩子大聲咳嗽。引起窒息的異物多卡在喉嚨,特別像薄膜、果凍類異物,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還有部分在聲門外,這時鼓勵幼兒大聲咳嗽,有時可將異物咳出。

(2)讓孩子俯傾並拍背。如懷疑異物吸入幼兒氣道,應將其上身前傾60度,俯卧於搶救者的臂肘上,頭部下垂,搶救者用手用力拍打其背部,藉助重力,促使異物排出。

(3)擠壓腹腔噴出異物。有時咳嗽後,氣體咳出而不能吸入,肺內氣體漸少,咳出氣流很小,這時需藉助壓腹和膈肌上升的沖擊力,加大咳出的氣流,將異物噴出。兒童急救法:讓患兒俯卧在兩腿間,頭低腳高,然後用手掌適當用力在患兒的兩肩胛骨間拍擊4次。拍背不見效,可讓患兒背貼於救護者的腿上,然後,救護者用兩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後、向上擠壓患兒中上腹部,壓後即放鬆,可重復幾次,必要時急送醫院。

(4)阻塞緩解心肺復甦。如果異物去除,阻塞緩解,但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

(5)預防氣道異物阻塞的注意事項:不要給幼兒玩鈕扣、錢幣、玻璃球、橡膠嘴及較小的玩具;不宜吃整粒的炒豆、瓜籽、花生米、榛子、松子、蠶豆等食物,更不能帶殼給孩子玩,吃前大人應剝皮去殼並將果實砸碎;吃果凍不能整塊吞入口內,要將其在碗內切碎分成小塊再吃;有的家長對拒服葯物的孩子,採取捏著鼻子灌葯的辦法,這也是非常危險的:捏住鼻子,用口喘氣,極易將葯水吸入氣道;孩子吃東西時不要跟他說話,更不要惹他哭、逗他笑,以免食物被誤吸。若遇幼兒被魚刺卡住,可用勺子等器具輕壓幼兒的舌頭,然後用鑷子深入吼部將魚刺慢慢夾出。若無法將魚刺取出時,要及時送往醫院。

一、幼兒園班級管理的內容

幼兒園班級管理一般由生活管理、教育管理、家園交流管理、班級間交流管理、幼兒社區活動管理等幾方面組成。幼兒園班級中管理人員包括保教人員、幼兒、幼兒家長。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服務於幼兒的生活、教育管理。

案例:彈性時間

與往常一樣,又到了做早操的時間,廣播里響起了動聽的音樂,提示孩子們到操場上做早操。此時的小朋友們正在興致勃勃地與看螞蟻搬家。音樂一起,我便立刻說:「快來排隊吧!」幼兒中響起了一陣嘆息聲,「怎麼又要做早操了!」孩子們不情願地站了起來,三三兩兩地開始排隊,這時奇奇嘀咕著說:「王老師,為什麼一定要現在做早操呢?我們的螞蟻搬家還沒有完啊?」我也覺得有些可惜,這是早上孩子們剛剛生成的活動,正是孩子興致最濃的時候,可是……我想了想,只好回答說:「現在是做早操的時間啊。」我便這樣塞過去了,但一直到晚上,但我的心中仍然想著這個問題,這個回答能夠讓孩子滿意嗎?

第二天,我想了一個好辦法。「小朋友們,我想到一個好辦法,請小朋友們來設計今天一天的活動好嗎?「好!」孩子們高興地跳了起來。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接下去的活動,有的說要聽故事,有的說要畫畫。我和他們商量了規則,除了吃飯睡覺,其它的活動都可以請小朋友們自己來安排,但必須通過討論少數服從多數,師生一起設計一張一日活動表,用記號或圖畫來標明今天活動的內容和時間,比如:如果商量好的規則是到戶外活動一次為三十分鍾,時間到了,必須回到教室,誰也不能違反規則。一天下來,我發現今天的孩子特別聽話,每一項活動都開展地很順利,孩子們興趣也特別高,我自己心裡也很開心。

❻ 幼兒意外事故原因及對策,你怎麼看呢

近年來,隨著我國兒童意外事故發生率升高,如何減少意外事故發生,提高兒童生存質量,已越來越成為家庭、幼兒園乃至整個社會所關注的熱點問題。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兒童意外事故增多?又應如何有效地預防和避免呢?

1.社會經濟發展的兩面性

兒童總死亡率的逐年下降,死亡原因排列的改變,從一個角度反映了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近些年來,隨著新的檢查手段、新的治療方法、新葯、新疫苗的不斷產生,像肺炎、腹瀉、破傷風、鼠疫、霍亂、肺結核等過去對兒童生命危害很大的疾病,現已被消滅和控制,從而有效地降低了各類疾病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

總之,要做到減少兒童意外事故的發生,保護兒童健康成長,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多形式、多側面地培養兒童的自我保護能力,讓孩子學會自己“走路”。

❼ 兒童安全很重要,如何才能避免「踩雷」

確保幼兒在園安全和進行安全教育,首先是要了解幼兒發生意外傷害的誘因,只有歸根到底,才能更好地從根源預防意外的發生,杜絕傷害的來源。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只要做好充足的防護、建立完善的制度,家長和幼教工作者協力,一定能將幼兒安全隱患扼殺在襁褓,還幼兒一個安全健康的園內環境,為每個幼兒的成長保駕護航。

危險有大有小,對於小孩子而言,小危險也可能是威脅生命安全的危險。對於小危險,家長應該以身示範,教育孩子,告知其危險性;對於大危險,家長應該強制不讓孩子觸碰,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讓孩子避免危險,使其安全健康的成長。

❽ 幼兒常見意外事故的簡單處理

常見意外事故
的簡單處理
01
表皮擦傷
(1)清潔創面:先用涼開水洗凈周圍皮 膚,再用涼開水沖洗傷口,不能有污物留在皮膚里。
(2)用消毒棉簽擦乾傷口。
(3)用75%酒精由里到外消毒。
(4)可不包紮,避免沾水。
02
出血
傷口淺,出血少,可用消毒紗布或干凈 手絹緊緊壓住出血部位,止血後用創可貼粘合。出血多,首先急救止血並盡快送醫院。
扎傷的處理: 先將傷口用自來水或生理鹽水清洗,然後,用消毒過的針或鑷子順著刺的方向把 刺全部挑、拔出來。不應有殘留,並擠出淤血,隨後再用酒精消毒傷口。如果刺扎 在了指甲里或者刺是金屬刺,或難以拔除,都應送醫院處理。
擠傷的處理: 兒童的手指經常被門、抽屜擠傷給兒童造成痛苦。若無破損,可用水沖洗、冷 敷,以便減輕疼痛;疼痛難忍時,可將受傷的手指高 ,舉過心臟,可緩解疼痛。若有出血,應消毒、包紮、冷敷。若指甲掀 開或脫落,應立即去醫院。
03
眼異物
沙子、塵土、小飛蟲等進入 眼內。
(1) 指導微閉眼,待異物被眼淚沖出,切勿用手或手絹揉擦。否則會使異物嵌入 結膜或角膜。
(2)用眼葯水或白開水沖洗或用消毒棉簽輕輕擦去。
(3)翻眼皮擦異物: 翻眼皮的方法:翻上眼皮時,讓兒童 往下看,然後用拇、食指捏住眼皮,食指輕壓,拇指向上捻轉;翻下眼皮時,用食 指壓住下眼皮,再向下扒開。
(4)嵌入角膜的異物,應及時去醫院取出,延誤時間,日後會影響視力。
04
外耳道異物
小蟲入耳,可在耳內滴入酒精或油類, 把小蟲殺死,再到醫院取出。或用手電筒 置於耳邊,小蟲可能向亮處爬出。
05
氣管異物的處理
氣管異物是比較常見的兒童意外急症, 也是引起兒童非正常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 , 兒童氣管有異物時,會出現嗆咳,吸氣性呼吸困難,憋氣、面色青紫等現象。
引起氣管異物的原因: (1)將小物品放入口中。
(2)吃豆類、果核、瓜子時不慎將食物吞入氣管。
(3)進食時說話、嘻鬧,導致食物嗆入 氣管。
(4)喂葯時方法不當,捏緊鼻子喂葯, 導致葯粒進入氣管。
處理方法:出現異物嗆入氣管後,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要用手去掏異物,可採用兩種方法盡快清除。拍背法:將其俯卧於急救者的膝部,頭部略低,急救者用掌根部拍擊肩胛間脊柱部位,迫使異物向外咳出。若上述方法無效應及時到醫院。若患兒不能呼吸,應做人工呼吸。
06
鼻出血
主要原因: (1)鼻部外傷、(2)發燒、(3)鼻腔異物
處理方法: (1)安慰兒童不要緊張,讓其安靜坐下來, 指導其用口呼吸,頭略向前低,防止血液逆流入 口腔咽喉。
(2)捏住鼻翼10分鍾.
(3)用濕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額。
(4)若不能止血,可用紗布卷、消毒葯棉等塞鼻。
(5)止血後短時間內不可用力揉搓鼻腔, 不可擤鼻子,也不做劇烈運動,避免再出血。
(6)若無法止血或兒童經常鼻出血,應去 醫院檢查,確定是否有血液病或其他疾病。
07
抽搐
症狀: 突然發作,意識喪失,頭向後仰, 眼球凝視,呼吸細弱且不規則,口唇青紫,四肢和單側或雙側面部抽動,持續的時間 可由一兩分鍾到十幾分鍾,甚至幾十分鍾不等。
處理方法:(1)讓病兒側卧,便於及時排出分泌物,防止異物進入氣管。同時,松開衣領、褲帶,保持血液循環的暢通。
(2)不要摟緊兒童,可輕按抽搐的上下肢,避免從床上摔下。
(3)將毛巾手絹擰成麻花狀放於上下牙之間,以免咬傷舌頭。但如果兒童牙關緊閉,無法塞入毛巾,不可硬撬。
(4)隨時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5)用針刺或重壓人中穴。
08
中暑
日光長時間照射兒童的頭部,可使其發 生中暑,這時會出現頭痛、頭暈、耳鳴、眼花、口渴甚至昏迷。
處理方法:(1)將病兒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其衣扣,讓其躺下休息。
(2)用涼毛巾冷敷頭部,用扇子扇風,幫助散熱。
(3)讓病兒喝一些清涼飲料,或口服十滴水、人丹等。
預防: 炎熱的夏季兒童戶外活動時間應避開 10:30~14:30,因此時的陽光正處於 最灼熱的階段。炎熱季節,兒童可在樹 陰或屋檐下游戲,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天氣炎熱時,應提醒兒童多喝水。

閱讀全文

與兒童危險問題及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乳腺癌治療方法及中葯 瀏覽:552
老年人駝背有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742
圖片批量重命名編號的方法 瀏覽:283
目前測量兒童發育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437
重鏈沉積病最新治療方法 瀏覽:5
斑禿怎麼治療方法好 瀏覽:936
如何做香乾好吃的方法 瀏覽:507
室外管道連接的方法 瀏覽:471
西紅柿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95
綠植牆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79
如何培養孩子認識字的方法 瀏覽:351
小天鵝冰箱門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495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 瀏覽:917
鬆手剎的正確方法 瀏覽:774
芋頭怎麼煎好吃又簡單的方法 瀏覽:362
計算用電器電功率的簡便方法 瀏覽:657
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示範 瀏覽: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簡便的方法 瀏覽:527
提魚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0
記憶拼貼的訓練方法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