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參加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步驟
1、首先,你要在10月份參加一個全國統一命題的奧數比賽。然後由各省自行閱卷。
2、如果在這個比賽中,你的成績比較優異的話,你就會被選入省隊。入選省隊的名額是根據當年的比賽整體情況來決定的。
3、進入省隊以後,在2-3月,你會參加全國性的數學競賽。成績會分為金銀銅牌。金牌會有大概幾十個人,直接進入國家隊。
4、進入國家隊之後,會有老師來給隊員培訓。最後要看培訓的結果,成績最優異的那麼幾個人就有機會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B. 運動競賽的比賽方法
根據體育運動競賽的具體任務、項目特點、參加隊數人數、比賽的期限和場地設備條件等,選用相應的比賽方法。 是通過比賽逐步淘汰成績差的,最後評出優勝者。淘汰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按一定順序讓參加者一個(組)接一個(組)地表現成績,通過及格賽、預賽、復賽、決賽,淘汰較差的,比出優勝名次,在田徑、游泳等項目中採用。另一種是球類和其他對抗性比賽項目,一對對地按淘汰表進行比賽,勝者進入下一輪,直到最後一對決定優勝者。這種方法已形成制度,稱淘汰制。現將8個隊(或人)參加比賽的輪次表舉例如下:運動競賽
如果參加的隊(人)數不是2的乘方數,有的隊(人)在第1輪比賽中應安排輪空,使第2輪比賽的隊(人)數為2的乘方數。比賽場數=隊數(或人數)-1
淘汰制的優點是參加者很多時,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比賽任務。缺點是除第1名以外,很難合理地定出其他名次。強者可能在第 1輪就相遇,一次失敗即被淘汰,學習鍛煉的機會較少。為了補救這個缺點,可採用種子法、補賽法、雙淘汰法等。種子法是賽前了解參加者的運動水平,選定若干實力較強的隊(人)作為種子,有計劃地安排在淘汰表各個不同部分,使他們不在預賽、次賽中相逢,以便有充分表現成績的機會,並使比賽愈到後期愈緊張精采,補賽法是決賽後用補充比賽來確定第2名以下的各個名次。雙淘汰法是指參加者在比賽中失敗兩次後才無繼續比賽的機會。 也稱循環制,是所有參加比賽的隊(人)均互相交鋒1次,最後按各隊(人)在全部比賽中勝負場數、得分多少排列名次。在對抗性項目中常採用。這種方法比賽機會多,有利於互相學習,進一步提高運動水平,合理地評定參加者的名次。循環法分為單循環、雙循環和分組循環3種。根據參加者的多少和比賽期限的長短而分別採用。
單循環法 如果參加比賽的隊數是偶數,則比賽輪次=隊數-1。如果是奇數,則比賽輪次=隊數。現將6隊(人)的比賽輪次表舉例如下:運動競賽
將淘汰制和循環制兩種方法配合運用的稱為混合制。混合制是把比賽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採用分組淘汰制,後一段採用循環制,或者相反。 將運動員分為若干組,在同一時間內,分別進行各個項目的比賽,賽完一項後,各組依次輪換再進行另一項比賽。例如體操比賽中安排雙杠、跳躍、單杠3組輪換等。這種方法能節省比賽時間,但由於運動員參加比賽項目的順序不同,條件不夠均等。
評定成績和名次的方法競賽成績和名次的評定包括個人和團體兩種。所用方法應力求客觀,嚴格按照競賽規程和比賽規則的規定,並應有助於推動和鼓勵群眾積極參加比賽,努力提高運動成績。
評定個人成績和名次的方法有如下幾種:①在田徑、游泳、自行車、速度滑冰、劃船、舉重、射箭、射擊等項目中,以時間、距離、重量、環數等客觀標准衡量運動成績,確定名次。②在競技體操、技巧運動、武術、跳水、花樣滑冰等項目中,根據成套動作的難度、質量和編排的好壞等評定分數,決定名次。③在籃球、足球、手球、冰球、水球、曲棍球等項目中,以在規定時間內命中球數或摺合分數定勝負。④在田徑、體操、舉重、現代五項等項目中,個人全能或總成績,以若干項目比賽得分總和來評定。
團體的名次一般是在個人成績和名次的基礎上計算或評定的。通常採用以下方法:①在田徑、游泳、速度滑冰等項目中,以名次分數的總和定團體名次。例如,田徑每項錄取 6名,以7、5、4、3、2、1計分。把某單位被錄取運動員的名次分數相加,即為團體總分,按總分定名次。②在體操、跳水等項目中,以全隊規定人數各項得分總和定團體名次。③在羽毛球、網球中,採用單、雙打若干場計勝負。乒乓球採用男子3人輪賽,女子2人、兩單打一雙打計勝負。④綜合性運動會以獲得第 1名(金牌獎)多少,或以各單項名次分數總和定團體名次。⑤在群眾性比賽中,可以運動員所創成績的總和定團體名次(如舉重比賽中以所舉總重量定名次)。採用此法時,各單位參加人數應相等。也可按單位人數規定參加比賽人數的一定比例。當各單位參加人數不等時,以平均成績決定名次。在馬拉松、越野跑等項目中,也可以每隊若干名運動員所得名次的總和定團體名次,少者列前。
C. 怎樣組織小型體育比賽
(一)賽前准備
賽前要充分做好各項准備工作。諸如爭取有關組織(教務處、共青團、學生會等)、體育和衛生教師、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盡可自能利用各種形式(廣播、板報等)進行宣傳,以及製作競賽表格,聘請和培訓裁判員,准備場地器材等工作。
比賽前期尤其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制訂比賽規程
體育比賽規程是比賽的具體方案和組織領導者與參賽者共同遵循的比賽依據。比賽規程的內容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般包括比賽名稱,主(承)辦單位,目的任務,參加辦法(包括組隊單位、分組方法、限報人數、每隊限報人數、每項限報人數等),比賽辦法(包括比賽項目、採用的規則、錄取名額、計分、獎勵辦法等),報名日期及地點,特殊規定及注意事項,比賽日期及地點等。
2.進行競賽編排競賽編排工作是根據運動項目特點和規程規定的比賽方法進行的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編排方法:
(1)淘汰法
淘汰法是通過比賽逐步淘汰失敗者的一種簡單的比賽方法,在參賽隊(人)多而時間少的情況下採用。
淘汰法又可分為單淘汰法和雙淘汰法兩種。下面介紹單淘汰法的編排過程。
單淘汰法是失敗一次即失去繼續比賽機會的方法,最後只取一名冠軍,因此也稱「冠軍比賽法」。其編排方法一般要經過以下步驟。
①確定參賽隊(人)號碼位置數
採用單淘汰法時,應根據參賽隊(人)數,選擇與2最接近。
較大的乘方數作為號碼位置數。如常用的號碼位置數有:22 = 4,23 = 8,24 = 16,25 = 32,等等。
②計算比賽場數和輪次
場數:參賽隊(人)數減1
例如:16隊(人)參賽,需賽:
16- 1= 15(場)。
輪數:所確定號碼位置數2的乘方數。
例如:16隊(人)參賽,需賽:
2的2次方 = 4(輪)
③編排比賽秩序(以16隊參賽為例)
比賽秩序排好後,由參賽隊(人)抽簽填人號碼位置;再把比賽時間、場地等寫在表內,即成為正式比賽秩序表。
④計算輪空數
淘汰賽第一輪合適的位置數目應為2的乘方數。如果參賽隊(人)不乘2的乘方數(如 5、6、7、9、10、12等),則在第一輪比賽中設置必要數量的輪空。其計算方法如下。
輪空數:等於或稍大於參賽隊數2的乘方數減去參賽隊數的差數。
例如:12隊(人)參賽,輪空隊數:
16(即 2的4次方 )- 12= 4隊(人)。
編排秩序表時,如有一個輪空隊,一般排在最後的位置上;如有幾個輪空隊,一般分別排在各組的最後,使各組輪空機會盡可能均等。
⑤安排「種子」
如果有的項目(如乒乓球)參賽人數多,為避免強者過早相遇而被淘汰,一般先把強者確定為「種子」,把其均勻地安排在若干木相對等的區內,使他們在最後幾輪中相遇。
淘汰賽中「種子」數應為2的乘方數。「種子」的位置一般按實力順序安排,1號「種子」通常排在上半區的頂部;2號「種子」排在下半區底部;3、4號「種子」排在上半區底部和下半區頂部;5、6號「種子」排在第二和第三四分之一區的頂部和底部;第7、8號「種子」 應在第四和第一四分之一區的頂部和底部,以使同一區內「種子」相隔最遠(如表(1)-9)。
還可採用抽簽法把「種子」 安排在相應的位置上,盡可能使各區域參賽者實力均衡。
(2)循環法
循環法又分為單循環、雙循環和分組循環等形式。下面介紹常用的兩種編排方法。
①單循環法
單循環法是指所有參賽隊(人)之間都要輪流相遇一次,最後根據各隊(人)全部比賽的得分評定名次的方法。
單循環法的編排步驟
計算比賽場數和輪數:
隊數X(隊數-1)/2
場數:
例如:8隊參賽,需賽:
8(8- 1)/2=28(場)
輪數:參賽隊(人)各賽一場(包括輪空)為一輪。
若參賽隊(人)數為偶數時,則:
輪數一隊(人)數一1
例如;8隊參賽,則輸數為:
8-1= 7(輪)
若參賽隊(人)數為奇數時,則:
輪數一隊(人)數
編排比賽秩序(以6隊參賽為例)
第一輪排法
把參賽隊(人)平分為左右兩部分,前一半隊的號數由1號自上而下寫在左邊,後一半號數自下而上寫在右邊。然後用橫線把相對的號數連接起來,即是各隊第一輪比賽順序。
第二輪排法
1號位固定不變,其餘號數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移動一個位置,再用橫線連接起來)。依此類推,即可排出其餘各輪比賽的順序。
不論參賽隊(人)數是偶數還是奇數,一律按照偶數排表。如果是奇數,則應在最後一個數的後面加「 0」,使之成為偶數。遇到的隊即是輪空。
輪次排完後進行抽簽,按簽號填寫隊(人)名;然後把比賽秩序編成比賽日程表。
②分組循環法
分組循環賽是把參賽隊(人)先分成若干組分別進行單循環賽,各組排出名次後,再按規程規定的辦法進行下一階段的比賽。通常是把比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單循環賽;第二階段是把第一階段各小組相同名次(或幾至幾名)重新編排,進行決定名次的比賽。
例如,15隊(人)參賽,在第一階段分三組單循環賽後,第二階段仍用單循環法,由各組第一名決出1~3名;各組第二名決出4~6名,依此類推。也可以各組第一、二名決出第1~6名,第三、四名決出第7~12名,依此類推。
(二)賽中組織
體育比賽從裁判員第一聲哨響即已進人「賽中」階段。這一階段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諸如准備場地器材,組織觀眾,維持場地秩序,進行現場宣傳鼓動,以及必要的醫務防護措施等工作。另外,及時核計每場比賽結果和累計各隊得分是重點工作之一。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球類比賽計分和評定名次的方法。
1.計分方法
2.評定名次的方法
由於項目不同,計分和評定名次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在規程中必須有明確規定。
(1)籃球計分和評定名次的方法
①勝一場得2分,負一場得1分,棄權一場為0分,按積分決定名次。
②如遇兩隊積分相等,兩隊相互比賽勝者列前。
③如遇三隊或三隊以上積分相等,按各隊相互比賽勝負場數多少決定名次;如再相等,則按他們之間比賽凈勝分數決定名次;如還相等,則按他們之間比賽得失分率(分之和/失分之和)決定名次;如仍相等,則按他們在全組內所有比賽場次總得失分率決定名次。
(2)足球計分和評定名次的方法
①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負一場或棄權為0分,按積分決定名次。
③如遇兩隊或兩隊以上積分相等,按他們在同一循環賽中的凈勝球數決定名次;如再相等,則按同一循環賽中進球總和決定名次;如還相等,可抽簽決定名次。如在分組循環賽第二階段踢成平局,可進行加時賽;如仍平,應以罰點球決定勝負。還可規定加時賽以「突然死亡法」決定勝負。
(3)排球計分和評定名次的方法
①勝一場得2分,負一場得1分,棄權一場為0分,按積分決定名次。
②如兩隊或兩隊以上積分相等,按全賽勝負局比值(勝局總數/負局總數)決定名次,比值高者列前;如再相等,則按全賽總得失分的比值(得分總數/失分總數)決定名次,比值高者列前。
(4)乒乓球計分和評定名次的方法
①循環賽按獲勝次數決定名次。
②如遇兩隊(人)勝次相同,則按他們之間的勝負決定名次。
③如遇兩隊(人)以上勝次相同,則按他們之間的勝負比率(勝/(勝+負) )決定名次。評定時,先按次數;如相等則按場數;再相等則按局數;仍相等則按分數。
(三)賽後總結
在比賽結束、評出名次後,應及時公布比賽結果,獎勵優勝利和宣傳涌現的高尚體育道德作風,整理、總結比賽成績和經驗,並報學校存檔,賽後工作切忌草率從事。
D. 籃球規則(簡單)
1、比賽方法
籃球比賽由兩個隊參加,每隊出場5名隊員。每隊目標是在對方球籃得分,並阻止對方隊在本方球籃得分。籃球比賽由裁判員、記錄台人員和技術代表管理。
比賽輸贏的判斷方式是:在比賽時間結束時得分較多的隊,將是比賽的勝者。
2、得分種類
球投進籃框經裁判認可後,便算得分。3分線內投入得2分;3分線外投入得3分,罰球投進得1分。
3、進行方式
比賽開始由兩隊各挑出一名跳球員在中央跳球區跳球開賽。
4、選手替換
每次替換選手要在20秒內完成,替換次數不限定。交換選手的時間選在犯規、爭球、叫暫停時進行。裁判可暫時中止球賽的計時。
5、罰球
每名球員各有5次被允許犯規的機會,第五次即犯滿退場。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罰球是在沒有防守的情況下進行投籃,做為對犯規隊伍的處罰。罰球要站在罰球線後,從裁判手中接過球後5秒內要投籃。投籃後,球觸到籃框前球員不能踩越罰球線。
6、違例,大致可分為
(1)普通違例:如帶球走步、兩次運球、腳踢球或以拳擊球。
(2)跳球違例。
(3)跳球時的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入木可在跳球者觸到球之前進入中央跳球區。
(4)每名球員各有5次被允許犯規的機會,第五次即犯滿退場。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罰球是在沒有防守的情況下進行投籃,做為對犯規隊伍的處罰。罰球要站在罰球線後,從裁判手中接過球後5秒內要投籃。投籃後,球觸到籃框前球員不能踩越罰球線。
7、中場休息時間
每隊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替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規定增加人數。比賽分上下半場,每半場各20分鍾,中場休息10分鍾。比賽結束兩隊積分相同時,則進行延長賽5分鍾,若5分鍾後比數仍相同,則再次進行5分鍾延長賽,直至比出勝負為止。
(4)最簡單的參加比賽方法擴展閱讀:
籃球技術方面的規則:
(1)技術犯規:技術犯規是指所有不包括與對方隊員接觸的隊員犯規。隊員不得漠視裁判員的勸告或運用不正當的行為。
(2)兩次運球:又稱「非法運球」,球員第一次運球結束後不得再次運球,失去了對球的控制以後只可以投籃、傳球、除非球被另一球員接觸。
(3)帶球撞人:持球隊員推動或移動到防守隊員軀幹上的身體接觸,當接觸的瞬間防守隊員已經提前站位,則進攻隊員構成帶球撞人。
(4)阻擋犯規:持球隊員與防守持球隊員在進攻和防守時,採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確的身體姿勢、不正當的起動方法和非法的動作而造成錯誤的身體接觸而產生的侵人犯規。
E. 怎樣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這是一個相當嚴格的過程,首先要在四月或五月份參加省級的預賽,然後預賽通過的人參加每年十月第二個星期天舉行的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般省內會選擇省里的前幾名參加來年一月的冬令營即全國決賽,每年大約有來自全國二百多名同學參加冬令營,一般取成績前三十名左右選入國家集訓隊,在三月份中旬到四月上旬進行集訓隊的培訓,經過六次集訓隊的測試和國家隊選拔考試,取成績的前六名參加本年七月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國內賽況
我國的數學競賽起步不算晚。解放後,在華羅庚教授等老一輩數學家的倡導下,從1956年起,開始舉辦中學數學競賽,在北京、上海、福建、天津、南京、武漢、成都等省、市都恢復了中學數學競賽,並舉辦了由京、津、滬、粵、川、遼、皖合辦的高中數學聯賽;1979年,我國大陸上的29個省、市、自治區全部舉辦了中學數學競賽。
此後,全國各地開展數學競賽的熱情有了空前的高漲。1980年,在大連召開的第一屆全國數學普及工作會議上,確定將數學競賽作為中國數學會及各省、市、自治區數學會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每年10月中旬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同時,我國數學界也在積極准備派出選手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角逐。1985年,開始舉辦全國初中數學聯賽;1986年,開始舉辦「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1991年,開始舉辦全國小學數學聯賽。
我國的高中數學競賽分三級:每年10月中旬的全國聯賽;次年一月的CMO(冬令營);次年三月開始的國家集訓隊的訓練與選拔。
對我國中學影響較大的還有美國中學生數學競賽。該賽也分三輪進行:美國中學數學競賽(AHSME),考試形式是30道選擇題,要求90分鍾內完成;美國數學邀請賽(AIME),考15道填空題,答案均為不超過999的正整數,要求3個小時內完成;美國數學奧林匹克(USAMO),這是美國國內水平最高的數學賽活動,每次考5道題,3.5小時內完成。
為使我國的數學競賽活動能廣泛而有序、深入而持久地開做好各級各類數學競賽的培訓選拔工作,國內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是創造數學競賽的良好場景;中小學組織各年的教學興趣小組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輔導教師、定輔內容;對一些數學「苗子」開辦數學奧林匹克業余學校,有計劃給以強化性的輔導與培訓。其次是增強數學競賽的輔導力量;各級數學奧林匹克教練員隊伍,不斷提高這支隊伍的輔導與教練素質。
再次是優化數學競賽的輔導體系;編寫與出版基礎性的數學競賽培訓教材或輔導讀物,收集與整理國內外數學競賽資料,研究與提煉數學競賽題的解題思想方法及技能技巧,健全與完善數學競賽的選拔機制及輔導方式。
「全國小學數學奧林匹克」(創辦於1991年),它是一個「普及型、大眾化」的活動,分為初賽(每年3月)、夏令營(每年暑期)。
「全國初中數學聯賽」(創辦於1984年),採用「輪流做東」的形式由各省、市、自治區數學競賽組織機構具體承辦,每年4月舉行,分為一試和二試。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創辦於1981年),承辦方式與初中聯賽相同,每年10月舉行,分為一試和二試,在這項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全國約90名學生有資格參加由中國數學會主辦的「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暨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每年元月)。
F. 怎麼才可以參加比賽
想打比賽很簡單
想打站隊賽就加個站隊
再叫上4個人
一起商量下怎麼配合
記住,在你叫的那4個人裡面一定要有一個拿JU不錯的
如果你沒站隊
也不想去加站隊
你可以去打野戰
也就是散兵
我所謂的散兵不是隨便進一個房間就可以的
他們的房間有規定的人數
5V5
有規定的地圖
沙漠TD或供電所
如果你想參加百城
也很簡單
在你所在的地方
找到4個和你一起玩CF的人
你們在TX組織的時間去指定的網吧報名參加就可以了
但我還是那句話
最好在你叫的4個人裡面要有個拿JU不錯的人
如果你是拿JU的
那就可以了不用叫了
謝謝採納
G. 幾個好玩又簡單的趣味運動會項目
一、沙包投准
游戲方法:
距離3米處放桶1個;成男、女混合人數均等(16人)的兩隊,每名隊員手持3個沙包;比賽開始,每名隊員依次把沙包投進桶內,結束後,以桶內沙包多的班級為勝。
游戲規則:
1、投沙包時,腳不能過線。
2、在投沙包過程中,腳過線,沙包投進,成績無效。
3、沙包掛在桶上,成績無效。
器材准備:沙包30個,桶4個,
二、跳單、雙圈
游戲方法:
單圈與雙圈之間間隔20厘米;成男、女混合人數均等(16人)的兩隊,各隊隊員成縱隊站在線後,聽命令後,每隊第一名隊員迅速跑出,採用雙腳並攏跳單圈,雙腳分開跳雙圈,至終點後,採用同樣的方法返回起點,同下一名隊員擊掌後,下一名隊員方可出發,其他隊員依次進行。時間最少的隊獲勝。
游戲規則:
1、跳圈時,雙腳不能出圈。加強自我保護
2、返回時,必須擊掌後,另一名隊員才能出發。
器材准備:呼啦圈30個
三、迎面接力:
游戲方法:每班選16人參加(男女各8人),兩地相距30米。抱球跑:第1人雙手抱1個球到對方接物區,把球給對面第一個人,對面的第一個人再把球抱給第2個人,依次進行。時間最少的隊獲勝。
四、傳球接力
游戲方法:每班選16人參加(男女各8人),排成一路縱隊,依次將球從頭頂向後傳至排尾,排尾抱球跑到排頭,依次進行,每人跑完一次算完成一輪,用時最少的班級獲勝。
器材准備:小皮球3個
五、三人四足走
游戲方法:每班選6人(3男3女分2組)參加,兩地相距30米。用時最少的組獲勝。
器材准備:綁腿繩子數根
搶收搶種
比賽方法:運動員手持裝有10個乒乓球的盤子起跑,依次將球放進沿途設置的10個杯中,跑到折返點後返回,依次將球撿起並放進盤中,跑回起點交給隊友,依次進行。每個隊參賽人數為10名。
比賽規則:去時必須把球種進杯中,回時收起。違者為犯規,不記成績。
2、滾雪球
比賽方法:1)每隊8人縱隊排在起點線上,發令後,各隊第一位迅速向前跑去,繞過終點標志物跑回起點,與第二位兩人手拉手再迅速跑向終點,折轉後返回起點,再拉第三位的手變成三人手拉手向前跑……依次類推,直到整個隊伍手拉手跑完為止。
2)返回起點的人必須手拉手繞過起點、終點的折轉標志物才能向前跑。
3)
跑動中不限制隊伍的排法,但必須是手拉手,不得脫手。
比賽規則:場地長約20米,在起、終點分別放上標志物作為折轉標志。全隊人員(8人)全部超過起點才算全部到達。比賽中應絕對服從裁判,按照全部人員手拉手跑回起點的先後按計時取名次。
二、
個人項目
1、投靶擲准
比賽方法:每位隊員只投一輪,每輪投五鏢,以環數多的為先,若環數相同,可追加一鏢,決出名次。
比賽規則:投鏢時腳尖不得越線,每輪只投5鏢,多投無效。
2、足式保齡
比賽規則:個人參賽,參賽距離3米,只限踢三次,累計瓶子打倒數我者為勝。
3、袋鼠夾球
比賽方法:每隊由1名隊員組成,分立於場地兩端,
每個隊員用雙腿夾住球(排球),然後以跳躍方式前進到達終點(25米),然後將球傳給下一名隊員,依次接力,至最後一名隊員完成,以時間計分。
4、孤島求生
預賽的規則是每組10人搶9島,音樂響起後,大家可繞島嶼轉圈,音樂停止時搶占島嶼,一人將被淘汰,依次類推,最後剩餘一個為勝者,決賽:各組的勝者共5人,角出名次。
H. 怎樣自己參加各類競賽(我是初中生,上初二了)
可能機會渺茫了一點,因為幾乎學校承認的競賽都要通過校方的.你有沒有訂語文報或者英語周報之類的??有時候會有一些徵文比賽的啊(不知道管不管用),或者更直接的,參加中央電視台那個"三星智力快車",得到冠軍,國內名校搶著要你啊!
還有最簡單快捷的辦法:搞好師生關系!
I. 怎麼參加選美比賽
一、要保持身材
二、要很有氣質
三、盡量保持微笑
就行了
J. 怎樣才能和你一樣在大學參加比賽呀,需要什麼條件嗎
哈哈,基本不需要手續,你進去就知道了
很簡單的,一個協會(一般是院乒協或校乒協)出展板宣傳「有比賽,趕快參加
(大都這個意思,不同比賽,獎項不一樣)
一般會員參加不需要收費(我們學校是的),就算收錢也不貴,幾塊錢而已。
比賽一般採取小組賽,ABCD四個小組,每組一般只有一個出線。四個人再打循環
賽,(我個人最好成績是小組第二,校乒協的,很可惜,最後的對手發球我老是
接不住,哎,還是技術原因啊)
就是這樣,一般前三名才有獎,我的一個院三等獎是一個染發的現金抵押卷,無
語,沒辦法,人家發廊贊助的!
大致就這樣,感興趣的,還可以再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