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傳染病起因危害及解決方法

傳染病起因危害及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24 12:50:10

『壹』 傳染病的危害

只要不是艾滋,皰症等惡性病毒。 傳染病危害並不大, 流感也會傳染的,平常注意在人多的地方帶口罩,身上不要物理外傷就行了, 至於口腔,只要沒有創傷,口液會殺死病毒的, 口液不能,胃液的強酸性也能了。

『貳』 舞廳傳染病的危害和預防措施是怎樣的

舞廳是跳舞的固定場所,人們多喜歡在舞廳的樂曲聲中翩翩起舞。但是,舞廳中大多微塵飄浮,微塵中帶有多種致病微生物。還有,人體皮膚和雙手也常存在許多病菌、病毒、寄生蟲卵。跳舞時,皮膚與手常有接觸,兩人距離較近,通過飛沫同樣可能傳播疾病。所以,跳舞時,應積極預防舞廳傳染病。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間,舞廳是最好的傳播場所,可出現高熱、噴嚏、全身酸痛、食慾下降、疲乏無力等症狀。也易被傳染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咽炎以及結核病等傳染病。

預防本病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1)流行性感冒期間,不宜去舞廳。

(2)患有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肺結核等傳染病者,應自覺不去舞廳。

(3)舞歇進食時,不要直接用手拿食品,可用刀叉食用或用消毒濕巾清潔手後食用。

(4)跳舞後,要及時用流水洗手。

(5)舞廳應有良好的通風設施,保持空氣新鮮,應每日或每2日進行場地消毒。

『叄』 傳染病的危害與預防

千百年來,傳染病一直困擾著人類。本世紀30年代,由於抗生素的發現和生活水平的明顯提高,人類才逐漸在與傳染病的斗爭中占據上風。30年前,澳大利亞著名病毒學家伯內特曾預言,人類徹底消滅傳染病的時刻已為時不遠。更多的人認為,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經由傳染病轉向老年病和慢性病。然而,近年來,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後的情況表明,人們低估了傳染病病菌極強的再生能力和它們產生抗葯性的能力。伴隨著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傳染病不但沒有被有效地控制,反而在全世界范圍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本世紀70年代以來,全世界新發現的傳染病有數十種之多,其中大多數都曾有過大規模的暴發流行,並且沒有找到有效的治療和控制手段。其中尤以艾滋病和埃博拉出血熱最為引人注目。自從1981年美國首例艾滋病病例報告以來,10餘年間,艾滋病已經迅速從美洲蔓延到非洲和亞洲,據估計,到1996年底全球累計有2790萬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到本世紀末將達到3000萬人到4000萬人,其中50%的感染者將在10年內發展成為艾滋病病人。埃博拉出血熱則是1976年於扎伊爾和蘇丹首次暴發流行,在扎伊爾發病318例,死亡280例,死亡率88%。盡管人類分離到此病毒已有20多年,但目前仍未能查清它的來源和自然貯存宿主,因此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的監測和控制。當1995年1月埃博拉病毒再次於扎伊爾基奎特市流行時,死亡率依然高達78%。此外,1992年O139新型霍亂弧菌在印度、孟加拉國和孟加拉灣地區流行,在短短的2-3個月的時間里,僅報告的病例即達十餘萬,有數千人死亡。1995年5月,O157病毒在日本岡山、廣島、名古屋、神戶、東京等地流行,發病人數超過9000人。1996年3月以來英國瘋牛病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為了研究瘋牛病與人類克-雅氏病之間的關系,1996年4月國際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召開了有關各方專家參加的分析研討會,但未能得出一致的結論。

與新發現的傳染病大肆橫行相呼應,一些早已被認為得到控制的傳染病再次死灰復燃。已銷聲匿跡多年的白喉90年代起襲擊獨聯體和東歐。1993年在俄羅斯大規模流行。1994年全球報告患者5.4萬例,較1990年增長140%,死亡2000餘人。1995年發病數為10萬例,死亡8000人,分別是1994年的1.85倍和4倍,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出現的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1995年登革熱在拉美各國流行,近15年來,全球已發生60萬例登革出血熱,其中2.4萬例死亡。1996年春,流腦席捲奈及利亞、布吉納法索等西非的絕大部分地區,每年全球報病人數約3-5億,約150-300萬人死亡,發病國家和地區約90多個。1990全球新發結核病患者750萬例,到1994年即上升到880萬例,覆蓋了118個國家和地區,預計2000年可達1020萬例。國際衛生組織不得不在1993年向全世界宣布,全球處於結核病緊急狀態。

在我國,近年來盡管沒有發生過危害較嚴重的傳染病流行,但不少傳染病在我國都曾發現過散在病例,一些傳染病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以性病為例,1977年至1988年報告發病率為1.40/10萬,1991年上升到14.97/10萬,1994年達26.02/10萬,90年代以來年升幅在20%以上。同時,我國還是肝炎大國,感染過乙肝病毒的人約有6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約有1億2千萬人。因此,我國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也同樣十分艱巨。

傳染病不僅對人類的健康造成直接的威脅,同時也給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以美國為例,其每年因腸道傳染病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和勞動力損失合計高達300億美元。由於受到普遍的貿易限制,像霍亂、瘋牛病這樣令人為之色變的傳染病,給流行地區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無法估量。

那麼,面對傳染病的侵襲,人類真的束手無策了么?其實,人類曾有過徹底消滅某種傳染病的記錄。1967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起全球消滅天花的運動,對流行國家的所有人口進行系統的疫苗預防,一旦發現病例立即予以隔離,同時追蹤接觸者進行預防接種。在各國的積極努力下,這項運動僅用了10年的時間就大獲成功,1977年在索馬里獲得了最後一例自然天花毒株。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被人類徹底消滅。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又將2000年消滅脊髓灰質炎作為下一個目標,從1988年到1995年,全球有近半數的5歲以下兒童在免疫日進行了免疫接種。

事實表明,重視傳染病的危害性,加強對傳染病的研究,建立完整監測體系,實行有效的控制、免疫手段,人類是完全有能力控制甚至是消滅某些傳染病的。在這方面,人類既有成功的範例,也有過失敗的遺憾。比如早在1962年,非洲的一些醫療工作者就發現一種令人「消瘦」的疾病,但在當時並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現在許多專家認為,那就是艾滋病,如果在當時就進行早期監測和預報的話,艾滋病病毒很可能在大面積蔓延之前就得到有效的控制。再如肺結核,一直是困擾人類的頑症,但由於抗生素的普遍使用,肺結核對人類的危害大大降低,因此,許多國家放鬆了監測、大幅削減預防經費。結果,當肺結核以多抗葯性的形式蔓延時,各國不得不再次投入更多的經費和精力進行預防、控制和治療。

在與傳染病的斗爭中,注重預防、早期控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對付傳染病的最佳方法。例如,實現2000年消滅脊髓灰質炎這一目標,全球進行預防免疫需要15億美元,而因此節省下的救治費用、挽回的經濟損失每年即達15億美元。有人統計,在美國,每1塊花在預防白喉、破傷風和百日咳的錢可以「節約」29美元。

重視傳染病的危害已刻不容緩。然而,傳染病的特性決定了防治傳染病這項艱巨的工作不可能由某個個體或某個小群體來完成,同時也不是醫務工作者獨有的責任,正如國際衛生組織所呼籲的那樣:「全球警惕,採取行動」才是人類最終戰勝傳染病的唯一出路。

『肆』 傳染病產生原因

傳染病的三大因素 傳播源 傳播途徑 和易感人群
別的東西 我也不知道具體從那回答你
如果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和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毅力
建議你去買本 《傳染病學》系統的學習一下

『伍』 傳染病的危害有哪些

顧名思義
最大的危害在於傳染
傳染帶著病情大面積爆發
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

『陸』 傳染病的危害有哪些

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病原體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為寄生蟲,寄生蟲引起者又稱寄生蟲病。有些傳染病,防疫部門必須及時掌握其發病情況,及時採取對策,因此發現後應按規定時間及時向當地防疫部門報告,稱為法定傳染病。中國的法定傳染病有甲、乙、丙3類,共39種。
由於生物性的致病原於人體外可存活的時間不一,存在人體內的位置、活動方式都有不同,都影響了一個感染症如何傳染的過程。為了生存和繁衍,這類病原性的微生物必須具備可傳染的性質,每一種傳染性的病原通常都有特定的傳播方式,例如透過呼吸的路徑,某些細菌或病毒可以引起宿主呼吸道表面黏膜層的型態變化,刺激神經反射而引起咳嗽或噴嚏等症狀,藉此重回空氣等待下一個宿主將其入,但也有部分微生物則是引起消化系統異常,像是腹瀉或嘔吐,並隨著排出物散布在各處。透過這些方式,復制的病原隨患者的活動范圍可大量散播。
空氣傳染

傳染病
有些病原體在空氣中可以自由散布,直徑通常為5微米,能夠長時間浮游於空氣中,做長距離的移動,主要藉由呼吸系統感染,有時亦與飛沫傳染混稱。
飛沫傳染
飛沫傳染是許多感染原的主要傳播途徑,藉由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噴出溫暖而潮濕之液滴,病原附著其上,隨空氣擾動飄散短時間、短距離地在風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張口或偶然碰觸到眼睛表面時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例如:細菌性腦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結核、麻疹、德國麻疹、百日咳等等。由於飛沫質、量均小,難以承載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蟲感染幾乎不由此途徑傳染其它個體。
糞口傳染
常見於發展中國家衛生系統尚未健全、教育倡導不周的情況下,未處理之廢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於環境中,可能污損飲水、食物或碰觸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廁後清潔不完全,藉由飲食過程可導致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為病毒、細菌、寄生蟲,如霍亂、A型肝炎、小兒麻痹、輪狀病毒、弓型蟲感染症(T. gondii),於已開發國家也可能發生。有時,某些生物因體表組織構造不足以保護個體,可能因接觸患者之排泄物而受到感染,正常情況下在人類族群中不會發生這種特例。
接觸傳染
經由直接碰觸而傳染的方式稱為接觸傳染,這類疾病除了直接觸摸、親吻患者,也可以透過共享牙刷、毛巾、刮鬍刀、餐具、衣物等貼身器材,或是因患者接觸後,在環境留下病原達到傳播的目的。因此此類傳染病較常發生在學校、軍隊等物品可能不慎共享的場所。例如:真菌感染的香港腳、細菌感染的膿包症(Impetigo)、病毒在表皮引起增生的疣,而梅毒的情況特殊,通常是健康個體接觸感染者的硬性下疳(chancre)所致。

性傳染疾病包含任何可以藉由性行為傳染的疾病,因此屬於接觸傳染的一種,但因艾滋病在世界流行狀況甚為嚴重,醫學中有時會獨立探討。通常主要感染原為細菌或病毒,藉由直接接觸生殖器的黏膜組織、精液、陰道分泌物或甚至直腸所攜帶之病原,傳遞至性伴侶導致感染。若這些部位存有傷口,則病原可能使血液感染帶至全身各處。
垂直傳染
垂直傳染專指胎兒由母體得到的疾病。拉丁文以「in utero」表示「在子宮」的一種傳染形式,通常透過此種傳染方式感染胎兒之疾病病原體,多以病毒、和活動力高的小型寄生蟲為主,可以經由血液輸送,或是具備穿過組織或細胞的能力,因此可以透過胎盤在母子體內傳染,例如AIDS和B型肝炎。細菌雖較罕見於垂直感染,但是梅毒可在分娩過程,由於胎兒的黏膜部位或眼睛接觸到母體陰道受感染之黏膜組織而染病;且有少數情況則是在哺乳時透過乳汁分泌感染新生兒。後兩種路徑也都屬於垂直感染的范疇。
血液傳染
主要透過血液、傷口的感染方式,將疾病傳遞至另一個個體身上的過程即血液傳染。常見於醫療使用注射器材、輸血技術之疏失,因此許多醫療院所要求相關醫療程序之施行,必須經過多重、多人的確認以免傷害患者,於捐血、輸血時,也針對捐贈者和接受者進一步檢驗相關生理狀況,減低此類感染的風險,但由於毒品的使用,共享針頭的情況可造成難以預防的感染,尤其對於艾滋病的防範更加困難。
傳染病 - 診斷

傳染病的傳播方式
診斷主要根據病歷紀錄理學檢查以及攝影圖像(例如X光)但感染症最主要的診斷工具還是微生物培養,在培養基中提供適當物質,並置入患者檢體樣本培養,常用來診斷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的細菌性感染。部分病媒無法被人工培養,尤其是多數病毒和鉤端螺旋體。已發展出利用血清學標記物檢查患者,甚至包括運用抗體作為檢查方式之一。更新的技術可直接使用血液或分泌物中所含病毒或病原相關蛋白質等.作聚合酶連鎖反應,不僅檢驗速度快,准確率亦大幅提升。

『柒』 傳染病有哪些危害

1、對患者的危害,輕者引起不適,嚴重影響肝腎腦心肺血液等器官的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
2、對家庭和社會,可以傳染給接觸密切者,部分傳染病傳播極快,可以威脅全社會;
3、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4、環境污染。

『捌』 傳染病的危害與影響

***急功近利的報復***
外國人視輸液為小手術,澳大利亞人看病基本沒有輸液的。
而我國醫院出於經濟利益考慮,不開輸液的醫生無法在醫院立足。這篇文章詳盡說明了危害所在。

來自中央電視新聞,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請速轉
2012-04-23 13:53

輸液的危害=自殺

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當前有的村衛生所或醫院為了騙錢,「凡病皆吊瓶」的現象非常嚴重。哪怕是牙痛、傷風感冒等小病,也要掛「吊瓶」。專家調查發現,95%以上的人不知道濫用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觸目驚心的濫用輸液已給人類帶來重大災難。我國已成了重災區。
國內外醫學專家呼籲:「醫生在選擇用葯時,要遵循可以口服的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靜脈注射的原則」。如醫生違背這一原則,濫用輸液,會給病人造成不良後果,甚至危及生命。這是因為強行將葯物和水往血液中灌輸,要比口服葯有更大的風險。臨床發現「吊瓶」中加入的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劇增。「吊瓶」中如合用七種葯物,其毒副作用就會增加50%以上。有些葯物配合不當,進入血管可發生化學反應性沉澱。例如氨苄青黴素與去甲腎上腺素聯用,可呈現棕色沉澱。有的醫生常大量為病人輸注維生素C。其實連續大量輸注維生素C,可使病人出現中毒反應。濫打「吊瓶」的輸液反應也很嚴重。某科研單位統計:6個醫療單位,一年之中就有326例輸液反應,其中死亡7例。輸液反應輕者頭痛、低燒、葯疹、心慌,重者高燒、寒顫、關節酸痛、煩躁、抽搐、休克甚至死亡,濫打「吊瓶」還可造成人體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任何質量好的注射劑都達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標准。北京某醫院在對「吊瓶」檢查中發現,在1毫升20%甘露醇葯液中,可查出粒徑4~30微米的微粒598個。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黴素的葯液中可檢出粒徑2~16微米的微粒542個。一毫升葯液中含有這么多微粒,那500毫升葯液中就會有20萬個微粒。由於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微米,如果經常打「吊瓶」,葯液中超過4微米的微粒就會蓄積在心、肺、肝、腎、肌肉、皮膚等毛細血管中,長此下去,就會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並致癌。微粒堵積還會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和炎症、過敏等。隨輸液進入人體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後,可使巨噬細胞增大,形成肉芽腫。有一學者對一個一生輸過 40升 「吊瓶」的屍體進行解剖,發現該屍體僅肺部就有500多個肉芽腫及大量微血管塞堵。由於輸液對血管也是一種刺激,長期輸液常會導致靜脈發炎,出現紅腫疼痛、局部體溫升高,甚至硬化等。
靜脈輸液和口服葯物的最終效果是完全一致的。如果病人胃腸功能正常,是萬萬不可濫用靜脈輸液的。濫用靜脈輸液一則多花錢,二則可使你的身體受到傷害,嚴重的甚至斷送性命。那麼,什麼情況才能靜脈輸液給葯呢?專家認為只有3種情況: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葯物在組織中宜達到高濃度才能緊急處理的情況。許多年來醫學界一直延用老一輩專家提出的「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靜滴」的用葯原則,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葯品不再短缺,人們為了追求高效率、快節奏的生活,強調一步到位,動輒就進行輸液治療,已經帶來了許多嚴重的不良後果,以至於國外同行把我們社區診所的醫生稱之為「水大夫」!
輸液治療盡管作用強、見效快,但它的危害和不良反應也很突出,不當的輸液治療將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危害:
(一)據統計用電鏡觀察每瓶輸入人體的液體里有大約30萬個直徑在10--30毫微米玻璃碎屑及橡膠微粒,而人體毛細血管直徑只有10毫微米,所以這些看不見的微粒將沉積在肺臟導致肺功能下降,現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與此不無關系!
(二)輸液過多過快將引起急性心衰,長期輸液將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對健康帶來嚴重不良影響.
(三)輸液過多往往伴隨著抗生素的大量濫用,導致人體菌群失調,
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細菌抗葯性的增加.這些都將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嚴重的惡果!
(四)如果消毒不嚴、操作不規范,因液體污染引起過敏反應、輸液反應等,為此每年全國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
對策:
輸液打吊瓶,因其見效快、療程短而深受青睞,但是現在,很多人無論什麼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紛紛要求輸液。特別是換季之時,感冒發燒的患者大幅增加,各大醫院輸液室人滿為患,而實際上,大部分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燒,其實根本用不著輸液,吃些葯,多休息休息就會好。輸液本是為了治病,但是不根據病情就頻繁地掛上吊瓶,不但可能對病情不利,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更多損害。與口服葯物相比,輸液的過敏反應幾率更高,更易產生耐葯性。無論小感冒還是其他什麼病,人們總以為輸液打吊瓶最保險又省事,但卻有可能成為一種「輸液病」。據北大第一醫院血液內科的許醫生介紹,「輸液病」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時,喜歡採用輸液的方式治療,導致以後再得同樣的病如果不輸液就不太容易治癒。因為輸液的相對葯量更大一些,而且不經過胃腸道吸收直接進入血液,效果可能更明顯。但是一般人得了感冒等病去醫院輸液,一天一般只輸一次,這樣就會造成本來應一天分三次或四次輸入的葯量一次性輸入了體內,輸完後血葯濃度要達到一個高峰,但過一段時間濃度就會降低,這樣就造成血葯濃度不穩定,以後就可能誘發細菌產生耐葯性。還有就是過敏反應。相對而言,口服葯要經過腸道吸收,將身體不需要的或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過濾掉,之後才進入肝臟代謝,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之後就會降低血葯濃度,進而降低過敏反應發生的幾率。而輸液時葯物直接進入血液,發生過敏反應的幾率相對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過敏反應是致命的。輸液葯品微粒過大,長期積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響肺臟功能。相對於口服葯而言,頻繁地輸液可能還會對身體的一些器官造成影響。任何液體葯品在生產過程中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國家在這方面也有相應的標准。
據北京婦產醫院婦幼保健院副院長丁輝介紹,國家《葯典》中規定的液體葯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徑不能超過10毫微米。但是有調查卻發現,市場上銷售的很多輸液葯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徑都超過了這一規定,有的甚至達到50毫微米以上。
人體最窄處的毛細血管是不超過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輸液葯品微粒過大,就會在血管內造成堵塞。武警總醫院病理科主任紀小龍指出,葯品進入血液後,全身所有的靜脈血都要迴流到一個屏障器官,即肺臟,它能起到過濾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徑大於毛細血管最窄處的顆粒都會被肺過濾出來,只能停留在肺里。這些顆粒無法通過代謝排出體外,這樣就會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本來都是通暢的,這些顆粒積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氣交換不夠,人體呼吸困難。顆粒堵在血管里無法被清除出去,這時身體自動地採取第二個處理辦法,就是將這些顆粒包起來,形成一個更大的團塊。輸液時如果經常輸不合格的葯品,肺里就會積聚很多這樣的團塊。
丁輝認為,我們平時輸的液體一般是每瓶250毫升或500毫升,如果按每瓶500毫升計算的話,只要我們所輸的葯品達到80瓶,就會在我們的體內留下5000多個那樣的團塊,致使肺形成纖維化,呼吸能力就會下降,同時可能影響全身的氧的供應。定期輸液預防心腦血管病效果值得懷疑現在,一些中老年人定期到醫院輸點活血化淤、擴張血管的葯物,以預防血栓、冠心病或栓塞發生。但是這樣做有多大的作用呢?
北醫一院心內科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夫認為,這樣做沒有科學依據,雖然靜脈輸液會比口服葯起效快,但停止輸液後沒有口服葯維持的時間長。而且心腦血管病的致病因素很多,特別是和人的生活飲食習慣關系很密切,單純地依靠輸液並不能解決多大的問題。
建議:盡量避免用葯,能口服的就不打針,能打針的就不輸液。能吃保健品的就不要吃葯。
因液體污染引起過敏反應、輸液反應等,為此每年,全國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為代價,這是個天文數字!

看完請別收藏,一定轉帖,可能舉手之勞可能幫人重拾健康甚至生命,請大家高抬貴手,轉到各個社區、論壇、博客及QQ群。公德無量。
在此先謝了。

『玖』 發生傳染病的原因是什麼

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病原體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為寄生蟲,寄生蟲引起者又稱寄生蟲病。

傳染病防治總則

有效的抑制傳染病的流行,關鍵在於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鏈: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為此,要做到:


1、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注意個人衛生、食品衛生、環境衛生。


2、加強身體鍛煉,提高免疫能力。


3、按規定接種疫苗。


4、對傳染病人要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拾』 為什麼會發生傳染病,傳染病有什麼危害,如何有效防範傳染病

及時上報疾控中心就可以

閱讀全文

與傳染病起因危害及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牛奶茶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775
電腦換顯卡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35
怎麼種植葫蘆育苗方法 瀏覽:510
華為修復手機閃退的最簡便方法 瀏覽:371
智力菇的食用方法 瀏覽:993
左手正確握筆方法圖片 瀏覽:249
百合干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360
鼻癤腫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391
有啥方法快速睡覺的 瀏覽:988
法士特中間軸安裝方法 瀏覽:94
中老年人腰椎盤突出鍛煉方法 瀏覽:728
串聯網關檢測方法 瀏覽:202
檢測食品中苯並芘的方法 瀏覽:41
電機插件計算方法 瀏覽:906
怎麼在家做米線的方法 瀏覽:725
游戲桌面顏色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62
主成分分析四種方法 瀏覽:349
如何寫作文公園景色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437
兒童最簡單的數學數字方法 瀏覽:81
治心絞痛的方法都有哪些 瀏覽: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