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鞭毛檢測方法

鞭毛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23 17:19:54

『壹』 鞭毛蟲感染如何檢查出來

1.神經症狀:如失眠,頭痛,乏力,眩暈,眼發黑,出汗,神經興奮性增強,肌腱反射亢進等較為常見.
2.甲狀腺機能失調:曾有人發現部分(15.5%)藍氏賈第鞭毛蟲病患者的甲狀腺機能有改變,其中以甲狀腺機能亢進佔大多數,基礎代謝增高16%~20%,部分患者可增高30%,因而也會產生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症狀.
二膽道系統症狀:藍氏賈第鞭毛蟲在膽道系統寄生,可以引起膽囊炎及膽管炎.主要症狀為上腹部疼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惡心,噯氣,胃部燒灼感,肝脾腫大,有壓痛,進食油膩時加重,有時可出現黃疸.
三胃腸道症狀:
1.十二指腸炎型:有似十二指腸潰瘍樣疼痛,伴有納差,低血壓等.X線檢查多顯示球部變形,甚至有潰瘍征.抗蟲治療後可以消除上述症狀.
2.急性或慢性闌尾炎型:症狀與一般闌尾炎相似.切除的闌尾,呈炎性病變,粘膜有時可見潰瘍,絨毛間可發現大量滋養體.
3.結腸炎型:主要症狀有腹部鈍痛,陣陣加劇,伴惡心,嘔吐,腹瀉,常被誤診為痢疾.
4.直腸乙狀結腸炎型:與一般直腸乙狀結腸炎同.用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彌漫性充血,水腫,嚴重者有圓形潰瘍,潰瘍表面覆有滲出性假膜.拭子檢查可見大量滋養體.無特殊病理改變.

『貳』 O104:H4大腸桿菌檢測方法

上面說的其實都是錯的,因為使用平板分離出的大腸桿菌(並且通過各種生化試驗證實它是大腸桿菌)只能確定它就是大腸桿菌,並不能證明它是O104:H4

O104:H4的含義是:菌體抗原為O104,鞭毛抗原為H4。
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先分離出可疑的菌落(就是大腸桿菌菌落),然後分別使用O104血清和H4血清分別對它進行玻片凝集試驗,如果發現證實為大腸桿菌的菌落培養物可以被O104血清和H4血清凝集,就說明你所分離出的目標菌落為O104:H4大腸桿菌

『叄』 簡述細菌檢測的方法及優缺點

簡述細菌檢測的方法及優缺點:
可以直接用顯微鏡觀察其運動情況。另外,鞭毛是細菌的運動器官,因此還可以通過檢測細菌鞭毛的存在來間接判斷細菌是否具有動力。記憶中的方法有這些:

1.使用顯微鏡
可以用普通的光學顯微鏡,通過一些特殊的方法觀察菌液中細菌的活動情況。有條件的話還可以使用一些比較高端的顯微鏡,比如相差顯微鏡等。
2.使用半固體培養基進行培養
有鞭毛的細菌可沿穿刺線擴散生長,穿刺線周圍會變模糊;無鞭毛的細菌只能沿穿刺線生長,周圍澄清透明。
3.鞭毛染色
使用特殊染料染色,以方便在顯微鏡下觀察。
4.免疫學方法
通過抗原抗體反應,檢測細菌鞭毛的存在。

『肆』 那些方法可鑒別細菌是否有鞭毛

初步:觀察其菌落邊緣是否光滑,若較粗糙,可能有鞭毛
驗證:在半固體培養基中穿刺培養一段時間,觀察其生長狀況,若呈霧狀則有鞭毛,否則沒有.
或者電鏡下觀察

『伍』 細菌鑒定辦法有哪些,常見細菌的鑒定辦法就可以

細菌的鑒定通過分離培養獲得的病原菌,必須達到不含有其他微生物的純培養程度,才能進行系統鑒定。系統鑒定就是通過病原菌的形態結構、生長特性、抗原性和病原性等檢測,並用已知標准免疫血清確定分離細菌的屬、種和型。微生物鑒定的程序通常是根據其形態,生長、生化特性等定種,最後根據抗原的免疫血清學檢查定型。(一)形態學檢查各種細菌的形態,在適宜的環境下是相對穩定的。但環境的改變,如培養基條件的改變,抗生素和化學葯品的作用等,均可使細菌產生不規則的形態,並可出現細胞壁的缺陷和多樣性。為此,在作細菌形態鑒定時,必須按被檢菌的生長要求,選擇適宜的培養基和培養條件,以及適宜的培養時間和檢查方法,才能作出正確的形態學鑒定。形態學檢查一般包括二方面:肉眼觀察和顯微鏡檢查。1.肉眼觀察肉眼觀察主要觀察細菌在固體、液體、半固體,鑒別培養基上的生長情況。在固體培養基上要觀察菌落形態、大小、顏色是否均勻一致,表面是光滑濕潤,還是乾燥無光或呈皺紋狀,邊緣是整齊還是不規則,菌落是隆起、扁平,還是乳頭樣,是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在液體培養基中,要觀察培養基是否呈均勻渾濁,管底有無沉澱,液面有無菌膜,是否產氣等。在半固體培養基上應觀察細菌是否沿著接種線生長,是呈毛刷樣生長還是均勻生長,上下生長是否一致。在鑒別培養基上,應觀察其生長情況是否與預期的相一致,在血瓊脂培養基上還要觀察是否溶血及溶血圈的特點,在某些培養基上還要注意是否有臭味等。2.顯微鏡觀察在作細菌個體形態學檢查時,要根據被檢菌的種類和檢查項目,選用相應的染色方法,同時要注意選擇適合的培養基以及細菌培養的時間,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一般以18-24小時(生長時間長的細菌除外)的幼嫩培養菌為宜。例如,作革蘭氏染色檢查時,培養時間長的陳舊細菌,可能由陽性變為陰性。作細菌運動性檢查時,液體培養基的幼嫩培養物(幾小時到十幾小時)最為適宜。作炭疽莢膜染色時,因炭疽桿菌在一般培養基上不形成莢膜,而在動物體內形成明顯的莢膜,因此,應先接種小鼠,取死亡動物的病料作塗片標本鏡檢。作鞭毛染色時,以液體培養基為宜。芽胞的形成,因細菌種類不同,往往對培養條件如培養基、空氣和培養時間等而異,但一般均要求較長時間。鏡檢時除注意其基本形態結構和大小(要用測微計測量)外,還應注意其排列狀態、菌端形狀、有無兩極染色、有無形成芽胞和莢胞等。必要時可用電鏡觀察其微細結構。3.常用的幾種染色方法塗片用的載玻片需用清潔液洗凈、擦乾、不留油質,否則培養物不能均勻地推開。被檢材料如果是肉湯培養物,用鉑金耳環取一滴,均勻塗抹於載玻片上,塗抹的范圍約有手指甲大即可。隨後,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使之固定(即火焰固定);被檢材料如果是固體培養物,先滴一滴水(常用生理鹽水)於載玻片上,用鉑金耳環取少許培養物,在水滴中混勻,培養物不宜太多,菌體看不清楚。膿汁、淋巴液、乳汁也按同樣方法制備抹片。血液和病變組織,直接塗抹在載玻片上,組織抹片也不能太厚,否則看不見細菌,細菌培養物抹片用火焰固定,組織抹片常用甲醇或甲醛固定。

『陸』 食品中沙門氏菌的檢測方法

食品中沙門氏菌的檢測方法
利用抗原-抗體反應的顯著特異性,來進行細菌的鑒別和血清學定型,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細菌菌體或鞭毛抗原的特異性抗體的存在,使得人們可以建立一些快速方法來檢測以食品為載體的病原。已經建立的沙門氏菌免疫學檢測方法有許多種,大致可分為以酶標抗體(ELISA),熒光抗體染色(免疫熒光法),同位素標記抗體(放射免疫試驗)為基礎的方法及其它多種以抗體為基礎,利用乳膠凝集、免疫感測器、免疫擴散及免疫色譜技術的方法。但常規中最廣泛採用的是以雙位點ELISA技術即夾心ELISA為基礎的方法。此法改進後用有放射活性的同位素替代標記抗體,概括地說,是指以固定在固體基質上的「捕捉」抗體來捕捉目標抗原,經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成分,加入第二種酶標抗體,此者結合在捕捉到的抗原的不同位點上,第二次洗滌後加入酶作用基質,並令其與顏色成分反應,然後用分光光度法即很容易檢測到目標抗原。採用微量滴定板作為固態基質使反應形式標准化,並促成其自動化。

『柒』 幽門螺旋稈菌的檢測

1.C14呼氣試驗:
C14呼氣試驗的原理:
由於C14非常穩定,因此經常作為標記物出現。在幽門螺旋桿菌C14呼氣試驗中,受檢者口服尿素C14膠囊後,如果胃中有幽門螺旋桿菌,其產生的尿素酶能迅速將尿素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氨氣,二氧化碳經血液進入肺而排出體外,將排除的14CO2氣體(帶有標記物)收集後,在儀器上測量,即可判斷胃內有無幽門螺旋桿菌。
C14呼氣試驗檢測方法和流程介紹:
1.受試者需空腹進行檢查。
2.口服14C尿素膠囊。
3.靜坐25分鍾左右。
4.向集氣瓶(集氣瓶內德液體變為無色或者時間達到3分鍾以上停止呼氣)或者二氧化碳吸收劑呼氣(呼氣3分鍾,試紙變為金黃色為止)
5.交給醫生植入儀器中進行檢測。
C14呼吸實驗檢測標准:
C14正常值為小於100(dpm/mmol CO2)為陰性,大於100為陽性。例如:hp.陽性++ dpm=854,這份報告中,數值大於100,因此被判斷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
C13呼氣試驗原理介紹:
因為HP細菌內有尿素酶,當它在胃內遇到吞下的13C-尿素,就會把它分解成13CO2,13CO2經胃腸道吸收經血液循環到達肺後隨呼氣排出。我們只要收集呼出的氣體,測定其中的13C標記的13CO2,就可准確地證明有沒有HP感染。
正常人沒有HP,13C-尿素不分解,13C-尿素經泌尿系統排出,呼出的氣體中就沒有13CO2。
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體內有幽門螺旋桿菌,能夠將13C-尿素分解,所以呼出的氣體中就有13CO2
檢測過程:
1.呼氣要完全,左手手握試管,右手拿好瓶蓋,向試管盡力吹氣4-5秒鍾,當吹氣管離開玻璃管時,右手立即旋緊瓶蓋。
2.呼氣檢測的時間要正確:
a.第一次在服葯丸前(白帽)
b.第二次在服葯丸後20分鍾(藍帽)
c.第三次在服葯丸後30分鍾(紅帽)
3.整個過程約為45分鍾
4.一般2個工作日就可取報告
C13呼氣試驗陽性標准:
測定結果為超級准DOB
診斷標准:
幽門螺旋桿菌診斷陽性:DOB>4.4
幽門螺旋桿菌診斷陰性:DOB<3.6
幽門螺旋桿菌治療:
目前比較常用的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方法,主要有三聯療法、四聯療法、衛悅可益生菌療法、序貫療法等幾種,其中序貫療法主要作為二線補救治療。

『捌』 如何初步判斷並進一步檢驗某一細菌是否長有鞭毛

1,觀察菌落是否粗糙,粗糙,可能有
2,光鏡,鞭毛染色法,染料沉積
3,電鏡
4,暗視野,懸滴標本或水浸
5,瓊脂半固體直立柱穿刺線

『玖』 肥達試驗的原理、方法、結果判斷及臨床應用分別是什麼CNKI改良的肥達試驗又如何

肥達凝集試驗檢測傷寒桿菌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病理學改變主要是全身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系統的增生性反應,尤以回腸下段淋巴組織病變最明顯。臨床特徵為持續發熱、相對緩脈、全身中毒症狀、消化道症狀、玫瑰疹、肝脾大及白細胞減少等。腸出血、腸穿孔為主要的嚴重並發症。以兒童及青壯年為多見,病後有持久免疫力。流行多發生在衛生條件不良的地區,以夏季和秋季多見。常見的實驗室檢查為肥達凝集試驗。
[檢測方法] 肥達凝集試驗
[標本准備] 血清,靜脈血3ml不抗凝。
[方法學原理] 用已知傷寒沙門菌菌體(O)抗原和鞭毛(H)抗原及甲、乙、丙3種副傷寒沙門菌鞭毛抗原的診斷菌液,與被檢血清作細菌凝集反應。若被檢血清中有抗體存在,可與相應抗原起反應,出現肉眼可見的凝集現象為陽性。
[試劑] 診斷菌液有傷寒O、H及副傷寒A、B、C,共5種。使用時用生理鹽水稀釋成每毫升含7~10億個菌的懸液備用。
[檢測步驟
1.取lOmm×lOOmm試管5排,每排8支。
2.另取15mm×lOOmm試管1支,加生理鹽水4.75m1及患者血清0.25ml混合,成為1:20稀釋血清。
3.每排第l管內各加1:20稀釋血清0.5ml。
4.在剩餘的2.5ml稀釋血清(1:20)中加人生理鹽水2.5ml,成為1:40稀釋血清。
5.再取1:40的血清,分別加入每排第2管中,每管0.5ml。在剩餘的2.5ml稀釋血清(1;40)中,加入生理鹽水2.5ml,成為1;80稀釋,再加入每排第3管中,每管0.5ml,如此操作,直至加完每排第7管為止。
6.每排最後1管各加生理鹽水0.5ml,作為不含血清的菌液對照。
7.取5種菌液充分搖勻,每種菌液加1排,血清最終稀釋度分別為1;40、1;80、1:160直至1:2 560。振盪混合,置37C水浴16~20h後觀察結果。
[結果判斷] 先觀察液體部分清晰程度,然後輕輕搖動試管,觀察管底有無凝塊浮起:
1.液體澄清、管底有凝塊、細菌完全凝集者(100%凝集),為柵++++。
2.液體微混濁、管底有明顯凝塊、細菌大部分凝集者(75%凝集),為+++。
3.液體較混濁、管底有明顯凝塊、細菌中度凝集者(50%凝集),為++。
4.液體混濁、管底無凝塊、細菌輕度凝集者(25%凝集),為+。
5.液體混濁、無凝集現象,為陰性。
6.對照管均勻混濁無凝集現象。
7.被檢血清出現++凝集的最高稀釋倍數為凝集效價。如第3管出現仲凝集,則判為1:160陽性;如各管均無凝集現象,則判為
[正常參考值] 傷寒沙門H凝集效價1:80以下,傷寒沙門菌O凝集效價及各型副傷寒沙門H凝集效價均在1:40以下。
[注意事項]
1.過去曾預防接種傷寒、副傷寒疫苗者,H抗體效價明顯升高,並持續數年,而O抗體低於正常值。
2.以往患過傷寒病或曾接種傷寒疫苗,新近又感染流行性感冒或布魯病,可產生高效價H抗體,O抗體則較低,但H抗體很快消失,此種反應稱回憶反應。
3.由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發生隱性感染而產生抗體,尤其在流行地區正常人的凝集效價可稍高,故在判斷結果時應考慮本地區正常人群的自然凝集效價水平作為參考。
4.沙門菌屬各菌種之間有某種共同抗原,在凝集試驗中可能出現類屬交叉凝集反應,但效價較低。
5.陰性結果不能完全排除傷寒的可能,應注意有10%左右已確診為傷寒者在整個病程中抗體效價始終不升高。這可能與早期應用抗生素、葯物抑制、免疫耐受和缺陷有關。
6.肥達反應特異性不高,機體免疫功能紊亂、結核、敗血症、病毒性肝炎及部分血吸蟲患者可出現假陽性反應。
7.溶血、菌液過濃等均會影響結果。菌液過期或產生自凝者不宜使用。
[臨床意義]
L肥達反應通常第1周陽性率僅10%,第2周約50%,第3、4周可達80%-90%,陽性率逐周上升,可達70%~90%,但假陽性率亦達10%~20%。
2.接種傷寒疫苗者亦可出現陽性反應,早期應用抗菌葯物治療者可出現陰性反應。
3.檢驗結果分別以O、H、A、B、C表示凝集試驗中傷寒桿菌菌體抗原、鞭毛抗原、甲乙丙鞭毛抗原的相應特異性抗體,雙份血清抗體效價O≥1:80及H≥1:160者亦有診斷價值。由於傷寒桿菌和副傷寒桿菌具有部分相同的菌體抗原,所以僅有O抗體的升高不能區分傷寒及副傷寒,須依靠HOAB抗體加以區別。
4.接種傷寒疫苗或患過傷寒者,發熱可引起回憶反應而出現假陽性結果。僅有O抗體陽性,而H抗體陰性可能是疾病早期;僅有H抗體陽性而O抗體陰性,提示曾經預防接種或患過傷寒。

『拾』 鞭毛染色法准確鑒定細菌是否具有鞭毛,要注意哪些細節

鞭毛是細菌的運動「器官」,細菌是否具有鞭毛,以及鞭毛的數目和附著於細菌的位置是細菌的一項重要形態特徵。細菌的鞭毛很纖細。除了很少數形成鞭毛束(由許多根鞭毛構成)的細菌可以用相差顯微鏡直接觀察到鞭毛的存在外,多數細菌的鞭毛均不能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到。要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菌的鞭毛,必須用鞭毛染色法。
鞭毛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劑處理,使它沉積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徑加粗,然後再進行染色。
1、實驗材料
①鞭毛染色液。
②菌種。有鞭毛的細菌。
③其他。玻片、接種環、吸管等。
2、注意事項
①良好的培養物是鞭毛染色成功的基本條件,不宜用陳舊培養物作鞭毛染色的菌種材料,因為老齡細菌鞭毛容易脫落。
②玻片應光滑、潔凈,不可帶油跡。不潔凈的載玻片可經含適量洗衣粉的水中煮沸約20min,取出後用清水充分洗凈,瀝干水後置95%酒精中處理,用時取出在火焰上燒去酒精及可能殘留的油跡。
③挑取菌時,盡可能不帶培養基。
④配製合格的染色劑(尤其是B液 )、充分洗去A液再加B液、掌握好B液的染色時間均是鞭毛染色成敗的關鍵。(1)改良Ryn鞭毛染色法
①玻片的處理。要求用新的載玻片,用前須在95%酒精中浸泡24h以上,用時從酒精中取出,以干凈紗布擦乾後使用。
②在玻片上滴蒸餾水兩滴。1張玻片上可同時制2個塗片。
③用接種環挑取血平板上菌少許,將細菌點在玻片上的蒸餾水滴的頂部,一般只需點一下,只允許極少量的細菌進入水滴,不可攪動,以免鞭毛脫落。
④玻片置室溫自然乾燥 。
⑤滴加染液於玻片上染色。
⑥約10—15min後,用自來水緩慢沖去染液,沖洗時應避免染液表面的金屬光澤膜滯留在玻片上,影響鏡檢。
⑦玻片自然乾燥後,鏡檢時應以塗片的邊緣開始,逐漸移向中心。原因是邊緣細菌較少且相互分開,鞭毛容易觀察。細菌密集的地方鞭毛被菌體擋住,不易觀察。
結果:菌體和鞭毛均染成淡紫色。
(2)硝酸銀染色法
①活化菌種。冰箱中保存的菌種,通常要連續移種1—2次後,接種於新配製的營養瓊脂斜面(表面較濕潤、基部有冷凝水),28—32°培養10—14h,取斜面和冷凝水交接處培養物作染色材料;或點種於新制備的營養瓊脂(含8—10g/l的瓊脂 )平板中央,28—32°培養18—30h,讓菌種擴散生長,取菌落邊緣的菌苔(不要取菌落 中央的菌苔 )作染色材料。
②制備菌液。取斜面或平板菌種培養物數環於盛有1—2ml無菌水的試管中,製成輕度渾濁的菌懸液用於製片。也可用培養物直接製片,但效果往往不如先制備菌液好。
③製片。取一滴菌液於載玻片的一端,然後將玻片傾斜,使菌液緩緩流 向另一端,用吸水紙吸去玻片下端多餘菌液,室溫(或 162溫室)自然乾燥 。干後應盡快染色。
④染色。滴加硝酸銀染色A液,染3—5min,用蒸餾水充分洗去A液。用B液沖去殘水後,再加B液覆蓋塗片染色約數秒至1min,當塗面出現明顯褐色時,立即用蒸餾水沖洗。若加B液後顯色較慢,可用微火加熱,直至顯褐色時立即水洗。自然乾燥 。
⑤鏡檢。用油鏡觀察。觀察時,可從玻片的一端逐漸移至另一端,有時只在塗片的一定部位觀察到鞭毛。
結果:菌體呈深褐色,鞭毛顯褐色。
(3)改良的Leifson染色法
①活化菌種同硝酸銀染色法。
②製片。用記號筆在載玻片反面將玻片分成3—4個等分區,在每一小區的一端放一小滴菌液。將玻片傾斜,讓菌液流到小區的另一端,用濾紙吸去多餘的菌液。室溫或37°, 自然乾燥 。
③染色。加Leifson染色液覆蓋第一區的塗面,數分鍾後,加染液於第二區塗面,如此繼續染第三區、第四區。在染色過程中注意觀察,當整個玻片都出現鐵銹色沉澱、染料表面出現金色膜時,直接用水輕輕沖洗(不要先傾去染料再清洗,否則背景不清 ),染色時間大約10min。
④鏡檢。自然乾燥後,油鏡檢查。
結果:菌體和鞭毛均呈紅色。

閱讀全文

與鞭毛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目前鵝常用的輸精方法 瀏覽:417
用什麼方法能把脖子吹乾凈 瀏覽:973
生菜的種植方法視頻 瀏覽:211
留存分析方法 瀏覽:307
要學好英語有什麼方法 瀏覽:68
高速公路區域測速計算方法 瀏覽:14
一拳超人鍛煉方法第幾集 瀏覽:979
餐飲的翻台率計算方法 瀏覽:994
洗發水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327
如何減壓自己的方法 瀏覽:919
小米設置通知許可權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12
如何理解名著詞語的好方法 瀏覽:305
回奶的有效方法是什麼 瀏覽:694
短文閱讀理解訓練方法和技巧 瀏覽:434
如何瘦肚子方法最快最見效 瀏覽:978
站樁的正確方法圖片相關推薦 瀏覽:404
工程學的分析方法 瀏覽:879
聽課記錄教學方法有哪些 瀏覽:104
樹葉發黃用什麼方法 瀏覽:255
酒店檢查枕頭正確方法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