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史上最全)應屆生怎樣應聘互聯網公司的非技術崗
就在剛剛,我在自己創建的一個微信群里和很多學生聊天,談到了我可以幫大家內推微店這家公司。
很多同學說,微店是什麼?是微商嗎?是傳銷組織吧。
這又讓我想起前段時間,我幫大家內推杭州的一家圖片社交公司in。
很多同學的第一反應是,這是騙子公司吧,怎麼沒聽過?
如果,我問,同學,你打算進入互聯網公司嗎?你的目標公司是什麼?
他們都會說:「bat,網路、阿里、騰訊」
還會說一說,美團,大眾點評,京東,小米這樣耳熟能詳的公司。
但是,這樣,作為一位應聘互聯網行業非技術崗的同學,你敢要?
還有,同學,這樣的水平,你也敢去應聘?
如果非要把互聯網公司的崗位分為兩個大類,無疑是技術和非技術。
技術類有:各類程序員(前端、後端、ios、android、html5、演算法、數據挖掘、數據分析、運維、測試/基礎研究),各類設計師(ui、ue、ued、用研、交互、視覺)。
非技術有:各類職能崗位(HR、HRBP、財務、助理、公司阿姨)、產品&運營崗、市場商務崗。
還有處於技術與非技術之間的崗位:各個公司根據自身業務設置的崗位,如教研,口語老師。
本文針對非技術類崗位。
1、我很認同知乎的那句slogan: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
我覺得,作為一個沒有接觸過互聯網,沒有互聯網實習經歷的應屆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從:知識、經驗、見解,三個次作為學習的切入點。
1.1 如果你准備應聘互聯網公司的HR或者產品運營又或者是市場商務類崗位。第一件事,是去了解關於該崗位的專業知識。比如,何為HR?絕不能在面試的時候說:「HR負責收簡歷,篩簡歷,面試」,這樣太籠統,太不專業。了解了目標崗位的專業概念,發展歷史,發展現狀,現有的一些模式,先從理論上,對目標崗位有一個理論輪廓上的認知。
1.2 第二件事,是去尋求應聘目標崗位或者進入公司之後從事目標崗位所需要的一些經驗。比如,你想應聘產品&運營崗位,單單是理論上的產品運營需要注重效率,要學會:開源、節流、促活,這樣是不夠的。要知道有哪些提高效率的方式,有哪些開源、節流、促活的方式。什麼時候用什麼手段,發現一些有趣的產品&運營案例。
1.3 最後,比如你准備應聘市場商務類崗位。前面兩步之後,你可以去看一下目前在互聯網行業對應崗位上的大牛的一些10年工作經驗的分享,對現有模式、現有狀況的分析,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
以上這些,不論是面試,還是在工作中,都是很有用的。
至於,學習的地方,推薦大家去: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知乎、虎嗅、36kr、極客公園,以及應聘崗位垂直論壇。可以加入一些交流群,去觀摩咨詢。
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這句話亘古不變,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1 如果你還沒有面臨畢業(非大四和研三),你的機會是很多的。如果你希望從事HR崗位,可以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學會察言觀色;寒暑假可以去一家小公司實習,找找感覺;可以參加一些免費的公開課。如果你面臨畢業了,那麼,你可以總結一下,大學期間,你做過哪些事情,與你即將應聘的崗位的本質需求是一致的,要學會提煉。
比如,我曾經在本科畢業的時候去應聘一家公司的項目管理工程師。我所學的專業跟項目管理沒有關系,但是,我做了三年的學生會,我總結提煉了很多經驗和理論。總體上來說,應屆生剛剛進入一家公司,在同樣不會給公司創造價值的基礎上,我是有經驗的。這就是優勢。
但不管是即將畢業還是離畢業還有時間,實踐才是真道理,只有實踐,才能將第一步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不會假大空。
2.2 我一直認為,互聯網公司,對有實習經驗的同學的青睞程度是非常之高的。至於在校生怎樣去尋求實習,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從傳統行業怎樣轉型到互聯網行業?(特別針對應屆生)
3、了解即將應聘的目標公司的所有情況。
曾經在一場唯品會的宣講會上,宣講人問了一句:誰知道唯品會今天的股價每股多少錢?
有一位同學馬上站起來說了。
說明,他時刻在關注著,自然也會被公司關注。
我當初去應聘的時候,會提前准備好word列印出來。上面有目標公司的成立時間、發展歷程、過程中有趣的故事、公司文化、核心價值觀、slogan、logo圖標、公司業務、目前現狀、未來發展等等。
4、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凡事預則立,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這篇文章: 怎樣在求職中戰勝99%的競爭者?(針對應屆生)
目前,2016春招和實習生招聘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希望所有還未找到理想工作的同學,都能夠馬到成功。尋找實習的同學,也能在未來的道路上,一帆風順。
以此共勉。歡迎交流。
② 想進入互聯網行業,零經驗怎麼最快入行
想要進入互聯網行業,首先得搞清楚互聯網行業中有哪些崗位,這些崗位是做什麼的,再去選擇一個崗位、一個方向,有目的的學習和發展。
一般來說公司越大崗位越完善,我們選擇騰訊官網的招聘頁,去看看大型互聯網公司都有哪些崗位。
交互設計是努力去創造和建立的是人與產品及服務之間有意義的關系,而視覺設計主要是讓產品富有靈魂,生動有美感。由於大多數不了解互聯網的人,聽得最多的崗位大概是開發和測試,那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UI設計。
UI(User Interface),中文名「用戶界面」。Ps:(網路解釋)UI是指對軟體的人機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
通俗來說,大家生活中的手機和電腦上使用的各種App、網頁軟體等產品的原型設計都來自於UI。
如果你覺得開發編碼太累,測試太枯燥,可以嘗試了解一下UI設計。也許你會問沒有繪畫基礎也可以學習UI設計嗎?
答案是肯定是可以的,市面上大多數的UI設計並非科班專業出生,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也可以具備UI設計的相關專業技能。
阿里巴巴資深總監楊光曾表示:無論是魯班,還是未來升級的人工智慧都不可能取代設計師,機器人只是幫助設計師解決重復性的工作,重塑整個設計生態,而真正的「設計師」,反而會越來越值錢。
綜上所述,想要不被社會淘汰,最好讓人無法取代。入行互聯網,選擇UI設計讓你既有技術又有發展。如果對UI設計感興趣,選擇UI讓興趣和夢想齊飛。
3、產品:
當然也有很多小夥伴對產品經理這個職位很感興趣,難道是因為經理這個頭銜聽起來很拉風。那我們又來了解互聯網行業中的產品經理。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但是真的每個人都能做產品經理嗎?產品經理會伴隨一個產品走完全部的生命周期,他需要和開發、設計、測試、運營等團隊,及上下游緊密合作,對項目進行風險把控和資源協調,推進達成產品目標。
雖然看似產品經理不需要技術,但是沒有技術背景你如何和技術人員溝通,如何把控進度與風險,所以產品經理特別考驗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就不建議零基礎的小夥伴通過產品經理入行互聯網了。你可以通過技術入行,再轉到產品崗,有了技術背景,對你的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有很大幫助哦。
4、運營:
運營就是對運營過程的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是與產品生產和服務創造密切相關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而互聯網運營就是要利用一切資源與策略去吸引用戶,增加用戶粘性。
大多數的人會說,運營崗位門檻低,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對於運營來說,因為沒有固定的概念和標準的工作定義,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平台所採取的方式方法不一樣,所以運營工作靈活,方式多變,需要順應變化。由於回答中有很多關於運營崗位的回答,在這里我就不再對運營崗位進行詳細說明了。
最後我想說,互聯網行業中的崗位很多,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背景去選擇合適的方向,但是零基礎找到工作肯定不現實。因為企業不是學校,不會傳授技術給零經驗、零基礎的人,所以你一定得具備勝任崗位的能力,才有可能入行互聯網。零基礎、零經驗的小夥伴,大多數都會以初級人員的要求進入行業,所以想要入行,你至少得具備一定的技能和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