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兒腦癱的診斷中,痙攣型腦癱是最常見的類型之一。臨床上,痙攣型腦癱和其他多種類型的腦癱患者在就診的時都會從醫生的話語中聽到一個頻繁出現的詞:肌張力。那麼,肌張力到底是什麼?家長該怎麼判斷自家孩子的肌張力是否出現異常?
什麼是肌張力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肌張力顧名思義就是肌肉所保持的緊張障礙的程度,同時它也是維持身本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並表現為多種形式。如果肌張力出現異常的話,可能會出現姿勢及運動異常。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腦癱的孩子會出現異常的原因!
那麼,日常生活中該怎麼判斷孩子肌張力是否出現異常?常崇旺教授介紹,在進行上肢肌張力檢測時,主要是以牽拉醫生的手來進行判斷,一般肌張力正常的孩子,都是直接拉到醫生所指定的位置。但是肌張力異常的孩子,是通過繞圈來拉到指定位置,這是由於肢體僵硬造成的。下肢肌張力檢查是患者平躺在檢查床上,醫生握住患兒小腿搖擺其足,然後根據足活動的范圍判斷其張力大小。
如果肌張力出現異常現象,那麼該如何治療?
常崇旺教授說:對於痙攣型腦癱,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肌張力異常。一般來說,發現孩子出現肌張力異常需要及時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可抑制患兒過早的出現畸形,也可以改善患兒的各項運動功能以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對於2周歲半以上的孩子,由於肢體漸漸出現了攣縮與畸形,腦癱患者的症狀也逐漸凸顯出來,此時若是孩子康復效果不佳,建議及時考慮FSPR手術來進行干預治療,手術的作用是有效解除肢體肌張力,使異常的肌張力趨向正常,同時也可以穩定的、有效的、全面的解除患者的痛苦,為其運動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提供了前提條件。
當然,腦癱手術之後必須開展康復訓練,這是一個長期的鍛煉過程。相對於手術治療的階段性,康復治療是必須貫穿於始終,尤其是術後康復更為重要。通過長期的康復訓練,讓腦癱患兒達到肌肉肌力、張力的恆定,恢復耐受力,抗疲勞程度達到正常人,軀體穩定性、協調性及靈活性得到強化,最終能順利回歸社會。
『貳』 寶寶的肌張力,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分什麼不同情況
可以通過檢測的方式就可以判斷出來,而且也需要去看一下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能夠將腳放平,沒有哭鬧的情況就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肌肉特別僵硬也不能放平的話,這個程度就比較嚴重。
『叄』 小孩肌張力障礙症狀怎麼檢查
肌張力障礙一般要確診,可能需要結合患者的病史,相應的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如果患者只是出現了局部的肌張力障礙,比如患者可能只是出現局部肌肉的收縮像出現眼瞼肌的痙攣,面部肌肉的痙攣,口角部肌肉的痙攣以及出現了這種局部的階段性的肌張力的痙攣的話,那麼一般來說,結合患者的病史以及患者出現肌肉痙攣的表現和肌電圖等檢查可以確診。
還有一些患者和患者的基因遺傳有關系,比如,如果患者出現了x染色體的顯性遺傳的肌張力障礙或者隱性遺傳的肌張力的障礙,這些患者的確診可能還需要結合患者的基因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