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班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嘗試了解家中房間的用途。
2、激發幼兒對家的喜愛之情。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像。
活動准備:
操作材料 固體膠 抹布 大圖片 桌布 籃子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昨天,陳老師搬新家了,還買了許多的傢具呢!
2、現在呀我的家可漂亮了,你們想去看看嗎?
3、(出示圖片)咦?猜猜這是什麼房間?
4、你們是怎麼知道的呢?(讓幼兒說出理由)5、哦~原來呀我們把有床的房間叫做卧室。
6、你們真聰明一下子就看出來了,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不好?
7、陳老師家還有幾間房間沒讓你們參觀,我們再去看看,你們用好聽的名字告訴我他們是什麼房間好不好呀?
8、(出示圖片)讓幼兒來猜出房間的名稱。
9、哦~原來在我們家裡面,每一間房間都有他們不同的用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
二、基本部分。
1、我呀帶你們參觀好了我的新家了,還記得上次唐老師請你們幫小動物造的房子么?
2、哦 小動物們今天偷偷告訴我,他們呀可喜歡你們造的房子了 可是呢 他們又碰到一點小困難,你們願不願意幫助他們呀?
3、小動物們想請你們幫他們布置一下新家,他們的傢具都買好了呢,我們趕快幫他們把家布置的漂漂亮亮吧!
4、幼兒操作,教師在旁指導。
三、結束部分。
1、你們真棒,一下子就布置好了,現在我們一起來參觀參觀小動物的家,好不好呀?
2、教師對個別幼兒的作品進行糾正,並請個別幼兒說出他們布置的理由。
活動反思:
1、活動中發現幼兒的前期經驗還是不足,不能明白家中各個房間的作用,可能應為家中沒有這樣的房間,導致幼兒不能正真的理解每個房間的作用。
2、操作材料的難度比較大,幼兒不能充分理解,其中比較難的幾樣東西可以拿掉,下次通過區角游戲的方式在拿出來讓幼兒完成。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認真觀察和大膽表現的能力。
2.學慣用弧線畫柳條,用點畫的方法畫春天柳條上的嫩葉。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油性筆及瓷磚每幼兒人手一份。
知識准備:帶幼兒觀察柳樹,觀察其枝條和葉子的特徵。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柳樹,說說枝條和葉子的的特徵。
2.教師示範柳條的畫法。
3.提出作畫要求:先畫枝條再畫柳葉;大膽作畫。
4.幼兒作畫,教師重點指導柳枝的畫法。
5.展示幼兒作品並評價。
活動目標:
1. 嘗試用不同形狀的樹葉進行拼圖、粘貼,能表現出物體的主要形象特徵。
2. 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3. 體驗創作過程帶來的樂趣和自豪感。
4. 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准備:
1. 課前請家長帶幼兒上網搜索樹葉粘貼作品進行欣賞。
2. 收集各種樹葉分類擺放。
3. ppt.
4. 畫紙、雙面膠、剪刀、記號筆等。
活動過程:
一、 出示樹葉,導入課題。
1. 「小朋友,這些是汪老師在小區里散步時撿到的樹葉,看一看,它們一樣嗎?」
2.「這些樹葉還可以變成一幅幅圖畫呢,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二、播放課件。
1. 欣賞幾幅樹葉粘貼作品,以其中一幅《兩個小姑娘》為例,引導幼兒發現樹葉粘貼畫獨特的表現手法。
師:圖上有什麼?小姑娘細細的腰是用什麼做的?(葉柄)小姑娘的裙子好看嗎?是怎麼做的呢?(小結:用銀杏樹葉一層層粘貼上去的。貼的時候不一定每次把葉子全部露出來,可以根據自己想要的樣子擺出來。)
2. 看課件:微課程。了解樹葉粘貼畫所需材料和基本方法。
三、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能表現出物體的主要特徵。
四、展示、評價作品。(此環節放在下一節活動進行)
活動反思:
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才能讓幼兒主動學習。秋天的樹葉來自幼兒的生活,成了幼兒手工製作的材料,中班幼兒又喜歡拼拼、貼貼,因此樹葉粘貼畫是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內在需求組織的。《剛要》中強調:「在活動中要突出幼兒自主性、創造性,」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許多樹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任意選擇,為他們精心營造了一種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充分體現了開放性的特點。整個過程自然流暢,基本上是跟隨幼兒經驗生長的方向去提供及時的支持和幫助。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處於主動參與的狀態,探究發現和表現表達的熱情是持續的。最後展示評價幼兒作品這一環節,我是利用單獨一節活動請幼兒自己來展示介紹的,既有足夠的時間又鍛煉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膽量。另外,幼兒的熱情持續高漲,在美工區可提供材料,繼續讓幼兒進行樹葉粘貼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自主選擇各種不同的方法表現所喜歡的海洋動物。
2、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初步嘗試小組組合畫的繪畫方式,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准備】
鏤空的紙板、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紙、皺紋紙、剪好的海洋動物圖形、海綿、分類盒、小碗、棉簽、廣告顏料、小剪刀、糨糊、小盤、大排刷、貝殼、舊報紙、大張圖畫紙、小毛筆、水果網、濕布、螃蟹等實物、海洋動物圖片、吊飾、vcd片、電視機、影碟機等
【活動過程】
一、以「nimo」(海底總動員主角)邀請幼兒到海底世界做客引入活動。
二、組織幼兒參觀海底世界,引導幼兒觀察海底世界裡有些什麼海洋動物。
1、觀察圖片
2、觀察實物
3、觀看vcd
三、幼兒交流所看到的海洋動物。
四、教師介紹作畫工具與材料,鼓勵幼兒選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表現自己所喜歡的海洋動物,並簡單介紹小組組合畫的繪畫方式。
五、幼兒分組作畫。
a、紙板漏印、添畫
b、紙團粘貼、添畫
c、折、剪、貼、添畫
d、其它廢舊材料的創作
六、幼兒互相介紹、參觀、評價作品。
分析:
從一個動畫人物引出主題就可以引起孩子們的無意注意,一下子就會把注意力集中過來,因為這個是他們感興趣的。之後層層遞進的觀察海洋動物到底是什麼樣子,這時就要靠孩子們的有意注意了,有預定目的了,在想要牢牢的記住海洋動物的樣子,把它畫下來。接著孩子就會自己動手,在老師的引導下,把自己剛才看到的海洋動物用不同的方法表現出來。最後的相互介紹評價因為孩子們都會想讓自己的畫得到表揚,也會認真的看別人的畫,所以此時都是有意注意,集中力非常強,而老師也可以再次鞏固下海洋動物的特徵。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畫正面人,表現人物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徵;
2、在折折、畫畫中進行比較,感受娃娃長高了。
活動准備:
白紙、記號筆、蠟筆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教師出示娃娃提問:這個娃娃缺少了什麼?(身體、手……)
2、變魔術師:讓我來把娃娃的身體和手變出來吧!
教師展開紙的第二段:身體出來咯!手臂出來咯!
教師展開紙的第三段:娃娃的裙子出來咯!娃娃的小手出來咯!
二、製作"會長高的小人"
1、折紙師:將紙對折,再對折,然後把紙打開。
(提醒:用手指在對折處用力地按一下)
2、觀察長紙條提問:長紙條變成了幾個小方塊?大;考吧.幼,師網出處(四個)在四個小方塊里分別要畫上什麼呢?--出示完成的作品,引導幼兒觀察。
(頭、身體、裙子、腳)
3、畫腦袋教師演示折紙,露出第一格和第四格方塊提醒:將紙按不同方向來回折。
師:在第一個里畫上娃娃的腦袋,可以畫個小妹妹,也可以畫個小弟弟。
(提醒:不要畫得太小,圓圓的腦袋要把第一格撐滿;注意不要畫到第四格去。)
4、畫腳師:在第四格里畫娃娃的腳,兩條腿要一樣長。
(提醒:腳長得長長的,把第四格撐滿)
5、畫身體師:請打開長紙條,在第二格和第三格用同樣的方法畫上身體和裙子/褲子。
三、塗色師:娃娃畫好了,現在讓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蠟筆,來給娃娃塗色吧!
提醒:顏色塗均勻,不要塗到線外面。
四、作品欣賞幼兒互相欣賞完成的作品,說說那個娃娃畫得好,好在哪裡?
五、活動延伸
1、游戲:我們會長高幼兒用作品一起玩我們會長高的游戲
2、選擇長度不同的長條紙畫人,從矮到高排一排。
教學反思:
孩子們從小班升入中班了,應讓孩子們知道「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我們長大」了,激發幼兒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幫助其萌發初步的責任意識,並嘗試體驗自我服務和集體服務的快樂。活動中孩子們大都能完成,只有個別幼兒將手畫到了頭上去,可能要求還不夠明確吧。
總之,我認為美術教育活動不單只是教幼兒畫幾幅畫,它對幼兒的許多方面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它可以陶冶幼兒情操,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相信孩子們一定會用手中的畫筆盡情展現自己心中的天地。
設計思路:
秋風來了,帶來了豐碩的果實,也帶來了秋天的花兒朵朵。說到菊花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見過,因為菊花在鄉村隨處可見。但是,能叫的出花朵的名字的孩子卻很少。因此,我選擇了《美麗的菊花》這節課。由於條件限制,沒辦法帶領幼兒置身花海,所以我製作了一個PPT,帶領幼兒欣賞各種美麗的菊花的基礎上嘗試繪畫菊花。
活動准備:
PPT、勾線筆、畫紙等
活動目標:
1、嘗試表現菊花的外形特徵,並將畫面畫大畫滿。
2、感受秋天菊花盛開的美。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了解菊花的外形特徵。
1、秋天來了,美麗的菊花開放了,小朋友們看見過菊花嗎?
2、我們這里開了一個菊花展覽會,看看菊花長什麼樣?引導幼兒從花、莖、葉幾部分觀察菊花的特徵。看過了這么多美麗的菊花,請你們說說它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可能:菊花是一根一根的;菊花像個球一樣的;有的菊花是很小的,黃黃的。)
小結:菊花有長長的花莖,大大的葉子,花開花開在頂端,葉子邊緣有鋸齒,花有黃、白、紫等顏色。形狀多樣:有的花象個球,有的花瓣象一條條蘿卜絲,有的象媽媽的卷頭發,有大有小,有直有彎,有寬有窄。在枝頭上,花瓣細細長長。
二、幼兒作畫——大膽表現,教師進行指導。
1、菊花真美,今天我們都來做小園丁,一起來種菊花好嗎?把我們的幼兒園打扮得更漂亮!
2、先畫上細細長長的花徑,在花莖的兩邊畫上大大的葉子。在花莖的頂端畫放射狀的花瓣,盡量畫上密密的一圈。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幼兒完成作品。
(1)引導幼兒有順序地畫:花蕊——花瓣——花莖——葉子,並且知道畫花瓣、葉子。
(2)教師鼓勵幼兒將菊花畫大,將畫面畫滿。
三、交流講評——美麗的菊花
1、誰畫的菊花大?
2、誰畫的菊花小?
(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細致地觀察同伴作品)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用來布置班級環境。
設計意圖:
幼兒對玩色有較高的興趣,能大膽而富有個性的玩色。本活動將營造繽紛多彩的語言環境,通過幼兒的想像力,運用多彩的短線和圓點創造出富有個性的七彩雨及多樣的小水花,以引發幼兒的興趣。針對幼兒現有的繪畫基礎,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安排畫面,同時鼓勵幼兒不斷地變換顏色,大膽地表現。
觀察重點:
1、幼兒調換顏色的方法。
2、幼兒是否能點出多變的七彩雨。
活動准備:
1、材料准備:油畫棒、各色水粉顏料、鉛畫紙、水粉筆。
2、知識准備:觀察下雨及雨點落在池塘里出現小水花的情景。
活動流程 : 啟發談話操作演示幼兒創作游戲結束
活動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起興趣
「嘀答、嘀答」下雨了。雨是從哪兒掉下來的.?小朋友,你們見過小雨點嗎?是什麼樣的?小結:下大雨時,像根直直的、長長的線;下小雨時,一點點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內容
1、演示討論,共同參與
1)油畫棒演示畫長直線雨嘩!嘩!下了一場大雨。幼兒試畫(強調從天空中滴下來,直直的,長長的。)
2)、討論: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點怎樣的呢?(一點點的)小雨點落到了哪兒?(幼兒討論)小雨點落到池塘里會怎麼樣?(幼兒講講)邊講邊演示大小不同的水暈及水花。
2、激發興趣,嘗試取名
1)演示用各種顏色的短線畫小雨點。雨越下越小,太陽公公出來了。咦,小雨點一下子變成了五顏六色,怎麼回事?(幼兒講述)五顏六色的小雨點可真漂亮。
2)這么漂亮的小雨點,我們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幼兒取名:七彩雨、好看的雨等)
三、幼兒創作,教師觀察指導
1、引導創作:下雨啦,我們一起來看漂亮的七彩雨。(雨中有赤、橙、黃、綠、青、藍、紫。)
1)能將最喜歡的顏色雨先畫出來嗎?
2)池塘里的水暈是什麼樣的?有多少個?
2、幼兒作畫,教師觀察指導:
1)觀察幼兒調換顏色畫的情況。
2)觀察幼兒能否畫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點。
3)能否添加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以游戲方法結束幼兒聽《小雨點》的音樂做游戲。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鳥,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徵,初步形成鳥的概念。
2.知道鳥兒時人類的好朋友。
3.萌發保護鳥類的感情。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准備:
1.發動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各種關於鳥的資料和圖片。
2.小燕子的歌曲,小燕子貓頭鷹啄木鳥圖片。
3.課件:小燕子貓頭鷹啄木鳥活動習性和本領的動畫及小鳥表演。
4.布置"鳥語園"
活動過程:
一、聽歌曲小燕子,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客人,你們想知道客人是誰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小燕子音樂,提問:這首歌叫什麼?;本文(小燕子)你們會唱嗎?(會)我們一起唱吧(幼兒和教師一起唱歌曲)
二、引導幼兒認識鳥兒
1.教師提問:這首歌里唱的是誰呀?(小燕子)老師今天把這只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姐姐請到我們班上了。教師出示小燕子圖片。提問:小燕子姐姐長得什麼樣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小燕子的外觀。(堅硬的嘴巴身上長著黑色的羽毛兩只翅膀兩只腳尾巴像剪刀)結合幼兒的發現教師進行總結。提問:它有什麼本領呢?幼兒觀看小燕子課件,激發幼兒把看到的畫面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會飛會捉害蟲等)
2.下一位客人是誰呢?你們猜猜。
面孔像只貓,其實是只鳥。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領高。
(貓頭鷹)對貓頭鷹大哥也來了。教師出示貓頭鷹圖片。提問:貓頭鷹大哥長什麼樣呀?(堅硬的嘴巴面孔像貓棕色的羽毛兩只腳兩只翅膀)結合幼兒的發現教師進行總結。提問:它有什麼本領呢?幼兒觀看貓頭鷹課件,說一說。(會飛會捉田鼠等)
3.第三位客人也來了,我們一起猜猜它是誰。
一個醫生嘴巴尖,天天出診到林間。
敲敲聽聽真仔細,要動手術把頭點。
(啄木鳥)啄木鳥阿姨也來了。教師出示啄木鳥圖片。提問:啄木鳥阿姨長什麼樣呀?(尖尖的嘴巴頭頂有紅色的羽冠羽毛是黑色白色紅色的兩只腳兩只翅膀)結合幼兒的發現教師進行總結。提問:它有什麼本領呢?幼兒觀看啄木鳥課件,說一說。(會飛會給大樹治病等)
4.教師小結:小燕子貓頭鷹啄木鳥它們身上都有羽毛,堅硬的嘴,兩只腳沒有牙齒會飛。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鳥兒。
三、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幼兒保護鳥類的情感。
1.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鳥兒,你們想不想和它們做朋友呀?(想)"鳥語園"里來了很多的小鳥朋友,我們去找它們吧。開火車到"鳥語園"幼兒自由參觀。幼兒自由取一張自己認識的小鳥圖片回到座位。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小鳥朋友的名稱和本領。幼兒自由相互交流。
2.小鳥除了這些本領以外,還有很多的本領,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幫助人們捉害蟲保護莊稼保護樹木還是森林歌唱家。鳥兒可以幫助我們做這么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呀?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種樹做鳥窩不捕殺小鳥等)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活動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中班美術活動:
手 的 想 象 畫
活動目標:
1能充分展開想像,給手掌隨意添畫;
2學會與同伴合作完成作業,體會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
人手一張白紙、油畫棒、范畫等
活動過程:
一 說說手的用途
1每個人都有一雙手,請說說它的作用;
2假如現在要給手添加一樣東西,讓它變成另外一個物體。你打算添什麼?
二給手添物
1,鼓勵、贊同幼兒的大膽想像,同時分享老師的想像畫(欣賞范畫);
2,鼓勵幼兒發現教師范畫的做畫方式:兩人合作,鼓勵幼兒將畫盡量畫地豐富,同時學著與同伴合作繪畫;
3,注意范畫中顏料的選用,提醒幼兒在上色時用上漸變色;
4,幼兒隨意想像繪畫,鼓勵幼兒盡量將手『添繪』得豐富;
三欣賞手的想像畫
1,找出典型的手掌想像畫,對作者的充分想像表示贊同
2,引導孩子欣賞別人的作品,找出值得借鑒的地方;
延伸活動:
『有趣的手影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