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中考化學最愛考的鑒別方法

中考化學最愛考的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5-04-07 20:05:15

Ⅰ 初三化學學到酸鹼鹽每套卷最後計算之前都是混合溶液鑒別,不會做,有什麼竅門

年中考備考一線名師易錯題點睛系列化學之物質的鑒別分離提純 (教師版)
一、選擇題: 1、下列各組物質,只需用組內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鑒別出來的是 A.K2SO4、BaCl2、NaNO3、NaCl C.KOH、Na2SO4、CuSO4、HCl B.HCl、Na2CO3、BaCl2、Na2SO4 D.KCl、AgNO3、KNO3、NaCl

2、含 CO、N2、H2、CO2 和水蒸氣的混合氣,依次通過 NaOH 溶液、灼熱的 CuO 和濃硫酸,最後剩下的氣體 是( ) A. N2 和 CO2 C. N2 和 CO B. N2 和 H2 D. 無任何氣體

【解析】由於 N2 性質穩定,很難與其他物質起反應,所以剩下的氣體中必有 N2,排除掉選項 D。CO2 能被 NaOH 溶液吸收,其餘氣體不反應,顯然通過 NaOH 溶液後混合氣體中含 CO、N2、H2 和水蒸氣,再通過灼熱 CuO 時又發生如下反應:CuO+CO=Cu+CO2 及 CuO+ H2 =Cu+H2O,再次出來的氣體中含有 N2、新生成 CO2 和水蒸 氣,最後通過濃硫酸時,由於濃硫酸有吸水性、除去了混合氣中的水蒸氣,結果只剩下 N2 和 CO2。答案:A。 【易錯點點睛】解決此類問題的思路是:不僅要考慮混合氣體中哪些氣體能參加反應,還要考慮反應後有 無新的氣體生成。而且在處理問題時應注意通過試劑的順序。 3、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應採用的方法是( A. 點燃混合氣體,使一氧化碳轉變成二氧化碳 B. 把混合氣體通入石灰水中 C. 使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D. 把混合氣體從一容器倒入另一容器 【解析】如果要除去 CO2 的少量的 CO 點燃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在一般條件下 CO2 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 燒,當大量 CO2 存在時,少量的 CO 是不可能點燃的。當把混合氣體通入石灰水中時,CO2 會與石灰水中的 Ca(OH)2 反應,除雜行不通。當把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時,二氧化碳不發生反應,而 CO 與 CuO 發生 CuO+CO=Cu+CO2,這樣不但除去了 CO 且又生成了 CO2。若把混合氣體從一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中,雖然兩種氣 體密度不同,但不會因為傾倒而分離,所以無法分開。答案:C。 【易錯點點睛】此題屬於混合物提純問題。處理這類問題的原則是: ① 提純方法應簡單易行; ② 操作過程中盡量不使被提純的物質損失;
用心 愛心 專心 1



③ 除去雜質的同時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④ 最好能生成被 提純的物質。 4、只用一種試劑就能鑒別硝酸鋇、碳酸鈉、硫酸鉀三種溶液,該試劑是( ) A、 硝酸鉀溶液 C、氫氧化鈉溶液 B、稀硫酸 D、硫酸鈉溶液

【解析】硝酸鋇、碳酸鈉、硫酸鉀三種溶液和稀硫酸反應產生三種不同的現象,所以可以鑒別,出現白色 沉澱的為硝酸鋇溶液、冒氣泡的為碳酸鈉溶液,無明顯現象的為硫酸鉀溶液,所以用稀硫酸可以鑒別。答 案:B 。
【易錯點點睛】對於復分解反應掌握不好,特別是對於物質溶解性掌握不好的話,可能造成錯誤選擇。 5、欲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 CO 氣體,可採用的方法是( ) A.將混合氣體點燃 B.將混合氣體通過澄清的石灰水 C.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 CuO D.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炭層 【解析】本題是有關 CO 與 CO2 的鑒別與除雜。如果要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 CO 氣體,一般是將混合氣體通 過灼熱的 CuO 等金屬氧化物; 如果要除去 CO 中混有的少量 CO2 氣體, 一般是將混合氣體通過澄清的石灰水, 或是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炭層。 答案 C 。 【易錯點點睛】此題 A 的意圖是想將混合氣體中的 CO 通過點燃的方法使之轉化為 CO2 而除去,但是因為混 合氣體的主要成分是 CO2,CO2 不支持燃燒,因此很難點燃。另外要點燃就必須引入 O2,而 O2 的量又很難控 制,一旦過量,引入的 O2 就會成為新的雜質;B、D 除去的是 CO2 氣體;C 利用 CO 的還原性而將其除去。 6、下列各組溶液,不加任何試劑就能鑒別出的是( A.Na2SO4 、BaCl2 、KNO3 、NaCl C.NaOH、 MgSO4、 FeCl3 、BaCl2 )

B.Na2SO4 、K2CO3、 BaCl2、 HCl D.CuCl2、 AgNO3、 NaNO3 、HCl

【解析】因 FeCl3 是有色的,最先可知道,氫氧化鈉與它反應後生成紅褐色沉澱,硫酸鎂與氫氧化鈉反應 生成白色沉澱,最後,餘下氯化鋇也知道了。答案:C。 【易錯點點睛】首先直接觀察有顏色的溶液,或者通過兩兩相互混合根據現象先判斷出一種,然後在進行 對其他的物質進行定性的辯認,可根據幾種物質的不同特性,區別開它們各是什麼物質。 7、亞硝酸鈉(NaNO2)常被冒充食鹽或被誤作食鹽食用,導致多起中毒事件發生。小傑同學根據下表資料 及已有化學知識,設計民四種鑒別亞硝酸鈉和氯化鈉的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項目 溶解性 熔點 沸點 水溶液酸鹼性 亞硝酸鈉 15℃時溶解度為 81.5g 271℃ 320℃時發生分解放出有臭味氣體 鹼性 氯化鈉 15℃時溶解度為 35.8g 801℃ 1413℃ 中性 )

①在同一塊金屬片上加熱兩種物質,先熔化者為 NaNO2 ②取少量分別溶於水,滴加酚酞試液,變紅的是 NaNO2 ③分別溶於 15℃時兩份相同質量的水中,溶解得多的是 NaNO2
用心 愛心 專心 2

④取少量分別溶於水,用 PH 試紙測定,PH 大的是 NaNO2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根據亞硝酸鈉(NaNO2)和氯化鈉的熔點和沸點,可採用加熱方法。加熱時先熔化,到一定溫度時 有臭味氣體產生的是亞硝酸鈉。利用題給信息,結合已有知識可判斷②③④都是正確的。答案選 A。 【易錯點點睛】如果被檢驗的物質中具有易受熱分解性質的,可以用加熱分解的方
第2/5頁
法來鑒別。

8、下列各組中的物質,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NO3 C. KNO3 NaCl NaOH NaOH FeCl3
2+



B. KOH Na2CO3 HCl D. AgNO3 BaCl2 HNO3
3+ +

【解析】 項 CO3 和鹽酸電離的 H 反應放出氣體, 項 Fe 和 NaOH 電離的 OH 反應產生紅褐色沉澱, 項 Ag B C D 和 Cl 反應產生白色沉澱,故答案為 A。
-

【易錯點點睛】能否共存就是離子間能否反應,離子的鑒定也是利用其發生的復分解反應。看看離子相互 結合之後有沒有水、氣體或者沉澱生成。 9、用水作試劑,不可能區分開來的一組物質是( ) A.生石灰、食鹽、燒鹼 C. 無水硫酸銅、碳酸鈣、碳酸鈉 B.汽油、酒精、濃硫酸 D.氯化鉀、硝酸鈉、硫酸鉀

【解析】A 項生石灰溶於水會放出大量的熱且生成 Ca(OH)2 渾濁液;食鹽溶於水後為無色溶液,但溫度變化 不明顯;燒鹼溶於水後除了為無色溶液外,同時還放出大量的熱 。B 項汽油密度比水小,且不溶於水,浮 在水面上;酒精與水能互溶;濃硫酸溶於水時會放出大量的熱。C 項無水硫酸銅溶於水後溶液呈藍 色;碳 酸鈣難溶於水;碳酸鈉易溶於水,得到無色溶液。即 A、B、C 項用水能區分開。D 項中三種物質均能溶於 水且為無色溶液,不能用水區分開。故選 D。 【易錯點點睛】被鑒別的物質在水中溶解性差異較大或溶於水後溶液呈現不同顏色或溶於水後溶液溫度發 生明顯變化,可考慮選用水來鑒別。 二、填空題: 10、實驗室有三瓶沒有標簽的液體,分別是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和稀鹽酸,不用其他試劑,設計一 個實驗方案進行鑒別,並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1、 2、 實驗現象與結論

【解析】本題要求不用其他試劑,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實驗報告的物質鑒別題。在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 液和稀鹽酸中,抓住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而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是無色的這一特徵現象,首先確定硫 酸銅 溶液;然後根據是否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確定其他溶液。 參考答案: 1、觀察三瓶沒有標簽的液體 2、取任一少量無色溶液注入試管中,用 膠頭滴管向其中滴加硫酸銅溶液
用心 愛心 專心

溶液顏色顯藍色的為硫酸銅 如果有藍色沉澱出現, 證明無色 溶液為氫氧化鈉, 反之為稀鹽酸
3

【易錯點點睛】解此類題目,可根據被鑒別物質的特殊性質(如顏色、氣味、溶解性、熱穩定性等)先確 定其中一種或幾種物質,然後以此為試劑,再分別鑒別其他物質。 11、用實驗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質中的少量雜質,限從 A---D 提供的試劑及操作方法中選擇: (1)CaCO3 中含有少量雜質 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 (2)Cu 粉中含有少量雜質鐵粉______________ (3)NaCl 中含有少量雜質 Na2CO3___
第3/5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KCl 中含有少量雜質 M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加適量的稀鹽酸、攪拌、蒸發、結晶 B、 加適量的稀鹽酸,攪拌、過濾、洗滌沉澱 C、 加適量 的水,溶解、過濾、洗滌沉澱 D、 加適量的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

12、某課外活動小組從實驗廢液中回收銀,再檢驗所得銀粉樣品中是否含有鐵粉:(1)甲同學用簡單的物 理方法迅速證明了樣品中含有鐵粉,他的方法是 。(2)乙同學很快擬定了進一步測定樣品中銀的質量分數 的實驗步驟: A. 取兩葯匙樣品,加入過量稀硫酸 ; B. 待充分反應後,取出不溶物; C. 不溶物經洗滌,乾燥後稱量,記下其質量。 ①步驟 B 中如何判斷已充分反應? ②步驟 B 中主要操作的名稱是 、需要用到的儀器和用品有鐵架台(帶鐵圈)、燒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③根據乙同學的設計進行實驗 _______達到目的(填「能」或「不能」,說明理由 )。 【解析】(1)用磁鐵吸引鐵粉 (2)①若溶液中不再有氣泡產生,則已充分反應②過濾 漏斗、玻璃棒、濾紙③不能 未稱量樣品的質量 【易錯點點睛】要熟悉有關的思維 方法和技巧,物質檢驗的原則是運用最簡單的方法,最少的試劑種類, 最少的實驗步驟和最明顯的實驗現象。鑒定物質時,先分析被鑒定物質的組成,然後根據所學知識確定檢
用心 愛心 專心 4

驗的試劑和方法。 13、有兩包黑色粉末,分別是鐵粉和木炭粉。請你設計實驗,用兩種方法鑒別這兩種粉末。簡要寫出實驗 步驟、現象、結論。 【解析】(1)兩種粉末各取少量放入試管中,再加適量的稀鹽酸,若有氣泡生成,則此粉末為鐵粉,另一 個則是木炭粉。(2)兩種粉末各取少量放在濾紙上,分別用磁鐵在粉末上方移動,若被吸引到磁鐵上,則 此粉末是鐵粉,另一個則是木炭粉。 【易錯點點睛】實驗評價與分析題對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近幾年來中考各競賽題經常出現。 解答這類試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價:①能否達到實驗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見易得、廉價;③ 原料的利用率高低;④過程是否簡捷優化、安全;⑤對環境有無污染;⑥實驗的誤差大小,有無創意。 14、現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分別是稀硫酸和石灰水。請你對這兩瓶無色溶液進行鑒別。 ⑴ 鑒別它們所用的不同類別的試劑是(任選兩種)_____、_____; ⑵ 簡述其中一種鑒別方法。(包括步驟、現象及結論) 【解析】⑴ 根據稀硫酸(含 H 、SO4 )、石灰水(含 OH 、Ca )組成上的差別,不難確定可用來鑒別的試 劑有紫色石蕊試液(或無色酚酞試液)、PH 試紙、Na2CO3 溶液、BaCl2 溶液、CO2 氣體等。
第4/5頁
⑵ 若用紫色石蕊試液作試劑來鑒別,其方法為:取兩種溶液各少量置於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分別向 兩支試管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為藍色的原溶液是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為紅色的原溶液是稀硫酸。 【易錯點點睛】任選試劑鑒別物質時,所 選用的試劑及鑒別方法可以有多種,但選擇的試劑要符合題目的 要求,同時選用的方法要最簡單。 15、現有失去標簽的兩瓶無色溶液:稀鹽酸和氯化鈉。某興趣小組設計用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區分它們。 請回答有關問題: ⑴ 化學方法 在不選用酸鹼指示劑、pH 試紙的情況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寫。所選試劑須屬 所選試劑 方法一(例) 方法二 方法三 ⑵ 物理方法 同學小王僅使用了酒精燈和玻璃棒兩種儀器,就把這兩種無色溶液區分開來了。請你猜測一下他的做 法(簡要敘述操作方法及判斷方法) 【解析】⑴ 方法二 氧化銅 。 取少量樣品分別與碳酸鈉反應,有氣體產 取少量樣品分別與氧化銅粉末反應,氧化銅溶解並能得藍色溶液的原樣 鋅 判斷方法 取少量樣品分別與鋅粒反應, 有氣體產生的原樣品是稀 鹽酸,沒有氣體產生的是氯化鈉液。 不同物質類別(物質類別是指單質、氧化物、酸、鹼、鹽、有機物等)。
+ 22+

品是鹽酸,氧化銅不溶解的是氯化鈉溶液。 方法三 碳酸鈉

生的原樣品是鹽酸,沒有明顯現象的是氯化鈉溶液。(或氫氧化銅 取少量樣品分別與氫氧化銅反應,氫 氧化銅溶解並能得藍色溶液的原樣品是鹽酸,氫氧化銅不溶解的是氯化鈉溶液等。)⑵ 用玻璃棒 分別蘸取 少量溶液在酒精燈上加熱,玻璃棒上有固體留下的是氯化鈉溶液,沒有的是鹽酸。(或用玻璃棒分別蘸取 少量溶液在酒精燈上加熱,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的是鹽酸,無氣味的是氯化鈉溶液。) 【易錯點點睛】本題要注意自選不同類別的物質,可以是單質、氧化物、酸、鹼、鹽、有機物等,然後准 確描述判斷的方法。

用心

愛心

專心

Ⅱ 初中化學推斷題常考知識點

初中化學是高中化學的基礎,一定要掌握扎實,為了方便大家學習,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中化學推斷題常考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常考察顏色的物質

1、固體:

黑色: MnO2、Fe3O4、木炭C、鐵粉、CuO

紅色: Cu、Fe2O3、紅磷、HgO

淡黃色:硫粉

白色沉澱 :大多數的固體物質(白色難溶性CaCO3)

藍色沉澱:Cu(OH)2

2、溶液:

藍色:CuSO4溶液等(含有Cu2+的溶液)

淺綠色:含Fe2+的溶液

黃色:含Fe3+的溶液

二、常考察狀態的物質

常見的固體單質:Fe、C、Cu

無色氣體:O2、H2(單質);CO2、CO、CH4

常溫下呈液態的物質:H2O、H2O2、Hg

三、常見的反應條件

通電:如電解水

催化:如H2O2和KClO3分解

高溫:如CO、H2還原Fe2O3;

C還原CuO、Fe2O3、CO2、Fe3O4;

CaCO3分解

加熱:KMnO4分解,CO、H2還原CuO

四、常考察反應現象的物質

1、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的氣體是CO2

2、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是CO2、N2

3、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或者能使燃著的木條燒得更旺的氣體是O2

4、溶於水放出大量熱的是濃硫酸、NaOH、CaO

5、在空氣中燃燒能生成CO2和H2O的是CH4(氣態)、C2H5OH(液態)、蠟燭(固態)

6、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S

7、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的是Fe

五、常考察的元素或物質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

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是O;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H2O.

3、最常用的溶劑是H2O;最簡單的有機物是CH4.

4、相對原子質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氣體是H2;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六、常考查用途的物質

1、用於急救病人的是O2

2、用於滅火、光合作用、人工降雨的是CO2

3、用於高能清潔燃料的是H2

4、用於金屬除銹的是稀鹽酸

5、常見的乾燥劑是濃硫酸、鹼石灰(NaOH和CaO混合物)、生石灰(CaO)、NaOH固體

6、改良酸性土壤,做建築材料的是Ca(OH)2

7、治療胃酸(主要成分HCl)過多、發酵粉的主要成分是NaHCO3

8、用於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刷等工業的是NaOH

9、調味品、配製生理鹽水的是NaCl

10、用於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工業的是Na2CO3

11、用於建築業或可用作補鈣劑的是CaCO3

七、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

單質:O2、Fe、H2、C、Cu

氧化物:CO2、H2O、CaO、Fe2O3、CO、H2O2、Fe3O4、CuO

酸:HCl、H2SO4

鹼:NaOH、Ca(OH)2

鹽:Na2CO3、CaCO3、NaHCO3、NaCl

有機物:CH4、C2H5OH

八、元素組成

同種元素組成的氧化物: (Fe2O3、Fe3O4);( CO、CO2); (H2O、H2O2)

三種元素組成的常見物質: Na2CO3、CaCO3、H2CO3、NaOH、Ca(OH)2

四種元素組成的常見物質:NaHCO3、NH4HCO3

原子個數比為1:1:1 NaOH

初中化學推斷題常考知識點 相關 文章 :

★ 初中化學知識點匯總,必考知識點--珍藏!

★ 初中化學十五個常考基礎知識點

★ 初中化學中考復習知識點總結

★ 九年級化學最全必背知識點

★ 中考化學基本知識點整理

★ 中考初中化學必背知識點

★ 初三化學中考總復習知識點匯總

★ 初三中考化學備考重點知識歸納

★ 初三化學酸鹼鹽知識點與記憶方法

★ 九年級化學上冊考點梳理整理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Ⅲ 如何解答中考化學中物質分離,除雜,鑒別題

初中化學常見的幾種題型解答(除雜質、分離、鑒別、推斷)除雜質:物質的提純又稱之為除雜質,即將所需物質中的雜質除去得到純凈的該物質的操作重點掌握常見離子:H+、OH-、SO42-、Cl-、CO2-3等的鑒定方法.在混合物提純中,還要記住常見物質的溶解性,強化溶解、過濾、蒸發等操作.並對復分解反應條件加深理解和應用. 1. 除雜質題: 物理方法; 化學方法一 化學方法:解答除雜質一類的題目時,要注意三原則;三步驟;五種常用的方法. 三原則:①不增:提純過程中不增加新的雜質; ②不變:被提純的物質不能改變; ③易分:被提純的物質與雜質易分離. 三步驟:①根據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的差異;②確定除雜質方法;③選擇適宜試劑. 五種常用的方法:除雜質思路分析方法:(1)沉澱法:加入一種試劑將被除去的雜質變為沉澱,再用過濾法除去.(NaNO3;NaCl)(2)化氣法:加熱或加入一種試劑將雜質變為氣體逸出.(NaCl;Na2CO3)(3)置換法:應用金屬活動順序通過置換反應除去雜質的方法.(FeSO4;CuSO4)(4)轉純法(轉換法):將被除去的雜質變為提純的物質.(CO2(CO))(5)吸收法:利用混合物中某組分化學性質的差異,用試劑吸收其中一種,從而分離提純物質的方法.(H2;CO2) 2. 混合物的分離:(1)可溶性與難溶性物質的混合物——常用溶解、過濾、蒸發三步操作加以分離,分別得到純凈物.如:粗鹽的提純;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兩種物質均溶於水,但兩種物質的溶解度一種隨溫度變化大,另一種變化不大時,可考慮——結晶法.即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離.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兩種物質均溶於水時,可考慮用化學方法分離. 3. 物質的鑒別:鑒別是通過化學實驗將幾種不同特性的物質區別開來.如鑒別兩瓶無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檢驗出來,即可認定NaCl溶液,另一瓶則是KNO3溶液. (1)常見離子鑒別的特效試劑 ① H+ :紫色石蕊試液. NH4+:鹼溶液——有NH3↑.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② OH-:無色酚酞試液(可鑒別鹼性溶液)——變紅. ③ CO32-:稀HCl和石灰水——有CO2↑. ④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澱. ⑤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澱. (2)特徵離子關系圖(3)物質鑒別的原則 ① 操作簡便:能用物理方法鑒別的不用化學方法.能用一種試劑鑒別的不用多種試劑. ② 現象明顯:使待檢物質的現象對比度較大. ③ 防止干擾:鑒別Cl-和SO42-時,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4)物質鑒別的思路和方法 ① 氣體鑒別:一看顏色,二用試紙,三用火點,四加試劑. ② 固體、液體鑒別:一看顏色,二看氣體,三辨沉澱. ③ 一種試劑的鑒別: A. 幾種溶液含不同陽離子時,常選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鑒別試劑. B. 幾種溶液含不同陰離子時,常選用強酸做鑒別試劑. C. 幾種溶液酸鹼性不同時,常選用紫色石蕊做鑒別試劑. D. 幾種物質是金屬或金屬氧化物時,常選用稀強酸做鑒別試劑. E. 一種試劑與四種溶液反應時,應是現象對比度大.多數是有沉澱、有氣體,既有沉澱又有氣體、沉澱顏色不同,無明顯現象. F. 當給定的一種試劑不能鑒別出被檢物時,可從已鑒別出的物質中找出一種試劑再鑒別. ④ 不同試劑的鑒別: A. 觀察法:根據物理性質中顏色、氣味、狀態、溶解性等進行鑒別. B. 熱分解法:根據不同物質的熱穩定性,利用產物的不同性質特徵進行鑒別. C. 相互作用法:根據兩兩混合後的不同現象進行鑒別. 4. 物質的推斷題:物質的推斷是根據給出的實驗步驟和現象,運用物質的特性,經過分析、推理作出正確的判斷,以確定所給的未知物是什麼物質,不可能是什麼物質;確定混合物里或溶液里肯定有什麼物質,肯定不含有什麼物質,可能含有什麼物質. 推斷題是考查化學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的一種題型.常見的有文字敘述、圖表式、鏈條式三種形式推斷題,無論哪種形式推斷都必備的知識有反應規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實驗現象、溶解性等.在題目分析過程中,注意關鍵字的分析,如某物質溶於水是「生成」還是「得到」,「生成」是反應產物,「得到」既可能有反應產物,也可能有原物質.加酸沉澱溶解時有氣體生成,一般有CO2-3.沉澱溶解但無氣體生成時,一般有OH-.部分溶解時,一定有BaSO4或AgCl等. 解推斷題應注意:(1)推理分析要緊扣實驗現象,思考時要層次分明.判斷的結論要准確,既要明確的肯定,又要明確的否定. (2)一般情況下,與試題敘述的現象完全吻合的是「一定存在」.與現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種物質的存在使現象不正確的物質是「一定不存在」.有某種物質的存在不影響其它反應的現象或自始至終沒有參與任何反應的物質是「可能存在」.

閱讀全文

與中考化學最愛考的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瓊的訓練方法 瀏覽:687
用什麼方法給圖形分類 瀏覽:696
水質監測如何選擇測量氨氮的方法 瀏覽:161
提高發酵產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82
筏桿安裝方法 瀏覽:102
翡翠abc貨的鑒別方法 瀏覽:121
減下腹部的方法視頻 瀏覽:341
初一解決問題講解的方法 瀏覽:397
九年級數學格子的計算方法 瀏覽:239
社會學研究的方法體系 瀏覽:507
兆歐表屏蔽端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10
333乘以43的簡便方法 瀏覽:282
淡紫擬青黴的檢測方法 瀏覽:806
圖片預載入是前端優化方法嗎 瀏覽:150
實驗室常用的滅活處理方法 瀏覽:541
熱熔焊接機使用方法 瀏覽:232
vivo手機的按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53
講授法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嗎 瀏覽:985
會計月利潤計算方法 瀏覽:878
金種植方法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