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中葯制劑的鑒別方法一般包含

中葯制劑的鑒別方法一般包含

發布時間:2025-04-04 14:58:14

⑴ 在中葯制劑的理化鑒別中,最常用的方法為( )

在中葯制劑的理化鑒別中,最常用的方法為顯微鏡觀察和薄層色譜法。

顯微鏡觀察是中葯質量控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過觀察樣品的形態、組織結構、顆粒大小等特徵,判斷中葯的真偽和質量。

薄層色譜法是一種常用的分離和鑒定中葯有效成分的方法,可以快速運耐准確地分析葯材的化學成分和質量,檢測混雜物和摻假情況。

除此之外,還有近紅外光譜法、紅外光譜法等多種方法在中葯制劑的理化鑒別中得到應用。這些方法的使用取決於具體的鑒別目的和樣品特性。

理化鑒別

理化鑒別是指通過對葯品旁岩春進行物理和化學性質的測試和分析,對葯品進行鑒別的過程。這種方法可以從多個角度對葯品進行分析,確定其物理和化學特性,以便於識別、區分和鑒別葯品品棗蔽種和質量。

通過理化鑒別,可以比較准確地判斷葯品的品種、純度、質量等相關特性,確保葯品的安全、有效性和質量穩定性。

⑵ 中草葯及成方制劑顯微鑒別法介紹

顯微鑒別系指用顯微鏡對葯材的切片、粉末、解離組織或表面製片及成方制劑中葯味的組織、細胞或內含物等特徵進行鑒別的一種方法。

鑒別時選擇有代表性的樣品,根據各該葯材鑒別項的規定製片。成方制劑根據不同劑型適當處理後製片。

一、橫切片或縱切片:選取葯材適當部位,軟化後用徒手或滑走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選用甘油醋酸試液、水合氯醛試液或其它試液處理後觀察。必要時可包埋後切片。[醫 學教育網 搜集 整理]

二、粉末製片:取粉末少量,置載玻片上,攤平,選用甘油醋酸試液、水合氯醛試液或其它適當試液處理後觀察。

三、表面製片:將樣品濕潤軟化後,切取一部分或撕取其表皮,加適宜的試液觀察。

四、解離組織片:如樣品中薄壁組織佔大部分,木化組織少或分散存在,可用氫氧化鉀法;如果品堅硬,木化組織較多或集成較大群束,可用硝鉻酸法或氯酸鉀法。在解離前,應先將樣品切成寬或厚約2mm的小條或片。

1.氫氧化鉀法

置樣品於試管中,加5%氫氧化鉀溶液適量,加熱至用玻璃棒擠壓能離散為止,傾去鹼液,加水洗滌後,取出少量置載玻片上,用解剖針撕開,以稀甘油裝置觀察。

2.硝鉻酸法

置樣品於試管中,加硝鉻酸試液適量,放置,至用玻璃棒擠壓能離散為止,傾去酸液,加水洗滌後,照1.法操作裝置。

3.氯酸鉀法

置樣品於試管中,加硝酸溶液(1→2)及氯酸鉀少量,緩緩加熱,待產生的氣泡漸少時,再及時加入氯酸鉀少量,以維持氣泡穩定地發生,至用玻璃棒擠壓能離散為止,傾去酸液,加水洗滌後,照1.法操作裝置。

五、花粉粒與孢子製片:取花粉、花葯(或小的花朵)或孢子囊群(乾燥樣品浸於冰醋酸中軟化),用玻璃棒搗碎,過濾於離心管中,離心,取沉澱加新鮮配製的醋酐與硫酸(9∶1)的混合液1~3ml,置水浴上加熱2~3分鍾,離心,取沉澱,用水洗滌2次,加50%甘油與1%苯酚3~4滴,用品紅甘油膠封藏觀察。也可用水合氯醛試液裝置觀察。[醫學教育網 搜集 整理]

六、細胞及細胞內含物等的測量:在顯微鏡下測量細胞及細胞內含物等的大小,可用目鏡測微尺測量。先將目鏡測微尺裝入目鏡內,用鏡台測微尺標化。標化時,轉動目鏡,移動鏡台測微尺,使兩種量尺的刻度平行,左邊的「0」 刻度重合,再找第二條重合刻度。根據兩條重合刻度間兩種量尺的小格數,計算出目鏡測微尺每小格在該物鏡條件下所相當的大小(μm)。測量時,以目鏡測微尺測量目的物的小格數,乘以每一小格的大小(μm)。通常是在高倍物鏡下進行,但欲測量較長的如纖維、非腺毛等的長度時,則以在低倍物鏡下測量較為方便。記錄值與最小值(μm),可允許有少量略高或略低於葯典規定的數值。

七、細胞壁性質的檢定:

1.木質化細胞壁

加間苯三酚試液1~2滴,稍放置,加鹽酸1滴,因木化程度不同,顯紅色或紫紅色。

2.木栓化或角質化細胞壁

加蘇丹Ⅲ試液,稍放置或微熱,顯橘紅色至紅色。

3.纖維素細胞壁

加氯化鋅碘試液;或先加碘試液濕潤後,稍放置,再加硫酸溶液(33→50);顯藍色或紫色。

4.硅質化細胞壁

加硫酸無變化。

八、細胞內含物性質的檢定:

1.澱粉粒

(1)加碘試液,顯藍色或紫色。

(2)用甘油醋酸試液裝置,置偏光顯微鏡下觀察,未糊化的澱粉粒顯偏光現象;已糊化的無偏光現象。

⑶ 中葯制劑定性鑒別的方法有哪些

1. 來源鑒定:此步驟涉及利用植物或動物的分類學知識來確定中葯的學名,礦物學知識則用於礦物葯的鑒定,確保品種准確。
2. 性狀鑒定:這一方法依賴於觀察葯材的外觀性狀,包括視覺、觸覺、嗅覺、味覺以及簡單的物理試驗,如水試和火試。這些是中國醫葯傳統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具有簡便、快速的特點。在鑒定過程中,除了仔細觀察樣本,有時還需對照標本和文獻資料。對於某些地區性強或新出現的品種,可能需要聯系相關葯材部門或檢驗所獲取信息,甚至實地考察以了解生產、加工等情況。
3. 顯微鑒定:通過顯微鏡觀察葯材的組織結構、細胞形態和內含物特徵,以判斷葯材的真偽和純度。這種方法常與來源、性狀和理化鑒定結合使用。特別是在葯材形態不易識別、破碎或粉末狀時,顯微鑒定尤為重要。《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也將顯微鑒定應用於多種中葯和中成葯制劑的鑒別。進行此項鑒定需要具備植物(動物)解剖學基礎知識和製片技術。
4. 理化鑒定:採用物理、化學或儀器分析方法來鑒定中葯的真實性、純度和品質。這種鑒定能夠分析中葯中的主要化學成分、有效成分的含量,以及是否有害物質存在。

⑷ 中葯制劑常用的鑒別方法與一般制劑有何異同點

中葯制劑常用的鑒別方法有性狀鑒別、顯微鑒別、化學鑒別、光譜鑒別、色譜鑒別等。一般制劑常用的鑒別方法有性狀鑒別、化學鑒別、光譜鑒別、色譜鑒別等。
只是中葯制劑一般成分比較復雜,須排除干擾組分的干擾後才能進行鑒別。具體操作方法和原理應基本相同

⑸ 在中葯制劑的理化鑒別中,最常用的方法為

在中葯制劑的理化鑒別中,最常用的方法為有性狀鑒別、顯微鑒別、理化鑒別等。

中葯制劑的鑒別方法包括有性狀鑒別、顯微鑒別、理化鑒別等。具體如下:

中葯制劑是任何葯物供臨床使用之前都必須製成適合於醫療或預防應用的形式,稱為劑型,例如片劑、注射劑、氣霧劑、丸劑、散劑、膏劑等。

中葯制劑學是以中醫葯理論為指導,既繼承了傳統的中葯制劑的方法,又用現代科學的理論技術,來研究中葯劑型、制劑的配製理論、生產技術、質量控制和臨床葯效學的科學。

制劑的中心內容是研究制劑的生產工藝和理論,使制劑的生產工藝合理,質量符合各項規定要求,療效突出,毒副反應小,便於生產、服用、攜帶、運輸、貯藏,病人歡迎,市場暢銷,社會效益好,經濟效益高,襪笑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葯物療效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中葯制劑的鑒別方法一般包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護膚方法 瀏覽:256
列舉三種常用的xrd實現方法 瀏覽:507
心梗幹細胞治療方法 瀏覽:504
寶寶病毒腸炎治療方法 瀏覽:628
硬連和軟連接方法 瀏覽:952
如何保存卵子的方法 瀏覽:25
肥料酸鹼檢測方法 瀏覽:810
平車抬高架安裝方法 瀏覽:560
低谷期的自我解決方法 瀏覽:308
下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瀏覽:171
果樹甜蜜素的使用方法 瀏覽:372
製作飲料最簡單的方法不用牛奶 瀏覽:663
實驗研究方法有哪些類型 瀏覽:334
手機電池耗電快有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307
物源盆地分析方法 瀏覽:83
分數比的化簡方法圖片 瀏覽:782
哪些方法可以避光烘乾蔬菜 瀏覽:596
文獻的方法與技巧 瀏覽:593
攜帶型擴音器使用方法 瀏覽:299
中蜂春繁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