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亞氯酸鈉中有效氯含量如何測定將亞氯酸鈉配溶液在噴淋塔內脫硫脫銷,(NaCLO2/SO2+NO)摩爾比如何計算
二氧化氯作為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新一代的廣譜、高效、安全的消毒、殺菌、保鮮劑已得到廣泛的應用。我國二氧化氯有國家標准GB/T20783-2006《穩定性二氧化氯溶》,主要用於生活飲用水、工業用水、廢水和污水處理。也可用於醫療衛生行業、公共環境、食品加工、畜牧與水產養殖、種植業等領域的殺菌、滅藻、消毒及保鮮[1];衛生部GB2760-200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也將二氧化氯列入食品添加劑中作防腐劑中,其標准HG3669-2000《食品添加劑 穩定態二氧化氯溶液》,適用范圍果蔬保鮮、魚類加工,同時也將二氧化氯列為食品加工助劑[2]。雖然二氧化氯有相關國家標准規定,但二氧化氯在使用過程中還是出現各種問題。1、 二氧化氯的檢測方法二氧化氯含量的測定原理是在酸化條件下,試樣釋放出具有氧化性的二氧化氯,二氧化氯與還原性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易顯色物或有色物質,然後用標准溶液滴定或比色法確定二氧化氯含量。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不同的標准或行業二氧化氯含量測定要求還是有或大或小的區別,HG3669-2000《食品添加劑 穩定態二氧化氯溶液》中測定的是「有效二氧化氯含量」,需要特定裝置,試劑用碘化鉀、硫酸、鹽酸等,而該標准又按國標要求2001年強制執行;GB/T20783-2006《穩定性二氧化氯溶》中測定的是「二氧化氯含量」,所用試劑為碘化鉀、硫酸、丙二酸等,即所謂「丙二酸碘量法」,然而「穩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作為消毒劑申報國家衛生部批件時,檢測的方法是按《消毒技術規范》(2002版)中的「五步碘量法」, 其結果是有較大差別的,而穩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在銷售時又必須附衛生部產品批件,這很容易產生誤解;再有,二氧化氯產品用於涉水批件時,省級疾控檢測中心多採用的是GB/T5750.11-2006《生活飲用水標准檢驗方法消毒劑指標》中比色法,同一產品其檢測結果也與上述不同。還有,農業部獸葯典二氧化氯產品檢測只需簡單的碘化鉀、鹽酸等,即所謂「普通碘量法」。這樣同一種產品,有5種「標准」檢測方法,有5種不同含量。即使在衛生消毒一個方面,同一產品,其批件、證件、標准中二氧化氯含量不同,但其又相互支持,而在銷售時又必須同時提供,這在市場銷售和使用過程中會帶來諸多問題。至少,作為消毒二氧化氯檢測方法在同一領域應該一致。各行業和部委在盡可能的情況下,所有的二氧化氯產品檢測方法都應該相同,形成所謂標准化。目前市場上有多種二氧化氯含量測試紙,但沒有測試相對較准確的試紙,所謂進口二氧化氯測試紙,也只能對某一特定產品如「穩定態二氧化氯」有一定測試功能,對其他同一濃度不同種類產品如固體或液體二氧化氯消毒劑的濃度測定,確有很大區別;即是同一產品不同人員測試有時也會有較大的不同,這都是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麻煩問題。2、 穩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和亞氯酸鈉溶液的區別穩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簡稱為穩定液)是運用穩定化技術將二氧化氯氣體(純度>98%)穩定在無機穩定劑溶液中,並且通過活化技術又能將ClO2重新釋放出來的水溶液,二氧化氯含量≥2%;亞氯酸鈉溶液是用工業氫氧化鈉和過氧化氫溶液吸收二氧化氯發生器產生的二氧化氯氣體生成的水溶液[3],按照HG3250-2001《工業亞氯酸鈉》規定液體產品中亞氯酸鈉含量≤50%。穩定液與亞氯酸鈉溶液生產原理基本相同,穩定液中的二氧化氯(ClO2)是以亞氯酸鹽(MClO2)的形式存在,而亞氯酸鈉溶液的主要成分也是以亞氯酸鹽(MClO2)形式存在,只是亞氯酸鈉溶液含雜質較多,從這一點講亞氯酸溶液與穩定液並無本質區別,也正是這一點容易造成穩定液市場的混亂[4]。有些不良商家用固體亞氯酸鈉加水溶解成溶液,澄清,加入一定的穩定劑、緩沖劑調節PH值等,生產的所謂「穩定液」,這種亞氯酸鈉溶液式的「穩定液」與真正的穩定液在產品外觀和使用過程中現象時一般使用者是沒有能力鑒別的,這造成消毒殺菌效果的偏差,消費者甚至認為不如氯系消毒劑,並且在價格上對穩定液也有一定的擾亂,進而對真正的二氧化氯產生懷疑和誤解。穩定液與亞氯酸鈉溶液區別其實是別較多的,賀啟環教授在《穩定性二氧化氯溶液與亞氯酸鈉溶液的評估指標研究》一文中,有較詳細說明,但是對使用者來說沒有相應規范的檢測方法,而穩定液國標中產品中指標只是簡單加入丙二酸碘量法檢測二氧化氯含量,其它的非二氧化氯成分如Cl2,Cl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