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沖壓模具最常見的故障及解決方法
沖壓過程中,一旦模具合模不靈活,甚至卡死,就必須立即停止生產,找出卡模原因,排除故障。否則,將會擴大故障,導致模具損壞。
引起卡模的主要原因有:模具導向不良、傾斜。或模板間有異物,使模板無法平貼;模具強度設計不夠或受力不均。造成模具變形,例如模座、模板的硬度、厚度設計太小,容易受外力撞擊變形;模具位置安裝不準,上下模的定位誤差超差。
或壓力機的精度太差,使模具產生干涉;沖頭的強度不夠、大小沖頭位置太近,使模具的側向力不平衡。這時應提高沖頭強度,增強卸料板的引導保護。
沖壓生產的模具費用高.通常模具費占製件總成本的1/5-1/4。這是因為,除模具製造難度大、成本高外。投入生產後的模具修理和刃磨維護費用也高,而模具的原始造價僅占整個模具費用的.40%左右。
因此,及時維修模具,防止模具損壞,可以大大降低沖壓生產的模具費用。
一般來說,模具損壞後,還有一個維修和報廢的選擇問題。沖壓模具的非自然磨損失效,例如非關鍵零件的破壞。以及小凸模折斷、凸模鐓粗變短、凹模板開裂、沖裁刃口崩裂等故障.大部分可以通過維修的方法使其完全恢復到正常狀態,重新投入沖壓生產。
但是。當模具的關鍵件嚴重損壞,有時凸、凹模同時損壞。一次性修復費用超過沖模原造價的70%,或者模具壽命已近。則維修的意義不大,這時應該考慮報廢模具:除大型模具、結構復雜的連續模外。
當模具維修技術過於復雜、修模費用太大,難度大必然使維修周期過長,嚴重影響沖壓的正常生產,應選擇提前失效報廢,重新製造模具。
沖壓生產效率和成本對模具的依賴性很大。對生產過程中模具出現的故障,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正確的維修方案。及時解決模具損壞、卡模、刃磨和產品質量缺陷等問題。處理好模具維修與報廢的關系,才能減少停產修模時間,縮短生產周期,保證沖壓生產的正常進行。
模具損壞是指模具開裂、折斷、漲開等,處理模具損壞問題,必須從模具的設計、製造工藝和模具使用方面尋找原因。 首先要審核模具的製造材料是否合適,相對應的熱處埋工藝是否合理。通常,模具材料的熱處理工藝對其影響很大。
如果模具的淬火溫度過高,淬火方法和時間不合理,以及回火次數和溫度、肘間選擇不當,都會導致模具進入沖壓生產後損壞。落料孔尺寸或深度設計不夠,容易使槽孔阻塞,造成落料板損壞。
彈簧力設計太小或等高套不等高,會使彈簧斷裂、落料板傾斜.造成重疊沖打,損壞零件。
沖頭固定不當或螺絲強度不夠,會導致沖頭掉落或折斷。
模具使用時,零件位置、方向等安裝錯誤或螺栓緊固不好。工作高度調整過低、導柱潤滑不足。送料設備有故障,壓力機異常等,都會造成模具的損壞。
如果出現異物進入模具、製件重疊、廢料阻塞等情況未及時處理,繼續加工生產,就很容易損壞模具的落料板、沖頭、下模板和導柱。
2. 沖床把模具壓死了,反轉也不行,求方法
1、泄壓負荷法:沖床行至下死點(6點鍾)卡死,在若有油壓負荷泵裝置的,將負荷泵上泄油止副螺絲松脫後,反轉操作大多即可,後鎖緊止副螺絲;
2、若在下死點(6點鍾)卡死,在沒有負荷裝置的,你可能只能採取如下三種方法:
1)模高調整法:若手動模高,可用扳手將模高上升(此法若模具高度卡得過死是沒辦法轉動若能轉動可能會對調模機損傷更加嚴重)
2)人工反轉法:此法屬於傳統的齒輪飛輪沖床,做一個加力桿伸入飛輪中間的孔中反方向用力旋轉,基本可恢復
3)模具拆除降低法:此法適用以上均失效後的破壞法(模具),將模具墊腳用氧橫割(注意割時的消防安全,採取分段割試,防止在最後割開式,壓力的釋放產生安全危害),再結合上述即可!
希望以上能幫助你盡快恢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