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檢驗檢測機構監控檢驗檢測有效性的質量控制方法有哪些
食品檢測結果質量控制方法
CNAS-CL01 5.9檢測和校準結果質量的保證
5.9.1實驗室應用質量控製程序以 監控檢測和校準的有效性,所得數據的記錄方式應便於可發現其發展趨勢,如可行,應採用統計技術對結果進行審查。這種監控應有計劃並加以評審,可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內容:
1)定期使用有證標准物質(參考物質)進行監控和使用次級標准物質(參考物質)開展內部質量控制;
2)參加實驗室間的比對或能力驗證計劃; 3)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進行重復檢測或校準; 4)對留存物品進行再檢測或校準; 5)分析一個物品不同特性結果的相關性。
5.9.2應分析質量控制的數據,當發現質量控制數據將要超出預先確定的判據時,應採取有計劃的措施來糾正出現的問題,並防止報告錯誤的結果。
(一)質量控制項目的確定原則
實驗室確定需要進行質量控制項目的原則是應覆蓋實驗室「重要」和「風險高」的檢測項目,在「成本控制」和「風險」之間尋求平衡。一般應考慮一下因素:
1、在內部審核和客戶投訴時,出問題概率較高的項目; 2、新開驗的項目;
3、對產品來說特別重要的項目
4、該項目如果不合格,在使用中有可能導致食品安全問題 5、實驗室檢測批次量非常大的項目
6、檢測方法不完善,容易出現檢測結果不穩定的項目 7、檢測過程的輸入易波動的項目,如設備波動性強、檢測環境不易控制和人員熟悉程度不夠等;
8、認證、認可機構及主管部門的要求,如CNAS-RL02《能力驗證規則》規定的要求。
http://wenku..com/link?url=
㈡ 實驗室內部質量監控的方法有哪些,實施外部質量監控的方法
首先,我們來明確相關定義。
質量控制:滿足質量要求的操作技術和活動。
外部質量控制:通過互相校準和/或檢驗對實驗室的操作和結果所進行的控制。
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內部採取的以對比分析、跟蹤以及相關方法,對實驗室工作的連續性控制計劃。
第一,是對實驗室要求,按國家實驗室認可的概念,是指一個能夠承擔法律責任的實體。這里所指的是實驗室(微檢室)內建立的質量管理的保證體系。人員、房屋、設備滿足檢測工作需要。簡單而言,就是要監控好人員、房屋、設備滿足檢測工作。
第二,是對設備控制和程序監控,培養箱、乾燥箱、工作台、離心機檢、必備測儀器等等,都要符合相關規定,定期校準等等。
第三,檢測質量保證,定期使用有證標准物質和次級標准物質(參考物質)進行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間的比對或能力驗證,利用相同或不同方法進行重復檢測,對留存的樣品進行在檢測。
簡單講述,需要看詳細介紹,可自行到網上細看,廣州洛可特公司應該能幫到您!
望採納
㈢ 檢驗檢測機構監控檢驗檢測有效性的質量控制方法有哪些
1、三檢制
實行操作者的自檢、工人之間的互檢和專職檢驗人員的專檢相結合的一種檢驗制度。
2、重點工序雙崗
操作者在進行重點工序加工時,還同時應有檢驗人員在場,必要時應有技術負責人或用戶的驗收代表在場,監視工序必須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
3、留名制
在生產過程中,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人庫出廠,每完成一道工序,改變產品的一種狀態,包括進行檢驗和交接、存放和運輸,責任者都應該在工藝文件上簽名,以示負責。
4、復查制
有些生產重要產品的企業,為了保證交付產品的質量或參加試驗的產品穩妥可靠、不帶隱患,在產品檢驗人庫後的出廠前,要請與產品設計、生產、試驗及技術部門的人員進行復查。
5、追溯制
追溯制也叫跟蹤管理,在生產過程中,每完成一個工序或一項工作,都要記錄其檢驗結果及存在問題,記錄操作者及檢驗者的姓名、時間、地點及情況分析,在產品的適當部位做出相應的質量狀態標志。
6、統計和分析制
企業的車間和質量檢驗部門,根據上級要求和企業質量狀況,對生產中各種質量指標進行統計匯總、計算和分析,並按期向廠部和上級有關部門上報,以反映生產中產品質量的變動規律和發展趨勢,為質量管理和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7、不合格品管理
質量檢驗也是整個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不合格品的管理要堅持「三不放過」原則,即: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過;不查清責任者不放過;不落實改進措施不放過。
8、考核制
在質量檢驗中,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產生檢驗誤差是很難避免的,甚至是經常發生的。據國外資料介紹,檢驗人員對缺陷的漏檢率有時可高達15%一20%。檢驗誤差的方法主要有:
採用重復檢查、復核檢查、改變檢驗條件。
(3)檢測校準和監控的方法擴展閱讀
項目質量控制的主要依據有:
1、項目質量計劃
這與項目質量保障是一樣的,這是在項目質量計劃編制中所生成的計劃文件。
2、項目質量工作說明
這也是與項目質量保障的依據相同的,同樣是在項目質量計劃編制中所生成的工作文件。
3、項目質量控制標准與要求
這是根據項目質量計劃和項目質量工作說明,通過分析和設計而生成的項目質量控制的具體標准。
4、項目質量的實際結果
項目質量的實際結果包括項目實施的中間結果和項目的最終結果,同時還包括項目工作本身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