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酸洗注膠過的翡翠怎麼辨別
酸洗注膠翡翠的辨別主要依據以下特徵:
1. 酸蝕網紋:B貨翡翠因樹脂膠硬度低,在拋光過程中易形成凹溝,呈現類似乾裂土壤的網狀裂紋,稱為龜裂紋。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可見圍繞晶體顆粒的連通網紋。天然翡翠的橘皮效應則是由於晶體硬度差異造成的拋光凹坑,邊緣呈圓滑過渡。
2. 酸蝕裂隙特徵:B貨翡翠中裂隙較大時,內部充填較多膠體。在反射光下,裂隙邊界常不規則,裂隙內可能有散落的小角礫,裂隙也可能發散出毛發狀分支。
3. 干凈底子:酸洗處理清除了一部分雜質,使得B貨翡翠表面看似過於干凈,雜質極少。而天然翡翠中常見小銹斑、黑點等雜質,微裂隙中也可能充填有各種雜質。
4. 紫外熒光燈測試:經過酸洗充膠的翡翠在紫外線下顯弱至強藍白色熒光,而天然翡翠通常無熒光反應。上蠟尤其是浸蠟翡翠也可能表現出弱至中等藍白色熒光,但目前無法區分樹脂與蠟的熒光。
5. 相對密度測試:酸洗充膠翡翠的相對密度會降低,在二碘甲烷重液中通常上浮。然而,部分新料天然翡翠因含有密度較小的礦物如綠輝石、鈉長石等,也可能在重液中上浮。此外,少數酸洗處理較輕的翡翠因樹脂充填不多,可能在二碘甲烷重液中下沉或懸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