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圍棋怎麼復盤
復盤,圍棋術語,也稱 「復局」,指對局完畢後,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招法的優劣與得失關鍵。一般用以自學,或請高手給予指導分析。如按照棋譜排演,類如復盤,稱 「 打譜 」 或 「 研閱棋譜」。下圍棋的高手都有復盤的習慣。復盤就是每次博弈結束以後,雙方棋手把剛才的對局再重復一遍,這樣可以有效地加深對這盤對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雙方攻守的漏洞,是提高自己水平的好方法。棋手平時在訓練的時候大多數時間並不是在和別人搏殺,而應該把大量的時間用在復盤上。復盤就是把當時「走」的表面的過程重復一遍,從內容上看,可以對雙方的心理活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把握。
客觀地表現出來,即當時是如何想的,為什麼「走」這一步,是如何設計,預想接下來的幾步的。在復盤中,雙方進行雙向交流,對自己、對對方走的每一步的成敗得失進行分析,同時提出假設:如果不這樣走,還可以怎樣走;怎樣走,才是最佳方案。
在復盤中,雙方的思維不斷碰撞,不斷激發新的方案、新的思路。新的思維、新的理論可能在此萌發。
對於一個不過七、八歲的小棋童,基本駕馭不了復盤這一方法。孩子對自己棋譜的氣場與思路是連貫的、熟悉的,自己並不清楚每一步棋究竟好與不好,更做不到跳出與跳入自己思考方法層面的圈子。在杠桿稱時代,人沒法給自己稱體重;復盤過程,孩子需要有外力幫助。
在面對老師的復盤意見,有的孩子會表現出不好意思,有的孩子容易輕視自己的棋譜,有的孩子會漫不經心。復盤過程,需要或者老師或者父母去監督,不可讓孩子獨立完成。
部分老師是看著棋譜做口頭復盤,此刻需要孩子父母在旁邊記錄或者錄像;部分老師會把復盤落實到文字上,這種二次加工的意見尤有價值,需要高度重視。不管哪種復盤形式,都需要這個棋童照著復盤文字,把棋譜和復盤內容在棋盤反復去擺,如果硬要規定次數的話,起碼五十遍。沒有五十遍打底,是難以改掉思考方法層面上的問題的。
對於棋童,一張棋譜要復盤很多遍,要反復擺、反復琢磨,不能同時弄多張棋譜。對於成年愛好者,請根據自身水平、悟性,自行摸索方法。
㈡ 圍棋如何復盤
復盤,圍棋術語,也稱 「復局」,指對局完畢後,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招法的優劣與得失關鍵。一般用以自學,或請高手給予指導分析。如按照棋譜排演,類如復盤,稱 「 打譜 」 或 「 研閱棋譜」。
下圍棋的高手都有復盤的習慣,每次博弈結束以後,雙方把剛才的對局再重復一遍,這樣可以有效地加深對這盤對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雙方攻守的漏洞,是提高自己水平的好方法。從內容上看,復盤可以對雙方的心理活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把握。
「復盤」這個圍棋術語,在聯想內部卻有著管理學上的意義。作為全球最大的PC生產和銷售廠商,聯想這幾十年來沉澱的管理經驗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的最好借鑒。而柳傳志和楊元慶總結出的管理經驗中,「復盤」無疑是聯想方法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聯想式「復盤」是企業文化中的重要方法論之一,是指工作做完了再回顧一遍,目的是不斷檢驗和校正目標,不斷分析過程中的得失,便於改進,不斷深化認識和總結規律。這種工作方法從柳傳志時代一直延續至今,已經成為聯想內部的一個標志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