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什麼
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農民增收困難。增加農民收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對於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在於:
1. 落實農村政策,維護農民權益。需要完善土地制度,確保農民土地承包權和生產經營自主權。嚴格執行減免農業稅、對種糧農民實行直補和購買農機給予投入等政策。同時,相關部門需調控平抑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保障農民利益。
2.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利用比較優勢和科技手段,發展農業優勢產業帶和特色產品基地,壯大支柱產業。重視糧食安全,確保糧食生產穩定增長,同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形成產業鏈條,提高規模效益,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3. 打好扶貧攻堅戰。針對農村貧困人口,繼續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調整經濟結構,發展特色支柱產業,推進生態移民。強化扶貧投入機制,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工作。
4. 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將勞務輸出作為戰略措施,增強農民外出務工的組織化程度,提高輸出規模和效益。根據市場需求,對農民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
5. 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力量興修農田基本建設,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實施「六小」工程和農民住房改造。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實施天然林保護和「三北」四期工程。完善支農資金增長機制,提高投資效益,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㈡ 如何解決三農問題 如何解決三農問題的辦法
1、一方面要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通過村集體組織以及政府的大力宣傳,
2、二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例如進行規模化科技化,
3、三就是要全力以赴打好扶貧攻堅戰。要縮小農村和城鎮的差距,要縮小貧富差距。只有做到這些方面,才能夠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才能夠縮小城鄉差距,解決三農問題。
㈢ 我國當前解決三農問題的措施是
一,轉變發展觀念
1,在指導方針上,要改變城鄉發展中長期存在的「重城市輕農村、重工業輕農業、重市民輕農民」的傳統觀念,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全局意識,做到城鄉發展一盤棋,從思想上切實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2,在發展模式上,要扭轉局限在「三農」內部解決「三農」問題的思維慣性,確立用工業化富裕農民、用產業化發展農業、用城鎮化繁榮農村等綜合措施解決「三農」問題的系統觀念,以工業化的視角和系統工程的方法謀劃農業的發展。
3,在發展戰略上,要統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重點做到「三個傾斜」。
二,加快改型進程
工業化、城鎮化是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
當前全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
三,壯大集體經濟
村級集體經濟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可採取以下途徑:
1,盤活存量資產。培育村級集體經濟增長點,開拓新的發展領域,首先要考慮的是集體經濟的原有資產積累,對其進行改造,以擴大規模。
盤活閑置存量資產,對集體原有閑置的辦公樓、廠房、祠堂和廢棄學校等設施,通過整修或翻建,提高存量資產的利用率,培育穩定、可持續收入來源。
2、提高土地經營效益。土地是農村集體資產中最重要的資源,在農村實行集體化道路的過程中,要全面開展村級土地、房屋資產的清查,積極開展宅基地、農用地整理,增加有效用地面積,拓展集體資源的運作空間。
3、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從當前全國所有富裕村來看,它們都具有雄厚的集體經濟,即村辦集體企業和第三產業。二、三產業的發展壯大是農村首先富裕的重要條件。
農村實行集體化以後,參加集體勞動的畢竟是少數,還有大部分農村勞動力就業需要解決,為此集體一方面要鼓勵、引導一部分有一定資金和技術的農民外出打工或經商,另一方面就是要大力發展二、三產業,讓農民就地務工,走「亦工亦農、工農並舉」的道路。
4、加大對村級集體經濟的扶持力度。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農村集體發展農業產業化、山區開發、綠化造林、生態保護、農業綜合開發、小流域治理等財政資金的扶持力度,要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結合起來,提高扶持資金使用效益。
四,完善惠農政策
隨著國家財力不斷增強,國家政策開始偏向農村。從2004年開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農政策,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但部分惠農政策實施的效果並不理想,需要進一步完善。
五,加強組織建設
1、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堅持用人標准,體現時代要求,使領導班子在素質上有較大提高,年齡上形成梯次配備,知識和專業結構上有明顯改善。
2、切實推進基層民主。把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制度真正落到實處,進一步規范村務、財務公開。這方面重點要強調發揮好村幹部的「領頭雁」作用。
要發揮好村幹部作用,關鍵是我們要具備發揮作用的基本本領,包括知識水平、領導能力等方方面面的本領。
3、加強農村基層幹部的自身建設。廣泛開展對村兩委班子成員的知識培訓,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層次性、有效性,切實提高基層幹部隊伍的素質,努力把村班子幹部培養成政治堅定,具有市場觀念、科技頭腦、創新意識,善於調查研究、了解民意、勤懇服務的新型領導者。
4、加強作風建設,力戒無視群眾利益甚至是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急功近利、搞花架子的做法。
(3)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方法擴展閱讀:
「三農」問題在我國作為一個概念提出來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此後逐漸被媒體和官方引用。實際上「三農」問題自建國以來就一直存在,只不過當前我國的「三農」問題顯得尤為突出,主要表現在:
一是中國農民數量多,解決起來規模大;
二是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單方面獨進,「三農」問題積攢的時間長,解決起來難度大;
三是中國城市政策設計帶來的負面影響和比較效益短時間內凸顯,解決起來更加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