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醇,酚,醚,醛,酮,羧酸,酯如何區別
通過官能團區分。
醇的通式為R-OH,官能團為羥基,R是烴基,且-OH不是直接連在苯環上。
酚的通式為R'-OH,官能團為羥基,R'是烴基且-OH直接連接的是苯環。
舉例:Ph-CH2OH是苯甲醇(Ph-為苯基),是醇;Ph-OH是苯酚,是酚。
醚的通式為R-O-R',其中R、R'為烴基,可相同也可不同;
CH3OCH3稱為(二)乙醚,CH3CH2OCH3稱為甲乙醚。
醛的通式為R-CHO,酮的通式為R-CO-R'(-CO-是羰基,有碳氧雙鍵)。
酮的代表物質是丙酮(CH3COCH3)。
羧酸的通式為R-COOH,酯的通式為R-COOR',其中R可以為氫原子,R'不行。
舉例:HCOOH(甲酸)是羧酸,HCOOCH3(甲酸甲酯)是酯,CH3COOH(乙酸)是羧酸。
② 用化學方法區別 苯甲醇 苯甲醚 苯甲醛 苯甲酸
與銀氨溶液反應-苯甲醛,與NaHCO3溶液反應,放出氣泡-苯甲酸,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氣泡-苯甲醇,剩下那個就是苯甲醚。
茴香醚天然發現存在於龍蒿的油中,具有令人愉快的茴香樣香氣。用於有機合成,也用作溶劑、香料和驅蟲劑。由硫酸二甲酯與苯酚在鹼性溶液中反應製得。在合成茴香醚時,一般需使用劇毒的硫酸二甲酯。
和鹼一起加熱,醚鍵容易斷裂。與碘化氫加熱至130℃時,分解生成碘甲烷和苯酚。與三氯化鋁和三溴化鋁加熱時,分解成鹵代甲烷和酚鹽。加熱到380~400℃分解成苯酚和乙烯。將苯甲醚溶於冷的濃硫酸中,加入芳香族亞磺酸,則在芳環對位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亞碸,並呈現藍色。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製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③ 如何簡單的比較分子極性大小
對於分子極性大小,目前尚無一個公認准確的量化標准,但比較常用的是根據物質的介電常數(尤其是液體和固體),對於一些簡單的分子也可以根據其本身結構判斷其是否有極性(如二氧化碳為直線型分子,為非極性化合物,但二氧化硫分子結構為V字型,故為極性分子)。
通常分子極性可以用於物質的柱色譜分析和物質結晶分離,對於通常的實驗來說:常見的溶劑極性大小順序(由小至大)為:
石油醚、環己烷、四氯化碳、苯、甲苯、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乙烯、二苯醚、氯仿、正丁醚、乙醚、DME、硝基苯、二氧六環、三辛胺、四氫呋喃、乙酸乙酯、三丁胺、甲酸甲酯、三乙胺、丙酮、苯甲醇、吡啶、正丁醇、異丙醇、乙二醇、乙醇、乙酸、甘油(丙三醇)、乙腈、DMF、甲醇、六甲基磷醯胺、甲酸、DMSO、三氟乙酸、甲醯胺、水、三氟甲磺酸、無水硫酸、無水高氯酸、無水氫氟酸。
極性的產生:
共價鍵的極性是因為成鍵的兩個原子電負性不相同而產生的。電負性高的原子會把共享電子對「拉」向它那一方,使得電荷不均勻分布。這樣形成了一組偶極,這樣的鍵就是極性鍵。電負性高的原子是負偶極,記作δ-;電負性低的原子是正偶極,記作δ+。
鍵的極性程度可以用兩個原子電負性之差來衡量。差值在0.4到1.7之間的是典型的極性共價鍵。兩個原子完全相同(當然電負性也完全相同)時,差值為0,這時原子間成非極性鍵。相反地,如果差值超過了1.7,這兩個原子之間就以離子鍵為主成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