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面高度的變化 奧數
例1.一個盛有水的圓柱形容器,底面內半徑為5厘米,深20厘米,水深15厘米。現將一個底面半徑為2厘米,高為17厘米的鐵圓柱垂直放入容器中,求這時容器的水深多少厘米?
解:放入鐵圓柱後,如果鐵圓柱足夠高,那麼水深=(5×5×л×15)÷(5×5×л-2×2×л)=17又6/7厘米
因為17又6/7 > 17,所以鐵圓柱體被完全浸沒在水中,所以這時水深應是15+(2×2×л×17)÷(5×5×л)=17.72厘米
例2. 一個盛有水的圓柱形容器,底面內半徑為5厘米,深20厘米,水深15厘米。現將一個底面半徑為2厘米,高為18厘米的鐵圓柱垂直放入容器中,求這時容器的水深多少厘米?
解:放入鐵圓柱後,如果鐵圓柱足夠高,那麼水深=(5×5×л×15)÷(5×5×л-2×2×л)=17又6/7厘米
因為17又6/7 < 18,所以鐵圓柱體只有部分被浸沒在水中,仍有部分露在外面.所以這時水深應是(5×5×л×15)÷(5×5×л-2×2×л)=17又6/7厘米
質疑:仔細觀察兩題中求放入鐵容器後水深的計算過程,為什麼兩題中只改動鐵圓柱的高度,怎麼水深的計算過程會不一樣?
解析:解決這類問題,首先要判斷放入的物體是否完全浸沒在水中。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要抓住水的體積不變,變的只是水的形狀。
例1中,鐵圓柱完全被浸沒在水,這樣被鐵圓柱排擠出來的水的形狀是一個底面半徑為5厘米的圓柱形。而在例2中,鐵圓柱只是部分浸沒在水中,仍有部分露在外面,這時,被圓柱體排擠出來的水的形狀是空心的圓柱體,水的底面積是容器的底面積與鐵圓柱底面積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