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請在圖中標出地球公轉的方向.(2)地球公轉的方向是______,公轉
(1)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2)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傾角;
(3)從地球公轉示意圖看出,當地球位於A位置時,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夏至日,當地球位於B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赤道,為北半球的秋分日,當地球位於C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冬至日,當地球位於D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赤道,為北半球的春分日;
(4)當地球位於A位置時,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後,此時北半球晝長夜短,當地球位於C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時北半球晝短夜長,當地球位於B、D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赤道,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或春分日,此時,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夜平分,地球位於A、C位置時,在南北極圈內,出現極晝極夜現象;
(5)當地球公轉到C處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23.5°S),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後,該日前後的12、1、2三個月分別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
故答案為:(1)
;
(2)自西向東;一年;傾斜;不變;(3)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4)A;C;BD;AC;(5)12月22日;南回歸線;23.5°S;冬;夏.
⑵ 地球公轉圖的問題
總體來說沒什麼變化,因為地球公轉軌道偏心率本就很低,冬至只是對於太陽入射角的變化來說的,可能會暖和一點吧~當然,從蝴蝶效應來說,可能有無數種可能...自己可以去想像,不過最可能的是冬天暖很少很少一點,夏天稍微涼快一點一點。。。
⑶ 有關地球自轉和公轉習題和做題的技巧
地球的有關數據:
橢圓率 0.003 352 9
平均半徑 6,372.797 km
赤道半徑 6,378.137 km
兩極半徑 6,356.752 km
縱橫比 0.996 647 1
赤道圓周長 40,075.13 km
子午圈圓周長 40,007.86 km
平均圓周長 40,041.47 km
表面積 510,065,600 km^2
陸地面積 148,939,100 km^2(29.2 %)
水域面積 361,126,400 km^2(70.8 %)
體積 1.083 207 3×10^12 km^3
質量 5.9742×10^24 kg
平均密度 5,515.3 kg/m^3
附:太陽日即地球同一經線相臨兩次面向太陽所用的時間,在無公轉條件下,地球原本需要23小時56分4秒就能完成,但在這期間地球又自西向東公轉了59′左右,所以需要再自轉3分56秒才能讓同一經線直面太陽。
如果不公轉,那麼按一年360天算,地球自轉360圈就可以了。就是360個恆星日。
如果正常公轉和自轉,那麼,自轉360圈之後,公轉的一圈,相當於地球自己多轉了一圈,多出24小時,平均到360天,正好是4分鍾左右。和恆星日太陽日的差值基本符合。總和則是360個太陽日。
如果反向公轉或反向自轉的話,公轉的一圈則相當於給地球減了一圈,少了24小時,於是恆星日就比太陽日長了。
地球不停地從西向東自轉,形成太陽每天東升西落的現象。因此,在地球上,東邊的地方要比西方先看到太陽。以經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線(零度經線)為標准線,從西經7.5度至東經7.5度劃為「零時區」,以零度經線的「地方時間」為「標准時間」,從「零時區」的邊界線分別向東、向西各劃出12個時區,其中「東12區」和「西12區」相重合,即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每個相鄰時區的標准時間相差為一小時,即位於東面的時區比其西鄰的時區早一小時。
⑷ 讀下面的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內容。(10分) (1)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地球公轉方向。(1分)(2)地球運
(1) 逆時針方向(2)夏至日晝長夜短 (3)南回歸線(或23°26′S)夏晝漸長夜漸短 (4)略 ⑸ 地球公轉示意圖 你看,與太陽交叉的橫線指著B的北半球和D的南半球,所以,B的北半球和D的南半球都很熱,對應的,B的南半球和D的南半球就很冷,是冬季 ⑹ 地球公轉示意圖的問題。 對於北半球的人而言,A是春季 B是夏季 C是秋季 D是冬季 ⑺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作圖並回答:(每空2分,共14分) (1)在圖中畫上箭頭表示地球公轉方向。(2)在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