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緯度計算公式
如何計算地理經緯度
算經度——地方時計算——東加西減,15度1小時,1度4分鍾。
算緯度——①正午太陽高度公式計算;
②緯差法:在太陽直射點的同側,兩地緯差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陽高度就相差多少度。
推論:與直射點緯差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陽高度就與90°相差多少度。
③北極星的仰角=當地地理緯度。
2地理經緯度表達方法
1.表達方法
經緯度的表達方法——」十六字准則:緯度在前,經度在後,數字在前,符號在後「
2.規律
朝什麼方向數值越來越大,就是什麼度數。
朝北數值越來越大,就是北緯度。朝南越來越大,就是南緯度。
朝東數值越來越大,就是東經度。朝西越來越大,就是西經度。
3.分界
緯度二分界:南北半球劃分;高中低緯度劃分。(注意:赤道不屬於南北半球)
經度二分界:東西經度劃分;東西半球劃分。
3高中地理經緯度和時間怎麼計算
⒈時區
(1)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將全球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的共用區時。
(2)某經度所在的時區計算:
經度/15度=商余數。
如果余數小於7.5,所在時區=商數
如果余數大於7.5,所在時區=商數+1(詳細計算:區時/時區的計算)
2.區時
(1)時區每差1個區,區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
注意:過日界線日期要先加減一天
(2)公式計算:
甲時區-乙時區=甲區時-乙區時
注意:東時區寫成正數,西時區寫成負數。正負數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別。
3.地方時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於晝半球中央)為12點。(地球自轉會造成照射情況的變化,地方時就變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圖上讀出特殊地方時(如12點、0點或24點、6點、18點)的分布。
(2)圖上計算:
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鍾、經度1分/4秒鍾),東早(加)西晚(減)
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
(3)公式計算:
(甲經度-乙經度)×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注意:東經度寫成正數,西經度寫成負數。正負經度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異。
4.日出、日落時刻
(1)地方時、區時計算
(2)日出時刻=(24-晝長)/2
日出時刻=12-晝長/2
(3)日落時刻=24-日出時刻
日落時刻=12+晝長/2
5.晝長
某地晝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
6.夜長
某地夜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即:緯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長+夜長=24小時
7.晝長、夜長
(1)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注意:前後時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時,比如都是北京時間
(2)晝長=(12-日出地的地方時)*2晝長=(日落地的地方時-12)*2注意:均指該地地方時
(3)圖上計算:晝長=24小時晝弧/360度
(4)北緯某地晝長=對應南緯的夜長
(5)夜長=24-晝長。
『貳』 如何測算當地經緯度
一、緯度測量的理論依據
方法一:利用二分二至日正午的太陽高度角
我們已經知道,地球繞太陽公轉,由於地軸傾斜,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始終保持66°34′的夾角,這樣才引起太陽直射點在南北緯23°26′之間往返移動,並決定了太陽光可直射的范圍:春、秋分日(北半球)太陽直射赤道——直射點的緯度為0°。冬至日(北半球)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即直射點的緯度為23°26′S。夏至日(北半球)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即直射點的緯度為23°26′N。
如果我們知道某地的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的高度角的大小,依據下面這個公式就可以計算出此地的緯度大小。
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為:H=90°-|φ-δ|
式中H為正午太陽高度,φ為當地地理緯度,δ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在測量時,當地地處北半球,在夏至日時,δ取正、冬至日時取負。
例如:在冬至日測北半球某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35°26′,求當地的地理緯度。
H=90°-│φ-(-23°26′)│=35°34′ ∴φ=31°
在春、秋日時,δ=0°,夏至日δ=23°26′N,冬至日時δ=23°26′S,所以在二分二至時測得當地正午太陽高度,就可計算出當地的地理緯度。
方法二:測量北極星的仰角。
因為地球在自轉和公轉的同時,地軸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一般來說,這是不會改變的,當地地處北半球,理論上在晴朗的夜晚可以觀察到北極星。
設D為地球北半球任意一點,N為北極點,BC為赤道面,北極星在BN的延長線上。
∵AB⊥BC
∴∠BAD+∠C=90°
∵AC是圓B的切線
∴∠C+∠DBC=90°
∴∠BAD=∠DBC
∵AB∥ED
∴∠BAD=∠α∴∠α=∠β
這就是說,北半球某地的地理緯度等於當地觀測北極星仰角的度數。
二、經度測量的理論依據。
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同緯度地區,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位置偏西的地點先看到日出,這樣時刻就有了早遲之分。顯然偏東地區的時刻要早一些。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統稱為地方時,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一小時;經度每隔1°,地方時相差4分鍾;經度每隔1′,地方時相差4秒鍾,經度上的微小差別,都能造成相應的地方時差。
例如:某地地方時比東八區區時早20分鍾,求該地的地理經度。
此地比東八區早20分鍾,即此地東經120°以東20/4度,即該地是東經125°。
當地採用北京時間,所謂北京時間,是我國為了便於不同地區的聯系和協調,全國目前採用了北京所在東八區的區時,即東經120°的地方時。知道 當地的地方時與北京時間的時差,就可以知道經度數,於是就能求出當地的地理經度。
第二部分測量器材
水平儀 直桿(1米長) 秒錶 皮尺 測角器
第三部分測量步驟
一、利用正午太陽高度測緯度。
1、分別在二分二至日的晴天,找一塊平地,在地中間立一直桿。利用水平儀,使直桿與水平地面垂直。
2、觀測一天之中,直桿的影長,取其最短的影長,即當地正午直桿的影長,用皮尺量出此時影長的長度。
3、利用測量得的數據按照公式計算出緯度的大小。
為了使得計算出的緯度比較精確,應多測幾組,取其平均數。
二、利用北極星測緯度
1、找一塊平地,利用水平尺使地面較平整。
2、在晚上看到北極星的時候,用量角器測出北極星的仰角。
測出的仰角就是該地的緯度,為了使得測量出的數據比較精確,就多測幾次。(因為本地區位於山區谷地,往往晴朗的夜晚看不到北極星,這只是從理論上說明測量方法)
三、利用地方時和區時之間的差值測經度。
1、用秒錶設定北京時間。
2、晴天找一塊平地,在地中間立一直桿,用水平尺,使其直桿與水平地面垂直。
3、觀測太陽光照射出直桿的影長最短時,即當地地方時為十二點,看秒錶北京時間是什麼時間。
4、計算時差,得出經度數,從而得出當地經度。
當地午(地方時12點正)時的北京時間、時差、經度數、測量表。
在地上立一根桿子,不斷的畫出它的影子。當影子最短時,記錄下此時影子的方向。這是正北方向。測量此時影子和桿子的長度,用三角函數算出太陽仰角,再考慮測量日距離春(秋)分和夏(冬)至的日期數,用三角插值算出當日太陽直射點緯度,附加後即可得出當地緯度值。因為北極星不嚴格在北極點,所以用測量北極星仰角得緯度會有大約半度的誤差。另外,得到正北方向後,記錄太陽過正南方向時的時間,因為北京時間用的是東經120度的時間,用記錄的時間和12時整的時間差就可以得出經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