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循環訓練法的類型和特點
循環訓練法的類型和特點如下:
一、循環訓練法的類型
1、均勻循環訓練法
在這種訓練方法中,不同的技能或任務被平均地分配在訓練周期內。每個訓練周期都包含相同次數或時間的不同練習內容。這種方法適用於需要練習多種技能或任務的情況,可以保證各項技能的平衡發展。
循環訓練法的優勢:
1、加強記憶和掌握
循環訓練法通過多次的重復訓練,可以加強學習者對知識或技能的記憶和掌握。通過反復練習,學習者可以將知識逐漸轉化為長時記憶,並且不斷鞏固和強化所學內容,提高學習的持久性。
2、提高技能應用和自信心
循環訓練法注重實踐和反饋,幫助學習者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通過不斷重復實踐和反饋,學習者能夠逐漸熟悉並掌握技能,增強對自己能力的信心。這種實踐與反饋的循環過程有助於提高學習者的技能水平和應用能力。
3、培養深度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
循環訓練法倡導學習者在反復訓練的過程中不斷思考、總結和反思,從而培養學習者的深度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通過不斷反復訓練和反饋,學習者能夠發現並糾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錯誤,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B. 小學課堂教育常用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課堂學習過程中基本組織形式,就是指教師採用一定的方式,運用一定的協調機制等來組織而形成的課堂學習活動的過程模式。例如有:
(一)環套式的組織形式
指通過教師編制一整套的、系統的、層層遞進式的問題(問題情境),以此來引導學生不斷地去探索、發現,直至問題的解決。
例如,在課堂學習兩位數乘法(例題:17×32)是,教師就可以通過下列一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①17×32表示什麼?能否用算式表示?②第一步先算什麼?為什麼先算17×30?③再算什麼?兩個結果怎樣相加?④怎樣用豎式相加?為什麼這樣對?找到什麼規律?
(二)迴旋式的組織形式
指通過教師編制的一個引導學生對問題情境的探索、思考與發現的系統,來組織學生的學習。並且這個系統不是直線式的,而是一個循環式的迴路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情景①」和「情景②」之間構成一個不斷比較、探索、思考和修正的迴路,而「情景②」與「情景③」又構成了一個不斷比較、探索、思考和修正的迴路。如此往復不斷地通過嘗試、比較、修正,來逼近問題目標。
例如,在課堂學習「按比例分配」時,可以呈現這樣一個迴路系統:
情景①:A出二元,B出三元,C出五元,購20本書,每人幾本?
學生探索和嘗試解決:20除以(2+3+5),再求每人所得;
學生獲得假設:總數除以份數;
情景②:A每天存10元,存3天;B每天存8元,存6天;C每天存7元,存9天。連息帶本共得X元,怎樣分配?
學生將次情景與情景①比較,找出共同規律,發現所謂每份數就是每一份在總數中所佔的比例;
學生探索和嘗試解決:X除以(10×3+8×6+7×9)
……
(三)多向式的組織形式
指教師設計不同的問題情境,用來指向同一個問題目標,以此引導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情境的探索和嘗試解決,從而在獲得問題解決的基礎上構建新的認知。
例如,在課堂學習「行程問題」是,教師向學生呈現幾個不同的問題情境:①一個相向而行的問題;②一個共同工作的問題;③一個單人的行程問題(如一個人每天走8小時,第一天每小時行35KM,後估計時間不夠,第二天每小時行45KM,求距離);④一個
商業
問題(如商店化8000元進了45箱皮鞋和運動鞋,皮鞋單價平均145元,運動鞋單價平均70元,全部售完後,毛利是多少?)然後讓學生通過對不同問題的表徵,積極去尋求共同特徵,從而構建這類問題的基本數學模型。
C. 解決困難的五步是什麼
1、發現問題
你可能會奇怪:我當然是有問題才要去解決,為什麼還需要"發現問題",豈不是多此一舉?實際上,這恰恰是五步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准確界定問題。
打個比方,病人去醫院看病,本來是新冠肺炎卻被醫生誤診為普通感冒。雖然初始的症狀相似,但誤診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2、設定目標
在知道了自己的問題類型後,我們就能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目標。沒有目標的人,就好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飛,不知道該往哪兒走;而有了目標,就好像看到了大海上的燈塔,始終指引著我們朝那個方向前進。
3、列舉方案
確定了想要實現的目標後,下一步就應該列舉方案。大家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追求某一個目標,並非只有一條路徑,只要能最後到達終點,都是好辦法。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
4、評價方案
之所以在"頭腦風暴"階段不去評判想法,就是為了讓自己能夠迸發更多的點子。而評判方案的可行性,就留在"評價方案"這一步。
在評估想法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有意識地區別"硬性條件"和"軟性條件",首先就要排除掉不符合"硬性條件"的方案。
5、實施計劃
最後一步,就是將挑選的方案付諸行動。馬雲曾說,一流的想法,三流的執行力,三流的想法,一流的執行力,我寧願選擇後者而不是前者。
可見執行力的重要之處。再好的想法,如果只是一味地"做夢",那也只能是"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