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內毒素測定內毒素測定方法
內毒素測定方法主要包括凝膠法和多種定量檢測方法。
首先,凝膠法是基於鱟試劑與內毒素之間的凝集反應。通常,鱟試劑的規格為0.1ml/支或0.5ml/支,使用時需用除熱原水溶解。操作時,通過觀察是否有凝膠形成來判斷反應終點。這種方法簡便易行,經濟實惠,無需專用設備,適用於定性或半定量檢測。
其次,動態濁度法和終點濁度法是通過測量內毒素對光或光線的散射程度,隨時間變化的濁度變化來定量檢測內毒素。這種方法提供了連續的測量過程,精度較高。
動態顯色法與終點顯色法則利用內毒素與特定試劑反應後產生的顏色變化,通過對比標准曲線來確定內毒素的含量,是一種更為精確的定量檢測手段。
總的來說,以上這些方法各有特點,凝膠法適合初步篩查,而動態濁度法和顯色法則適用於需要精確定量的數據分析。
細菌內毒素是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上的一種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蛋白的復合物,當細菌死亡或自溶後便會釋放出內毒素。內毒素大量進入血液就會引起發熱反應—「熱原反應」。內毒素與多種感染疾病密切相關,病情惡化往往伴隨著內毒素含量的增加,病情緩解也常伴隨著內毒素含量的減少。因此,快速檢測(1小時)血液、臟器內毒素含量可以為臨床相關疾病的診斷預後提供參考。
② 鱟試驗試驗方法
鱟試驗是通過一系列方法來檢測內毒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凝膠法:基於鱟試劑與內毒素的凝集反應。常用規格有0.1ml/支或0.5ml/支,需用除熱原水復溶後使用。其特點是操作簡便,經濟,無需專用設備,可進行定性或半定量測定。
2. 濁度法:包括動態濁度法和終點濁度法,通過檢測濁度變化測定內毒素。動態濁度法要求特定的濁度上升到預設吸光度所需的時間或速度。目前,終點濁度法尚未商品化。
3. 顯色基質法:如終點顯色法和動態顯色法,利用凝固酶產生的顏色變化來確定內毒素含量,廈門鱟試劑廠的鱟試劑盒具有高靈敏度和國際領先質量。顯色法需要酶標儀或可見分光光度計進行檢測。
對於內毒素限量檢測,可以選擇凝膠法,通過樣品干擾試驗確定鱟試劑的靈敏度;如需定量測定,顯色基質鱟試劑盒或動態濁度法更為適合。動態濁度法和顯色法需要動態光度測定儀器,如微板鱟試儀ELx808配合軟體,操作簡便且線性范圍寬。
鱟試劑是從棲生於海洋的節肢動物「鱟」的蘭色血液中提取變形細胞溶解物,經低溫冷凍乾燥而成的生物試劑,專用於細菌內毒素檢測。鱟試劑因能與細菌內毒素及β-葡聚糖反應形成凝膠而被廣泛用於檢測食品、水源、葯品、醫療器械、動物體液等不同樣品中的內毒素。使用鱟試劑檢測的試驗稱為鱟試驗。
③ 細菌內毒素的檢測方法和原理是什麼
我國葯典收載的細菌內毒素檢測方法為鱟試驗法,包括2種方法,即凝膠法和光度測定法,後者又包括濁度法和顯色基質法。當各種檢測法得到的檢測結果不一致時,以凝膠法的檢測結果為准。
鱟試驗法有定性和定量之分,其按試驗方法還可進一步分為凝膠法、動態濁度法、終點濁度法、動態顯色法和終點顯色法。
原理:
凝膠法是應用鱟試劑可與內毒素發生凝集反應的原理來定性或半定量檢測內毒素的一種鱟試驗法,檢測時鱟試劑需以除熱原水(內毒素檢查用水)復溶後使用,通過觀察有無凝膠形成作為檢測終點。
濁度法是通過檢測鱟試劑與內毒素反應過程中的濁度變化來檢測內毒素含量的鱟試驗法,其中動態濁度法檢測反應混合物濁度升高至某一預先設定的吸光度時所需的時間或濁度升高的速率。
動態顯色法和終點顯色法都屬顯色基質法。顯色基質法是通過檢測鱟試劑與內毒素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凝固酶使特定底物游離出生色團的多少來檢測內毒素含量的鱟試驗法,根據產物色度計算內毒素水平,又被稱為比色法。
④ 細菌內毒素國家葯典是怎麼檢測的
10版國家葯典
檢測內毒素可以用凝膠法
凝膠法是通過鱟試劑與內毒素產生凝集反應的原理來檢測或半定量內毒素的方法。
鱟試劑靈敏度復核試驗
在本檢查法規定的條件下,使鱟試劑產生凝集的內毒素的最低濃度即為鱟試劑的標示靈敏度,用EU/ml表示。當使用新批號的鱟試劑或試驗條件發生了任何可能影響檢驗結果的改變時,應進行鱟試劑靈敏度復核試驗。
以上摘自2010版中國葯典《細菌內毒素檢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