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意識形態領域的解決方法
要破除「緊箍咒」。「緊箍咒」怎麼破,我看要「三破」。一是要破除思想觀念上的「緊箍咒」,克服過時的理論觀點、傳統的思想觀念這個解放思想的最大阻力。二是要破除規定做法上的「緊箍咒」,進一步改變政策不公與政策歧視等問題。三是要破除體制機制上的「緊箍咒」,進一步解決所有制結構不合理、國有經濟比重過高、戰線過長、分布過廣、壟斷經營,政府職能「越位」、「錯位」和「缺位」等問題。把思想解放貫穿於改革的各個環節和發展的全過程。
要把好「方向盤」。轉換腦筋但不隨心所欲,打破常規但不逾越規矩。思想無禁區但宣傳有紀律。解放思想不能搞脫離實際的胡思亂想,不能搞不著邊際的異想天開,也不能搞一廂情願的主觀臆斷,一句話,就是不能偏離四項基本原則的軌道,不能損害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不能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在解放思想的基礎上還要統一思想。思想大統一,就會實現大團結;有了大團結,就能成就大事業。怎樣統一思想?我認為既不能在保守中統一,也不能在迷茫中統一,更不能在錯誤中統一,而必須在開放中統一,在清醒中統一,在真理中統一。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回答解決好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一方面,要著眼於用創新理論武裝全黨,回答有礙於思想統一的重大理論問題,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引導幹部群眾正確看待社會主義、正確看待資本主義、正確看待改革開放、正確看待黨的建設問題。另一方面,要著眼於對實際問題進行理性思考,回答有礙於解放思想、統一思想的重大實際問題,正確回答關系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正確回答執政黨建設面臨的重大問題。
要找准「坐標系」。堅持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關鍵是要明確把思想從哪裡解放出來,解放到哪裡去;用什麼來統一思想,把思想統一到什麼地方去。這里,解放思想和統一思想都有一個以什麼作「坐標系」的問題。我們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個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坐標系」來解放思想和統一思想,既要把好「向」防止誤入歧途,又要把好「度」避免過猶不及。真正在解放思想的基礎上統一思想,在統一思想的前提下統一行動。要防止「兩邊倒」,堅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真正以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反「左」、反右,防止以「左」反右、以右反「左」。要防止「一陣風」,不能把解放思想庸俗化,不能把統一思想簡單化。要防止「走極端」,不能認為創新就是全盤否定,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意識形態「統」與「放」上走兩個極端,必然導致不是統死了,就是放亂了。蘇共黨亡政息在這方面的教訓就很深刻,值得我們深思。三、准確把握先進文化建設的「破與立」,堅持在批判繼承中創新發展。先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前進的號角。當今世界,文化賴以發展的物質基礎、社會環境、傳播條件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們一定要深入研究新形勢下我國文化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制訂相應的文化發展戰略。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堅持立字當頭、破在其中的方針,在批判繼承中創新發展,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和文化產業的繁榮。
要弘揚主流文化,必須以社會實踐為源頭。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建設最核心最本質的內容,弘揚主流文化就是弘揚社會主義的文化,大力倡導和弘揚熔鑄著中華民族精神、情感、意志和優秀品格的主旋律文化,自覺地摒棄那些腐朽落後、低級庸俗的文化,牢牢掌握文化發展的主導權。
要創新本土文化。我們建設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是本土的區域的中華的文化,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在本質。無論世界文化交流如何擴大,我們的文化都只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創新本土文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傳承和延續,而是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的轉化和重塑,是從內涵到外延的不斷開拓、創造和更新。對於歷史文化遺產,我們應當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進行認真審慎的分析、過濾、選擇。
要借鑒外來文化。先進文化的建設和繁榮離不開對世界文明優秀成果的吸收和借鑒。 中國的先進文化要得到發展,決不能離開世界?吸收和引進外來文化,必須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既要反對夜郎自大的排外主義,又要抵制生吞活剝的全盤西化。「以我為主」,就是在外來文化的引進中,以我們的民族文化為接受主體,以民族文化能否認同為前提,保持民族文化的主體意識和獨立性。意識形態不能與國際接軌,接軌就必然「出鬼」。「為我所用」就是引進外來文化要辯證取捨、擇善而從,取精用宏、融會貫通,批判地吸收對我們有用的東西,並結合本國國情進行改造、整合和創新。我們的宣傳文化工作者,要主動積極地參與國際文化交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高瞻遠矚的目光,去了解和吸收各國的先進文化,盡快實現我們的「文化自覺」。
❷ 具有意識形態沖突時該怎麼辦
具有意識性態沖突時該怎麼辦 首先這時候自己一定要冷靜 不要讓事情擴大或者任何一方受傷
❸ 當今世界仍然存在意識形態偏見表現在哪裡
偏見主要表現在:1】認為人的科技水平,比一棵草或小飛蟲的科技含量高。2】認為人是進化而來,而不是造物主的科技產品。3】若把生態比喻成一座樓,人類認為破壞了它,它還會自己蓋起來。4】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只有這一個地球。宇宙間,就是有無數個生物球體,也不可能適合人類去居住。因為,地球的引力、空氣壓力、溫度極限等等,不可能再有第二個與之完全相同。5】地球上的生態災難,是地球上的:不足四百人的「國主」製造和積累,是他們的旨意積累和「政績」展現。6】「動動手、頂人類之口」,是說:「做到」才是天,若都玩嘴、喊口號,十年也動不了一根牙簽。一句話,偏見就是:沒把只會玩嘴不會做事的任何人當垃圾來看。
❹ 意識形態偏見存在的根源是什麼
意識形態偏見存在的根源是認知不同。
不同的意識形態,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認知也不同。這就容易形成「意識形態偏見」。
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而是源於社會存在。人的意識形態受思維能力、環境、信息(教育、宣傳)、價值取向等因素影響。不同的意識形態,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認知也不同。
意識形態的特點:
1、現實性
意識形態是一種抽象的理論,但並不是純粹空洞的東西。它有指向性,總是指向現實。無論是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還是居非統治地位的思想、學說,要麼是為了維護現存的政治制度,要麼是為了批判現存的政治制度。
2、總體性
意識形態是由各種具體的意識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經濟思想、社會思想、教育、藝術、倫理、道德、宗教、哲學等構成的有機的思想體系。
3、階級性
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階級功能。不同的社會集團和階級由於其利益的差異而有不同的意識形態,而不同的意識形態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它是由其所代表的階級的地位決定的。
4、相對獨立性
意識形態雖為社會存在所決定,但它有自身特有的發展規律,它是相對獨立的。
5、依賴性
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的,歸根結底來源於社會存在。
❺ 意識形態偏見仍然存在的表現有
意識形態偏見仍然存在的表現有不同意識形態的人互相抨擊。
意識形態是指一種觀念的集合。也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它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
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而是源於社會存在。人的意識形態受思維能力、環境、信息(教育、宣傳)、價值取向等因素影響。不同的意識形態,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認知也不同。出自《意識形態原理》。
意識形態是與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直接相聯系的觀念、觀點、概念的總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學藝術、宗教(神秘特殊的意識形態)、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意識形式。意識形態的內容,它是社會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和人與人的經濟關系和政治關系的反映。
意識形態的各種形式起源於以生產勞動為基礎的社會物質生活。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各以特殊的方式,從不同側面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構成意識形態的有機整體。
❻ 世界意識形態偏見存在的根源
"意識形態″是社會學科中的政治詞語。政治是人類的行為,軌跡無一不是圍繞(國家)利益,意識形態也不例外,它的本質只是為利益披上的外衣,若然剝去外衣人們都會看得清楚,原來它就是"價值觀″的復印版。朋友問如何看待西方在意識形態上的偏見,是否有可能會消除?答曰:所有的偏見都是由於價值觀不同產生的,之於能否消除這不是根本的問題,根本的問題在於利益的動態,若然能因此親近利益,偏見自然會消除,反之則沒有可能。道理極簡單,因為利益始終是人類的總導,劇情離不開總導,這是永恆不變的鐵律,不是人類的意志可以去改變的。
❼ 意識形態偏見怎麼通俗的理解
不看人品和作為,只看信仰。唯派別和陣營,喜好和厭惡。
比如台獨分子,逢陸必反。
❽ 如何解決意識形態問題
也是意識形態的問題的話,相對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有些東西是根深蒂固的。
❾ 意識形態的分歧
那都是扯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❿ 意識形態的偏見提現在哪些方面
摘要 意識形態是指一種觀念的集合。也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它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