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使地球變涼的解決方法

使地球變涼的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4-10-26 09:19:59

⑴ 全球還會繼續變暖嗎

會的 即使是有環保措施 以目前人類的生活 幾乎不可能冷下來 以後也許發明出啥東東能解決 但目前是會一直暖下去的

超級大空調 = =!

以下是科學家想的

1吸碳綠藻

英國科學家發現,冰山融化後釋放的鐵粉粒子,導致海洋中的綠藻大面積繁衍,靠鐵元素滋養的綠藻浮到海洋表面,通過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一個由各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小組本月將進行一項驚人的科學實驗,科學家們將從南非開普敦駕船出發,將數噸重的硫酸亞鐵粉塵一路「播撒」到南極,通過人工方法讓綠藻大面積繁衍。如果這一方法能夠成功,那麼只需15艘油輪在10年間不停地向海洋中播撒鐵粉粒子,繁殖出來的綠藻就能夠吸收人類排放的所有二氧化碳。

■計劃成本:100億英鎊

■可行性:80%

科學家想將撒哈拉沙漠變成「反射鏡」,將陽光反射回太空。

2沙漠鏡子

許多科學家相信,如果將地球上的沙漠變成多面「巨大的鏡子」,那麼熾熱的太陽光就會被反射回太空中去。科學家因此建議,人類可以在撒哈拉沙漠120萬平方英里(1英里約等於1.6公里)的土地上,花10年時間鋪上反射性物質——譬如聚酯薄膜,那麼就能將更多的陽光反射回太空,從而使地球變得更涼快。但這一計劃有個重大的缺陷:那就是人類必須生產出空前數量的聚酯薄膜,而生產過程本身就會向地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計劃成本:500億英鎊

■可行性:10%

3太空陽傘

阻擋太陽光可以防止全球變暖,科學家考慮使用碩大的太空硅反射鏡來遮擋住太陽光。這一計劃要求將數萬億片的超薄硅鏡發射到太空中,並用它們改變陽光的路線。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天文學家羅傑·安吉爾教授建議,當這些硅鏡被送到太空後,它們可以組建成一個10萬平方英里的太空「遮陽傘」,從而將射向地球的陽光減少2%。

■計劃成本:50年內,每年花費700億英鎊

■可行性:50%

4人工降溫

英國愛丁堡大學科學家斯蒂芬·索特稱,通過噴灑鹽分,可以人工改變天氣。他建議向大西洋和太平洋中派出多艘無人駕駛的風力船,這些船吸進海水,並將海水以薄霧形狀噴灑向空中。這一方法可以增厚雲層的密度,從而可以將4%的陽光反射回太空。索特稱,人類只需往海洋上派出1500艘「造雲船」,就可以阻止地球變暖。

■計劃成本:最少30億英鎊

■可行性:30%

5人造火山

「人造火山」的說法聽起來有點可怕,不過諾貝爾獎得主保羅·克魯琛卻建議,人類可以模擬火山爆發,從而人為創造出一個可以阻擋更多陽光的多雲同溫層。克魯琛稱,人類可以將裝滿二氧化硫的炮彈射向空中,造出一個類似火山爆發後形成的多雲天空,從而阻擋更多的陽光照向地球。克魯琛稱,人類每年只需向大氣中排放100萬噸二氧化硫,就能夠逐漸使地球變涼快,直到地球上的溫室氣體全被消除。

■計劃成本:1500億英鎊

■可行性:20%

6工廠過濾器

燒煤的發電站每年要向大氣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但如果在這些發電廠的煙囪上安裝一種「超級過濾器」,就可以將二氧化碳氣體轉變成無害的碳酸氫鈉。美國得克薩斯州的發電站已經在試用這種由塑料網格製成的「超級過濾器」,它可以捕獲90%的二氧化碳氣體。

這種「超級過濾器」的研製商、美國Skyonic公司的專家稱,由於這一化學反應過程還會生產出一些頗有價值的副產品——包括氯和氫,所以這一方法幾乎可以自己為自己的花費買單。

■計劃成本:幾乎零
7水母農場

一些科學家相信,地球本身具有從「全球變暖」的傷害中自愈的能力。科學家發現,由於全球海洋變暖的影響,導致一種水母狀的生物大面積滋生。這種水母狀生物每天可以消耗掉4000噸吸收碳的浮游植物,從而可以幫助消耗掉海洋中的碳元素。科學家建議建造大型的海洋處理工廠,人工飼養這種水母狀生物,並將它們用作清潔海洋和大氣的「生物過濾器」。

■計劃成本:每個農場100萬英鎊

■可行性:80%

8「毯子」裹冰層

科學家警告,北極冰連續融化,將會使海平面上升,從而在全球引發大面積的洪水。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科學家賈森·波克斯相信可以通過一種最簡單的方法來防止冰層融化,那就是用巨大的毯子將它們蓋住,不讓它們照射到太陽光。事實上,阿爾卑斯山一些滑雪勝地為了防止積雪融化,已經在使用類似的方法。波克斯稱,他發明了一種人造材料——用這種材料製成的「毯子」完全可以承受北極寒冷的氣候。事實上,波克斯已經在實驗他的理論,1萬平方米的「特製毯子」已經被空運到了格陵蘭島,並被鋪在了一個「融化區」上,不過長期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計劃成本:單是格陵蘭的融冰區就需2500億英鎊

■可行性:40%

9空投種子植樹

森林是二氧化碳的「消費大戶」,美國科學家在實施一個雄心勃勃的重植森林的計劃,美國政府正在通過「空投法」重新栽植樹木——科研人員用飛機向地面空投了成千上萬個小罐,每個小罐內都有種子,它們有希望在地面存活下來,並在將來長成參天大樹。

■計劃成本:每片樹林1000萬英鎊

■可行性:70%

科學家想用小行星充當「重力彈弓」,將地球慢慢推離太陽。

10為地球搬家

既然全球變暖和太陽的照射有關,那人類為什麼不能通過將地球推得距太陽更遠的辦法來讓地球變涼快?這一科幻電影般的創意是由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雜志《天體物理學和太空科學》上提出來的,它的方法是藉助一顆小行星來改變地球的軌道。

這顆小行星一旦被找到,它將被用作「重力彈弓」,科學家將用火箭撞擊這顆小行星。當這顆小行星貼近地球飛過時,由於重力影響,它會慢慢地推動地球,許多年後,地球就會離太陽越來越遠。

■計劃成本:無價

■可行性:0%

⑵ 全球變暖,二氧化碳。氣候變化無常。

應先弄明白自己寫作的意圖,若本篇論文是想喚起人們的憂患意識和節約,保護意識......可這樣寫
一.開頭:【倡導低碳生活】近年來,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問題。(或)【低碳生活,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經年來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發展以低能耗,低排放為標志的低碳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也正在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共同選擇。

二 .中間

1. 擺出論據 (如:二氧化碳的增多,導致氣候變化無常。「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全球變暖有利弊,自然環境和經濟。冰川融化熱膨脹,顯著後果海面升。岸線後退地底淹,沿海平原多危險。農業變化較復雜,乾旱趨重積溫加。高緯升溫單產增,低緯變干單產減。蒸發加劇徑流減,水源供需矛盾顯。」圍繞這幾句話來作為你論據的材料,進行擴充。
【材料】:1.更多森林大火
全球變暖除了讓冰川融化,颶風肆虐外,還加劇了森林大火。過去幾十年中,在美國的西部各州,有更多森林大火發生,影響的區域更廣。科學家發現,氣溫升高、冰雪提早融化都跟野火肆虐有關系。由於冰雪提早融化,森林地帶變得更乾燥,而且乾燥時間變長,增加了起火的可能性。
2.古跡徹底毀掉
全球變暖很可能會令文明古跡徹底毀掉。海平面上升以及更惡劣的天氣都有可能破壞這些無可替代的歷史古跡。目前,全球變暖導致的洪澇災害已經破壞了有600年歷史的素可泰古城,這里曾經是泰國古代王朝的首都。
3.「回彈」的群山
普通登山者可能留意不到,由於山頂的冰雪融化,阿爾卑斯山和其他山脈的高度在過去一個世紀中都經歷了緩慢的回彈過程。幾千年來,這些冰山長期壓著地表,導致地表受到壓制。隨著冰川融化,壓在地面上的重量得以減輕,地錶慢慢回彈。由於近年來全球變暖加速了冰川的融化,這些山脈回彈的速度加快。
4.運行更快的衛星
二氧化碳的增加改變著大氣電離層的密度,這對在該層運行的衛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由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不斷上升,低空的二氧化碳分子相撞時釋放熱量,導致空氣變暖,而在高空二氧化碳分子稀薄,相互撞擊的機會不夠頻繁,所以熱量就向四周輻射,讓周圍的空氣變得涼爽(電離層氣體的溫度比低空要高)。隨著更多二氧化碳到達高空,更多冷卻過程發生,空氣流動性變差,所以大氣變得更加稀薄,對衛星的拉力更小,導致衛星運行速度加快。
5.改變動物基因圖譜
由於植物今年提早開花,那些按照以前的時間遷徙的動物或許會錯過所有的食物。而那些能夠調整自己的內部生物鍾早早適應變化的動物更有機會生育有更強生存能力的子女,從而傳遞它們的基因信息,因此最終改變整個種類的基因圖譜。
6.凍土解凍令地表不平
全球變暖使得永久凍土層解凍,導致地表收縮,變得凹凸不平,從而產生一些地坑,對鐵路、高速公路和房屋等建築造成損害。而對於高山來說,凍土層的融化甚至可能導致泥石流。
7.湖泊消失
過去幾十年中,北極周邊地區有125個湖泊消失。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些湖泊之所以消失可能是由於湖底永久凍結帶解凍。由於這些永久凍結帶解凍,湖水已經滲透到了土壤里。
8.極地植物現生機
北極冰層的融化為北極的生物帶來了光明前景。研究發現,現在的北極土壤中葉綠素的濃度比古代土壤要高,顯示了近幾十年來北極地區的生物繁榮。
9.動物向更高地勢遷徙
從19世紀初開始,花栗鼠、老鼠等動物就開始向高處遷徙。研究發現,這些動物之所以向更高的地方遷徙,可能是因為全球變暖導致它們的棲息地環境發生變化。棲息地環境的改變還威脅著北極熊等極地動物,因為它們棲息的冰層在慢慢融化。
10.過敏症加劇
研究顯示,空氣中更高濃度的二氧化碳量以及更高的氣溫也是導致過敏的因素之一。全球變暖令植物比以前早開花,而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會讓植物製造出更多的花粉,令空氣中的花粉濃度增加。過敏源早來,過敏季節又遲遲不走。過敏症就只能越來越嚴重了。
地球氣候變化導致的另外一些後果如加劇過敏症、令森林大火肆虐以及讓北極湖泊消失等可能人們很少了解到。
11.對氣候的影響
隨著溫度的上升,預計有些地區的水災、旱災、火災及熱浪沖擊的發生率也會上升。
溫室效應自地球形成以來,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沒有溫室效應,地球表面就會寒冷無比,溫度就會降到零下20攝氏度,海洋就會結冰,生命就不會形成。因此,我們面臨的不是有沒有溫室效應的問題,而是人類通過燃燒化石燃料把大量溫室氣體排入大氣層,致使溫室效應與地球氣候發生急劇變化的問題。 由於礦物燃料的燃燒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由於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溫室效應,在過去100年裡,全球地面平均溫度大約已升高了0.3——0.6攝氏度,到2030年估計將再升高1——3攝氏度。 當全世界的平均溫度升高1攝氏度,巨大的變化就會產生:海平面會上升,山區冰川會後退,積雪區會縮小。由於全球氣溫升高,就會導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區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區降水減少。如西非的薩赫勒地區從1965年以後乾旱化嚴重;我國華北地區從1965 年起,降水連年減少,與50年代相比,現在華北地區的降水已減少了1/3,水資源減少了1/2;我國每年因乾旱受災的面積約4億畝,正常年份全國灌區每年缺水300億立方米,城市缺水60億立方米。 由於氣溫升高,在過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預計到2050年海平面將繼續上升30——50厘米,這將淹沒沿海大量低窪土地;此外,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旱澇、低溫等氣候災害加劇,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約數百億以上美元的經濟損失。
12.冰川融化
1998年是美國東部歷史上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年份,這一年南極2850平方千米的冰蓋從威爾金斯和拉爾森冰架上分裂出去。南極巨大冰蓋的其他部分也在全線後撤之中。
印度尼西亞的卡斯坦茲山是熱亞洲唯一山頂常年積雪的山峰。但在最近幾個世紀以來,卡斯坦茲山的冰川已明顯地縮小,結果使雪線上升了大約100米。 除兩極地區的冰冠以外,喜瑪拉雅冰川是世界冰體最大的組成部分,共約有1.5萬條冰川。這些冰川的融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河流——印度河與恆河的水源。如果這兩條大河的水源枯竭或者逐漸減少為涓涓細流,農業社會的基本組成元素就會遭到徹底的破壞。 近年來,人們對從巴塔哥尼亞到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冰川因為「溫室」氣體的排放和普遍認為的溫室效應而融化的情況進行了觀察。在南亞地區,問題並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雖然全球變暖的許多不良影響可能要到21世紀末才會變得非常嚴重,但是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中國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會給人們造成麻煩。 國際冰雪委員會(ICSI)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喜瑪拉雅地區冰川後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繼續下去,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國際冰雪委員會負責人塞義德·哈斯內恩說:「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時間里乾涸,這一生態災難的影響范圍之廣也將是令人震驚的。」
位於恆河流域的喜瑪拉雅山東部地區冰川融化的情況最為嚴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從不丹到克什米爾地區的冰川退縮的速度最快。以長達3英里的巴爾納克冰川為例,這座冰川是4000萬——5000萬年前印度次大陸與亞洲大陸發生碰撞而形成的許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來,它已經後退了半英里。在經過了1997年嚴寒的亞北極區冬季之後,科學家們曾經預計這條冰川會有所擴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進一步後退了。
13.農業
(1).氣溫對農作物的影響:
中緯度地區,平均氣溫上升1度,蒸發量大約增加5%,這些地區會因乾旱而減少10%~30%。
(2).二氧化碳增加對農作物的影響:
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一倍,能使植物光合速度增大30%~100%。世界上的20種主要糧食作物中,有16種作物對二氧化碳的濃度較敏感。二氧化碳濃度的倍增,可是其增產10%~50%。
(3).耕種面積的改變:
中緯度與高緯度的耕地面積會增加。
14.工業
(1).氣溫增高對生活用電的影響:
(2).氣溫增高對工業布局的影響:

2. 解決方法 如:1.)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多使用清潔能源,植樹造林,防止森林火災,減少消費,減少廢氣物排放,盡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適應氣候變變化。 培養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建設海岸堤壩等。 3.)政府可能採取的證詞手段:實行直接控制,應用經濟手段,鼓勵公眾參與等措施。 4.)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三. 結尾:【倡導低碳,保護地球】讓我們倡導低碳,保護地球吧!讓地球母親從新容光煥發!讓大地從滿綠色吧!(或)【低碳生活,從我做起】如果全世界每人能做到每一項,每天可減少一萬億千克的碳排量!面對著驚人的數字,大家應該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⑶ 零上100℃和零下100℃哪個更可怕

題主所說的西半球是零上100度,東半球是零下100度,合著是想把地球變成月球,被太陽「潮汐鎖定」是吧,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來說一下人類生存所必須的幾大要素,水、陽光、空氣,如果出現零上100度或者零下100度,人類所必須的幾大要素會發生了哪些變化?

1、零上100度

如果真的出現零上100度,地球上的水將會沸騰,環境溫度也將有大幅上升,變得十分悶熱,在這個環境下,大部分生物將會遭到滅頂之災。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報道,一種生物的滅絕會導致6種生物不同程度的減少或滅絕。

2、零下100度

如果真的出現零下100度,地球上的水將會被凍結,地球上將不會有流動的水,地球上的環境將會與火星 差不多(火星表面溫度約為-63度),地球上將不會有穩定的液態水體,都將處於冰封。而在冬季情況下,大部分動植物都將處於休眠狀態,由於動植物沒有生長,地球上將不會有「食物」的增長,即使解決了人類低溫環境下的生存環境,終將因為食物鏈斷了而被餓死。

總之,地球的兩個半球溫差相差200度,與月球溫差相差340度的環境要好很多,畢竟有了水,就有了一線希望。

零上100 和零下100 那個更可怕?這兩種極端溫度都很可怕。如果非要選出一個更可怕的來, 我覺得零上100攝氏度要更可怕一些。

為什麼這么說呢?一起來看一下,太陽系中的這兩顆行星,它們就是一個寒冷,一個高溫。這就是火星和金星。火星全球平均氣溫-63 ,冬天最冷零下133 ,就像問題中所說的零下100 。金星表面平均溫度高達450 ,就像問題中所說的零上100 的情況。針對這兩顆一冷一熱的星球,科學家更鍾情於火星的 探索 。甚至認為未來人類可以殖民火星作為第二家園。看來讓寒冷的星球升溫要比讓炎熱的星球降溫要更容易些。

如果地球上的溫度升高到了100 ,海洋就會沸騰蒸發,水蒸氣充斥到空氣中,地球就變成了一個大蒸籠。陸地上的植物和動物都會被蒸熟,水裡面的魚類也會被煮熟。人類為了躲避高溫可能會躲入地下建立龐大的地下城市,但是由於缺水,生存變得異常困難。

科學家認為,目前太陽的光度在不斷的增加,地球的溫度會不斷的上升,在10億年後,地球可能會變得太熱,水不能以液態的形式存在於地球表面,這樣的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將趨於滅絕。

如果地球上溫度降到了零下100 ,地球上的海洋將會被凍結,但水不會在地球上消失。這時候的人類可以利用地球上的地熱、煤炭、石油以及核能取暖,建造溫室種植植物和飼養動物來維持生存。人類可以開采冰川融化成水加以利用。雖然零下100 對人類的文明也十分不利,但是人力依靠科學技術完全可以對抗寒冷,並且能夠讓地球重新變暖合起來。

然而現在人類的活動往地球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了地球氣溫逐步升高。當地球變得過於炎熱威脅到人類生存的時候,我們再想辦法讓地球變得涼快起來就已經為時過晚了。

當然是零上100攝氏度更可怕。

雖然熱了可以脫衣服,但脫得再多……

就算脫一層皮(實際也會如此),也抵擋不住零上100攝氏度。

但零下100攝氏度,也就是負100攝氏度,就好辦得到。

地球南極, 歷史 上最低氣溫為零下89.2度。

低溫,也不是沒見過。

相對100度高溫,低溫要好對付得多。

我們可以拿月球來舉例子,月球南極最低溫度為零下247攝氏度。

零下兩百多度就不說了。

我們只說,月球的夜間,平均氣溫必然低於零下100攝氏度。

顯然,阿波羅登月時,登月人員肯定有那麼一段時間,或者一小段時間,其周邊環境是低於100攝氏度的。

低溫,個人較為容易解決。

無非是多穿一些保溫的衣服,並把嘴鼻蒙住,少出門即可。

但不管怎樣,如果地球上全是零下100攝氏度,人類將減少90%以上。

因為沒有那麼多食物。

唯一能種植的地方就是洞穴里,大型的隔絕的保溫農場里,使用人造光進行光合作用。

就像太空農場一樣。

必然食物不足。

那時,獲取肉類的一個辦法是,到海上去挖洞。

先用探測儀器定位,確定那個地方凍著一頭鯨。比如海下40米深的地方。

則,往下挖40米,挖到鯨魚所在,然後,就能夠吃一個月了。

那個時候,一個人走在無邊的大海上。

內心是寧靜的。

也是孤獨的。

100 ,和零下100 ,說白了,就是兩種極端,極熱和極寒。

極寒和極熱的較量,更多的人認為極熱更恐怖,理由如下:

1、天冷可以穿衣服,天熱只能脫,脫光了,還是熱怎麼辦,難道要脫皮?

2、如果必有一死,我選凍死。燙死會很痛,凍死的話,相對會好受一點。

3、低溫可以冷藏,可以採用人體冷凍技術先凍起來,過個幾十年,或許還能復活,即使活不了, 科技 高超的話,還能搞個DNA克隆。

4、極熱,可能屍首無存,啥都不剩。

5、100 ,相當於一鍋亂燉,不是活不活,而是加什麼料的問題。

……

然而現實中,因低溫死亡的人更多。

理論歸理論,但事實上,極端天氣死亡的人中,低溫的死亡人數明顯比高溫多。

一項為期20年的研究發現,全球每年有超過500萬人死於極端溫度。

該研究主要為了研究,不同區域人們的最佳溫度。

研究分析了2000-2019年之間,43個國家共750個地方的天氣數據和死亡率。

數據表明: 在這20年裡,因低溫死亡的人數高於高溫死亡的人數。

在這些地方中,高溫死亡率最高的是東歐,而低溫死亡率最高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

這些地方的日平均氣溫每10年就會增加0.26攝氏度,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全球氣溫確實在一直上升。

這樣的研究並不是個例。

另一個研究團隊,比對了13個國家,在2015年總共7400萬人的死亡檔案,結果發現,因低溫死亡的人數佔7.3%,高溫死亡人數佔0.4%, 因低溫死亡人數是高溫死亡人數的20倍。

日常生活中,為什麼低溫比高溫更可怕?

人體的最佳溫度保持在37 左右,如果外界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人體的正常運作。

唯一不同的,在一定范圍內,高溫,人體可以通過訓練慢慢適應,但低溫,是無法通過訓練適應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消防員。

火場溫度極高,很多時候消防員沒有穿戴防火服,就直接闖進火場救人,而且還要帶著各種裝備,不停地來回跑,他們就是經過訓練能適應一定高溫的人。

3名消防員還做過一個高溫實驗,將自己關在一輛在太陽下暴曬的 汽車 里,看看自己能堅持幾分鍾。

實驗開始時,體表37 ,車內約40 ;

實驗開始3分鍾,體表37 ,車里約43 ;

11分鍾,人體開始出現不適;

19分鍾,體表溫度上升,車里約48.5 ;

30分鍾,體表40.5 , 車里約59.5 ;

46分鍾,體表 41 ,車里約62 ;

1小時,體表42.5 ,車里約64 。

雖然出現了頭暈脫水等症狀,但鑒於車內密閉沒有空氣的環境,消防員能堅持一小時,已經非常厲害了。

反觀,低溫,人體是很難忍受的,大多數死亡案例,當溫度還沒有達到極寒的程度時,就已經死亡了。

正常體溫降低2 ,人體就會出現各種症狀,器官功能出現障礙,呼吸困難,肌肉不自主顫抖;

降低4 的時候,就會出現意識模糊、嗜睡和失憶等症狀;

降低9 ,就會出現幻覺,和正常行為不同,此時,人體雖然寒冷,但還是會出現脫衣服、挖地洞等怪異行為;

降低16 ,面臨的就是死亡。

那如果極端溫度是100 和-100 呢?

顯然,這兩個極端溫度,都是無法存活的。

-100 ,會導致人體細胞里的水分結冰,出現的冰晶,會直接將細胞戳破,導致細胞死亡。

除非採用人體冷凍技術,用特殊的防凍液替換細胞液,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在-196 的溫度,也能保證機體在冷凍環境中繼續「存活」。

然而,目前這項技術並不成熟,第一例冷凍人詹姆斯·貝德福,原本應在2017年復活,但至今沒有任何消息,官方的說法是,目前他的身體狀況良好,因為還不能治癒癌症,所以暫緩復活。

未來如何走向,很難說!

100 ,最大的問題是,會導致沒有液態水。

如果把現在的動物放在這個溫度里,直接就是一鍋水煮「肉」,生存也是不可能的。

最後

總的來說,在可控范圍內,人體承受高溫的能力要比低溫強。

但要論極端的天氣,比如上升幅度在100 的那種,那極寒更安全些。

1967年,我們記錄到最低的溫度是-94.5 ,極寒我們並不陌生,而且我們有冷凍人的經驗,沒有液態水,至少還有冰塊。

然而,由於全球變暖,接下來的日子,我們都要慢慢適應不斷上升的氣溫。

此時,適者生存變得尤為重要,或許有一天,面對五六十度的高溫,人們也能怡然自得地生活。

不管零上還是零下,能達到100 已經都已經非常可怕了。如果是零上100 ,溫度太高,會被熱死,如果是零下100 ,溫度太低,也會被凍死吧。這么高或低的溫度,怕是沒有生命能夠生存。

對於大自然本身來說,零上100 和零下100 應該沒啥差別,大自然仍然是大自然,沒什麼可怕的。但對於我們人類自身來說,就可怕了,在以上條件下,應該都不會有生命的存在。那麼,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到底哪個更可怕呢?

可能這個溫度與我們實際生活的溫度相比,差距太大了。當溫度達到零上100 的時候,我們可能都會被熱的蒸發了吧,就比如夏天,脫的再多,你還是那副皮囊,你身體還是無法抵禦炎熱,只能藉助外力,比如空調。當溫度達到零下100 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被凍住,但人在抵禦寒冷時,往往會多穿衣服,怕冷?可以裹的厚點再厚點,鑽進房子,鑽進被窩里,應該也能順利渡過寒冷吧,再說,還有暖氣呢,所以說,低溫不可怕,高溫才可怕。

所以說,我還是感覺零上100 更可怕,當溫度真達到那麼高時,我們就被熱死蒸發掉了。而溫度到零下100 時,雖然也是極其寒冷,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裹衣服棉被來抵禦寒冷,想想也就沒有那麼可怕了。相比之下,低溫比高溫要好點。零上100 和零下100 相比,還是零上100 更可怕!

你們認為哪個更可怕?

從生物學角度講,零上100 比零下100 更可怕。生物分子如蛋白質和DNA在低溫下的變化都是可逆的,而高溫導致的生物大分子的變性失活都是不可逆的 。事實上有許多生物材料如細胞或者組織甚至生物個體都可以在低溫下長期保持活性,造血幹細胞和精子都是在超低溫下進行保存的,水熊蟲可以通過用糖海藻糖代替體內大部分的水而在低溫下長期存活下來,待溫度正常時又恢復活性。

在正常情況下,生物宜居行星的標準定義是一個表面支持液態水存在的星球,恆星周圍的宜居帶被定義為不太熱、不太冷的、可以存在液態水的行星或衛星的區域。所以在地球自然 大氣壓 下,100 和零下100 都不支持液態水的存在,不適合生物長期生存與繁殖,即使在零下100 有些生物不會死亡,但也處於休眠狀態,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地球再也不會恢復生機勃勃的狀態。

對於擁有現代 科技 的人類來說,在零下100 環境下維持短期生存比在100 高溫下更容易,因為從科學角度講, 升溫 比 製冷更容易,即零下100 環境下更容易創造一個適合人類生活的溫度空間 。 這歸咎於熱力學定律, 有許多不可逆過程可以用來加熱某個物體。 熱量自然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流動,因為熵在孤立系統中會逐漸增加,而物體的大部分內能可以以熱的形式消散 。即使在最大的尺度上,宇宙在膨脹和冷卻。

只要能獲取足夠的能源,把能量轉化為熱能很容易實現,所以,對人類來說,提高溫度相對更容易實現。然而,要降低一個物體的溫度,需要把它的能量取走,現代科學並不太擅長從某些東西中提取能量。因此零上100 比零下100 更可怕。

地球不會存在這種非熱就冷的劇烈差異,沒有討論的價值。只要地球脫離了公轉軌道,人類文明差不多就滅亡了,沒有人有機會嘗試零上或零下的100度。嚴謹一些的話,100 和100 都是100º,兩者可是有很多區別的。

人類的文明需要地球所處的太空環境越穩定越好,當東西半球出現兩百多度溫差時,地球就不再是現在的地球了,不會認為大氣層、水都還存在著吧,這又不是 游戲 ,達不到題目的要求的。假設局部去模擬試驗,那倒是可以做的。可以認為絕大多數生命都死亡了,侶意不會設定給生命反應的時間,連去地下掩體的時間都不要想了。
感覺沒有意義,所以隨便聊聊就行了。

100 和-100 都是很極端的溫度了,而且100 的可怕程度是大於-100 的。

極端溫度的致命之處,在於極端的環境溫度會影響到人體內的產熱和散熱平衡,雖然人體內有體溫調節中樞,但調節也是有極限的,一旦突破了極限,體溫失衡,人體內大量的功能性蛋白質也就亂套了。

溫度過高,蛋白質變性失活,溫度過低,蛋白質降低活性,都會直接影響到人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新陳代謝的。

具體的話,先來說零上100 。 人能夠在零上100 的環境當中存活嗎?能,不過時間持續不了太久,而且必須是乾燥的環境。

1774年英國醫生Charles Bladgen做過試驗,實驗者們在127 的,空氣乾燥的房間里待了八分鍾,感覺到肺部有壓力,情緒焦慮,大家感覺再待下去可能要死,就出來了。

其實高溫帶來的折磨,每個人…每年夏天應該都深有體會,不過現在夏天的極端溫度最高也不過40多度,和100 還差得遠呢。

人是恆溫動物,如果環境溫度過高,通過皮膚散熱的途徑變得困難,那還可以通過出汗帶走熱量。但是如果高溫的同時還有很高的濕度,那麼汗液蒸發散熱這條路也被堵死了,人體內的熱量無法散出,嚴重的話會導致體內器官和神經中樞受損,這個體溫的極限大概是46.5 。

再來說零下100 。

在極端低溫的環境當中,人如果無法保暖,散熱過多,體溫保持不住,就會出現昏迷,心跳失常等等情況,甚至死亡。

不過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啥都不穿在極端寒冷的環境當中待著,還是可以通過衣物保暖的。

這就使得人類在零下100 的環境也不至於死去。事實上地球上已知有人類生存的地方,雖然氣溫沒低到零下100 的,但也有接近零下70度了。

俄羅斯奧伊米亞康,冬季最低氣溫的記錄是零下67.7 。

在這里生活基本上是要把自己常年裹成一個球的,出門睫毛分分鍾凍出雪花~

但這也說明了,只要保暖做得好,在零下100 也是能生存的~! 綜上,感覺可怕程度是潮濕的100 環境>乾燥的100 >>>>-100 ~

按照題主在問題描述中所說的情況,如果地球脫離環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西半球和東半球的溫度不可能會出現一個零上100攝氏度,一個零下100度的情況。在地球脫離軌道的情況下,要麼地球墜向太陽,導致全球溫度升高,地球被烤焦;要麼地球遠離太陽,導致全球溫度降低,地球被冰凍。

事實上,地球不需要脫離軌道就能出現東西半球的溫差達到兩網路的情況,只要地球的大氣層變得足夠稀薄,這可以參考一下月球的情況。月球上幾乎是真空的,它的晝夜溫差可達300度。

但不管怎麼說,無論是零上100度,還是零下100度,對於人類來說都是足夠致命的。一般而言,溫度超過45度之後,人類將無法在這種環境中長期生存,人體內的蛋白質將會發生不可逆轉的變性,最終引發腦死亡。

但在極度乾燥的環境下,人體可以在短時間內承受100度的氣溫,估計為半小時。如果環境換成液體,比如水,人體就無法承受了。不過,地球上有一些嗜極生物可以承受極端高溫,例如,水熊蟲通過蟄伏可以在150的高溫中生存下去。

而在低溫的環境,人體也同樣難以承受。人類生活的最冷地方,溫度大概為零下三四十度。溫度再低,人體很快就會出現低溫症,器官無法正常運行,很快就會導致喪命。但在低溫下,有一些生物可以通過休眠而生存下去,例如,生活在極地的細菌。



此外,由於低溫不會導致蛋白質發生永久性變性,所以利用這種原理可以開發出人體冷凍技術,通過溫度只有零下196度的液氮來保存人體。有了這種技術,那些患了目前不治之症的人可以去未來治療,人類也可以實現遙遠的星際旅行。

對人類而言,如果生存環境變成這兩種狀況,那都是毀滅性的災難。

下面是提問者給的描述:如果地球的一面溫度變為零上一百攝氏度,而另一面變為零下一百攝氏度,人類文明還有生存的可能嗎?很顯然,按照目前的 科技 ,人類很可能會滅絕(應該說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都得滅絕了)

再來想像一下,零上一百攝氏度的高溫。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果你躲在某個保護裝置內,而你的朋友卻沒有被及時救助,那麼過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的朋友熟了。。。當然了,最要命的當屬海洋河流了,液態水將不復存在,生命岌岌可危

再來看零下一百攝氏度的低溫,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萬物將會凍結,用冰凍星球這一詞來描述再合適不過了。地球上的生物活動將會停止,或許少部分人類能通過 科技 在地下生存一段時間,不過也不能撐多久,地球上的植物都全死亡了,食物鏈基層沒了,上層也會很快滅絕的。

說實話,得感謝地球有著一圈濃厚的大氣層,能幫助地球維持著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⑷ 地球要涼科學家:地球內部冷卻速度遠超預期,最終化為一顆死星

地球作為生命的搖籃,是人類永恆的家鄉。即便我已經開始觀察並踏足地外天體,卻依舊沒有發現能夠替代地球的存在。可以說失去了地球,就失去了所有。而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地球內部正不斷冷卻,且冷卻速度要比預期的要快上很多。

這意味著我們的星球將以一個超越我們想像的速度,逐漸演化成水星和火星一樣的死星,最終失去所有的生機。而這一切似乎早已註定,不可改變。 那地球怎麼就涼了?想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它是怎麼熱地說起!

大約在46億年以前,一顆超新星突然發生大爆炸,並將大量元素送入宇宙各處!由於引力塌縮的作用,大量元素開始聚集,並慢慢形成以太陽為核心的太陽系。其中較輕的元素形成了太陽,或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

而較重元素則通過相互吸引撞擊,結合成了地球這樣的岩石行星。據估計要形成地球大小的岩石行星,大約需要10億個直徑在10公里以上的小行星體。

這也就意味著地球在形成過程中,要經歷無數次行星、彗星不斷的撞擊。而在一次次撞擊中釋放出的巨大能量,使得較重的鐵元素和鎳元素逐漸向地球中心流動,形成了地核並儲存了大量的能量。所以越是深入地球內部,溫度也就越高。

比如蘇聯的鑽探地球計劃,就曾在地下1.2萬米深處測得180度的高溫。而根據現有證據表明,地球的地核溫度在5000度左右,接近太陽表明的溫度。所以當地核的熱量逐漸向外傳遞,也就熔化了地表大量的岩石,形成了岩漿等物質。

上圖:地球年輕時被岩漿包圍,冷卻後形成地殼。

因此回顧地球46億年的演化史,其實也就是地球的冷卻史。由於地球早期,其頻繁與太陽系其他物體進行碰撞,所以那時大部分地球都是融化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溫度逐漸降低,表面也開始冷卻形成脆性地殼。同時,地球內部發出的巨大熱能也不斷驅動著,諸如火山運動、地幔對流、板塊構造等地質活動。這也意味著地球內部仍在冷卻,最終會全部凝固,導致地質活動完全停止,使地球變成一塊像火星或水星那樣貧瘠的岩石。

上圖:地球終將變得像火星一樣寒冷荒涼

但令科學家意外的是,他們原以為冷卻過程需要數億年,但新的研究卻表明,地球涼的可能比他們想像得更快。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指出在地球內部的地核與地幔之間存在一個「薄膜」,被他們稱為「邊界層」,主要由一種名為bridgmanite的礦物組成。

上圖:研究人員的「光學吸收」測量系統(一個激光用來加熱,另一個激光用來探測)

隨後,研究人員通過將該礦物壓縮在兩顆鑽石之間,再用激光加熱並測試後發現,這種礦物的導熱能力要比此前認為的快1.5倍。這意味著熱量更容易從地核傳遞到地幔,加速了地球內部冷卻的速度。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種冷卻究竟會以多快的速度發生。

那麼為何說地球涼了就會變成另一個火星?

因為一旦地核徹底凝固,地球也就失去了磁場。這絕非是什麼玩笑!首先,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鐵,由固態內核和液態外核共同構成。所以由液態鐵組成並處於漂浮狀態的液態外核,在靠近內核時會被加熱,從而浮到外層。而浮到外層後,它又逐漸冷卻,重新沉下去,如此循環往復。同時地球的自轉還會帶動液態鐵繞核運動,因此能產生一個能穩定維持的磁場。

而磁場又能幫助地球躲避太陽風暴的襲擊、保護生命發展免受宇宙射線的影響、隔絕各種輻射威脅。所以一旦地球內部涼了,地磁也就沒了,生命也將會面臨種種難以抵禦的威脅。比如農作物會因受到強紫外線輻射而減產,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會減弱,海洋藻類、魚類將大量死亡。更嚴重的是,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因輻射患上癌症而加速死亡。最終變得像火星一樣,所以地球內部決定不能涼。

不過阻止地球內部變涼也不是我們這代人該乾的事,畢竟早就有研究顯示,地球中心的溫度自地球誕生之初至今,也才僅僅下降了約500 而以。所以雖然地球總有一天會走向終結,但對咱們而言它的壽命還長著了。

⑸ 人類已經幹了什麼緩解溫室效應

植樹造林,退耕護還林,對車的流動進行限制,對煤等燃料進行加工,聯合國制定了各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 人們盡量節約用電(因為發電燒煤),少開汽車;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陸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熱帶雨林。所以,另一方面我們要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亂砍濫伐森林,不讓海洋受到污染以保護浮游生物的生存。我們還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造紙用木材),不踐踏草坪等行動來保護綠色植物,使它們多吸收二氧化碳來幫助減緩溫室效應。 1) 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4) 土地乾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南北極地冰山將大幅度融化,導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將淹於水中,其中包括幾個著名的國際大城市:紐約,上海,東京和悉尼。 溫室效應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脅人類 美國科學家近日發出警告,由於全球氣溫上升令北極冰層溶化,被冰封十幾萬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會重見天日,導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類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紐約錫拉丘茲大學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家雜志》中指出,早前他們發現一種植物病毒TOMV,由於該病毒在大氣中廣泛擴散,推斷在北極冰層也有其蹤跡。於是研究員從格陵蘭抽取 4塊年齡由 500至14萬年的冰塊,結果在冰層中發現TOMV病毒。研究員指該病毒表層被堅固的蛋白質包圍,因此可在逆境生存。 這項新發現令研究員相信,一系列的流行性感冒、小兒麻痹症和天花等疫症病毒可能藏在冰塊深處,目前人類對這些原始病毒沒有抵抗能力,當全球氣溫上升令冰層溶化時,這些埋藏在冰層千年或更長的病毒便可能會復活,形成疫症。科學家表示,雖然他們不知道這些病毒的生存希望,或者其再次適應地面環境的機會,但肯定不能抹煞病毒卷土重來的可能性。 全球暖化南太小島即將沒頂 全球暖化使南北極的冰層迅速融化,全球第一個被海水淹沒的有人居住島嶼即將產生——位於南太平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島嶼卡特瑞島,目下島上主要道路水深及腰,農地也全變成爛泥巴地。 全球暖化使南北極的冰層迅速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即使海平面只小幅上升1米,也足以導致5600萬發展中國家人民淪為難民。而全球第一個被海水淹沒的有人居住島嶼即將產生——位於南太平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島嶼卡特瑞島,目下島上主要道路水深及腰,農地也全變成爛泥巴地。 農地積水瘧疾肆虐 穿著傳統服飾向來樂天知命的卡特瑞島人,幾百年來遺世獨立,始終保持著傳統生活模式,但他們卻因人類對環境的破壞造成全球暖化,令他們將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命運。卡特瑞島環保人士保羅塔巴錫說:『他們已經持續被海洋力量攻擊,還有持續不斷的洪水,原有的地區都被改變了,被破壞殆盡,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被海水淹沒了。』 目前,島上原來的主要道路現已水深及腰,原來種植椰子樹的農地也全成了爛泥巴地。更不堪的是,招致蚊子蒼蠅叢生,瘧疾肆虐。 專家預測,過不了幾年,卡特瑞島將被完全淹沒在海里,全島居民遷村撤離勢在必行。 亞馬遜雨林逐漸消失 而位於南美洲、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正漸漸消失,讓全球暖化危機雪上加霜。 號稱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涵蓋了地球表面5%的面積,製造了全世界20%的氧氣及30%的生物物種,由於遭到盜伐和濫墾,亞馬遜雨林正以每年7700平方英里的面積消退,相當於一個新澤西州的大小,雨林的消退除了會讓全球暖化加劇之外,更讓許多隻能夠生存在雨林內的生物,面臨滅種的危機,在過去的40年,雨林已經消失了兩成。 編輯本段由來 溫室效應主要是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大量排放尾氣,這些燃料燃燒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 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人類活動和大自然還排放其他溫室氣體,它們是:氯氟烴(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氣體、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陸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熱帶雨林。 為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們盡量節約用電(因為發電燒煤〕,少開汽車。另一方面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亂砍濫伐森林,不讓海洋受到污染以保護浮游生物的生存。我們還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造紙用木材〕,不踐踏草坪等等行動來保護綠色植物,使它們多吸收二氧化碳來幫助減緩溫室效應。 編輯本段新說 自1975年以來,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0.9華氏度,由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變暖已 成了引起世人關注的焦點問題。學術界一直被公認的學說認為由於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產生的二氧化碳是導致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然而經過幾十年的觀察研究,來自美國Goddard空間研究所的詹姆斯�6�1漢森博士提出新觀點,認為溫室氣體主要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粒粉塵等物質。 碳粒粉塵是一種固體顆粒狀物質,主要是由於燃燒煤和柴油等高碳量的燃料時碳利用率太低而造成的,它不僅浪費資源,更引起了環境的污染。眾多的碳粒聚集在對流層中導致了雲的堆積,而雲的堆積便是溫室效應的開始,因為40%至90%的地面熱量來自由雲層所產生的大氣 逆輻射,雲層越厚,熱量越是不能向外擴散,地球也就越裹越熱了。 漢森博士對於各種溫室氣體的含量變化都做了整理記錄,發現在1950至1970年間,二氧化碳 的含量增長了近兩倍,而從70年代到90年代後期,二氧化碳含量則有所減少。用目前流行的理論很難解釋仍在惡化的全球變暖的現象。 漢森博士認為,除了碳粒粉塵以外,還有一些氣體物質能導致溫室效應,如對流層中的臭氧 (正常的臭氧應集中在平流層中)、甲烷,還有巨毒無比的氯氟烴。但這些污染源的治理就相對困難些了。可喜的是,近幾十年來非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含量已經有了一定的下降,如若 甲烷和對流層中的臭氧含量也能逐年下降趨勢,那麼再過50年,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的變化將近乎零。 碳粒粉塵並不是不可避免的東西,隨著內燃機品質的不斷提高,甚或不使用內燃機的交通工 具的問世,不能燒盡而剩餘的碳粒是可以減少的。漢森博士的學說能夠成立,則給地球帶來了降溫的新希望,但願地球早日退燒。 工業革命前大氣中CO2含量是280ppm,如按目前增長的速度,到2100年CO2含量將增加到550ppm,即幾乎增加一倍。全世界的許多氣象學家都在努力研究,CO2含量增加一倍以後,到2100年全球的平均氣溫會增高多少? 目前採用的具體辦法是,根據大氣運動規律和物理狀態變化規律,設計成數值模式進行計算。不過,由於人們對大氣運動變化規律認識得還不夠完善,採取的簡化計算辦法不同,各個模式的計算結果常相差很大。為此,80年代美國科學院組織了評估委員會,對這些模式的結果進行研究和綜合評估,最終得出CO2倍增後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3℃土1.5℃,即1.5℃-4.5℃。這就是對本問題最有權威的組織--聯合國IPCC第一次《報告》中採用的數字。 近年來,氣候模式的模擬能力有了重大改進,這主要是考慮了大氣中氣溶膠(空氣中懸浮的微小顆粒)的作用。因為在燃燒化石燃料放出CO2的同時也釋放出了巨量的硫化物等氣溶膠。這種氣溶膠會遮擋部分陽光到達地面,因此使地面氣溫降低,起到冷卻作用。其數值據IPCC估計可達-0.5瓦/米2。即相當於CO2增溫效應(1.56瓦/米2)的1/3,比甲烷的增溫效應(+0.47瓦/米2)還略大。主要根據這個改進,IPCC在l996年公布的第二個《報告》中,把2100年CO2倍增後全球平均氣溫的升溫值從1.5℃-4.5℃,修改為1.0℃-3.5℃。評估報告中還指出,由於海洋的巨大熱慣性,到2100年這個增溫值中大約只有50%-90%得以實現。 然而,模式計算結果還說明,全球平均增溫1.0℃-3.5℃不均勻分布於世界各地,而是赤道和熱帶地區不升溫或幾乎不升溫,升溫主要集中在高緯度地區,數量可達6℃-8℃甚至更大。這一來便引起另一嚴重後果,即兩極和格陵蘭的冰蓋會發生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北半球高緯度大陸的凍土帶也會融化或變薄,引起大范圍地區沼澤化。還有,海洋變暖後海水體積膨脹也會引起海平面升高。IPCC的第一次評估報告中預計海平面上升70-140厘米(相應升溫1.5℃-4.5℃),第二次評估報告中比第一次評估結果降低了約25% (相應升溫1.0℃一3.5℃),最可能值為50厘米。IPCC的第二次評估報告還指出,從19世紀末以來的百年間,由於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3℃-0.6℃,因而全球海平面相應也上升了10-25厘米。 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將直接淹沒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的大陸沿海低地地區,因此後果十分嚴重。1995年11月在柏林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二次會議上,44個小島國組成了小島國聯盟,為他們的生存權而呼籲。 此外,研究結果還指出,CO2增加不僅使全球變暖,還將造成全球大氣環流調整和氣候帶向極地擴展。包括我國北方在內的中緯度地區降水將減少,加上升溫使蒸發加大,因此氣候將趨乾旱化。大氣環流的調整,除了中緯度乾旱化之外,還可能造成世界其他地區氣候異常和災害。例如,低緯度台風強度將增強,台風源地將向北擴展等。氣溫升高還會引起和加劇傳染病流行等。以瘧疾為例,過去5年中世界瘧疾發病率已翻了兩番,現在全世界每年約有5億人得瘧疾,其中200多萬人死亡。 但是,溫室效應也並非全是壞事。因為最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增溫最大,因而農業區將向極地大幅度推進。CO2增加也有利於植物光合作用而直接提高有機物產量。還有論文指出,在我國和世界歷史時期中溫暖期多是降水較多、乾旱區退縮的繁榮時期,等等。 當然,在大氣溫室效應這個問題上,也有不同意見。例如,過去有些科學家認為目前數值模式還不成熟,計算結果過於誇大;百年升高0.3℃-0.6℃屬於正常氣候變化,不能證明是大氣溫室效應所造成,等等。當然這是少數人的意見。 盡管如此,但對於目前大氣中CO2濃度和全球溫度正迅速增加,以及溫室氣體增加會造成全球變暖的原理,都是沒有爭論的事實。我們如果等到問題發展到了人類可以明顯感知的水平,這時候往往已經難以逆轉,那麼就為時已晚。因此現在就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以便採取對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環境。 編輯本段對策 雖然迄今為止,我們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但是退而求其次,至少應該想盡辦法努力抑制排放量的增長,不可聽天由命任憑發展。 首先,暫訂2050年作為目標。如果按照目前這種情勢發展下去,綜合各種溫室效應氣體的影響,預計地球的平均氣溫屆時將要提升兩度以上。一旦氣溫發生如此大幅提升,地球的氣候將會引起重大變化。 因此為今之計,莫過於竭盡所能採取對策,盡量抑制上升的趨勢。目前國際輿論也在朝此方向不斷進行呼籲,而各國的研究機構亦已提出各種具體的對策方案。 可惜仔細檢視各種方案之後,迄今尚未發現任何一項對策足以獨挑大樑解決問題。因此,吾人遂有必要尋求一切可能性,全面考量這些對策方案究竟具有何等效果。 一、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實際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動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實現可能性。倘若此案能夠實現,對於2050年為止的地球溫暖化,根據估計可以發揮3%左右的抑制效果。 二、保護森林的對策方案 今日以熱帶雨林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為持續不斷的急劇破壞。有效的因應對策,便是趕快停止這種毫無節制的森林破壞,另一方面實施大規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進森林再生。目前由於森林破壞而被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根據估計每年約在1~2gt.碳量左右。倘若各國認真推動節制砍伐與森林再生計劃,到了2050年,可能會使整個生物圈每年吸收相當於0.7gt.碳量的二氧化碳。具結果得以降低7%左右的溫室效應。 三、汽車使用燃料狀況的改善 日本汽車在此方面已獲技術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種耗油狀況。但在美國等地,或許是因油藏豐富,對於省油設計方面,至今未見有何明顯改善跡象,仍舊維持過度耗油的狀況。因此,該地區生產的汽車在改善燃油設計方面,具有充分發揮的餘地。由於此項努力所導致的化石燃料消費削減,估計到了2050年,可使溫室效應降低5%左右。 四、改善其他各種場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是要改善其他各種場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類生活,到處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辦公室的冷暖氣設備為最。因此,對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餘地,這對2050年為止的地球溫暖化,預計可以達到8%左右的抑制效果。 五、對石化燃料的生產與消費,依比例課稅 如此一來,或許可以促使生產廠商及消費者在使用能源時有所警惕,避免作出無謂的浪費。而其稅金收入,則可用於森林保護和替代能源的開發方面。 任何化石燃料一經燃燒,就會排放出二氧化碳來。惟其排放量會因化石燃料種類而有不同。由於天然瓦斯的主要成分為甲烷,故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煤炭、石油為低。同樣是要產生一千卡的熱量,煤炭必須排放相當於0.098公克碳量的二氧化碳;這在石油則為0.085公克;若是換成天然瓦斯只需排放0.056公克即可。 因此,有人提案依照天然瓦斯、石油、煤炭的順序予以加重課稅。譬如生產方面,要對二氧化碳排放量較高的煤炭,以能量換算,每十億焦耳課稅0.5美元,而對天然瓦斯則只課稅0.23美元。亦即二氧化碳排放量愈高的化石燃料課稅愈重。至於消費方面的情形亦復加此,其課稅比例在煤炭訂為23%,在天然瓦斯訂為13%。 當然,現今階段只不過是有這么一個構想而已。但若果真付諸實行,可望對於2050年為止的地球溫暖化,提供大約五%的抑制效果。 六、鼓勵使用天然瓦斯作為當前的主要能源 因為天然瓦斯較少排放二氧化碳。最近日本都市也都普遍改用天然瓦斯取代液化瓦斯,此案則是希望更進一步推廣這種運動。惟其抑制溫暖化的效果並不太大,頂多隻有一%的程度左右。 七、汽機車的排氣限制 由於汽機車的排氣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與一氧化碳,因此希望減少其排放量。這種作法雖然無法達到直接削減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卻能夠產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溫室效應氣體的效果。預計將對2050年為止的溫暖化,分擔2%左右的抑制效果。 八、鼓勵使用太陽能 譬如推動所謂「陽光計劃」之類。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對減少,因此對於降低溫室效應具備直接效果。不過,就算積極推動此項方案,對於2050年為止的溫暖化,只具4%左右的抑制效果。其效果似乎未如人們的期待。 九、開發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Biomass Energy)作為新的干凈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經由光合作用製造出來的有機物充當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 燃燒生物能源也會產生二氧化碳,這點固然是和化石燃料相同,不過生物能源系從大自然中不斷吸取二氧化碳作為原料,故可成為重覆循環的再生能源,達到抑制二氧化碳濃度增長的效果。 此外也有可能是自然規律,應為古代恐龍時期地球比現在還熱。 何謂『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指地球大氣層上的一種物理特性。假若沒有大氣層,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不會是現在 合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18℃。這溫度上的差別是由於一類名為溫室氣體所引致,這些氣體吸收紅外線輻射而影響到地球整 體的能量平衡。在現況中,地面和大氣層在整體上吸收太陽輻射後能平衡於釋放紅外線輻射到太空外(圖一)。但受到溫室氣體的 影響,大氣層吸收紅外線輻射的份量多過它釋放出到太空外,這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此過程可稱為『天然的溫室效應』。但由 於人類活動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結果讓更多紅外線輻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強了『溫室效應』的作用。 圖一簡略地說明地球大氣層的長期輻射平衡情況。太陽總輻射量(240瓦每平 方米)和紅外線的釋放量應要均等。其中約三分之一(103瓦每平方米)的太陽輻射會被反射而餘下的會被地球表面所吸收。此外,大氣 層的溫室氣體和雲團吸收及再次釋放出紅外線輻射,使到地面更暖,高出約33℃。 (來源: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1994: Radiative Forcing of Climate Change and An Evaluation of the IPCC IS92 Emission Scenario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K.) 溫室氣體種類 溫室氣體佔大氣層不足1%。其總濃度需視乎各『源』和『匯』的平衡結果。『源』是指某些化學或物理過程使到溫室氣體濃 度增加,相反『匯』是令其減少。人類的活動可直接影響各種溫室氣體的『源』和『匯』而因此改變了其濃度。 大氣層中主要的溫室氣體可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 化合物(CFCs)及臭氧(O3)。大氣層中的水氣(H2O)雖然是『天然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但普遍認為它 的成份並不直接受人類活動所影響。表一顯示了一些溫室氣體的特性。 『全球變暖潛能』(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各種溫室氣體對地球的能量平衡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幫助決策者能量度各種溫室氣體對地球變暖的影響,『跨政府氣候轉變 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在1990年的報告中引入『全球變暖潛能』的概念。『全球變暖潛能』 是反映溫室氣體的相對強度,其定義是指某一單位質量的溫室氣體在一定時間內相對於CO2的累積輻射力*。表二列出 『跨政府氣候轉變委員會』報告內一些溫室氣體的『全球變暖潛能』。對氣候轉變的影響來說,『全球變暖潛能』的指數已考慮到 各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的存留時間與及其吸收輻射的能力。在計算『全球變暖潛能』的時候,是需要明了各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的 演變情況(通常不太了解)和它們在大氣層的餘量所產生的輻射力(比較清楚知道)。因此,『全球變暖潛能』含有一些不確定因素, 以CO2作為相對比較,一般約在±35%。 *輻射力的定義是由 於太陽或紅外線輻射份量的轉變而引致對流層頂部的平均輻射改變。輻射力影響了地球吸收和釋放輻射的平衡。正值的輻射力會使地球 表面變暖,負值的輻射力使地球表面變涼。 溫室氣體濃度的轉變 i) 二氧化碳(CO2) 夏威夷的冒納羅亞觀象台在1958年已開始對大氣層CO2濃度作仔細量度。表二顯示CO2在大氣層中 的每年平均濃度由1958年約315ppmv(百萬份之一體積)升至1997年約363ppmv。冒納羅亞觀象台的數據亦反映了每年在北半球因為植 物呼吸作用而產生的周期變化:CO2濃度在秋冬季時增加而在春夏季時減少。與北半球比較,這種隨著植物生長及凋萎 的CO2濃度周年變化在南半球的出現時間是剛剛相反,而且變化幅度較小,這種現象在赤度附近地區則完全看不到。 圖二. 大氣層CO2的每月平均混合比。 (�6�4)表示1974年5月 以前的數據,取自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6�4)表示1974年5月以後的數據,取自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表示每月平均值的長期趨勢。 ii) 甲烷(CH4) CH4在大氣層中的增長速度已在近十年減少下來,尤其在1991至1992年間有明顯的下降,但在1993年後期亦有 些增長。1980至1990的平均增長速度是每年13ppbv(十億份之一體積)。 圖三. 在夏威夷冒納羅亞觀象台收集的空氣樣本顯示大氣層中CH4的平均混合比。藍點表示量度數據,紅線 和綠線分別表示CH4混合比短期和長期的變化。 iii) 一氧化二氮(N2O) 從過往40年間,N2O的平均升幅是每年0.25%(見圖四)。現時在對 流層的N2O濃度在312到314ppbv左右。 圖四. 大氣層中N2O的每月平均混合比。 iv) 氯氟碳化合物(CFCs) 在各種氯氟碳化合物中,以CFC-11及CFC-12較為重要,因為其濃度比較高與及它們對平流層內的O3有很大影響。 在多種人造的氯氟碳化合物中,以CFC-11及CFC-12的濃度最高,分別約為0.27及0.55ppbv(量度於冒納羅亞觀象台,1997,見圖五 和六)。從它們的『全球變暖潛能』數值,顯示這兩種氣體吸收紅外線輻射的能力相當高,估計在八十年代期間除了CO2以 外,CFC-11及CFC-12在所有溫室氣體中對輻射力的影響已佔了三份之一。 圖五. 大氣層中CFC-11的每月平均混合比。 圖六. 大氣層中CFC-12的每月平均混合比。 *圖二至六取自夏威夷冒納羅亞觀象台 『溫室效應』增強後的影響 i) 氣候轉變:『全球變暖』 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會減少紅外線輻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氣候因此需要轉變來使吸取和釋放輻射的份量達至新的平衡。 這轉變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氣低層變暖,因為這樣可以將過剩的輻射排放出外。雖然如此,地球表面溫度的少許 上升可能會引發其他的變動,例如:大氣層雲量及環流的轉變。當中某些轉變可使地面變暖加劇(正反饋),某些則可令變暖過 程減慢(負反饋)。 利用復雜的氣候模式,『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第三份評估報告估計全球的地面平均氣溫會在2100年上升1.4至5.8度。這預計已考慮到大氣 層中懸浮粒子傾於對地球氣候降溫的效應與及海洋吸收熱能的作用 (海洋有較大的熱容量)。但是,還有很多未確定的因素會影響 這個推算結果,例如:未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預計、對氣候轉變的各種反饋過程和海洋吸熱的幅度等等。

閱讀全文

與使地球變涼的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用簡易方法寫成語 瀏覽:420
浙江核酸檢測方法 瀏覽:833
盒裝鮮羊奶食用方法 瀏覽:647
水庫牽魚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305
目標分類一般有哪些方法 瀏覽:870
抓蜂王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579
解決靜音的方法 瀏覽:870
一點五乘106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42
釣魚竿梢與魚線的連接方法 瀏覽:407
擊劍鍛煉腹肌的方法 瀏覽:994
課文善良作者用什麼方法來說觀點 瀏覽:736
年桔種植方法 瀏覽:762
如何通過物理的方法降低心跳 瀏覽:869
運算元范數計算方法 瀏覽:857
雞骨卡喉的正確方法 瀏覽:25
畢業論文寫研究方法的用處 瀏覽:204
納稅評估方法及案例分析 瀏覽:641
三角形弧長計算方法 瀏覽:484
伽羅瓦用什麼方法解決了求根問題 瀏覽:182
結構膠如何使用方法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