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血凝儀的測定方法
光學法血凝儀是根據血漿凝固過程中濁度的變化來測定凝血功能。根據儀器不同的光學測量原理,又可分為散射比濁法和透射比濁法兩類。
散射比濁法是根據待驗樣品在凝固過程中散射光的變化來確定檢測終點的。在該方法中檢測通道的單色光源與光探測器呈90°直角,當向樣品中加入凝血激活劑後,隨樣品中纖維蛋白凝塊的形成過程,樣品的散射光強度逐步增加。當樣品完全凝固以後,散射光的強度不再變化,通常是把凝固的起始點作為0%,凝固終點作為100%,把50%作為凝固時間。光探測器接收這一光學的變化,將其轉化為電信號,經過放大再被傳送到監測器上進行處理,描出凝固曲線。
透射比濁法,是根據待測樣品在凝固過程中吸光度變化來確定凝固終點的、與散射比濁法不同的是該方法的光路同一般的比色法一樣呈直線安排:來自光源的光線經過處理後變成平行光,透過待測樣品後照射到光電管變成電信號,經過放大後監測處理。當向樣品中加入凝血激活劑後,開始的吸光度非常弱,隨著反應管中纖維蛋白凝塊的形成,標本吸光度也逐漸增強,當凝塊完全形成後,吸光度趨於恆定。血凝儀可以自動描繪吸光度的變化曲線並設定其中某一點對應的時間為凝固時間。 磁珠法是根據血漿凝固過程中粘度的變化來測量凝血功能的。根據儀器對磁珠運動測量原理的不同,又可分為光電探測法和電磁珠探測法。
光電探測法,在磁珠法中光電探測器的作用與光學法中不同,它只測量血漿凝固過程中磁珠的運動規律,與血漿的濁度無關。在磁珠法中的一對電磁鐵安放在測試杯的兩端,它們產生恆定的交替磁場使磁珠在測試杯中擺動,在與磁珠擺動的垂直方向安放一對光電接收裝置,當磁珠擺幅衰減到50%時確定凝固終點。
光電探測法中還有一種利用紅外光反射監測器監測磁珠運動的,下面介紹BE系列半自動血凝儀中將另加介紹。
電磁探測法又可稱為雙磁路磁珠法,其中一對磁路用於吸引磁珠擺動,另一對磁路利用磁珠擺動過程中對磁力線的切割所產生的電信號,對磁珠擺動幅讀度進行監控,當磁珠擺動幅度衰減到50%確定凝固終點。 目前市售的半自動血凝儀主要由樣品、試劑預溫槽、加樣器、檢測系統(光學、磁場)及微機組成。有的半自動儀器還配備了發色檢測通道,使該類儀器同時具備了檢測抗凝及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活性的功能。針對光學式半自動血凝儀受人為的因素影響多、重復性較差等缺陷,儀器中應有自動計時裝置,以告知預溫時間和最佳試劑添加時間;在測試位添加了試劑感應器,後者感應從移液器針頭滴下的試劑後自動振動,使反應過程中血漿與試劑得以很好地混合;此外,該類儀器在測試杯頂部安裝了移液器導板,在添加試劑時由導板來固定移液器針頭,從而保證了每次均可以在固定的最佳的角度添加試劑並可以防止氣泡產生。這一系列改進,提高了光學式半自動血凝儀檢測的准確性。
一般半自動血凝儀都可進行凝固法測試,而需要用其它測試方法實現的凝血項目則可用生化分析儀、酶標儀等進行。 該類儀器的基本構成包括:樣品傳送及處理裝置、試劑冷藏位、樣品及試劑分配系統、檢測系統、電子計算機、輸出設備及附件等。
1. 樣品傳送及處理裝置:一般血漿樣品由傳送裝置依此向吸樣針位置移動,多數儀器還設置了急診位置,可以使常規標本檢測必要時暫停以服從免疫比濁法將被檢物與其相應抗體混合形成復合物,而產生足夠大的沉澱顆粒,通過透射比法或散射比濁進行測定。此法操作簡便,准確性好,便於自動化。
2. 試劑冷藏位:為避免試劑的變質,儀器往往有試劑冷藏功能,一般同時可以放置幾十種試劑進行冷藏。
3. 樣品及試劑分配系統:樣品臂會自動提起標本盤中的測試杯,將其置於樣品預溫槽中進行預溫。然後試劑臂將試劑注入測試杯中(性能優越的全自動血凝儀為避免凝血酶對其他檢測試劑的污染,有獨立的凝血酶吸樣針),帶有旋渦混合器的裝置將試劑與樣品進行充分混合後將送至測試位,經檢測的測試杯被該裝置自動丟棄於特設的廢物箱中。
4.檢測系統:這是涉及儀器測量原理的關鍵部分。檢測血漿的凝固可以通過凝固反應檢測法檢測,即當纖維蛋白凝塊形成時,檢測散射光在660nm處渾濁液吸光度的變化;或通過凝固點檢測法檢測,即計算達到預先設定好的吸光度值時的凝固時間;而磁珠法則是通過測定在一定磁場強度下小鋼珠的擺動幅度變化來測定血漿凝固點。發色底物法及免疫法是檢測反應液在405nm、575nm及800nm時的吸光度變化來反映被檢測物質的活性。
5. 電子計算機:根據設定的程序計算機指揮血凝儀進行工作並將檢測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最終得到測試結果。計算機尚可對患者的檢驗結果進行儲存,記憶操作過程中的各種失誤,及進行質量有關的工作。
6. 輸出設備:通過計算機屏幕或列印機輸出測試結果。
7. 附件:主要有系統附件、穿蓋系統、條碼掃描儀、陽性樣品分析掃描儀等。
❷ 凝血檢驗的知識
凝血檢驗的知識
你知道應該如何檢驗凝血嗎?你知道凝血檢驗的技巧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凝血檢驗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PT和/或APTT延長
1. 了解患者有否家族出血史、個人出血史、肝病史、病人服葯情況(醫療史)。病人如有瘀點、紫癜、黏膜出血多提示血管或血小板異常;若為關節出血、胃腸道出血常提示單個因子缺乏。若病史陽性,必須請檢驗科做混合試驗等項目以便進一步查明原因。
2. 若家族出血史、個人出血史、肝病史、病人服葯情況(醫療史)等均陰性,第一步就是重新採集標本。因為標本凝固,或放置時間太長,或從用肝素的靜脈采血均可影響凝血試驗結果。若重新採集標本不影響結果,應進一步做混合試驗。
(二)凝血酶時間(TT)延長 TT延長,除以上兩點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注意纖維蛋白原結果:因纖維蛋白原水平高或低,或有異常纖維蛋白原均可直接導致凝血酶時間延長,所以需做纖維蛋白原定量試驗。
2. FDP/fdp測定:血液中出現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fdp)。因FDP/fdp具有凝血酶抑制物樣作用,使TT延長,所以需做FDP/fdp半定量試驗。
3. 排除肝素:若標本為肝素污染,或病人體內存在肝素,凝血酶試驗結果異常。用硫酸魚精蛋白中和肝素後,再做TT將正常。
問:什麼是混合試驗
混合試驗是將病人血漿和正常人血漿做50:50混合進一步試驗。混合血漿試驗有助於鑒別PT與APTT結果異常的原因。
1. 若50:50混合試驗糾正了異常結果,說明病人多數為因子缺乏,應進一步檢測是哪個因子缺乏。但也不能排除出現低濃度抑制物。
2. 若50:50混合試驗不能糾正或僅部分糾正APTT結果,可能出現抑制物。若抑制物為抗體,通常是輸血、葯物、或某些疾病所致,有時無明顯原因。在大多數病例中,這些抗體只抗單個因子。
問:衛生部[2000]412號文件規定,停止使用出血時間測定項目的Duke法,必要時可使用出血時間測定器法檢測出血時間(BT)。請對後者進行介紹。
出血時間測定器法檢測BT是用一次性的出血時間測定器在前臂皮膚造成一“標准”創口(成人切口通常長5mm,深1mm),記錄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時間即為BT。該法為有創性檢查,不作為手術前的常規,僅在懷疑有毛細血管和血小板方面的疾病,需用此項目進行鑒別診斷時才考慮進行。
BT的臨床意義:
1. 出血時間延長:血小板數量異常如血小板減少症;血小板質量缺陷如先天性和獲得性血小板病和血小板無力症等;某些凝血因子缺乏,如血管性血友病(vWD)、低(無)纖維蛋白原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血管疾病,如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單純性紫癜、過敏性紫癜等。阿斯匹林、非類固醇抗炎葯及其它抗血小板葯物、抗菌素如青莓素和頭孢類葯物等也可使BT延長。
2. 出血時間縮短:見於某些嚴重的高凝狀態和血栓形成。
;❸ 凝血時間的測定方法
根據標本來源有:毛細血管采血法:可用玻片法或毛細血管法測定。由於采血過程易混入較多組織液因而即使有內源性凝血因子缺乏,也仍發生外源性凝血,使本該異常的結果變為正常。本法極不敏感,僅能檢測出Ⅷ:C水平<2%的血友病患者,漏檢率達95%故屬於淘汰的方法。
靜脈采血法:由於血液中較少的混入組織液,因此對內源凝血因子缺乏的第三性比毛細血管采血法要高。目前有3種檢測法:(1)普通試管法(Lee-White法):僅能Ⅷ:C水平<2%的患者,本法不敏感也趨於淘汰。(2)硅管法(SCT):本法與普通試管法的測定方法基本相同,唯一的區別是採用塗有硅油的試管。由於硅管內壁不易使內壁凝血因子接觸活化,故凝血時間比普通試管法長,也較第三可檢出因子Ⅷ:C水平45%患者。
活化凝血時間(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法:本法是在待檢全血中加入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懸液,先充分激活接觸活化系統的凝血因子Ⅶ、Ⅺ等,並為凝血反應提供豐富的催化表面,從而提高了試驗的第三性,是內源性系統第三的篩選試驗之一,能檢出Ⅷ:C水平<45%亞臨床血友病。ACT法也是監護體外循環肝素用量的較好的指標之一。以上測定凝血時間的各種方法,在檢測內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方面,無論敏感性或准確性均不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❹ 新生兒採集動脈血氣分析,毛細玻璃管裡面的血多長時間凝
方法:
橈動脈、肱動脈、股動脈采血方法:(橈動脈和股動脈常用,肱動脈和手足背動脈不常用)。
(1)用器抽取6250U/ml肝素鈉0.2ml,轉動針栓使整個器內均勻附著肝素,針尖向上推出多餘液體和器內殘留氣泡,也可應用BD動脈血氣穿刺針直接抽取。
(2)選動脈穿刺部位,觸摸動脈搏動最明顯處,用碘伏棉簽消毒穿刺部位(5cm)和術者左手食指和中指。
(3)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動脈(因人而異),右手持器與皮膚呈40-60度穿刺,若取股動脈穿刺采血則垂直進針,穿刺成功則血自動流入針管內,色鮮紅,采血1-2ml即可。
(4)取血後立即拔針,將針頭斜面刺入橡皮塞內,以免空氣進入影響結果,若器內有氣泡,應盡快排出。將器輕輕轉動,可用手搓動1分鍾,使血液肝素充分混合,防止凝血,用無菌干棉簽壓迫穿刺點,力度以摸不到動脈搏動為准,按壓10-15分鍾。
2.採取末稍動脈血:
(1)部位:常用耳垂、手指及足跟部的動脈末稍血。
(2)采血前局部熱敷5分鍾,使局部輕度充血。
(3)用75%酒精消毒局部,用三梭針快速刺入皮內約3mm,勿用手擠壓使血液自溢,隨即接上肝素化的毛細玻璃管,吸滿血後用橡皮泥封閉兩端,同時用棉球壓迫穿刺部位。
❺ 浜虹被琛娑插湪閫氬父鎯呭喌涓嬪嚌鍥虹殑鏃墮棿
鍑濊鏃墮棿鎸囩諱紤闈欒剦琛涓庝綋澶栧紓鐗╄〃闈㈡帴瑙﹀悗錛屼綋鍐呭唴婧愭у嚌琛緋葷粺琚嬋媧伙紝鏈鍚庣敓鎴愮氦緇磋泲鐧借屼嬌琛娑插嚌鍥恆
姝e父鑼冨洿錛
a)鐜葷拑綆℃硶錛5鍀10min錛
b)濉戞枡綆℃硶錛10鍀19min錛
c)紜呯℃硶錛 15鍀32min銆
鍑濊鏃墮棿寤墮暱瑙佷簬
銆銆鍏堝ぉ鎬у嚌琛鍥犲瓙緙轟箯錛氬傚悇鍨嬭鍙嬬棶錛
銆銆鑾峰緱鎬э紙鍚庡ぉ鎬э級鍑濊鍥犲瓙緙轟箯,濡傞噸鐥囪倽鐥呫佺淮鐢熺礌K緙轟箯絳夛紱
銆銆綰ゆ憾錏嬬櫧婧惰В媧誨姏澧炲己錛氬傜戶鍙戞с佸師鍙戞х氦緇磋泲鐧芥憾瑙e姛鑳戒孩榪涚瓑錛
銆銆琛娑插驚鐜涓鏈夋姉鍑濈墿璐錛氬傛湁鎶楀洜瀛愨収鎴栧洜瀛愨叏鎶椾綋銆佸譏鏁fц綆″唴鍑濊(DIC )鏃╂湡鑲濈礌娌葷枟鏃剁瓑銆
鍑濊鏃墮棿緙╃煭瑙佷簬
銆銆楂樺嚌鐘舵侊細濡備績鍑濈墿璐ㄨ繘鍏ヨ娑插強鍑濊鍥犲瓙鐨勬椿鎬у為珮絳夋儏鍐碉紱
銆銆琛鏍撴х柧鐥咃細濡傚績鑲屾楁匯佷笉紼沖畾鍨嬪績緇炵棝銆佽剳琛綆$棶鍙樸佺硸灝跨棶浼磋綆$棶鍙樸佽偤姊楁匯佹繁闈欒剦琛鏍撳艦鎴愩佸婂犻珮琛鍘嬬患鍚堝緛鍜岃偩鐥呯患鍚堝緛絳夈
❻ 出凝血時間的測定方法
出血時間測定有三種方法:即,Duke法、Ivy法、出血時間測定器法。
Duke法:操作雖簡單,但穿刺深度,寬度難以標准化,且受穿刺部位毛細血管分布及血管收縮程度的影響,致使實驗的敏感性很差。文獻記載,血小板低於3×109/L的患者陽性率僅為4 2%,遺傳性假血友病(VWD)患者陽性率為32%,而測定器法分別為92%和67%。
Ivy法:雖較Duke法敏感,操作繁瑣,又是損傷性的,切口難以標准化,也不易住推廣。
出血時間沉定器法:由於刀片埋裝在儀器內部,由彈簧快速彈出,使切口深度,寬度易於控制,可標准化且靈敏度高。因此,文件中規定出血時間測定實驗應使用出血時間測定器法,而廢除Duke法。
臨床意義
1.當血小板數目減少或功能缺陷時,不能形成血栓,出血時間即延長。常見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嚴重的凝血酶原減少亦可引起出血時間延長。
2.出現時間除了與血小板的數量與機能有關外,還與毛細血管的收縮和粘合能力以及血清素等物質的釋放有關。如毛細血管病變,收縮功能障礙出血時間也延長。
3.由於毛細血管原因所引起的出血時間延長,如血管性假血友病,常常是在身體某一部位出血時間延長,而其他部位正常,因此,必須同時做兩側耳垂或手指的出血時間測定,以資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