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滲透系數的常用測定方法有哪些
滲透系數的測定方法主要分「實驗室測定」和「野外現場測定「兩大類。
1.實驗室測定法
目前在實驗室中測定滲透系數 k 的儀器種類和試驗方法很多,但從試驗原理上大體可分為」常水頭法「和變水頭法兩種。
常水頭試驗法就是在整個試驗過程中保持水頭為一常數,從而水頭差也為常數。 如圖:
試驗時,在透明塑料筒中裝填截面為A,長度為L的飽和試樣,打開水閥,使水自上而下流經試樣,並自出水口處排出。待水頭差△h和滲出流量Q穩定後,量測經過一定時間 t 內流經試樣的水量V,則
V = Q*t = ν*A*t
根據達西定律,v = k*i,則
V = k*(△h/L)*A*t
從而得出
k = q*L / A*△h=Q*L /( A*△h)
常水頭試驗適用於測定透水性大的沙性土的滲透參數。粘性土由於滲透系數很小,滲透水量很少,用這種試驗不易准確測定,須改用變水頭試驗。
變水頭試驗法就是試驗過程中水頭差一直隨時間而變化,其裝置如圖:水從一根直立的帶有刻度的玻璃管和U形管自下而上流經土樣。試驗時,將玻璃管充水至需要高度後,開動秒錶,測記起始水頭差△h1,經時間 t 後,再測記終了水頭差△h2,通過建立瞬時達西定律,即可推出滲透系數 k 的表達式。
設試驗過程中任意時刻 t 作用於兩段的水頭差為△h,經過時間dt後,管中水位下降dh,則dt時間內流入試樣的水量為
dVe = -a dh
式中 a 為玻璃管斷面積;右端的負號表示水量隨△h的減少而增加。
根據達西定律,dt時間內流出試樣的滲流量為:
dVo = k*i*A*dt = k*(△h/L)*A*dt
式中,A——試樣斷面積;L——試樣長度。
根據水流連續原理, 應有dVe = dVo,即得到
k = (a*L/A*t)㏑(△h1/△h2)
或用常用對數表示,則上式可寫為
k = 2.3*(a*L/A*t)lg(△h1/△h2)
2. 野外現場測定法
滲水試驗(infiltration test)一般採用試坑滲水試驗,是野外測定包氣帶鬆散層和岩層滲透系數的簡易方法。試坑滲水試驗常採用的是試坑法、單環法、和雙環法。 是試坑底嵌入兩個鐵環,增加一個內環,形成同心環,外環直徑可取0.5米, 內環直徑可取0.25米。試驗時往鐵環內注水,用馬利奧特瓶控制外環和內環的水柱都保持在同一高度上,(例如10厘米)。根據內環取的的資料按上述方法確定鬆散層、岩層的滲透系數值。由於內環中的水只產生垂直方向的滲入,排除了側向滲流帶的誤差,因此,比試坑法和單環法精確度高。內外環之間滲入的水,主要是側向散流及毛細管吸收,內環則是鬆散層和岩層在垂直方向的實際滲透。
當滲水試驗進行到滲入水量趨於穩定時,可按下式精確計算滲透系數(考慮了毛細壓力的附加影響):K(滲透系數)= QL/ F(H+Z+L)。
式中:
Q-----穩定的滲入水量(立方厘米/分);
F------試坑內環的滲水面積(平方厘米);
Z-----試坑內環中的水厚度(厘米);
H-----毛細管壓力(一般等於岩土毛細上升高度的一半)(厘米);
L-----試驗結束時水的滲入深度(試驗後開挖確定)(厘米)。
㈡ 滲透檢測的一般步驟及要求
1.被檢物表面處理。
2.施加滲透液。
3.停滯一定時間。
4.表面滲透液清洗。
5.施加顯像劑。
6.缺陷內部殘留的滲透液被顯像劑吸附出來,進行觀察。
7.缺陷判定。
一、表面處理
對表面處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可能影響滲透檢測的污染物必須清除干凈,同時,又不能損傷被檢工件的工作功能。滲透檢測工作準備范圍應從檢測部位四周向外擴展25mm以上。
污染物的清除方法有:機械清理,化學清洗和溶劑清洗,在選用時應進行綜合考慮。特別注意塗層必須用化學的方法進行去除而不能用打磨的方法。
二、滲透劑的施加
常用的施加方法有噴塗、刷塗、澆塗和浸塗。
滲透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說,施加滲透劑的時間不得少於10min,對於應力腐蝕裂紋因其特別細微,滲透時間需更長,可以長達2小時。
滲透溫度一般控制在10~50℃范圍內,溫度太高,滲透劑容易干在被檢工件上,給清洗帶來困難;溫度太低,滲透劑變稠,動態滲透參量受到影響。當被檢工件的溫度不在推薦范圍內時,可進行性能對比試驗,以此來驗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在整個滲透時間內應讓被檢表面處於潤濕狀態。
三、滲透劑的去除
在滲透劑的去除時,既要防止過清洗又要防止清洗不足,清洗過度可能導致缺陷顯示不出來或漏檢,清洗不足又會使得背景過濃,不利於觀察。
水洗型滲透劑的去除:水溫為10~40℃,水壓不超過0.34MPa,在得到合適的背景的前提下,水洗的時間越短越好。
後乳化型滲透劑的去除:乳化工序是後乳化型滲透檢測工藝的最關鍵步驟,必須嚴格控制乳化時間防止過乳化,在得到合適的背景的前提下,乳化的時間越短越好。
溶劑去除型滲透劑的去除:應注意不得往復擦拭,不得用清洗劑直接沖洗被檢表面。
四、顯像劑的施加
顯像劑的施加方式有噴塗、刷塗、澆塗和浸塗等,噴塗時距離被檢表面為300~400mm,噴塗方向與被檢面的夾角為30~40°,刷塗時一個部位不允許往復刷塗幾次。
五、觀察
觀察顯示應在顯像劑施加後7~60min內進行。
觀察的光源應滿足要求,一般白光照度應大於1000Lx,無法滿足時,不得低於500Lx,熒光檢測時,暗室的白光照度不應大於20Lx,距離黑光燈380mm處,被檢表面輻照度不低於1000μW/。
在進行熒光檢測時,檢測人員進入暗室應有暗適應時間。
六、缺陷評定
按照標准要求進行記錄和評定。
㈢ 滲透檢測步驟
滲透測試是什麼?
滲透測試,是為了證明網路防禦按照預期計劃正常運行而提供的一種機制。不妨假設,你的公司定期更新安全策略和程序,時時給系統打補丁,並採用了漏洞掃描器等工具,以確保所有補丁都已打上。如果你早已做到了這些,為什麼還要請外方進行審查或滲透測試呢?因為,滲透測試能夠獨立地檢查你的網路策略,換句話說,就是給你的系統安了一雙眼睛。而且,進行這類測試的,都是尋找網路系統安全漏洞的專業人士。
滲透測試流程是怎樣的?
步驟一:明確目標
1、確定范圍:規劃測試目標的范圍,以至於不會出現越界的情況。
2、確定規則:明確說明滲透測試的程度、時間等。
3、確定需求:滲透測試的方向是web應用的漏洞?業務邏輯漏洞?人員許可權管理漏洞?還是其他,以免出現越界測試。
步驟二:信息收集
1、基礎信息:IP、網段、域名、埠
2、系統信息:操作系統版本
3、應用信息:各埠的應用,例如web應用、郵件應用等等
4、版本信息:所有探測到的東西的版本
5、人員信息:域名注冊人員信息,web應用中網站發帖人的id、管理員姓名等
6、防護信息:試著看能否探測到防護的設備,像有沒有CDN、waf等
步驟三:漏洞探索
利用上一步中列出的各種系統、應用等等,使用響應的漏洞
方法:
1、漏掃、awvs、IBM appscan等
2、結合漏洞去exploit-db等位置找利用
3、在網上尋找驗證poc
步驟四:漏洞驗證
將上述中發現有可能可以成功利用的全部漏洞都驗證一遍,結合實際情況搭建模擬環境進行實驗,成功後再引用於目標。
自動化驗證:結合自動化掃描工具提供的結果
手工驗證:根據公開的資源進行手工驗證
試驗驗證:自己搭建模擬環境進行驗證
登錄猜解:可以嘗試一下登錄口的賬號密碼的發現
業務邏輯漏洞:如發現業務邏輯漏洞,進行驗證
步驟五:信息分析
為下一步實施滲透做准備
1、精準打擊:准備好上一步探測到的漏洞的exp,用來精準打擊
2、繞過防禦機制:是否有防火牆等設備,如何繞過
3、定製攻擊路徑:最佳工具路徑,根據薄弱入口,高內網許可權位置,最終目標
4、繞過檢測機制:是否有檢測機制,流量監控,殺毒軟體 ,惡意代碼檢測等(免殺)
5、攻擊代碼:經過試驗得來的代碼,包括不限於XSS代碼,SQL注入語句等
步驟六:獲取所需
1、實施攻擊,根據前幾步的結果,進行攻擊
2、獲取內部信息:基礎設施(網路連接,vpn,路由,拓撲等)
3、進一步滲透:內網入侵,敏感目標
4、持續性存在:一般我們對客戶做滲透不需要,但真實的環境中,我們會做rookit、後門,添加管理賬號。駐扎手法。
5、清理痕跡:清理相關日誌(訪問,操作),上傳文件等
步驟七:信息整理
1、整理滲透工具:整理滲透過程中用到的代碼,poc、exp等
2、整理收集信息:整理滲透過程中收集到的一切信息
3、整理漏洞信息:整理滲透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漏洞,各種脆弱的位置信息
(為了形成報告,形成測試結果使用)
步驟八:形成報告
1、按需整理:按照之前第一步跟客戶確定好的范圍和需求來整理資料,並將資料形成報告
2、補充介紹:要對漏洞成因、驗證過程和帶來的危害進行分析
3、修補建議:當然要對所有產生的問題提出合理高效安全的解決辦法
㈣ 滲透檢測原理是什麼
當被檢工件表面塗覆了帶有顏色或熒光物質且具有高度滲透能力的滲透液時,在液體對固體表面的濕潤作用和毛細管作用下,滲透液滲透入工件表面開口缺陷中,然後,將工件表面多餘的滲透液清洗干凈,注意保留滲透到缺陷中的滲透液,再在工件表面塗上一層顯象劑,將缺陷中的滲透液在毛細作用下重新吸附到工件表面,從而形成缺陷的痕跡,通過直接目視或特殊燈具,觀察缺陷痕跡顏色或熒光圖象對缺陷性質進行評定,這就是滲透探傷的基本原理。
㈤ 滲透探傷包括哪兩種方法
滲透探傷是利用毛細現象檢查材料表面缺陷的一種無損檢驗方法。
滲透性探傷是工業發展過程中所衍生出來的一種應用技術,該技術是除了進行目視檢查之外,所應用的一種無損檢測措施。由於滲透探傷自身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的簡答操作性,促使該技術目前已經被廣泛的各個領域之中。並且在當前科技技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的滲透性探傷技術已經逐漸拓展成為了多孔性材料的檢測技術[1]。
中文名
滲透探傷
外文名
penetrant inspection
應用領域
檢查機車零件裂縫、鋼材裂縫等
性質
材料損傷檢驗方法
流程
滲透→清洗→顯象→觀察。
快速
導航
分類各種滲透探傷方法的特點優缺點操作規程
簡介
20世紀初,最早利用具有滲透能力的煤油檢查機車零件的裂縫。到40年代初期美國斯威策(R.C.Switzer)發明了
熒光滲透液,這種滲透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用於檢查軍用飛機輕合金零件,滲透探傷便成為主要的無損檢測手段之一,獲得廣泛應用。
滲透探傷
滲透探傷是將一種含有染料的著色或熒光的滲透劑塗覆在零件表面上,在毛細作用下,由於液體的潤濕與毛細管作用使滲透劑滲入表面開口缺陷中去。然後去除掉零件表面上多餘的滲透劑,再在零件表面塗上一層薄層顯像劑。缺陷中的滲透劑在毛細作用下重新被吸附到零件表面上來而形成放大了的缺陷圖象顯示,在黑光燈(熒光檢驗法)或白光燈(著色檢驗法)下觀察缺陷顯示。
滲透探傷的基本流程:滲透→清洗→顯象→觀察。
㈥ 滲透檢測原理有哪些
利用毛細管現象和滲透液對缺陷內壁的浸潤作用,使滲透液進入缺陷中,將多餘的滲透液出去後,殘留缺陷內的滲透液能吸附顯像劑從而形成對比度更高、尺寸放大的缺陷顯像,有利於人眼的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