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超聲波檢測技術論文
超聲波檢測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其檢測的過程會很好的保護試件的質量和性能,這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超聲波檢測技術論文,僅供參考!
關於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研究
摘要: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其檢測的過程會很好的保護試件的質量和性能,從而獲取物品的性質和特徵對其進行檢測。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通過結合高科技的技術來完成檢測的過程,檢測的結果真實可靠,可以體現出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性,同時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在檢測時,也存在一些缺點。
關鍵詞:超聲波無損檢測;脈沖反射式技術;檢測技術
中圖分類號:P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05-0029-02
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在檢測的過程中,會使用到很多的技術,這些技術既滿足了檢測的需要,又能有效的解決檢測中出現的問題。經過技術人員的不斷探索,通過人工神經網路的技術來減少檢測的缺陷,並實現了降低噪音的效果,滿足了超聲波無損檢測的更高要求。在檢測的過程中,要合理科學的利用技術手法,來提高檢測結果的准確性。
1 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和主要功能
1.1 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
在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很多理論知識的支持,檢測時也對檢測的方法和工藝流程有嚴格的要求,這些規范的檢測方式使超聲波無損檢測的結果可以更准確。發現檢測缺陷時,技術人員應用非接觸方式的檢測技術,運用激光超聲來提高檢測的效果,所以未來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一定會向著自動化操作的水平去發展。自動化的檢測方法可以簡化檢測工作,實現專業檢測的目標,擴大超聲雹核含波無損檢測技術應用的范圍,同時隨著超聲技術的應用,在檢測的過程中,也會實現數字化檢測的目標,利用超聲信號來處理技術的應用,使檢測技術可以實現統一使用的要求,同時數字化操作的檢氏胡測過程也會提高檢測的准確性,有利於檢測技術的發展。所以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將會實現全面的現代化操作要求,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來規范超聲波無損檢測的檢測行為,也具備了處理缺陷的功能,提高了檢測的效率。
1.2 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系統的主要功能
目前,我國超聲波無損檢測主要應用的技術是脈沖反射式的檢測方法,這種技術的應用可以准確的定位缺陷出現的位置和形式,具有非常高的靈敏度,簡化了技術人員檢查缺陷的工作,完善了技術標准。脈沖反射式的檢測技術還具有非常高的靈活性和適用性,可以適應超聲波無損檢測的要求,並實現一台儀器檢源笑測多種波形的檢測工作。根據脈沖反射式的檢測技術要求,可以實現缺陷檢查的功能、操作界面切換顯示的功能、顯示日歷時鍾的功能,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功能鍵的使用也非常方便,簡化了技術人員的操作過程,並且脈沖反射式技術具有靈敏度高的功能,使其可以及時的發現檢測過程中出現的缺陷,有利於技術人員進行檢修的工作,提高了檢測工作的工作效率。
1.3 系統主要功能的技術指標
脈沖反射式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有很多的要求,其中要滿足功能使用的技術指標,從而實現規范化的操作標准。反射電壓的電量要控制在400伏,實現半波或者射頻的檢波方式,檢測的范圍要在4000-5000毫米之間,只有滿足了這些技術標准才能合理的設置出技術應用的框架。同時在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有嚴格要求的電路設計,如果不能滿足技術的指標要求,那麼在實際檢測的過程中,會存在很大的風險,會對技術人員造成嚴重的生命安全威脅。所以在檢測工作實施之前,必須要按照相關的技術指標來合理的構建檢測的環境,提高檢測工作的安全性,保障檢測工作可以順利的進行。
2 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檢測的方法和缺陷的顯示
2.1 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檢測的主要應用方法
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的檢測方法按照具體的分類可以分為很多種,從檢測的原理進行分析,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應用的主要方法是穿透法、脈沖反射法、共振法,按照檢測探頭來分類,檢測的主要方法有單探頭法、雙探頭法、多探頭法,按照檢測試件的耦合類型來分類,檢測的主要方法有液浸法、直接接觸法。這些具體的方法可以滿足很多情況下的檢測工作,並且提高了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完善了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的檢測要求,所以技術人員要根據具體的檢測環境和試件的類型來選擇正確的檢測方法,通過方法的應用要提高檢測工作的效率,降低缺陷出現的可能。隨著我國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檢測技術的應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檢測工作的檢測范圍也越來越廣,同時要求在對試件檢測的過程中,不可以損壞試件的質量和性能,同時還要保准檢測結果的准確性,所以技術人員要嚴格的按照檢測標准,完成檢測的工作,要對檢測的方法進行改善,使其可以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
2.2 缺陷的顯示
在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檢測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類型的缺陷,主要分為A、B、C三種類型的顯示,在工業檢測的過程中,A類顯示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類型,在顯示器上以脈沖的形式顯示出來,對顯示器上的長度和寬度進行標記,從而當超聲波返回缺陷信號時,可以在屏幕上明確的顯示出缺陷出現的位置。B類顯示是通過回波信號來完成顯示的過程,回波信號發出時會點亮提示燈,通過顯示器的顯示可以觀察到缺陷出現的水平位置,這種類型的顯示比較直觀,有利於技術人員的觀察和分析。C類顯示是通過反射的回波信號來調制顯示的內容,通過亮燈和暗燈來顯示接收的結果,檢測到缺陷時會出現亮燈,因此技術人員只需要觀察燈的變化,就可以判斷缺陷出現的情況。所以在實際檢測的過程中,技術人員一定要認真觀察缺陷出現的位置和內容,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改善方案,來降低缺陷出現的可能,提高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檢測的效果。
2.3 缺陷的定位
對於脈沖反射式超聲檢測技術來說,顯示器的水平數值變化就是缺陷出現的位置,這時技術人員要對缺陷出現的位置進行定位,從而可以分析在檢測過程中出現缺陷的環節。根據反映出的缺陷聲波,經過計算,得出准確的缺陷產生的位置。
3 結語
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帶動我國的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會促進技術的研發,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就是因為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才實現了檢測的目標,在檢測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現代化的技術來提高檢測的效率和結果的准確性。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實現了無損試件的檢測要求,提高了檢測的質量和水平,應該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擴大檢測的范圍。
參考文獻
[1] 耿榮生.新千年的無損檢測技術――從羅馬會議看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方向[J].無損檢測,2010,23(12):152-156.
[2] 中國機械工程委員會無損檢測分會編.超聲波檢測第二版(無損檢測Ⅱ級培訓教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3] 李洋,楊春梅,關雪晴.基於AD603的程式控制直流寬頻放大器設計[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9(16):202-203.
[4] 段燦,何娟,劉少英.多小波變換在信號去噪中的應用[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8(12):320-325
[5] 張梅軍,石文磊,趙亮.基於小波分析和Kohonen神經網路的滾動軸承故障分析[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2011,12(10):14-15.
作者簡介:李新明(1992―),男,湖北人,大連理工大學學生。
長輸管道超聲波內檢測技術現狀
【摘要】超聲波內檢測技術是長輸管道的主要檢測技術。本文介紹了長輸管道超聲波內檢測的技術優勢、國內外的發展現狀,以供參考。
【關鍵詞】長輸管道 超聲波 內檢測 優勢 現狀
一、前言
長輸管道是石油、天然氣重要的運輸手段,要保證管道的穩定運行,就要加強日常的檢測和維護,及時發現問題,防止重大事故發生。
二、管道內檢測主要技術及優勢
管道內檢測是涵蓋檢測方案決策、管道檢測、檢測數據解釋分析和管道安全評價等過程的系統工程。利用智能檢測器進行管線內檢測是目前較為普遍的方式,該方法是通過運行在管道內的智能檢測器收集、處理、存儲管道檢測數據,包括管道壁厚、管道腐蝕區域位置、管道腐蝕程度、管道裂紋和焊接缺陷,再將處理數據與顯示技術結合描繪管道真實狀況的三維圖像,為管道維護方案的制定提供決策依據。超聲波內檢測技術和漏磁檢測技術是現在最常用的海管內檢測技術。
超聲波內檢測技術是在檢測器中心安放一個水平放置的超聲波感測器,感測器沿著平行於管壁的方向發射聲波,聲波沿著平行於管壁的方向行進直至被一個旋轉鏡面反射後,垂直穿透管道壁,聲波觸碰管道外壁後按照原路徑反射回感測器,計算機計算聲波發射及反射回感測器的時間,該時間就被轉換為距離及管道壁厚的測量值。聲波反射鏡面每秒旋轉2周,檢測器每米可以採集3萬個左右的測量值。超聲波內檢測技術可以原理簡單,數據准確可靠,該方法可以精確測量管道的壁厚,不僅可以測量金屬管線,對於非金屬管線,如高密度聚乙烯管也能夠有效測量,並且可測管道管徑的尺寸范圍較大,甚至能夠測量壁厚等級80以上的大壁厚管道,對於變徑管道同樣適用。
管道漏磁檢測技術利用磁鐵在管壁上產生的縱向迴路磁場來探測管道內外壁的金屬損失以及裂紋等缺陷,確定上述缺陷的准確位置,檢測器所帶磁鐵將檢測器經過的管壁飽磁化,使管壁周圈形成磁迴路。若管道的內壁或外壁有缺陷,圍繞著管道缺陷,管道壁的磁力線將會重新進行分布,部分磁力線會在這個過程中泄露從而進入到周圍的介質中去,這就是所謂的漏磁場。磁極之間緊貼管壁的探頭檢測到泄漏的磁場,檢測到的信號經過濾波、放大、轉換等處理過程後會被記錄到存儲器中,通過數據分析系統的處理對信號進行判斷和識別。管道的漏磁檢測技術具有準確性高的優點,通過在氣管線中低阻力和低磨損的設計取得較高質量的數據,可以在沒有收球和發球裝置的情況下完成檢測,對於路徑超過200公里的長輸管道能夠以每分鍾200米左右的速度進行檢測。
三、長輸管道建設工藝技術發展現狀
1、管道焊接
管道焊接是管道建設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現場焊接的效率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每個管道的建設是重要的角色。從國內長途管道工程在1950年的第一條運輸管道建設以來,管道現場焊接施工在我國發展的半個世紀里主要經歷了有四個發展過程,分別是:手工電弧焊上向焊、手工電弧焊下向焊、半自動焊和自動焊。
(1)手工電弧焊上向焊和手工電弧焊下向焊。90年代初手工電弧焊下向焊和手工電弧焊下向焊作為當時國內傳輸管道的一種焊接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突出的優點是高電流、焊接速度高,根焊接速度可達20到50厘米/分鍾,焊接效率高。目前在進行焊接位置相對困難的位置和焊接設備難進入的位置時採用手工電弧焊焊接。
(2)半自動焊。電焊工通過半自動焊槍進行焊接,由連續送絲裝置送絲焊接的一種方式叫做半自動焊。半自動焊是長輸管道焊接的主要方式,因為在焊接送絲比較連續,就省了換焊條和其他輔助工作時間,同時熔敷率高、減少焊接接頭,減少焊接電弧,電弧焊接缺陷、焊接合格率提高,
(3)自動焊。自動焊方法使整個焊接過程自動化,人工主要從事監控操作。國內開始從西到東的天然氣管道項目,就是大面積的自動焊接的應用程序。自動焊接技術在新疆,戈壁等地區比較適合。
2、非開挖穿越施工技術
遇到埋管道的建設,跨越河流,道路,鐵路等障礙時,有許多問題如果使用傳統開挖方法則會比較難實施,而“非開挖”鋪設地下管道是當前國際管道項目進行了先進的施工方法,已廣泛應用於這個國家。我國近年來建設大量的長輸管道採用了盾穿越技術,有許多大河流使用了盾構穿越。頂管穿越通過短距離管道穿越技術在1970年代後期開始得到使用。傳統意義上的頂管施工是以人工開采為主。後來當使用螺旋鑽開采和輸送管頂土,後來又派生出了土壓力平衡方法,泥水平衡方法,通過頂管技術,可以達到超過1千米以上的距離。通過液壓以控制管切割前方的覆土,以保證頂管的方向正確,和頂採用繼電器,激光測距,頭部方位校正方法頂推的施工工作,長距離頂管的問題和方向問題得到了解決。
3、定向穿越技術
我國從美國引進的定向鑽是在1985年首次應用於黃河的長輸管道建設。在過去的20年裡,非開挖定向穿越管道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定向鑽井在非開挖管道穿越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管道業。定向鑽用於鋪設管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國在2002年2月以2308米和273米直徑的長度穿越了錢塘江,是世界上最長的穿越長度,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定向穿越管道施工技術是一個多學科,多技術,根據於一體的系統工程,任何部分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設備集成,並可能導致整個項目的失敗,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而被廣泛使用,由於定向鑽井,通過建設,使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的方向。硬石國際各種施工方法,如泥漿馬達,震盪的頂部,雙管鑽進的建設。廣泛採用PLC控制,電液比例控制技術,負荷感測系統,具有特殊的結構設計軟體的使用。
四、管道超聲內檢測技術現狀
1、相控陣超聲波檢測器
美國GE公司研製的超聲波相控陣管道內檢測器於2005年開始應用於油氣管道內檢測,目前已檢測管道長度4700km,該檢測器包括兩種不同的檢測模式:超聲波壁厚測量模式和超聲腐蝕檢測模式,適用於管徑610~660mm的成品油管道。該檢測器有別於傳統檢測器的單探頭入射管道表面檢測的方法,採用探頭組的形式來布置探頭環,幾個相鄰並非常靠近(間距0.4mm左右)的探頭組成一個探頭組,一個探頭組內的探頭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來激發並產生超聲波脈沖,而該激發順序決定了產生的超聲波脈沖的方向和角度,因此控制一個探頭組內不同探頭的激發順序就可以產生聚焦的超聲波脈沖。檢測器包括3個探頭環、44個探頭組,每個探頭環提供一種檢測模式,可根據不同的管道檢測需求來確定探頭環。
該檢測器與其他內檢測器相同,包括清管器、電源、相控陣感測器、數據處理和儲存模塊4部分。清管器位於整個檢測器的頭部並裝有聚氨酯皮碗,一方面負責清管以確保檢測精度,另一方面起密封作用,使得檢測器可以在前後壓力差的作用下驅動前進。探頭倉由3個獨立的探頭環組成,每個探頭環的探頭布置都能實現超聲波信號周向全覆蓋。檢測器能夠實現長25mm、深1mm的裂紋檢測,檢測准確率超過90%;最小檢測腐蝕面積10×10mm ,檢測精度大於90%。
2、彈性波管道檢測器
安橋管道公司管理著世界上最長和最復雜的石油管道網路。其研發的內檢測器已經在超過15000km的管道中開展檢測。其中基於聲波原理的檢測器主要有彈性波檢測器和超聲波管道腐蝕檢測器。彈性波檢測器的彈性波信號可以在氣體管道中傳播,主要用於檢測管道的焊縫特徵,尤其是對長焊縫和應力腐蝕裂紋有較好的檢測效果。最新的MKIII彈性波檢測器最多可以裝備96個超聲波感測器,用於在液體禍合條件下發射接收超聲波信號,進行管道檢測。MKIII彈性波檢測器的最大運行距離為150km,相對於二代產品的45km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和進步,超聲波內檢測技術也將更加完善,對於長輸管道的檢測也將更加准確,為管道的正常使用和安全運行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宋生奎,宮敬,才建,等.油氣管道內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石油工程建設,2013,31(2):10-14.
[2]石永春,劉劍鋒,王文軍.管道內檢測技術及發展趨勢[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2,32(8):46-48
[3]丁建林.我國油氣管道技術和發展趨勢.油氣儲運,2013,22(9):22-25.
[4]宋生奎,宮敬,才建等.油氣管道內檢測技術研究進展.石油工程建設,2014,31(2):11-13.
[5]高福慶.管道內檢測技術及發展.石油規劃設計,2010,11(1):78
⑵ 關於珠寶玉石檢驗中翡翠的鑒定
在翡翠商貿中,翡翠A、B、C貨的定義已取得共識;未經充填和加色處理的天然翡翠玉體稱為A貨。如經過充填(如充填高分子聚合物等)處理的稱為B貨;B貨的礦物成分是天然翡翠的成分,顏色是天然的,但充填的膠老化後會影響顏色的明亮鮮艷程度、影響透明度、光澤等。如經加色處理的稱為C貨,C貨的礦物成分是天然翡翠的成分。如同時存在充填和加色處理的稱為B+C貨。翡翠B貨的稱呼可能是由「Bleached&polymerimpregnatedjadeite」(漂白和注膠硬玉)的字頭而來。C貨的稱呼可能是由「Caleredjadeite」(染色硬玉)的字頭而來。A、B、C貨不是A級、B級、C級的「等級」之意,英文一般稱Ajadeite,Bjadeite,Cjadeite;由於jadeite(硬玉)或jadeitite(硬玉岩)不等於翡翠(Feicui),現建議稱Afeicui、Bfeicui、Cfeicui(A翡翠、B翡翠、C翡翠)。
1、翡翠組成礦物
翡翠的組成礦物主要是單斜輝石簇中的硬玉,或含硬玉分子(NaAlSi206)較高的其他輝石類礦物(如硬玉、綠輝石等);翡翠的礦物成分被認為是高壓低溫變質作用的產物,並為翡翠的合成實驗所證實。如硬玉中的NaAl被Ca、Mg、Fe、Cr等大量代替,則超出硬玉成分的范圍,而變成其他輝石(如硬玉、綠輝石、透輝石、霓石等)。透輝石、霓石等構成的玉石也可稱「輝石玉」,但不屬於翡翠玉。對於硬玉翡翠的鑒定,國家標准《GB/T16553—1966珠寶玉石鑒定》已作了較准確的規定。但是,商貿中的翡翠比硬玉翡翠的范圍要大。由於翡翠是多晶集合體,確定是否翡翠及翡翠類別的礦物成分,較准確的方法是電子探針圖像成分分析,但受儀器設備限制,且費用高;較快速方變的是微粉末油沁法測定,只要一台普通偏光顯微鏡及幾瓶折射率沁油,所取的測樣甚微,即便高檔戒面也不影響其美觀和價值。
2、翡翠的顏色
翠綠色翡翠被視為珍品,並有「色高一分價十倍」之說。故翠綠加色技術不斷創新。除了加紅色、紫色之外,僅加綠色的品種,市面上所見至少在四種以上。貌似天然翠綠色的加色翡翠的價值僅為A貨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甚至比B貨還低。將無色翡翠染成艷綠色翡翠冒充高檔翡翠銷售,使一些消費者蒙受較大損失和精神負擔。早期用絡鹽加色的翡翠,查氏濾色鏡觀察呈紅色(天然的綠色鈣鋁榴石玉也呈紅色),成批的絡鹽染色硬玉戒面,早在1956年為美國寶石研究所發現。現今許多染色翡翠已不用絡鹽,在查氏鏡下的特徵與天然翡翠相似,而且穩定性也較好,故查氏濾色鏡觀察只能作參考。過去的染色翡翠,可見色劑沉澱於網狀裂紋中,而現在的一些染綠色翡翠(包括部分B+C飾品或片料)已見不到這種現象,所以看不到裂紋中有色劑沉著不一定就是A貨。近幾年來,市場上常見一種染不均勻淺綠色的硬玉翡翠手鐲和掛件,冒充天然翡翠銷售。這類飾品,色彩柔和,有一定透明度(水),沒有注膠,分光鏡下437nm吸收線清楚,敲擊聲、紫外熒光特性、查爾斯濾色鏡觀察,都和天然翡翠基本一致。這種手鐲的零售價一般在500---1500元一支,較受一般工薪階層和旅遊者歡迎。據多次檢測的資料,是用一種染料(不是拋光的絡粉)充填在微孔隙中,由於光線的映照,使染色部分的翡翠整體帶淡綠色。染色有的整體染,有的只染一部分,有的還伴隨染紫色(又稱「春色」),使一隻手鐲呈現幾段淡綠色幾段淡紫色的特殊品種。用洗滌劑等溶劑浸泡(必要時加超聲波清洗),可以把大部分染色劑洗掉,但是一般清洗後仍會留下更淡的綠色。用10倍放大鏡(明顯的甚至用肉眼)可以看到微孔隙中浸染的深綠色絲。染色後又清洗過的,色較淺,但更像天然的,有較大的蒙騙性;不僅一般消費者難於識別,一些有一定商貿經驗的老闆也沒有看出疑點而成批的進了這類飾品;甚至搞珠寶檢測的專業人員稍有疏忽,也可能把這類染色翡翠當天然翡翠出具檢測報告。
3、翡翠的光學特徵天然
天然翠綠色翡翠是含少量絡所致,如鑒別翡翠顏色是天然或是加色的,較簡便可靠的方法是分光鏡,但有的玉件透光弱或顏色淺,吸收線不易觀察。對有熒光反映的,可用紫外熒光儀檢查。再者可用電子探針儀等檢測色體部分的呈色元素,但檢測費用高,色淺的呈色元素含量常低於檢測限。硬玉翡翠(jadeitefeicui)在分光鏡下一般都有較強的437nm吸收線。對洛硬玉翡翠(chrom—jadeitefeicui),較難看到437nm吸收線。有的文獻認為437nm吸收線是鐵引起的;但是,在完全無色的玻璃種硬玉翡翠中,這條線也很強;所以437nm線的形成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具有正綠色的翡翠,一般都有絡的690(強)、660(中)、630nm(弱)吸收線。常構成—690,690—660,660--630nm,依次強、中、弱的階梯狀吸收帶;綠色淡的,--630帶或線很弱到看不清。用洛鹽染綠色的,在660nm有寬吸收帶;有些有機染料染的綠色、紫色、紅色等,在680--630nm區沒有吸收。翡翠的紫外熒光效應是鑒定A、B、C貨的重要參考依據;
(1)天然翡翠一般無熒光,其中的「白綿」有的有淺黃色熒光。
(2)翡翠B貨,多半是充填有機膠,一般有藍白色熒光(充填蠟也有藍白色熒光);當前市場上許多「八三玉」手鐲、掛件(B貨)具均勻中強的藍白熒光。有的B貨無熒光,可能是充填硅膠等物質。
(3)當前市場上大多數染色翡翠都沒有熒光(與天然翡翠相同);但有的有明顯的熒光。某些熒光特徵對鑒定很有意義,如一種染綠色翡翠發強的黃綠色熒光(染這種綠色的,保存時間較短,綠色褪後呈黃色),一種染紅色的具強的桔黃色熒光。
4、關於「翠性」
一些行家的專著中認為天然翡翠有別於其他玉石(包括翡翠貨)的重要特徵是天然翡翠具有「翠性」(俗稱「蒼蠅翅」),這是硬玉礦物(011)晶面的閃光。顯晶質透輝石(如青海翠玉中的透輝石),角閃石(如緬甸某些「黑烏沙」中的角閃玉石)等同樣有發育的(011)解理,也可以有「翠性」;顯微晶質的翡翠一般看不到「翠性」,故「翠性」不能作為天然翡翠的特徵標志。
5、敲擊聲
敲擊聲不能作為判定翡翠A、B貨的依據。有些翡翠銷售者常以兩支手鐲輕輕撞擊發出清脆的「鋼」音示其為天然翡翠,充填明顯的翡翠B貨的撞擊聲稍為沉悶。但發出「鋼」音的不一定就是天然翡翠,如透輝石(如青海翠玉)、閃石鈉長於玉(如緬甸「水沫子」玉)等也具「鋼音」。當前市場上出現的某些B貨也可發出清脆的鋼音」聲。
6、網紋
經強酸漂洗的翡翠一般都有明顯的孔隙、網紋結構。天然翡翠中受應力作用和風化作用可以產生明顯的孔隙和網紋結構,與酸腐蝕產生的網裂常難於區分。「觀察到有網裂、麻點和凹坑者肯定是B貨」的意見可能不妥。翡翠的天然孔隙中可以充填後期的沸石、粘土礦物等;在切、磨、拋光的加工過程中,也可充填礦物粉末或拋光粉。有這些充填物不算B貨,且易識別。
7、密度
天然翡翠的密度一般在3.25—3.45g/cm3。翡翠B貨的密度一般低於3.25g/cm3。孔隙明顯的天然翡翠,其密度可低至3.15g/cm3,當前市場上大量出現的注膠「八三玉」飾品,是用翡翠原生礦製作,因有天然的裂紋孔隙及雜質,在加工過程中作了酸清洗和注膠,有一定原生孔隙,但一般無明顯的網狀結構。與翡翠B貨差不多。有一翡翠雞心(點測折射率1.66,密度3.313g/cm3),經香港歐陽秋眉及筆者分別測定的紅外吸收光譜圖,均得到相同的具有典型樹脂充填的B貨吸收峰,但在顯微鏡下及電鏡放大500—2000倍的照片上只顯示有少量孔隙,且孔隙中未見明顯的充填物。這種類型被稱為「隱形充填」(這是由於使用注膠片料加工的飾品新形成的表面裂紋沒有充填)。所以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未見明顯樹脂充填的不一定就是A貨。
8、翡翠品級的劃分
對所鑒定的翡翠玉件在肯定是天然翡翠的前提
下,按照5C2T標准成分(Composition)、顏色(Color)、凈度(Clarity)、切丁(Cut)、重量(Carat)、透明度(Transparency)、結構(Texture)劃分品級及價格檔次(B、C貨一般不需作品級劃分)。 在翡翠界,人們認為翡翠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由綠色決定的,因為翡翠C貨多為綠色,而最近幾年因為紫色翡翠越來越受人們歡迎,目前市場上不僅僅有染成綠色的翡翠,還有染成紫色的C貨!
有幾點可以鑒別!
(1)肉眼觀察
顏色誇張,反差大,不正,不自然--人工緻色.
(2)肉眼或鏡下觀察
顏色是否在間隙或晶粒組織間堆積?是否外深內淺?是否有色根?是否很均勻?
顏色不誇張的C貨有兩種典型情況,一類是色不太均勻,但在裂隙等組織疏鬆處有堆積,有外弄內淡的特徵:第二類是色很均勻,其色無色絲、色根,與真品的本質差別是無色頭色尾之分,更無弄淡之分,這樣的現象為注入有色膠所致。
色根是一種顏色生成現象,條狀、片狀、團塊狀的顏色,其深淺具漸變特徵,由內向外擴散或漸漸深入到翡翠組織內部。色根是判斷玉件是否為翡翠,或翡翠是否人工緻色的鑒定依據之一。但老坑種一類高檔翡翠,因組織結構細膩,顏色均勻,所以看不到或難見色根。
(3)放大檢查
對於顏色不勻,酷似真貨的情況,要注意色上加色,即真假混色的現象,此種情況關鍵是在顏色重疊之處的邊緣上,發現真色、假色在色調等方面的差別
(4)查氏濾色鏡觀察
在白熾燈下觀察,顏色顯示紅色,說明是人工緻色;若顏色不變紅,則同時有兩種可能:天然色或染色,需要藉助其他方法進一步鑒定。
(5)鑒別輻照改色
翡翠綠色僅在表面,呈環帶狀或斑塊狀分布,這樣的C貨翡翠在查氏鏡下呈紫紅色。用輻照改色的翡翠,初看翡翠動人,透明度好,但翠里透藍,玉件表面有被轟擊的痕跡,受轟擊處與未受轟擊處相比,前者表面色深。
(6)區別天然色與鋦色
鋦色是用熱處理的方法,使翡翠出現出現。天然紅色翡翠透明度較好,紅色部位光澤強,有靈氣。鋦色所致的紅色呆板、厚重而均勻。過去鋦色翡翠屬於C貨,新的國標將其歸為優化處理之列。
(7)開水浸泡
竟用無機原料致色、綠色拋光粉致色的翡翠投入80-100度水中浸泡樹小時,水會變綠。但高科技染色的翡翠不會在熱水中褪色。
(8)化學試劑褪色
在有的染色翡翠表面滴稀鹽酸,或用棉球蘸「去字靈」擦洗C貨翡翠,其綠色或者紫色有褪除淡化現象。
(9)紫色翡翠的顏色鑒別
對紫色的鑒別,主要用放大鏡檢查,觀察顏色與硬玉晶粒間的關系,並根據色根、色形等特徵作出判斷。
鑒定紫色翡翠應該注意的是:白色包圍紫色還是紫色包圍白色?白色包圍紫色--天然紫色;紫色包圍白色--染色。
另外,還可以藉助紫外線熒光燈進行觀察,天然紫色翡翠在紫外燈光下一般無熒光反應,而染紫的翡翠在紫外燈光下,常有較明顯的熒光。
翡翠的常見優化處理方法有:加熱處理、漂白、漂白加充填處理、浸蠟浸油、染色(熗色)處理。
一、加熱處理
加熱處理的目的是使含鐵礦物的黃色、棕色、褐色翡翠變成鮮艷的紅色。基本原理是:選用經次生氧化作用的黃、黃褐或棕色的賭石皮殼部分材料,經加熱使其中所含的褐鐵礦(Fe2O3?nH2O)脫水轉變成赤鐵礦而呈現紅色,俗稱「烤紅」。在空氣中加熱即可,溫度不需太高。此法製作工序簡單,設備要求不高。
經加熱處理所得的紅色與天然翡翠的紅色的形成基本相同,一般不必區別,也不易區別。在鑒定特徵方面,天然紅色翡翠稍微透明一些,而加熱所得的紅色翡翠則有「干」的感覺。
二、漂白
目的是去除雜質所產生的「臟色」和「黑」而提高透明度,使其更漂亮。一般「臟色」的主要成分是鐵、錳的氧化物;「黑」的主要成分是角閃石和鉻鐵礦、黃鐵礦、磁鐵礦等。在傳統玉器加工中,漂白處理最古老的方法是浸酸梅湯,這在我國甚至有百年的歷史,僅用於去除玉石表面雜色的鐵、錳等氧化物。現代的漂白處理,在方法上有很大的進展,而且效果十分明顯。其體方法是將翡翠浸在漂白溶液中,以去除存在於裂隙或硬玉礦物顆粒間的黑、褐、黃等雜色物質。最常用漂白劑是鹽酸,其次還有氫氟酸或其它酸液,甚至王水。根據翡翠中所含的「臟色」和「黑」特徵及所使用的漂白液的不同,有的只要浸泡幾小時,有的卻要浸泡幾周的時間。
輕度漂白處理沒有使翡翠的內部結構發生改變,只是將樣品表面的雜色去掉,但也會稍微破壞翡翠表面的結構,一般不影響翡翠的耐久性,而嚴重的漂白處理對翡翠的結構破壞比較明顯。鑒定特徵方面,輕度漂白不易發現,只在拋光樣品的表面留下極細的裂紋。深度的漂白處理則在翡翠表面留下明顯的裂紋,縱橫交錯,因為沒有浸蠟和注膠,所以看上去發白,較干。假如翡翠的結構破壞程度很大,則需要進行充填處理。
三、漂白加充填處理
經漂白加充填處理的翡翠就是翡翠行內俗稱的「B」貨,這種處理方法已相當盛行。漂白處理,是為了去黃、去黑等雜色,結構一般破壞不嚴重。後來人們發現去黃、去黑的時間加長,可以提高翡翠的透明度。但從結構破壞程度上看,在溶解掉翡翠中的雜色和臟色的同時,也溶解掉了部分硬玉顆粒,將翡翠特有的較為緻密的結構也破壞了,出現較大、較多縫隙,有的甚至呈疏鬆的麵包渣狀,這種經嚴重漂白的翡翠必須進行充填固結處理才能使用。用於固結充填的膠結物種類很多,現在常用的有機聚合物(環氧樹脂、加拿大樹膠、塑料和有機玻璃等),或聚合物與硬玉粉的混合物。近期,有可能採用折光率和翡翠相近的無機物(玻璃質)充填固結。據報道,某些「B」貨採用氫氟酸或王水浸蝕,但沒有完全去除掉黃和黑等臟色,這樣具有欺騙性,連黃、黑等雜色都沒有去除,給人一種不應是「B」貨的假象。
市場上還有一種被稱為「B C」貨的翡翠,它的處理方法與「B」貨翡翠基本相同,根本區別在於「B C」貨翡翠所用的充填物為有色物質,即將染料或顏料均勻地混合到無色的充填物中後,再進行固結充填。而「B」貨翡翠則為無色充填。
經此類方法改善的翡翠的鑒定特徵:不見「翠性」或「翠性」不明顯;折光率減小,光澤變暗;比重大多數變小;表面結構特徵出現「網格狀」和「溝渠狀」綹裂和「桔皮效應」;「B C」貨的顏色不自然,發白,發呆,浮於表層;早期製做的此類產品絕大多數有熒光,但近期的均無熒光現象;紅外光譜儀用於檢測用有機物充填的產品是一種有效的方法(羥基的吸收峰)。由於此類改善方法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對於近期經漂白加充填處理翡翠的鑒定,研究得還比較淺。
四、浸蠟浸油
浸蠟浸油的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俗稱「藏破」。此法常應用於裂紋較多、質地較差的翡翠原石或成品。具體做法是,把待處理的翡翠原石或成品,放入油或蠟的液體中,稍稍加溫,浸泡,使油或蠟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並填補於裂隙內,使裂紋顯得不明顯。經這種方法處理的翡翠不可能耐久,只是暫時掩蓋了裂隙,增加了光的折射和反射能力而使透明度有所提高。當這種樣品碰到酸性溶液就會發生變化,假如碰到高溫也會使油或蠟溢出。浸蠟(或過蠟)的做法歷史悠久,為一般人所接受,在玉器行內稱為「A」貨,但在寶石學的觀點里,因為在天然寶石上添加了其他物質,因些亦視之為人工美化品,而非完全天然品。
五、染色(熗色)處理
經染色(熗色)處理的翡翠俗稱「C」貨,處理的目的是,使顏色淺或無色的翡翠變成所希望得到的顏色,如綠色、紅色或紫色,甚至多種顏色同時出現。現在還常出現,分段染色和多次染色現象,多次染色也就是行內稱的「色上加色」。早期用鉻鹽染色的翡翠,查爾西濾色鏡下呈紅色,成批的鉻鹽染色硬玉戒面,早在50年代就有發現。現今許多染色翡翠,在查氏鏡下的特徵與天然翡翠相似,而且穩定性也較好。過去的染色翡翠,可見染色劑沉澱於網狀裂紋中,而現在的一些染不均勻淺綠色的硬玉翡翠手鐲和掛件,色彩柔和,有一定的透明度,沒有注膠,分光鏡下吸收線清楚、敲擊聲、紫外熒光反應、查爾西濾色鏡觀察,都和天然翡翠基本一致。這類產品是用有機染料充填在微小孔隙中,染色部分整體帶淡綠色,酷似天然顏色。
耐久性及鑒定:染色(熗色)翡翠的耐久性較差,長期受光照或接觸酸性、鹼性液體時,顏色會發生變化。染色做工粗糙的翡翠很輕易鑒別,但近期做工精細的染色品則很難辨別,必須依靠經驗和儀器進行專業的鑒定才行。染色翡翠的特徵有,顏色浮於表面,沒有色根,呈絲網狀分布,較大綹裂內顏色富集;利用吸收光譜特徵及紅外光譜特徵;但高明的染色方法不斷出現,使其鑒定特徵也不斷變化,在鑒定過程中經驗和方法的綜合應用顯得很重要。另外,非凡值得注重的是,「色上加色」的翡翠酷似有「色根」,極難鑒別。
六、其它應用於翡翠的處理方法
翡翠的鍍膜或稱被覆處理,俗稱「穿衣(Coating)」,使用粘結劑和綠色染料混合後,塗敷於翡翠表面而使翡翠呈現「綠」和「水」。這種處理品也不輕易鑒別,但對於經驗豐富的業內人士僅憑手感就能鑒別出來。據報道,輻照處理技術也應用於翡翠的致色,需要的輻照源強度大,時間長,總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故較少應用。拼合的方法也適用,如把水好、色淺的硬玉用綠色粘合劑粘合在綠色低檔硬玉或綠玻璃上,並進行鑲嵌。另外,常見的方法還有在裂隙處「包金」和「鑲金絲」的處理法。 這是從博客里搜來的。你也可以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