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法

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04 18:55:19

① 大學生心理出現的幾種問題和解決方法

大學生心理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情感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學業問題、職業發展和擇業問題。

1、(情感問題)總感到自己缺乏被愛的吸引力常有一些認為自己還沒有戀人而自卑,認為自己對異性沒有吸引力,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不敢坦然與異性交往,更怕在異性面前失誤,只好用迴避與異性接觸的辦法保護自尊心,並極力掩蓋內心深處的痛苦與失落。

解決方法:對於有這種心理困境的大學生輔導員應鼓勵其從各方面多尋找自己的長處,挖掘和排列一下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閃光點及特徵,並學著變換一下思維方式,用自己的優點與別人的缺點去比較,以增強自己、悅納自己。

一些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除了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由老師或家長強行代辦之外,大學錄取時進行專業調劑也讓他們無法就讀自己所喜歡的專業。

一些學生們在原先所讀中學都非常優秀,但是一進大學就發現自己原來只是一個「普通人」,彼此實力相當,甚至發現自己的英語和計算機都不如其他同學,一貫優越感的喪失也使得一部分學生無法適應。

而與此同時,又有部分學生則感到考入大學如釋重負,因而即使感到競爭的危機、就業的壓力,也提不起努力學習的勁頭。學業受挫會使學生產生自卑、焦慮、沮喪等情緒,若不能適時解決甚至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解決辦法:班級可開展一些學習經驗交流會的活動,也可推薦同學尋求心理老師的建議。

5、(職業發展和擇業問題)隨著高等教育分配製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一方面市場帶給大學生更多的擇業機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擇業難度,加重了大學生的行為責任和心理壓力,而畢業生自身的素質,性別、專業以及社會關系等又制約著擇業的自主權。

對於少數大學生來說,甚至畢業就意味著失業。這一變化對受「進入大學門,就是國家人,就可以端鐵飯碗吃皇糧」的傳統觀念影響,性格內向,心理承受力較差,心理適應力弱的大學畢業生來說,是難以解決的現實矛盾。

一些學生的專業、興趣、就業目的、性格特點間的沖突,讓他們產生矛盾的心理。恐懼、焦慮、煩躁打破了他們的心理平衡,心緒抑鬱,使他們對生活缺乏信心,對前途失去希望,對處境無能為力。

解決辦法:了解自我、做好職業發展規劃,提高職業技能、掌握就業信息,尋求心理老師幫助,能緩解職業發展和擇業帶來的心理困擾。

總結: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心若向陽,美心美行!站在青春里,遍地美好。就算那裡的煩惱特別多,那裡的遺憾忘不掉,可是留白的青春,一樣重要,一樣美好。

② 大學生常見心理困惑及調節方法有哪些

1、學習動機不當。進入大學後,有人厭倦學習、逃避學習,開始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對學業期望不足;還有人學習動機過強,總是渴望外在的獎勵和肯定。這兩種觀念都是錯誤的。調整方法:正確認識自己,制定恰當的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2、身體出現不良症狀。有的同學感覺自己的身體不如以前,注意力不集中,心悸失眠,飲食有時也不規律,還常常處在憂慮的心情當中。這說明最近你的壓力比較大,心理出現了一些問題。調整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節奏,積極參加課外活動,盡量保持健康的情緒,別讓自己的情緒波動不穩,喜怒無常,否則會導致心理失衡和心理危機。3、抑鬱。抑鬱主要表現在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興趣喪失、體驗不到快樂等。抑鬱症常會發生在性格內向,不愛交際,生活中遭遇意外挫折的人當中。解決方法:自尊自信強,擴大人際交往,多交朋友,或尋求心理詢問幫助。

③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如何應對

新生不適應
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競爭中取勝,幾乎全身心投入學習,一旦從中學到大學的環境發生了改變,離開了長期依賴的家長和老師,面對新的集體,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學習特點,一些學生出現了獨立與依賴的矛盾。有的學生來到這個新的環境後,會發現原先的預期與現實的大學生活存在較大的差距:他們有的在學習上存在困難,有的對專業的滿意度不高,有的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有的因地域差異而覺得與現實環境格格不入,有的面對內容豐富的大學社團活動不知如何選擇,有的在完成進大學的目標後暫時喪失了新的學習和生活目標……總之,由於個體適應能力的差異,其中一些大學新生會出現因環境變化而造成的適應困難,進而情緒低落,出現心理問題。
新生的適應問題若未得到及時處理,有可能發展成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如神經衰弱、焦慮症、抑鬱症、網路成癮等等。
班級可組織新生適應方面的心理講座,並多組織集體活動,給同學創造表達內在情緒的機會,同時建議同學尋求心理老師的幫助。
情感問題
愛情是最嬌艷也是最刺手的玫瑰花。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愛情價值觀還不成熟,他們往往憑著自己青春期的沖動,把任何事物都看得很美好,一旦遇到問題,往往沒有準備,難以承受。另外,在大學里,常常有這樣的現象,同學之間相互影響,比如同宿舍的人都有了男(女)朋友了,但是自己沒有,於是形成心理落差,情緒不穩定。有的失戀後長時間沉浸在痛苦的情緒中,無法自拔,荒廢了學業,整個人萎靡不振,甚至引發抑鬱症等嚴重的心理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嚴重的情感失落是大學生自殺的重要誘因之一,必須加以重視。
班級可以組織一些愛情心理學方面的講座或活動,鼓勵同學多參加社團活動或班級工作,避免陷入單向的兩人世界。若同學遇到情感困擾,建議其不妨與輔導員或心理老師談談,幫助同學從戀愛中成長。
人際交往問題
人際關系問題是高校心理咨詢中的三大主要問題之一(其它兩項是情感困惑和學業問題)。大學生有強烈的交往需要,渴望更多的人能理解自己,接近自己,成為自己的好朋友。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如害羞、恐懼、自卑,交際能力不夠,言辭表達較差,導致不知道該如何與人交往,甚至害怕交際,不願與人溝通。外地生源的學生由於不懂上海話,加上有些學生會持有「上海人排外」的想法,造成他們與上海生源的學生無法很好相處,導致人際關系緊張,陷入孤獨境地。
班級可組織一些以如何提高人際交往技巧和能力的活動。對於因人際交往問題產生較嚴重情緒困擾的學生,應建議其找心理輔導老師談談。
學業問題
大學是高中生嚮往、追求的目標,也是他們放棄許多興趣愛好甘於在題海中跋涉的精神支柱。進大學後部分學生為了保持自己在中學的優勢,廢寢忘食,除了學習自己的專業課,還自己學一些社會急需課程,再加上英語、計算機等各種證書的考試使他們處於緊張的學習狀態中。一些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除了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由老師或家長強行代辦之外,大學錄取時進行專業調劑也讓他們無法就讀自己所喜歡的專業。一些學生們在原先所讀中學都非常優秀,但是一進大學就發現自己原來只是一個「普通人」,彼此實力相當,甚至發現自己的英語和計算機都不如其他同學,一貫優越感的喪失也使得一部分學生無法適應。而與此同時,又有部分學生則感到考入大學如釋重負,因而即使感到競爭的危機、就業的壓力,也提不起努力學習的勁頭。學業受挫會使學生產生自卑、焦慮、沮喪等各種不能適時解決甚至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班級可開展一些學習經驗交流會的活動,也可推薦同學尋求心理老師的建議。
職業發展和擇業問題
隨著高等教育分配製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一方面市場帶給大學生更多的擇業機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擇業難度,加重了大學生的行為責任和心理壓力,而畢業生自身的素質,性別、專業以及社會關系等又制約著擇業的自主權。對於少數大學生來說,甚至畢業就意味著失業。這一變化對受「進入大學門,就是國家人,就可以端鐵飯碗吃皇糧」的傳統觀念影響,性格內向,心理承受力較差,心理適應力弱的大學畢業生來說,是難以解決的現實矛盾。一些學生的專業、興趣、就業目的、性格特點間的沖突,讓他們產生矛盾的心理。恐懼、焦慮、煩躁打破了他們的心理平衡,心緒抑鬱,使他們對生活缺乏信心,對前途失去希望,對處境無能為力。
了解自我、做好職業發展規劃,提高職業技能、掌握就業信息,尋求心理老師幫助,能緩解職業發展和擇業帶來的心理困擾。

④ 列舉當代大學生中常見的心理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當代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很多,也會有很多方面所引起來的,比如說因為感情的問題所導致的一些心理方面的情緒壓抑,第二可能是由於一些來自於課業或者說是就業壓力方面上導致的情緒失控。

⑤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環境變化引起的適應不良問題、異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礙問題、人際關系的困擾、學習負擔引起的緊張焦慮問題、求職擇業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礙問題、經濟的負擔。

1、環境變化引起的適應不良問題

大學生由於學習、生活環境的改變,往往容易出現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學生表現出對現實的失落感。由於中學時學生對大學充滿了憧憬,學生也將考大學作為唯一的和最終的目標來激勵自己。但當跨入大學校園後,突然發現事實並非原來所想像,進而懷念起過去的中學生活。而且一部分學生發覺自己在高手如雲的新集體里不適應。進入大學後,由原來依賴父母到相對自立的生活,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孤獨感。

5、求職擇業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礙問題

高校擴大招生圓了很多青年學子的大學夢,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就業的困難。就業的壓力使很多大學生看不到現實的出路, 找不到理想的方向, 對前途深感迷茫。而如今社會競爭激烈,用人單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之很多大學生在校時一心只讀書,與社會接觸少,對社會缺乏真正的了解,這些情況導致大學生擇業時出現一些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自卑、恐懼、自傲、懷疑等。

6、經濟的負擔

對於一些從偏遠農村考人城市的大學生們來說,經濟上的負擔遠比其他負擔更為沉重。一些大學生在學期間為了緩解生活壓力,找家教、打短工、做生意維持學業。沉重的經濟負擔使很多學生心理壓力大,產生自卑心理、焦慮心理、狹隘心理、文飾心理等。


⑥ 大學生最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及解決辦法

我在大學時遇到的心理問題是惶恐很迷茫,雖然大學呆了四年,畢業那天,還是滿眼充斥著無助。那個彷徨,那個渺茫,那個糾結……,解決這一切的辦法就是趕快找到一份工作,投入到社會中。

⑦ 大學生常見的心裡問題如何解決1000字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法
當今,在大學校園里,休學、退學、自殺、犯罪等現象屢見不鮮,有心理障礙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多。前不久,在南京召開的大陸、香港、台灣三地21世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學術研討會上,有報告說:在我國,80年代中期,23.5%的大學生有心理障礙,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來已達到30%。如何防治心理疾病,克服心理障礙,已成為高校學生管理的重點工作。
大學生的心理障礙,有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有很多是在剛進入大學時,由於高中與大學各方面的不同,伴隨著進入大學的喜悅,種種心態,給一些同學帶來不適應,造成心理問題。為防微杜漸,及時解決大學新生的心理問題,使他們擺脫心理困境,恢復心理平衡,增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挫折的承受力,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對新入學的大學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學新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大學與中學的不同,是造成大學新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1.學習方面的不同
中學和大學都要學習,但學習目的和方法等都不同。中學時,教師不厭其煩地「傳道、授業、解惑」,負責的態度一點也不亞於父母對你的關心。大學則實行學分制,學習完全靠個人,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自學能力強的學生脫穎而出,而有些中學時的姣姣者,由於對大學的學習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強手如林,昔日的優勢風采不復存在,自尊心和好勝心得不到充分滿足,家長和個人的期望值過高,容易產生失落感。
2.環境的不同
大學校園比中學校園面積大,樓群林立,是個小社會。我國高校採取的是住宿制,步入大學即意味著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過集體生活。在中學,為迎高考,除了學習,一切事情家長代勞,加上獨生子女驕生貫養,上大學後,一切親力親為,適應能力不強的就會經常被孤獨不安、焦慮所困擾,尤其是習慣了農村生活環境的大學生到喧鬧的城市後,易產生壓抑和自卑感。
3.人際交往的不同
中學里的人際關系要簡單些,一心只讀「聖賢書」,而大學的交往是廣泛的,有同學、同鄉、師生、異性、社會活動團體等。同居一室的有來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鄉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他們之間的磨合是個新問題。一些學生個性強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性格內向的學生不合群,孤獨寂寞,經常埋怨自己沒有,甚至想逃避。
4.戀愛方面的不同
中學時,家長、老師不止一次告誡大家絕不許戀愛。大學里卻聽不到告誡的話,也找不到學校關於戀愛問題的明文規定。當看到高年級一對對、情意纏綿地走在一起,有些剛入學的大學生為尋求安慰、擺脫空虛和寂默,也有的為滿足一種虛榮心,開始尋找異性。他們不知道接觸到什麼程度合適,有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傷害了對方,反過來也傷害了自己。
(二)人格缺陷易產生心理問題
人格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總和,培養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偏執、強迫、自負、多疑等不良人格,都會產生些心理問題。
(三)家長意志引發的心理問題
家長望子成龍心切,認為學習是主要的也是唯一的目的,所以想方設法阻止學生的一切業余愛好。上大學後,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多才多藝的同學,在活動中脫穎而出,而受家長壓制的學生,除學習外,沒有一技之長,很自卑。有的家長強迫學生念自己不喜歡的學校或專業,以至於上學後,對大學沒感情,對學習沒興趣,甚至有的想退學。
(四)大學生就業,引發的心理問題
近年來,由於不斷擴招,大學生人數增多,給大學生就業帶來困難,從學歷上講,本科就業難,專科更難。加之大多數企事業單位結構調整,本身就有一些下崗職工等安排,這無疑給大學生就業增加了新的困難。加之,在我們的就業過程中,由於制度不完善,人為因素干擾太多,一個公章不如一個老鄉現象的存在,當學習努力、分數高的普通家庭學生,看到父母有錢有勢的自費生,成天逃課、上網、睡覺等無所事事的樣子,深感社會的不公,覺得前途渺茫,以至於沒有了學習的熱情,有的甚至想逃避。
二、大學生容易產生的幾種心理問題
1.焦慮
焦慮是一種情緒反應,是個體對當前或預感到的挫折產生的一種緊張、憂慮、不安而兼有恐怕的消極的情緒狀態。它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喪失,失敗感與罪疚感的增加等。而過度的或過於持久的焦慮會損傷他們正常的心理活動,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如憂慮症、神經衰弱等,從而嚴重地影響大學新生的正常生活和學習。
2.冷漠
冷漠是個體遇到挫折後的一種防禦手段。它包括缺乏積極的認識動機、活動意向減退、情感淡漠、情緒低落、意志衰退、思維停滯。在生活中,當一個人面臨困難和挫折時,表現出漠不關心的心態,以來保護自己。具有這種性格的人,缺乏進取精神,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終日隨波逐流,無所事事。
3.狹隘
狹隘表現為受到委屈或遭到貶抑後,思想上產生「意結」,常常為一些小的意見和得失而煩惱,耿耿於懷,不能自拔,遇事好猜疑,萬事計較,一天到晚疑神疑鬼,悶悶不樂,苦惱不滿。如學習和生活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傷害了自尊心,生活上單調乏味,缺乏必要的人際關系,易產生狹隘心理。
4.狂妄自大
狂妄自大是對自己的品質和才能給予過高的估價而產生的一種虛狂的心理狀態。具體表現為:自以為是、任性逞能、目中無人、事事以我為中心,好發表自己的見解,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等。
自卑表現為完全喪失信心、膽子小、信心不足。病態的表現為:怕見生人,一見生人就會全身緊張,手足無措,惟恐別人笑話自己,自我感覺一切不如人,對前途完全失去信心,人際關系冷漠。
三、大學新生心理問題的調適
人的心理狀態雖然受社會學習、生活、環境的制約,但是,人們仍可以通過各種努力來進行調節,以維護心理平衡,達到心理健康的目的。調節大學新生的心理問題,使其健康發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做好新生入學教育
大學生入學後,做好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過報告、座談等活動,對大學生講大學與中學的不同,可能遇到的困難、出現問題,讓學生有個思想准備。帶學生熟悉校園環境,多組織有益、健康的集體活動,讓同學在活動中增加了解、增進友誼,盡快適應新環境。同時,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了解並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2.努力營造一種溫馨的氛圍
創造一種和諧學習生活環境,師生之間團結友愛,教師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做同學的良師益友,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彼此敞開心扉,傾吐心聲,讓新生消除陌生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3.健全、豐富、優化黨團組織
通過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如: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先進人物報告會、優秀團活、黨課等多種途徑來陶冶自己的情操,並在情感的升華中構建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框架。
4.確立符合自己實際的目標
心理障礙往往源於挫折,而一個人心理上能否體驗到挫折感,與他的抱負水平密切相關。如果自我抱負水平過高,失敗的機會就愈多,則更容易體驗到挫折感。
5.建立心理檔案,開展經常性的定期心理檢查
新生入學後,找學生談話,做心理檔案,進行跟蹤了解,開辦心理選修課、舉辦心理講座等,學校應成立心理咨詢機構,撥專項經費、有專人負責。心理咨詢的形式很多,一般有面談、集體咨詢、電話咨詢、通信咨詢等多種形式。對已發現有心理危機或有家庭病史的同學,要注意跟蹤了解、交談,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特點是要與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工作。
通過了解大學新生入學後,容易產生的心理問題及原因,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發展,為大學生認識自我、完善個性、開發潛能提供最大的幫助,使每個莘莘學子都成為21世紀的棟梁之才。

⑧ 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解答

一、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環境變化引起的適應不良問題、異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礙問題、人際關系的困擾、學習負擔引起的緊張焦慮問題、求職擇業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礙問題、經濟的負擔。

1、環境變化引起的適應不良問題

大學生由於學習、生活環境的改變,往往容易出現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學生表現出對現實的失落感。由於中學時學生對大學充滿了憧憬,學生也將考大學作為唯一的和最終的目標來激勵自己。但當跨入大學校園後,突然發現事實並非原來所想像,進而懷念起過去的中學生活。而且一部分學生發覺自己在高手如雲的新集體里不適應。進入大學後,由原來依賴父母到相對自立的生活,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孤獨感。

2、異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礙問題

大學生性發育已經成熟,戀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由於大學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夠且缺乏正確的引導,很多學生根本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愛情,還有些學生不能正確地處理好異性之間的交往和雙方的感情問題,出現愛困惑、性困惑,少數學生還出現異常行為,有的因理解的戀愛觀與現實的具體問題發生矛盾和沖突, 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 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5、開展心理咨詢與行為指導

高校開展心理咨詢工作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疏導心理障礙,防治心理疾病,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心理咨詢人員通過個體心理治理、集體心理治療及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訓練,可以給來訪者提供心理保健知識,幫助他們克服不合理信念,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正確評價自己,建立自信心,指導學生學會積極的應對方式,找到可行的排憂解難方法,看到自己發展的方向。

6、優化大學生成長的心理氛圍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有多種因素引發的,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預防、消除或減輕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及學生本人的共同努力。良好的社會風氣、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大大減少大學生的應激源,有利於大學生強大社會支持系統的構建。

7、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人際關系教育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消除抑鬱、焦慮、孤獨等消極情緒的重要手段。大學生要改變社交觀念,要擴大社交范圍,形成立體的良好的人際關系;要多渠道交往,加強交往實踐;要注意交往對象的篩選,注意與良師、益友、等人交往。在人際交往中學會換位思考,剋制忍讓,寬容待人。

8、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對大學生進行適應性教育

大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是在社會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創造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增長見識,調適心理,把自己融入到社會中,培養協作意識,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心態。

閱讀全文

與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陽光減肥法的正確方法 瀏覽:314
肩頸疼痛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962
石榴種植不甜的方法 瀏覽:319
治療腺肌症的土方法 瀏覽:58
三節電池並聯電阻計算方法 瀏覽:974
七星追日的正確方法 瀏覽:159
玫瑰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664
老洋蔥的鑒別方法 瀏覽:112
220u電機好壞的測量方法 瀏覽:894
豆豉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867
如何判斷母親的哺乳方法是否正確 瀏覽:392
隱藏皮膚的訓練方法 瀏覽:745
申通快遞核心競爭力分析的方法 瀏覽:441
頭發油快速解決方法 瀏覽:858
佩蘭的食用方法 瀏覽:361
積碳怎麼消除最簡單方法 瀏覽:233
院感內鏡采樣檢測方法 瀏覽:175
空腔臟器與實質臟器的鑒別方法 瀏覽:711
小學基礎體能用到哪些方法 瀏覽:869
96乘25的簡便方法怎麼寫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