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及理化鑒定等方法。
(一)來源鑒定法
又稱基原鑒定法,是應用植(動、礦)物分類學的知識,對中葯的來源進行鑒定,確定其正確的學名,以保證應用品種准確無誤。
1.來源鑒定的內容:包括原植(動)物的科名、植(動)物名、拉丁學名、葯用部位,礦物葯的類、族、礦石名或岩石名。
2.原植物鑒定的步驟:①觀察植物形態;②核對文獻;③核對標本。
中葯的原植物鑒定,除經典分類學方法外,還可使用化學分類學、細胞分類學、數值分類學、DNA分類學方法和技術。
(二)性狀鑒定法
就是用眼看、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試等十分簡便的方法來鑒別葯材的外觀性狀,這些方法積累了豐富的傳統鑒別經驗,具有簡單、易行、迅速的特點。 性狀鑒定的內容包括形狀、大小、色澤、表面特徵、質地、折斷面的特徵、氣、味、水試、火試等。
1. 葯材 :
⑴ 形狀 :葯材的形狀與葯用部位有關,每種葯材的形狀一般比較固定。
⑵ 大小 :指葯材的長短、粗細(直徑)和厚度。
⑶ 色澤 :葯材的顏色與成分有關,顏色是否符合要求,是衡量葯材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應在自然光下觀察葯材的顏色,如用兩種色調復合描述色澤時,應以後一種色調為主色。
⑷ 表面特徵 :指葯材表面是光滑還是粗糙,有無皺紋、皮孔、鱗片、毛茸或其它附屬物等。
⑸ 質地 :指葯材的輕重、軟硬、堅韌、疏鬆(或泡松)、緻密、黏性、粉性、油潤、角質、綿性、柴性等特徵。
⑹ 斷面特徵:包括自然折斷面和橫切面。
⑺ 氣 :「氣」是由於葯材含有揮發性物質的緣故,也是葯材的重要鑒定特徵之一。
⑻ 味:葯材的味感是由其所含的化學成分決定的,每種葯材的味感是比較固定的。味感也是衡量葯材品質的標准之一。
⑼ 水試 :有些葯材放入水中,能產生特殊的現象,如沉浮、溶解情況、顏色、透明度、有無黏性、膨脹度、旋轉與否及有無熒光等。
⑽ 火試 :有些葯材用火燒之,能產生特殊的香氣或臭氣,會有顏色、煙霧、閃光或響聲等現象出現,可據此鑒別其真偽甚至優劣。
三)顯微鑒定法
是利用顯微鏡來觀察葯材的組織構造、細胞形狀以及內含物的特徵,礦物的光學特性,以及利用顯微化學方法,確定細胞壁及細胞內含物的性質或某些品種有效成分在組織中的分布,用以鑒定葯材的真偽和純度甚至品質,以及對中成葯是否按處方規定投料進行鑒定。
1.顯微製片方法
包括有橫切片或縱切片、表面製片、粉末製片、解離組織片、花粉粒與孢子製片、磨片製片、含粉末葯材的制劑顯微製片等。
2.植物細胞壁和內含物的鑒別
3.顯微測量
目鏡測微尺先用鏡台測微尺標化,然後在顯微鏡下測量細胞及細胞內含物的大小。通常是在高倍物鏡下進行測量,但欲測量較長的纖維、非腺毛等的長度時,則在低倍物鏡下測量,記錄最大值與最小值。
4.顯微常數測定
常見的顯微常數主要有用於葉類鑒別的氣孔數、氣孔指數、柵表比、脈島數和脈端數等。這些顯微常數常因植物種類不同而異,而同種植物則較為恆定,對於葉類、某些帶葉的全草類和花類葯材的品種鑒定有重要意義。
5.常用封藏試液
⑴ 蒸餾水、稀甘油:適用於觀察澱粉粒、油滴、樹脂等細胞內含物及細胞壁的顏色。
⑵ 甘油醋酸試液:使澱粉粒不膨脹,特別適宜澱粉粒的觀察與顯微測量。
⑶ 水合氯醛試液:可使皺縮的細胞膨脹;可溶解多種色素,如葉綠素及樹脂、澱粉粒、蛋白質、菊糖、揮發油,而各種晶體不溶解;有清凈、透明作用,使細胞、組織透明,便於觀察細胞形狀和組織構造及細胞內含的各種結晶體。
6.掃描電子顯微鏡和偏光顯微鏡的應用
⑴ 掃描電子顯微鏡:解析度高,可達3nm,放大倍數一般可達幾十萬倍,圖像富有立體感。
⑵ 偏光顯微鏡:主要用於觀察和分析礦物類中葯的光學性質,也可用於研究動物和植物類中葯的組織及細胞內含物,如澱粉粒、草酸鈣簇晶等。對於透明礦物,一般使用透射光源的偏光顯微鏡;對於不透明礦物則使用放射光源的偏光顯微鏡。
(四)理化鑒定法
1.物理常數的測定
包括相對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點、凝固點、熔點等的測定。這對揮發油類、油脂類、樹脂類、液體類葯(如蜂蜜等)和加工品類(如阿膠等)葯材的真實性和純度的鑒定,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一般理化鑒別
⑴ 化學定性分析:利用葯材中的化學成分能與某些試劑產生特殊的氣味、顏色、沉澱或結晶等反應來鑒別中葯的真偽。
⑵ 微量升華:利用中葯中所含的某些成分,在一定溫度下能升華的性質獲得升華物,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結晶性狀、色澤,或取升華物加試液觀察反應。
⑶ 熒光分析:利用中葯中所含的某些化學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產生一定顏色的熒光的性質進行鑒別。紫外光燈的波長為365nm,如用短波(254~265nm)時應加以說明。
⑷ 顯微化學分析:將葯材的切片、粉末或浸出物等置於載玻片上,加某些化學試劑後產生沉澱或結晶,在顯微鏡下觀察其形狀和顏色進行鑒別。利用顯微和化學方法確定中葯有效成分在中葯組織構造中的部位,稱為顯微化學定位試驗。
⑸ 泡沫指數和溶血指數:利用皂苷的水溶液振搖後能產生持久性的泡沫和溶解紅血球的性質,可測定含皂苷類成分葯材的泡沫指數或溶血指數作為質量指標。
3.檢查
⑴ 水分測定法:2005年版《中國葯典》水分測定法有四種,即烘乾法、甲苯法、減壓乾燥法和氣相色譜法。
⑵ 灰分測定法:2005年版《中國葯典》灰分測定法包括總灰分測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測定法。
⑶ 膨脹度的測定:膨脹度是葯品膨脹性質的指標,系指按乾燥品計算,每1g葯品在水或其它規定的溶劑中,在一定的時間與溫度條件下膨脹後所佔有的體積(ml)。主要用於含黏液質、膠質和半纖維素類的天然葯品。
⑷ 酸敗度: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種子類葯材,在貯藏過程中發生復雜的化學變化,產生游離脂肪酸、過氧化物和低分子醛、酮類分解產物,因而出現臭味,影響葯材的感觀性質和內在質量。
⑸ 色度檢查:利用比色鑒別法檢查葯材在貯藏過程中有色雜質的限量,如白術。
⑹ 有害物質的檢查:中葯中的有害物質主要有內源性的有害物質和外源性的有害物質。
①內源性的有害物質:
②外源性有害物質:
4.色譜法
⑴ 薄層色譜法:是用於定性鑒別最多的色譜法之一。
⑵ 高效液相色譜法
⑶ 氣相色譜法:適用於含揮發油及其它揮發性組分的中葯及中成葯的分析。
⑷ 蛋白電泳色譜法:用於動物葯、果實種子類及根莖類等含蛋白質及氨基酸的葯材的真偽鑒別。
⑸ 高效毛細管電泳
5.分光光度法
包括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紅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波長范圍為:200~400nm的紫外光區;400~760nm的可見光區;2.5~25um(按波數計為4000~400cm-1)的紅外光區。
6.色譜-光譜聯用儀分析法
7.浸出物測定
對某些中葯的有效成分尚未清楚或尚無精確定量方法的中葯,一般可根據已知成分的溶解性質選用溶劑進行浸出物的測定。通常選用水、一定濃度的乙醇(或甲醇)、乙醚作浸出物測定。有冷浸法和熱浸法。測定前供試品需粉碎,使能過二號篩。
8.含量測定
⑴ 含量測定方法:既有經典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等)又有現代儀器分析法(如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氣相色譜法、薄層掃描法、高效液相法等)。
⑵ 揮發油含量測定方法有兩種:①甲法適用於測定相對密度在1.0以下的揮發油;②乙法適用於測定相對密度在1.0以上的揮發油。
(五)新技術和新方法簡介
1.DNA分子遺傳標記技術
2.中葯指紋圖譜鑒定技術
⑵ 中葯材基源鑒別方法
以下內容為「成都格利普生物」為您整理!
葯材基源鑒別方法:
1、外觀:通過觀察植物的根、莖、葉、花等,進行鑒別
2、顯微鑒別:通過觀察植物的切面或者粉末的顯微特徵進行鑒別
3:化學成分:通過薄層、液相、指紋圖譜等方面對植物進行鑒別
⑶ 色譜技術在中葯材鑒定中的應用
色譜技術在中葯材鑒定中應用的最多的是TLC,有兩種方法:
一是用對照葯材,按同樣的方法提取前處理後,在同一張板子上點樣、展開和(或)顯色,檢視斑點是否有相同的Rf值,以及數目、顏色等來判斷;
二是用主成分或指標成分的對照品來比對,在一定意義上可以做為半定量的方法。
HPLC也有應用,比較好的就是指紋圖譜,不僅可以用做鑒別,甚至可以在一定意義上判斷葯材的優劣。對中葯制劑產品的穩定性(指工藝上的)也是很好的控制手段,在國外用的比較好,如銀杏制劑,在國內主要用於白酒的勾兌。
對揮發性成分為主的葯材,可以用GC來鑒別。
主要就是這些,當然對HPLC和GC來說,可以有比較多的檢測器可以選擇,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最常用的還是TLC,簡便快捷。
⑷ 對中成葯中葯材薄層色譜鑒別意義
實驗室鑒別的手段之一,中成葯生產過程中使用此類鑒別,方便快捷,可以查看是否符合生產標准,因為中成葯的生產都必須按照中國葯典的相關標准進行生產。中葯材的色譜鑒別有利於生產廠家進行原材料選購生產控制。比如抗宮炎片的原料來自紫株,而廣東紫株提取物好鑒別,廣西種屬的紫株提取物不好鑒別。
⑸ 如何鑒別摻假的植物提取物產品
1、添加提取自其他植物的成分 產品舉例:大豆提取物 通過添加染料木素的方法使低含量產品達到40%總異黃酮的規. 有感於近年來植提產品造假越來越嚴重,市場形象很差的現狀,本人根據自己的一些經驗,談一些常見的造假手段,希望能幫助大家一起提高。 1、添加提取自其他植物的成分 產品舉例:大豆提取物 通過添加染料木素的方法使低含量產品達到40%總異黃酮的規格 也有加廉價的蘆丁提高總黃酮含量的(如:山楂果提取物、水皂角提取物) 鑒別方法:紫外檢測的總黃酮類產品盡量採用 hplc 進行定性,多組分的物質需要確定各組分的峰比值,最後還可以採用紅外光譜分析特徵峰。這幾個方法都鑒別不出來?這產品別做了,壽命到頭了。 2、添加人工合成的成分 產品舉例:石榴皮提取物等多酚類產品 添加人工合成的鞣花酸提高多酚含量 鑒別方法:比較難,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方法。 3、鑽檢測方法的漏洞 產品舉例:貫葉連翹提取物 貫葉連翹提取物經過簡單的處理(成本很低),紫外法測定的總金絲桃素含量可以提高一倍左右。 鑒別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測定,可以發現金絲桃素含量極低。 4、糊精問題 產品舉例:多糖類產品、比例提取物等 多糖類產品、比例提取物勾兌糊精大家都知道,可是企業也有難處,多糖產品如果不勾兌糊精,產品的引濕性、色澤都很差,勾兌恰好還增加了多糖的含量。比例提取物有時收率極低,為了滿足客戶的比例要求,只好加糊精。 但有的產品純粹是為了降低成本進行勾兌的,如當歸提取物採用糊精拌當歸油,鋸葉棕提取物也是一樣,糊精成了產品的主要構成,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鑒別方法:過去由於檢測手段的欠缺,糊精不太好鑒別,現在通過紅外光譜可以實現對糊精的定性。 個人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建立原料及其各規格提取物的指 紋圖譜,真偽立判。但只是空想,實施太難。 總之,隨著技術的進步,造假的水平越來越高,但鑒別的手段也會不斷提高,同時也要考慮依靠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經驗,儀器水平等因素,拿在手裡看肯定是看不出來的。
⑹ 如何保證所建立的薄層色譜鑒別方法的專屬性
如何建立薄層色譜法測定有關物質的方法
有關物質是研究葯品中除主成分以外的雜質,它可能是原料葯合成過程中帶入的原料、中間體、試劑、降解物、副產物、聚合體、異構體以及不同晶型、旋光異構的物質,也可能是制劑過程中產生的降解物,或是在貯藏、運輸、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降解物等。這些雜質的存在直接反映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故要對其進行研究,特別是在葯品申報的質量研究資料中需建立其檢測方法,並根據生產、穩定性考核等實際情況考慮是否在質量標准中制訂該檢查項,規定其限度。目前,有關物質的常用測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法)和薄層色譜法(TLC法)。
1.測定方法類型
常用的方法有雜質對照品法(適用於已知雜質)和自身(稀釋)對照法(適用於一般雜質檢查,雜質成分少且尚不能取得雜質對照品)。目前國內由於難以獲得雜質對照品、故一般均採用自身對照法。
2.展開劑的確定(即專屬性試驗)
專屬性的研究是提供被分析物在雜質和輔料存在時能被區分的證明,該點是色譜條件建立的關鍵。通常採用在被分析物的對照品或精製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雜質或輔料,證明色譜條件可將各雜質與被分析物分離[1]。這里的關鍵是:將多少量的雜質加入到多少量的主成分中。正確的作法是將1%(w/w)濃度量的各雜質加入到100%濃度的主成分中,配製這樣的溶液來
驗證系統適用性。之所以如此配製,目的是模仿樣品中有可能存在的狀態,即有少量(1%左右)雜質存在時是否能與主成分達到完全分離,只有這樣才能比較客觀、科學地反映樣品中實際存在情況的(見圖1);而不應把該溶液配製成:主成分與中間體相同濃度的。因為一者實際檢測時樣品中不可能存在此種情況;二者該濃度不易確定,目前國內申報資料中一般的作法均是配製成較低的一致濃度,這樣各斑點當然易於完全分離了,但在實際測定時,由於主斑點急劇增大,很易將相鄰雜質包含於主成分斑點中。同樣,質量標准中的系統適用性試驗用溶液的配製方法亦如此。
3.檢出條件的確定
其基本出發點是:主成分與相關雜質均應在該條件下顯色,且在相同濃度下,斑點大小應基本一致。薄層板的類型根據被測物質的性質來選用,測定有紫外吸收的物質通常選用GF254或GF365板;測定無紫外吸收、需噴顯色劑的,常選用硅膠G板或H板,選用該類薄層板時,顯色方法根據被測物質的結構式選取,但當有多個顯色方法時,應分別進行試驗,選取靈敏度最高的顯色方法。如醋酸氫化可的松有關物質的測定,中國葯典2000年版採用鹼性四氮唑藍試液顯色,美國葯典26版採用硫酸-乙醇(10:90)溶液顯色,兩者均為激素類葯物的顯色方法。醋酸氫化可的松屬於激素類中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四氮唑法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重要顯色方法;而硫酸-乙醇顯色法則主要是針對激素類中的雌激素的顯色反應,對於屬於腎上腺皮質激素類的醋酸氫化可的松則反應活性不強,結果兩法的靈敏度相差10倍以上。因此,檢出條件的確定,一定要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並根據試驗結果進行綜合考慮。
4.供試品溶液濃度的確定(靈敏度試驗——最低檢出限的測定)
供試品溶液濃度的設定在有關物質檢測中是至關重要的,濃度越高、越能反映樣品中雜質存在的情況,但若設定得過高,則會產生主斑點嚴重拖尾、「斷腰」等超載現象的發生,產生錯誤結論;若設定太低,又將達不到檢測雜質的目的,觀測不到雜質量的變化。其設定是根據最低點樣量和最大點樣量來綜合考慮的。
最低檢出限雖然是個絕對值,但真正的意義卻是其相對值,即相對於供試品溶液的濃度多少而言,所以測定結果不僅要羅列出其絕對值又應列出其相對值,這樣最低檢出限才有意義!最大點樣量則是通過不斷加大供試品溶液濃度,直至主斑點嚴重拖尾、「斷腰」等情況出現時來得到的。然後根據最低檢出限,採用「上推法」來確定:如一般設定雜質斑點小於1.0%對照斑點,對照溶液的濃度至少應為最低檢出濃度(即最低檢出限)的20~50倍,則供試品溶液濃度是最低檢出濃度的2000~5000倍;反過來,最低檢出濃度應至少達到供試品溶液濃度的0.02%~0.05%。應注意的是:由於最低檢出量和最大點樣量因試驗環境、薄層板質量以及即時試驗時其他各因素的不同而改變(即耐受性因數),故供試品溶液的濃度在保證小於最大進樣量的情況下,可在此基礎上設定得再高一些,以保證該濃度可適用於各種條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