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瓷器年代分析
古瓷器鑒定有什麼主要內容呢?不就是斷真偽嗎?其實,這只是一方面,總共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 斷真偽
(二) 斷年代
(三) 斷優劣
(四) 斷窯口
古瓷器的鑒定的方法
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
1. 分類法即將個時代的同類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紋飾題材)理成發展序列,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再找出其不同點,來摸索它們的發展規律和各時期的特徵。
2. 比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發掘出來的、有地層年代的器物作為標准器物,將所需鑒定、辨偽的器物與之比較,從而得出鑒別的結論。
3. 鑒別法即利用同時代的同類器或不同類器上的時代特徵來對照、比較所需鑒別的器物,從而得出綜合鑒別的比較合理的結論。
但這些方法對於初學者來說過於抽象,其實對某一時代的產品尚未取得"標准器"的情況下,還可以採用"看兩頭、印證中間"的方法。如鑒定洪武青花時,先看元"至正型"青花,再看明永樂,宣德有官窯年款的青花,那些似又不似元青花,而又具有某些明永樂、宣德青花瓷特徵的青花瓷。便是明洪武青花瓷。因為任何時期的產品必然會帶有許多"承前啟後"的因素。鑒定時前看後想,左右思量是會得出正確的結論來的。
當一件需要鑒定的產品擺在我們的面前時,我們怎樣來分析它的燒造年代和窯口呢?也就是說器物本身哪些方面能夠反映出它真實的燒造年代和窯口?我們把能夠反映器物燒造年代和窯口的因素,統稱為斷代因素。它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1. 器形
主要看器物口、頸、肩、腹、壁、底足、流、執、系等的形體特徵和胎體的厚薄、輕重。另外,各時代的一些獨特的而又稱著的器形,應一一牢記其特徵,因為它往往是後人仿製的對象。如明代永樂的壓手杯,成化的雞缸杯,清代康熙的鳳尾尊、乾隆的百鹿尊、轉心瓶等。只有熟記了真品的器形特徵,贗品才可一眼識破。
2. 裝飾
包括裝飾方法(彩繪、顏色釉、刻、劃、雕、鏤、隊、捏、印、帖等),題材、構圖、紋樣形象、畫等。由於裝飾是隨著造型、工藝、材料、人們的審美要求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裝飾的更新換代和所產生的種種變化要比其他鑒定因素的變化顯得頻繁、活躍,鑒定時分析這一因素就更重要。以景德鎮的釉上五彩瓷來說,它出現於元代中後期,當時僅有紅、黃、綠三色,畫法和元青花一樣,以勾、拓、點畫成,筆致粗獷豪放,生動自然。明初除繼承元代畫風外,洪武時出現了雙面礬紅彩。永樂、宣德時有青花斗礬紅彩,紋樣氣魄雄偉,彩色凝重艷麗。成化鬥彩的施彩方法也多樣,有點彩,覆彩、染彩、加彩、填彩等,然而都是平塗,"花無陰面,葉無反側",有輕盈優美之貌。嘉靖、萬曆的五彩主要是用釉上料繪紋樣。用青花繪紋樣局部,但所佔比例很少。此時還新創翠色,用膠水條黑料勾線,但黑線中部微微帶褐色。紋樣布局比成化鬥彩繁茂,用筆草率中見拙樸。清康熙的五彩,深受明代與清初的版面插圖的影響,構圖均衡豐滿,形象概括、誇張、線條柔中藏剛,色彩明凈瑩澈,大紅大綠、古色古香。康熙五彩中的黑色,漆黑光亮,不再微帶褐色了,並開始用油來調黑料和礬紅,本金也多在五彩中使用。康熙的五彩深深地影響後世,清嘉、道後仿製很多,但都不及康熙五彩生動自然,古拙優美。
3. 胎釉
鑒別胎質時,可從器足的無釉處入手,注意胎土陶煉的純凈與燒結的縝密程度。因時代陶煉方法有別,明代以前較之清代、民國,胎土中含金屬雜質相對較多。如著名的永宣細砂底器,露胎處可見金屬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點或火石紅的;而後仿清代、民國胎體,卻均因陶煉過細,沒有這種氧化斑,成為贗品致命的破綻。另外明代胎體迎光透視,多顯肉紅色;明成化胎體透光顯牙白和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國仿品則顯青白色。清康熙瓷胎質純凈、細膩、堅硬,是清末仿品趕不上的;至於鑒別釉面,主要應注意觀察釉質的粗細,光澤的新舊,釉層的厚薄,以及氣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例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閃現不同程度的青花白,器足釉面與器身釉面大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無色的自然開片及縮釉現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與清雍正和晚清、民國時期後仿器的小波紋之間,有著細微的差別;清康熙瓷器釉面具有緊密感,出現硬亮青釉,漿白釉,並有破泡現象。。。。凡此種種,各自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徵,對於識破偽品最具說服力。另外從釉面的新舊光澤來看,很多仿做者故弄玄虛,將仿品的釉面作舊:土埋,打磨,葯滑,茶煮,漿沱,甚至稍加損破,以示出土狀。當然這些不自然的作舊光澤,絕對沒有古瓷器那種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現象。
4. 製作工藝和裝飾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制瓷工藝和裝燒方法也在不斷的改進和提高,如景德鎮五代時多採用"支釘迭燒"的無匣裝燒方法,使器物的圈足和器內底留下了約7--18顆支釘痕跡。北宋初以三四顆支釘墊在器物的底足上,再裝入匣體(一匣裝一器)入窯燒成,產品底足留下三四顆支釘痕跡。接著支釘也不用了,採用了小於圈足內徑並約高於圈足的墊圈式墊餅裝在器物的圈足內底上,然後再裝入匣缽,使產品圈足內底留有墊圈或墊餅的痕跡。北宋晚期因覆燒出現而產生了芒口瓷等。又如元代至明洪武時,大件瓶罐的器底是另接的,洪武後就不採用這種方法了,元與明洪武的高足把杯的高足是用泥與上部的杯相接的,洪武後則改用釉接;明代瓶罐成型時所產生的介面多而明顯。這些因工藝、裝燒所致的細小特徵,也是鑒定時不可忽視的。
5. 款識
景德鎮瓷器從明代永樂官窯瓷開始,就正式有帝王年號款,宣德十分普遍,從此款式的形式和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常見的有帝王年號款,寄託款、偽款,干支年款,齋、堂、軒、居名款,人名款,吉言款,花押款,窗欞款等,由於明清御窯廠有專門的落款陶工,對字體、筆致、排列形式、落款位置及寫款的彩料等都有嚴格的規范,後仿者很難仿製成功。有關明清年號款的特徵,後面另有章節說明。明清民窯產品落款則各盡其志,筆致隨意,鑒定時要次於御窯瓷款式的作用。同時要注意"官窯必得幼年款,但幼年寬的不一定是官窯"(極個別的官窯器除外,如康熙早期的官窯器)這一規律。
6. 總體風格
瓷器和其他藝術品一樣,地方風格,個人風格也都融匯於時代風格之中,因而又是時代風格的構成因素。因此把握好我國各時代瓷器的總體藝術風格,對鑒定也是十分有利的。如我國宋代瓷器造型挺秀精巧,紋樣精美典雅,具有輕盈、俏麗、沉靜、雅素的格調,而景德鎮宋代的影青產品也融匯於這一時代風格之中,我國元代瓷器胎體厚重,造型雄偉端莊,裝飾豪放有力,而景德鎮的元青花就充分體現了這種時代氣氛。把握好一個時代的總體風格,對於我們鑒定古瓷是大有裨益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先進的儀器相繼問世,使得鑒定瓷器的途徑越來越多,一般認為主要有以三種先進手段。
第一, 利用加速器C14測定方法,主要適用於史前遺址中某類陶器年代的測定。這種方法被認為精確度較高而被眾多考古工作者所採用。
第二, 採用"熱釋光"技術測定瓷器的年代,這種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測定瓷胎體中礦物晶體的熱釋光量,得到瓷器的燒制年代。因為瓷器中都存在的石英、長石等礦物晶體,對熱釋光測年技術而言,這些晶體起著紀年的作用。瓷器在高溫燒制過程中,就燒掉了它原有的年代數據,但它在燒成出窯時,又開始了它的紀年。因此,科學工作者就利用了這一原理對瓷器進行鑒定,應當說這是一種科學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存在著兩個致命的弱點:一個是鑒定時需要取樣,就是對被鑒定的文物進行損壞取樣,即有損檢測;二是人工可以作偽,即用放射流照射仿、偽品,增加其瓷器熱釋光年代而出現誤差。因此"熱釋光"的檢測方法目前主要用在陶器的鑒定上比較多。
第三, 針對上述有損檢測的缺點而採用一種"無損"檢測法。即採用高科技直接測定。顯示瓷器胎、釉的原料及其它們的化學組成,進行聚類排比的一種方法。因各時代不同,窯別以及各類陶瓷器的原料與化學組成是不相同的,而同時代、同窯口、同類別的瓷器含量又是大致相同的。無損鑒定就是採用"聚類排比",對陶瓷器的胎、釉中各種不同含量進行數字化分析、排比、從而達到辨別真、偽的目的。建立文物資料庫,資料庫越是豐富,進行排比研究的准確性就越大,真、偽對比的結果就越科學。熒光能譜分析即使如此,現之應用到陶瓷器檢測中,對陶瓷器的輔助鑒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這種無損檢測法在目前的狀況下是可行的,也是科學的,因為對文物幾乎沒有什麼損傷,即使是大型器物,取樣也是極細微的。正如一位醫生,先用人工診斷出是肺結核,那麼,再藉助現代科學儀器透視一下,就更加可靠了。文物鑒定工作也一樣,除了利用人工傳統的鑒定方法外,還要藉助科學儀器進行輔助鑒定。可以說這是將來文物進行正確鑒定的一個必然趨勢。
總之,鑒定中國古代瓷器,從胎質、造型、釉料、紋飾、燒制工藝、款識等幾個方面著眼,是一定能鑒定出好壞、辨別出真偽的。不管任何時代的真品,都是特定時代的產物,盡管後仿贗品繁多,但它畢竟是另一時代的仿製產品,只要我們把各種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所謂"亂真"的贗品也不能逃脫鑒別者的眼睛。
4)婺州窯在現在浙江中部的金華地區。三國時期的婺州窯青瓷,胎普遍呈青灰色,斷面比較粗造,瓷土處理不細,而且沒有完全燒結,玻化程度較差。釉層厚薄不勻,常常凝結成芝麻點狀,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泛黃的,裂紋密布,在胎釉結合不緊密和釉面開裂處,往往呈奶黃色的結晶體析出,這是甌州窯青瓷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這一地區的土層為粉砂岩地帶,瓷土礦分散,而且礦層很小很薄,不容易開采。因此在兩晉晚期,甌州窯手工業者就創造性地利用當地遍地皆是、開采和粉碎都比較容易、並具有很好可塑性的紅色粘土做坯料。但因粘土中氧化鐵和氧化鈦的含量都較高,燒後胎呈深紫色,影響青釉的呈色,所以就在胎的外表上施一層質地細膩的白色化妝土,以掩蓋胎色。因為胎外有化妝土襯托,所以釉層滋潤柔和,釉色在青灰色或青黃中泛一點褐色,但釉面開裂和析晶的情況較用瓷土作胎的瓷器更為嚴重。南朝時甌州窯瓷器釉層普遍呈黃色,胎釉結合較差,容易剝落。
5)德清窯位於杭嘉湖平原的西端,南與餘杭縣相鄰,北和吳興縣接壤,天目山脈橫亘期間,東茗溪由南而北流經縣城然後匯入太湖,水陸交通便利,德清窯是黑瓷和青瓷兼燒的瓷窯,以生產黑瓷為主。黑瓷的胎多呈磚紅、紫色或淺褐色。瓷胎的化學組成與甌州窯東晉瓷胎非常一致,器中氧化鐵的含量為百分之三,氧化鈦為百分之一左右,可能採用了紅色粘土做坯料或在瓷土中引入了適量的紫金土。青瓷的胎一般呈深或淺的灰色,少數用含鐵量較高的瓷土胎料的則呈紫色。由於胎色較深,對青釉的呈色很不利,所以普遍地在胎外上一層奶白色的化妝土,以改善青釉的呈色並使胎面光潔,改善成品的外觀。德清窯青瓷的釉色比較深,一般作青綠、豆青或青黃色,釉層均勻,具有較好的光澤。黑瓷釉層,其中最出色的產品,釉面滋潤,色黑如漆,釉色閃閃,可與漆器相媲美。這種烏黑發亮的釉其主要著色劑是氧化鐵,含量高達百分之八左右。德清窯燒造的歷史並不長,從東晉開始到南朝初期結束,共一百多年,但由於黑釉瓷深受人們的喜愛,故產品運銷到浙江、江蘇的許多地方,甚至遠達四川等地。
6)其他:位於長江中上游的四川、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從已經發現的資料來看,燒造瓷器的時間要比長江下游的江浙地區晚一些,很可能到晉代才開始設窯制瓷。
荊楚一帶在三國吳時已經生產質量較高的原始瓷和少量青瓷。胎呈紫紅色或淺灰色,外施黃褐色釉或青釉,釉層厚薄不均且易脫落。西晉時已用瓷土做坯,胎質細膩,呈青灰或灰白色,胎表施黃綠色釉,釉色有的近黃,有的近綠,有的黃中泛青,還有少量呈褐色。釉面開冰裂紋,胎釉結合不好,常有脫釉現象,甚至有完全剝光的。進入東晉以後,瓷器胎呈灰白色,少數為灰色或紫色,外施青或青綠、青綠色釉。由於胎釉的燒成溫度不一致,膨脹系數不匹配。釉層普遍開冰裂紋,易脫落,瓷器的質量還不高。
四川省昭化、廣元、綿陽、彰明、成都等地的南北朝墓葬普遍發現了青瓷器,這些瓷器胎色灰白,釉呈青黃色。多開片,易剝落,有臘淚痕。南朝時邛崍窯瓷器的胎質較細,呈淺灰色,釉色普遍青中帶黃或黃色,釉面多開冰裂紋,也易脫落。
西晉時期的江西瓷器,坯泥經過淘洗,質地細膩,呈青灰或灰白色。器物內外施青綠、米黃或黃綠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胎釉之間似未形成中間層,故釉易剝落,而且開冰裂紋。東晉時瓷胎細膩灰白,釉多數呈青黃色,少數為豆色。南朝時瓷胎以灰白色為尚,堪稱細膩,但燒成溫度不高,沒有完全玻化。釉層容易脫落。西晉青釉洗,腹部有一條印紋裝飾,兩面貼輔首,具有明顯的漢代特徵。這類青釉洗出土數量很多。青釉三足尊,也飾有印紋裝飾,下為三個熊足,兩面貼奔獸紋,另兩面貼輔首,造型、紋飾也具有漢代特徵。兩晉谷倉,上部中心為主罐,周圍有四個小罐,是繼承東漢五聯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變化,上面浮雕、佛像、鳥雀、動物、下部為罐。谷倉是墓主生前庄園情況的真實寫照,這也是他們企望死後能過像生前一樣倉滿糧食的富有生活。谷倉在江南地區吳、西晉稍大一點的墓葬都有出土。有銘文謂之"廩",是裝稻子的。北方裝谷的叫倉。從上面器物可以看出西晉瓷器器形、種類及裝飾特徵。造型上很多取自漢代銅器、陶器。壺、罐類器物造型比較粗矮,裝飾上也借鑒銅器,多數壺、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飾一條帶狀印紋裝飾,間飾鋪首銜環、獸紋等。
東晉瓷器種類與西晉相近,而在造型上的顯著變化是器形向細高發展,肩部的系多為橋形,習慣稱為橋形系。裝飾上以光素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動物眼晴等部位點以褐色斑點,形成了這一時期器物的裝飾特點.從最具有代表性的雞頭壺(罐)的演變,可以看出各時期瓷器造型與紋飾的特徵。西晉雞頭罐,肩有雙系,雙系間飾雞頭雞尾。西晉早期罐的最大腹徑在中間,以後重心上移,最大徑在肩部。腹徑與罐的高度大體相近,所以給人短胖的感覺。肩部有印紋裝飾。東晉雞頭壺盤口,壺頭較長,橋形系,有的壺口沿飾褐斑。雞頭有頸約一寸左右,雞尾演變為壺柄。壺的高度明顯大於腹徑,故給人細長的感覺。除青釉以外,還有黑釉雞頭壺。黑釉在漢代已經出現,到了東晉還在繼續燒造,目前發現燒黑釉的僅有浙江的餘杭、德清兩窯,兩窯同時也燒青釉。到南朝時期,雞頭壺壺身更長,柄向上發展,裝飾上出現復線蓮瓣紋。蓮瓣紋的出現與東漢佛教傳入有關。這一時期其它器形如盤、碗、罐等也飾有蓮瓣紋,形成了這一時期的裝飾特點。東晉除雞頭壺以外,還有羊頭壺,其數量少於雞頭壺,但目前出土數量逐漸增多。東晉香,此器型兩晉墓出土不少,西晉造型繼承漢代特徵,球體上有縷孔,球體與承盤之間有三足。東晉改為以支柱連接球體與承盤。
南朝仰覆蓮雙系壺,短流,柄上翹,這種壺出土數量不多。通體飾上覆下仰的蓮花,洞窟藝術中的飛天也出現在蓮花尊上,還有團花、獸面紋、葉紋等,裝飾極為豐富。蓮花尊南方也有出土,沒有北方的氣魄雄偉,北方蓮花尊胎體厚重,釉厚的地方近於黑色。可以肯定,南北朝時期,南北都燒造這種器物,但窯址在南北方都未發現。河北只發現有類似蓮花尊特徵的標本,在山東淄博窯發現了浮雕蓮花瓣,這只是一點線索,還有待於進一步調查。北朝青釉蓮花罐,上有浮雕蓮瓣,蓮花瓣是印好後貼上去的,肩部六個橋形系,沿用東晉時的,但較東晉時的粗壯。這類器物出土日益增多,北朝晚期釉中含鐵量較低,胡釉色為淺青色,與隋代的較為接近。北朝貼花罐,含鐵量高,釉為黑褐色並有窯變。河南北齊墓出土的黃釉綠彩罐,一般認為是唐三彩的前身。唐三一般為黃、綠、白(藍)。它的發展過程是:從漢代單色釉到北朝的黃釉綠彩再到唐三彩。北朝褐釉印花扁瓶,高七公分,兩面印舞蹈人物紋,其人物形態、串珠紋具有西亞地區作風。此種扁瓶北朝晚期出現,隋唐都有燒造。
南北朝時期瓷器繼兩晉繼續發展,可喜的是北方瓷器發展起來了,而且有一些質量很好的器物。它改變了以往僅南方燒造瓷器的局面,為北方瓷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隋唐五代時期瓷器鑒定
(一)青瓷的鑒定
盡管當時"南青北白"的局面已經形成,但隋唐、五代的青瓷出土數量仍然多於白瓷,越窯青瓷則代表了唐、五代青瓷的最高水平。現按窯口分述於下。
初唐和中唐時期越窯的胎質灰白而松,釉層容易剝落。唐代晚期,越窯的原料加工和製作都很精細。瓷土經過很好的粉碎和淘洗,坯泥在成形前都經過揉練,所以胎質細膩緻密,不見分層現象,氣孔也少,呈灰、淡灰或淡紫等色。器形規整,碗、盤、執壺等胎面光滑,釉層勻凈;特別是晚期,釉料處理和施釉技術也有很大的提高,釉層勻凈,開細碎紋和肅釉的現象少見,呈現色黃或青中泛黃,滋潤而不透明,陷露精光,如冰似玉。越窯瓷器在五代時便被稱為"秘色瓷"。清人評論"其色似越器,而清亮過之。"
甌窯在浙南的溫州、永嘉、瑞安等地。甌窯與越窯瓷的最大區別是甌窯瓷胎呈現黃或淡黃色,釉易剝落;晚期前後出現純粹的青色或青黃色,滋潤如玉,胎釉結合緊密,極少有肅釉的現象,制瓷技術有顯著的提高。
婺州窯在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中居青瓷窯的第三位,即所謂"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其實婺州窯瓷器質量並不高,多數都比較粗糙,但制瓷作坊多,生產發展快,現在的金華、藍溪、義烏、東陽、永康、武義、江山等縣的廣大地區,都有唐、五代婺州窯址發現。其中東陽、金華、武義等縣均有發現幾十處到二二百處瓷窯窯址,它們都有連綿幾華里的瓷密布的集中地。這說明婺州窯在唐,特別是五代生產規模有了迅速的發展。產品種類和造型方面有許多與甌窯、越窯相似,不同中的是胎色較深,呈深灰或紫色,釉色青黃帶灰或泛紫,釉中呈現星星點點的奶白色,釉色青黃帶灰或泛紫,釉中呈現星星點點的奶白色,這種奶白色也出現在釉層開裂處,這是婺州窯瓷器從六朝以來常見的現象。唐代中期晚期以後,婺州窯瓷器漸趨粗糙,製作遠遠不及甌窯、趙窯的精細。
(二)白瓷的鑒定
唐代的白瓷窯以邢窯器最為出名。9世紀中期,段安節《樂府雜錄》記樂師郭道原"用越甌、邢甌十二,施加減水,以箸擊之,其音妙於方響。"這段文字說明邢窯白瓷質量最好,胎骨堅實、緻密、叩擊時有金石之聲,所以能與越窯瓷器一樣,當作樂器,奏出美妙的音樂。據河北臨城縣輕工業局1980年調查,唐代鼎鼎大名的邢窯應在與內丘交界的祈村。《國史補》所記應該是就大體而言的,正如定窯不在定州,而在定州鄰近的曲陽一樣。唐代祈村窯的白瓷胎潔白度很高,遠勝曲陽、密縣諸窯。同時在胎厚處還呈淺水綠色。河北的曲陽窯胎骨厚實,斷面比較粗,但燒結較好;釉比較粗的,釉色一般是白里泛青,釉水凝聚處多呈青綠色,釉面有開片。胎質細膩者,則胎色潔白,釉光瑩潤。胎色略微發黃的,為取得潔白的效果,先在胎體上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再罩以透明的玻璃釉。
河南的鞏縣窯從唐初開始就生產白瓷,武則天至玄宗時生產比較興旺,以後則逐漸下降。鞏縣窯白瓷瓷胎比較厚,釉面凝厚的地方,呈青綠色或白中泛青。
江西景德鎮的勝梅亭、石虎灣、黃泥頭在南方地區是目前發現燒造白瓷的最早窯址,都出土有五代白瓷標本,以勝梅亭出土的最為豐富。瓷胎比鞏縣窯要,而瓷釉要比鞏縣窯厚,釉色一般是白中泛青。
(三)黃釉瓷的鑒定
唐墓里經常出現一些黑釉瓷器,初唐墓里既有發現。黃釉瓷器在唐代各類瓷器中,盡量比不上邢窯、定窯的白瓷,越窯的青瓷有名,但也不應該忽視它在唐瓷中的歷史地位。
陸羽評唐代六個瓷窯出產的茶碗,把安徽壽州窯的產品排在越、鼎、婺、岳州窯之後,洪州窯之前,並指出:"壽州瓷黃,茶色紫。"壽州窯燒瓷的時代始於隋,唐代是其繁榮時期,歷時二百餘年。壽州窯瓷器流行使用化妝土,表層是透明的玻璃質釉。釉面光潤開小片紋。釉色以黃色為主,有蠟黃,鱔魚黃、黃綠等。化妝土光潤細膩。用蘸釉法上釉,釉層厚薄不均,釉色濃淡不一。玻璃質釉和化妝土有的結合不好,就會出現剝釉現象。
河北省曲陽北鎮所燒黃釉瓷碗與同時出土的輪旋規整的白瓷碗相比,顯然屬於一種民用的粗瓷,胎體厚重,器里施白釉,外施黃釉,色調比不上壽州窯器純正,多呈黃褐色,胎也粗。
河南郟縣窯燒的黃瓷主要是碗、罐和壺等器物,里白外黃,口部都不施釉;渾源窯也如此。唐代燒黃釉,並不是原料的不同,而是改變了窯爐的燒成氣氛,隋代用還原焰燒成青釉,唐代則改用氧化焰燒成黃釉,因此胎色也由青灰色變為白中泛黃。
(四)黑釉瓷的鑒定
北方黑瓷的出現比江南地區要晚三百多年。6世紀70年代在北齊時期的墓葬中才有黑釉瓷器的發現,釉色界與黑醬二者之間。目前已在山西、河南和山東三個省的七個縣發現唐代燒黑瓷的窯址,主要以河南為多,有五處窯發現黑瓷。胎體都很厚重,胎呈灰白色。
(五) 花釉的鑒定
花釉瓷是唐瓷中又一新創造,它是在黑釉、黃釉、黃褐釉、天藍釉或茶葉末釉上飾以天藍或月白色斑點,斑點有的作有規則的排列,有的任意加上幾點,有的又像波浪。由於它們都裝飾在深色釉上,襯托出淺色彩斑,故顯得格外醒目。花釉瓷器常見的有各種形式的罐、壺,多在腹部飾以天藍或月白色斑點,以黑釉居多,黃褐色飾以月白色斑點少見。
20世紀60年代末在河南郟縣的黃道窯址首次發現了花釉瓷標本。20世紀70年代以來又先後在河南的魯山、內鄉、禹縣及山西交城等窯址發現了四處花瓷產地。這五處發現的花釉瓷,就釉色及斑點特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黑色或黑褐色釉,飾以月白色或灰白色彩斑,器物有壺、罐和腰鼓;另一類則為黑色、月白色或鈞藍釉,飾以天藍細條紋彩斑,器物有壺、罐。前者在河南魯山段店、禹縣下白峪和山西交城三處發現有腰鼓標本,後者在河南郟縣黃島和內鄉二處也都有出土。五處窯址出土的不同類型標本,對於辨認傳世的花釉瓷器產地有很大的幫助。
(六) 絞胎瓷的鑒定所謂絞胎瓷,是用白褐色兩種色調的瓷土相間揉合在一起,然後坯成型,胎上飾有白褐相間的類似木紋的紋理。這種紋理變化多端,上釉燒即成絞胎瓷器。在山西、河南兩省的唐墓中都有出土,器物有杯、碗、三足小盤,長方形小枕等,絞胎瓷的製作工藝比一般色釉瓷器復雜,難度要大得多,也是唐代瓷器中的一個新工藝。唐代絞胎陶器也有少量發現,但只是作為明器,工藝粗糙,遠不及絞胎瓷器細致規整。
㈡ 如何鑒別老瓷器
先看底,新老瓷器的底不一樣,老瓷器有的有款,有的沒款,有款的也不一定是老瓷器,新仿的也有款,重要問題是鑒別是不是做舊瓷器,老瓷器底部有使用過的摩擦痕,新瓷器沒有使用痕跡。要看款的新舊程度,要分辨底部是不是用醬油燒色做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