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飼料中動物油用什麼來調酸價
一、食用植物油及食用動物油的酸價和過氧化值的快速測定
1、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於食用植物油及食用動物油的酸價和過氧化值的快速測定。
2、食用植物油及食用動物油的酸價和過氧化值的快速測定檢測試材:
酸價試紙(測試范圍0~5.0 mg KOH/g),過氧化值試紙(測試范圍0~50meq/kg)。
4、食用植物油及食用動物油的酸價和過氧化值的快速測定結果判定:
試紙顏色與色卡相同或相近以色卡標示值報告結果。如試紙顏色在兩色卡之間,則取兩者的中間值。國家食品衛生標准BG2716-2005對食用植物油酸價和過氧化值有一個統一的*限量標准,即植物原油酸價≤4mg KOH/g,食用植物油酸價≤3mg KOH/g;植物原油和食用植物油的過氧化值都要≤0.25g/100g(相當於19.7meq/Kg)。在國家其他標准中實行質量分級管理,詳見下面參考資料。
2. 飼料油脂的酸價檢測方法是什麼
酸價用氫氧化鈉或者氫氧化鉀滴定,水分在105攝氏度的烘箱里兩個小時。
3. 食用油過氧化值的快檢操作方法
1 檢測意義酸價是指植物油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以每克油中和氫氧化鉀的毫克數(mg KOH/g)表示。檢測酸價可反映油脂是否酸敗及酸敗的程度。如果食用了酸敗的油脂可引發中毒症狀。中國國家食品衛生標准GB2716-2005對食用植物油酸價有一個統一的最高限量標准,即食用植物油成品油的酸價≤3mg KOH/g,植物原油的酸價≤4mg KOH/g。在國家其他標准中實行質量分級管理。過氧化值升高是油脂酸敗的早期指標。油脂氧化過程中產生的過氧化物量以每公斤毫克當量(meq/kg)或百分含量(g/100g)表示。當過氧化值超出20meq/kg時即表示油脂已不再新鮮。當油脂酸敗到一定程度時過氧化物會形成醛和酮,此後過氧化值又會降低(酸價升高)。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過氧化值不應超過10meq/kg,否則食用後會發生頭痛、頭暈、腹痛、腹瀉、嘔吐等中毒症狀。中國國家食品衛生標准GB2716-2005規定:食用植物油和植物原油的過氧化值都必須≤0.25g/100g(相當於19.7meq/kg)。在國家其他標准中實行質量分級管理,詳見表3-18歸納資料。表3-18 食用植物油和植物原油的酸價與過氧化值限量品 名酸價mg KOH/g過氧化值meq/kg我國食用油分級管理的酸價和過氧化值衛生標准原油:菜子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米糠油、油茶籽油、玉米油≤4.0≤7.5成品油:菜子油、大豆油、玉米油和浸出茶籽油 一級≤0.2≤5.0二級≤0.3≤5.0三級≤1.0≤6.0四級≤3.0≤6.0成品油:葵花籽油、米糠油和浸出花生油 一級≤0.2≤5.0二級≤0.3≤5.0三級≤1.0≤7.5四級≤3.0≤7.5成品油:壓榨花生油和壓榨茶籽油 一級≤1.0≤6.0二級≤2.5≤7.5成品棉籽油 ≤5.0一級≤0.2≤5.0二級≤0.3≤5.0三級≤1.0≤6.0麻油≤4.0≤12.0色拉油≤0.3≤10.0食用煎炸油≤5.0 食用豬油≤1.5≤16.0人造奶油≤1.0≤12.0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規定的標准食用植物油≤0.6≤10.0棕櫚油≤0.6≤10.0引用標准:菜子油GB1536-2004,大豆油GB1535-2003,玉米油GB19111-2003,油茶籽油GB11765-2003,葵花籽油GB10464-2003,米糠油GB19112-2003,花生油GB1534-2003,棉籽油GB1537-20032 檢測原理、所用試材、操作方法、結果判斷、注意事項與質量控制:詳見方法所述。3方法來源:本方法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上海市食品葯品監督所負責起草。本方法主要起草與驗證人員:王林、王永芳、彭少傑、宋鳳英等。本方法使用的試紙由桂林中輝有限公司提供。4 方法驗證4.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在4日內重復測定4次,30日後重復測定1次,5次重復測定的結果基本相同,與國標法標定的數值基本吻合,結果見表3-19。表3-19 國標法與紙片法對比實驗油樣編號酸價國標法mg KOH/g酸價紙片法過氧化值國標法meq/kg過氧化值紙片法10.5∽0.5色塊5.4∽ 5.0色塊20.8→1.0色塊9.8→10.0色塊31.8→2.0色塊15.6>15,< 25色塊42.8∽3.0色塊25.8→25.0色塊54.8> 4.,<5.色塊53.1→50.0色塊65.2∽5.0色塊 符號注釋:∽相似於,→接近於,>大於,<小於。4.2 上海市食品葯品監督所 與國標法進行多次比對實驗,結果證實可用於現場快速檢測使用,並擬申報為上海市地方標准。 5 國家標准檢驗方法檢索1. 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4. 酸價過氧化值最新國標GB5009.229檢測方法
1、過氧化值的標准檢測方法歐: ①飽和碘化鉀溶液:稱取14g碘化鉀,加10ml水溶解,必要時微熱加速溶解,冷卻後貯於棕色瓶中。 ②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勻。 ③0.02mol/L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稱取5g硫代硫酸鈉(Na2S2O3 ·5H2O)(或3g無水硫代硫酸鈉),溶於1000ml水中,緩緩煮沸10分鍾,冷卻。放置兩周後過濾備用。 ④10g/L 澱粉指示劑:稱取可溶性澱粉0.50g,加入少許水調成糊狀倒入50ml沸水中調勻,煮沸,臨用時現配。 2、過氧化值是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種指標,用於說明產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變質。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可能引起腹瀉,損害肝臟。 3、油脂氧化後生成過氧化物、醛、酮等。氧化能力較強,能將碘化鉀氧化成游離碘。可用硫代硫酸鈉來滴定。過氧化值是衡量油脂酸敗程度,一般來說過氧化值越高其酸敗就越厲害!因為油脂氧化酸敗產生的一些小分子物質在體內對人體產生不良的影響,如產生自由基,所以過氧化值太高的油對身體不好 。 4、檢測意義:過氧化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食品的質量,除了食用油質量檢測時需要測定過氧化值,當加工食品的原材料中有油脂、脂肪時,一般就要檢測其過氧化值了,比如蛋糕、月餅、方便麵、綠豆糕、桃酥、蓮花酥、餅干、麵包、薩其馬、肉製品、堅果、水產品及其製品、速凍水餃、火腿、火腿腸、腌臘肉、嬰幼兒奶粉等食品。
5. 請教:飼料用的動物油脂鑒別的指標和測定方法有哪些
飼用油為高能量飼料。由於價格高,市場上的飼用油摻假現象嚴重。被檢出的摻假物主要有水,溶點較高的動物油中還檢出麵粉和食鹽。下面先就通用的感官簡易判定油脂是否摻假的的方法進行簡單介紹,再對飼料中常用的油脂進行逐一介紹。
(一) 油脂的檢測項目
1、總脂肪酸
此系包括游離脂肪酸及與甘油結合之脂肪酸總量。動物性或植物性油脂其量通常為92%—94%。油脂能量大部分系由脂肪酸供應,因此總脂肪酸量為能量值之指標。
2、游離脂肪酸
脂肪分解後會產生游離脂肪酸,故其量可做為鮮度判斷之根據,完全飼料所用油脂一般約在15%—35%。在營養上而言,游離脂肪酸對動物無害,但太高的游離脂肪酸(50%以上)表示油脂原料不好,對金屬機械、器具有形蝕性,而且會降低嗜口性。
3、水分
油脂中含有水分,不但引起加工設備的腐蝕,同時易使油脂起水解作用產生游離脂肪酸,加速脂肪之酸敗,並降低脂肪之能量含量。
4、不溶物或雜質
包括纖維質、毛、皮/骨、金屬、砂土等細小顆粒無法溶解於石油醚之物質。這些物質沒有能量價值,而且會阻塞篩網和管口,或在貯存椅造成沉積。其量應限制在0.5以下。
5、不可皂化物
包括白酶類、碳氫化合物、色素、脂肪醇、維生素等不與鹼發生皂化反應之物質,大部分成分仍有飼用價值,對動物無不良影響,但其中蠟、焦油等則無營養價值,甚至有些成分對動物有害,如水腫因子。
6、酸價
酸價雖測定容易,但通常不能單純以之評價油脂品質,須配合其他方法供簽定。油脂酸價之提高,部分由於油脂水解而生成游離脂肪酸,部分由於過氧化物的分解所產生羥基化合物再氧化而生游離脂肪酸,因此游離脂肪酸生成機構隨條件而異,不易做為油脂氧化程度的判斷指標。
7、過氧化價
羰氧化物系在油脂氧化過程中生成,該過氧化價可做氧化程度判斷。但過氧化物在水中的存在或高濕下甚易分解,因此油脂氧化至某一程度後,過氧化價反而會降低。因此我們應了解,過氧化價==所存在過氧化物量與分解量之差,故需配合其他氧化測定方法,以利品質之正確判斷。
8、羰基化合物
測定油脂中經酸敗而產生的羰基化合物含量,亦為判斷油脂氧化程度的一種方法。
9、TBA試驗(硫代巴比妥酸試驗),一般要求不大於2。
通常TBA與上述油脂氧化生成物作用而呈紅色,於530毫米下測吸光度,可供酸敗程度之鑒定。TBA試驗可測出丙二醛(Malonaldehede)含量,丙二醛乃油脂氧化過程中第二階段產物,故本試驗無法測出初期氧化變化,加之丙二醛本身亦不穩定,可再氧化變成丙二酸(Malonicacid)人造成氧化與否之誤判。
10、Kreis試驗
此為醛類及酮類化合物之簡便呈色反應,可做油脂氧化變質與否之定性反應。
11、AOM(活性氧法,Active Oxygenmethod)
系將油脂保持一定高溫而通入定量空氣以促進氧化而評價。油脂之穩定性以過氧化價達到某一定值所需時間來表示,不同種類油脂有不同過氧化物標准,通常對植物性油脂之過氧化物標准為100meg/千克;對動物性油脂則為20meg/千克(如豬油),並以不超過20小時為飼料級油脂規格。由於AOM測定系採用光電比色法,對某些顏色較深之飼料級油脂而言,其有效性雖有待商榷,但仍不失為最佳之方法。
12、安全性及其他
農葯、多氯聯苯、殺蟲劑、氯戴奧興及其他具毒性物質均可能移行油脂中,為防止可能之中毒,應行李一伯二氏(Liberman Buchard)反應及Hdphen反應及其他試驗檢出。
(二)油脂的鑒別
1、不同油脂其物理特性亦不同
故可由粘度、折光率、色澤、碘價、皂化價、溶解性、比重、融點、沸點等鑒別油脂是否純品。
2、動植物油脂之鑒別
動植物油脂之鑒別是基於其所含特徵成分,如動物性油含膽固醇(Cholesterlo)而植物性油則為植物固醇(Phytosterol)。致動物性油脂的不皂化物中含有膽固醇,而植物性油脂的不皂化物中則含有植物固醇。由其定性可認定動植物油之區分。
3、魚油鑒別
魚油含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經氧化反應所生之乙醚不溶性之氧化物通常不溶於熱苯,而亞麻酸所生成之乙醚不溶性多六氧化物可溶於熱苯。
4、硬化油之鑒別
硬化油通常含有微量觸媒(如鎳人又因氫化而產生異油酸(Isl-Oleic acid)。可由這些物質的存在與否而判別之。
5、豬油中含牛油之鑒別
豬油與牛油之Boemer數值不同,可由其測定值辨別之,通常純豬油的值為73.4-78.1℃;牛油為62.8-67.1℃,豬油+10%牛油為67.7-75.4℃,豬油加20%牛油為65.3-73.9℃。
6、礦物油鑒別
通常礦物油比重為0.84-0.93,碘價6-12,折光率1.490-1.507,不溶於酒精,可利用油脂中不皂化物之比重、碘價、對酒精溶解度等做鑒別之依據。
7、石蠟烴的鑒別
本品乃石油中抽出廢棄之碳氫化合物,秤取樣品1.43克,置試管(具0.1毫米刻度,長15厘米,內徑10毫米),加入甘油二氯醇7毫米及水1.2毫米,於65℃加熱振盪後靜置10分鍾(65℃),然後測其不溶解部分之容積即可判別石蠟羥之存在,其容量0.1毫米約等於5%石蠟羥。
(三)油脂酸價的檢驗
測定原理:用中性乙醇和乙酸混合溶劑溶解油樣,然後用鹼標准溶液滴定其中的游離脂肪酸,根據油樣質量和消耗鹼液的量計算出油脂酸價。
用到的儀器有:滴定管:25毫升;三角瓶:250毫升;天平:感量0.001克;容量瓶、移液管、稱量瓶、試劑瓶等。
用到的試劑有:0.1摩爾/升氫氧化鉀(或氫氧化納)標准溶液;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溶劑:臨用前用0.1摩爾/升鹼液滴定至中性。
具體操作步驟:稱取混勻試樣3—5克,注入錐形瓶中,加入混合溶劑50毫升,搖動使試樣溶解,再加三滴酚酞指示劑,用0.1摩爾/升鹼液滴定至出現微紅色在30秒不消失,記錄下消耗的鹼液毫升數。
計算結果 酸價(毫克KOH/克油)=V×C×56.1/m。
式中:V—滴定消耗的氫氧化鉀溶液體積,毫升;C—氫氧化鉀溶液濃度,摩爾/升;m—試樣質量,克;56.1—每毫升1摩爾/升鹼液相當於氫氧化鉀的質量56.1毫克。
雙試驗結果允許差不超過0.2克KOH/升油,求其平均數,即為測定結果。測定結果小數點後保留一位有效數字。
(四)油脂的通用感官檢測法
1、氣味檢查
要注意是否酸敗,即有無哈喇味:①盛裝油脂的容器開口的瞬間用鼻子挨近容器口,聞其氣味;②取1—2滴油樣放在手掌或手背上,雙手合攏快速摩擦至發熱聞其氣味;③用鋼精勺取油樣25克左右,加熱到50℃上下聞其氣味。
2、滋味檢查
每種油脂都有其固定的獨特滋味。通過滋味的鑒別可以知道油脂的種類,品質的好壞,酸敗程度,能否使用等。用嘴嘗試油脂,不正常的變質油脂會帶有酸、苦、辛辣等滋味和焦苦味,質量好的油脂則沒有異味。方法是用玻璃棒取少許油樣,點塗在已漱過口的舌頭上,辨其滋味。
3、色澤檢查
每種油脂都有它固有色澤,根據這一點可鑒別油脂是否具有該種油脂的正常色澤、按油脂組成而言,純凈的油脂是無色、透明,常溫下略帶粘性的液體。但因油料本身帶有各種色素,在加工過程中,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脂具有顏色,國家標准規定,色澤越淺,質量越好。
色澤的鑒別方法如下:一般用直徑1—1.5米長的玻璃插油管抽取澄清無殘渣的油品,油柱長約25—30厘米(也可移入試管或比色管中)在白色背景前反射光線下觀察。冬季氣溫低,油脂容易凝固,可取油250克左右,加熱至35—40℃,使之呈液態,並冷卻至20℃左右,按上述方法進行鑒別。
4、透明度
品質正常的油脂應該是完全透明的,如果油脂中含有鹼脂、類脂、蠟質和含水量較大時,就會出現渾濁,使透明度降低,一般用插油管將油吸出,用肉眼即可判斷透明度,分出清晰透明。微濁、混濁、極濁、有無懸浮物、懸浮物多少等。
5、沉澱物
油脂在加工過程中混入的機械雜質(泥砂、料坯粉末、纖維等)和鹼脂、蛋白質、脂肪酸粘液、樹脂、固醇等非油脂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沉入油脂的下層,稱為沉澱物。品質優良的油脂,就沒有沉澱物,一般用玻璃扦油管插入底部把油吸出,即可看出有無沉澱或沉澱物多少。
6、植物油脂水分和雜質的感官鑒別
油脂是一種疏水性物質,一般情況下不易和水混合,但油脂中常含有少量的鹼脂、固醇和其他雜質等能吸收水分,並可形成膠體物質懸浮於油脂中,所以油脂中仍有少量的水分,這部分水份一般是在制油過程中混入的。同時,還混入些雜質,油脂中的水分和雜質含量過多時,不僅降低其品質,還會加快油脂水解和酸敗,影響油品貯存的穩定性。植物油脂水分和雜質和鑒別是按照油脂的透明、混濁程度,懸浮物和沉澱物的多少,以及改變條件後所出現的各種現象等,憑人的感覺器官來分析判斷的。鑒別方法如下:
(1)取樣判定法。取乾燥潔凈的扦油管一支,用大拇指將玻璃管上口按住,斜插入裝油容器內至底部,然後放開大姆指,微微搖動,稍停後再用大拇指按住管口,提取觀察油柱情況。在常溫下,油脂清晰透明,水分雜質含量在0.3%以下;若出現混濁,水分雜質含量在0.4%以上;若油脂出現明顯的混濁並有懸浮物,則水分雜質含量在0.5%以上。把扦油管的油放回原容器,觀察扦油管模糊不清,則油品水分在0.3%-0.4%之間。
(2)燒紙驗水法。取乾燥、潔凈的扦油管,用食指按住油管上口,插入靜止的油容器里,直至底部,放開上口,扦取底部沉澱物少許,塗在易燃燒的紙片上點燃,聽其發出的聲音,觀察其燃燒現象。燃燒時紙面出現氣泡,並以出「吱吱」響聲,水分約在0.2%—0.25%之間;如果燃燒時發生油星四濺現象,並發出「叭叭」的爆炸聲,水分約在0.4%以上;如果紙片燃燒正常,水分約在0.2%以內。這種方法主要用於檢查明水(如裝油的容器口封閉不嚴,漏進雨水或容器原來帶水所引起)。
(3、)鋼筋勺加熱法。用普通的鋼精勺一個,取有代表性的油樣約250克,在爐火或酒精燈上加熱到150—160℃,看其泡沫,聽其聲音和觀察其沉澱情況(霉壞、凍傷的油料榨得的油例外)如出現大量泡沫,又發出「吱吱」響聲,說明水分較大,約在0.5%以上;如有泡沫,但很穩定,也不發出任何聲音,表示水分較少,一般在0.25%左右。加熱後,撇去油沫,觀察油的顏色,若油色沒有變化,也沒有沉澱,說明雜質一般在0.2%左右;如油色變深,雜質約在0.49左右;如勺底有沉澱,說明雜質多,約在1%以上。用這種方法,加熱溫度不能超過160℃。
7、摻入食鹽的識別
方法一:從油桶底部取少許油樣,用嘴嘗,如有鹹味則說明該油中摻有食鹽。
方法二:從油桶底部取少許油樣放入干凈的試管(需用蒸餾水沖洗)中,加入5毫升蒸餾水,加熱至沸,繼續加熱1—2分鍾,稍冷卻,趁熱過濾,或靜置冷卻,待分層後用滴管吸取下層液體,在濾液(或下層液體)中加入1—2滴1.7%硝酸銀溶液(稱取1.7硝酸銀溶於100毫升蒸餾水中)。若有白色沉澱產生,則可確認被測油中摻有食鹽。
8、摻入麵粉的識別
從油桶底部取少許油樣放入干凈的試管(需用蒸餾水沖洗)中,加熱融化後加入2滴碘溶液,若變為藍色,則表示油樣中含有澱粉。
6. 為什麼要檢測食用油脂中的酸價它的檢測原理
因為酸價是指植物油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以每克油中和氫氧化鉀的毫克數(mg KOH/g)表示。檢測酸價可反映油脂是否酸及酸敗的程度。如果食用了酸敗的油脂可引發中毒症狀。中國國家食品衛生標准GB 2716—2005對食用植物油酸價有一個統一的最高限量標准,即食用植物油成品油的酸價≤3mg KOH/g,植物原油的酸價≤4mg KOH/g。在國家其他標准中實行質量分級管理。
酸價的測定:滴定法。利用酸鹼中和反應,測出脂肪中游離酸的含量。油脂的酸價以中和1克脂肪中游離酸所需消耗的氫氧化鉀的毫克數表示。
保存方式:
食用植物油有"四怕":一怕直射光,二怕空氣,三怕高溫,四怕進水。因此,保存食用油要避光、密封、低溫、防水。
巧藏3種食用油
花生油、豬油、小磨香油的貯藏方式:
花生油
將花生油或豆油入鍋加熱,放入少許花椒、茴香,待油冷後,倒進搪瓷或瓷製容器中存放。這樣,油可以較久存放而不變質,做菜用時味道也特別香。
豬油
豬油熬好後,趁其未凝結時,加進一點白糖或食鹽,攪拌後密封,可較久存放而不變質。
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在貯存過程中易酸敗、失香。現介紹以下方法:把香油裝進一小口玻璃瓶內,每500克油加入精鹽1克,然後將瓶口塞緊,不斷地搖動,使食鹽溶化,放在暗處3日左右,再將沉澱後的香油倒入洗凈的棕色玻璃瓶中,擰緊瓶蓋,置於避光處保存,隨吃隨取。要注意的是,裝油的瓶子切勿用橡皮等有異味的瓶塞。
7. 食用植物油需要檢驗的項目有哪些
食用植物油需要檢驗的項目
一、半精煉食用植物油:
1 、色澤
2、 氣味、滋味
3、 酸價
4 、水分及揮發物
5 、雜質
6、 加熱試驗(280℃)
7、 含皂量
8 、過氧化值
9 、羰基價
10、 砷
11 、黃麴黴毒素B1
12、 浸出油溶劑殘留量
13 、棉籽油中游離棉酚
14 、標簽
15 、食品添加劑
二、全精煉食用植物油:
1、色澤
2 、透明度
3 、氣滋味
4 、酸價
5 、水分及揮發物
6、 雜質
7 、煙點
8 、不皂化物
9 、冷凍試驗
10 、過氧化值
11、 羰基價
12、 砷
13、 黃麴黴毒素B1
14 、標簽
15、 食品添加劑
拓展資料
一、食用油檢驗依據
1、GB/T 1534 花生油
2、GB/T 1535 大豆油
3、GB/T 1536 菜籽油
4、GB/T 1537 棉籽油
5、GB 27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植物油
6、GB 2760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
7、GB 2761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8、GB 2762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9、GB 5009.12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中鉛的測定
10、GB 5009.22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中黃麴黴毒素 B 族和 G 族的測定
11、GB 5009.27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中苯並(a)芘的測定
12、GB 5009.32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中 9 種抗氧化劑的測定
13、GB 5009.202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用油中極性組分(PC)的測定
14、GB 5009.227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測定
15、GB 5009.229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中酸價的測定
16、GB 5009.262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中溶劑殘留量的測定
17、BJS 201708 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麥芽酚的測定
18、GB/T 8233 芝麻油
19、GB/T 8235 亞麻籽油
20、12GB/T 10464 葵花籽油
21、GB/T 11765 油茶籽油
22、GB/T 15680 棕櫚油
23、GB/T 18009 棕櫚仁油
24、GB/T 19111 玉米油
25、GB/T 19112 米糠油
26、GB/T 22327 核桃油
27、GB/T 22465 紅花籽油
28、GB/T 22478 葡萄籽油
29、GB/T 22479 花椒籽油
30、GB/T 23347 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
31、GB/T 35026 茶葉籽油
32、GB/T 37748 元寶楓籽油
33、SB/T 10292 食用調和油
34、NY/T 230 椰子油
35、LS/T 3242 牡丹籽油
36、LS/T 3251 小麥胚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