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花瓷器鑒定方法
元青花瓷器和明早期青花瓷器的青花發色,由於其釉料和燒制情況的特殊性,會留下不少特殊的現象,這些特殊的現象有助於幫助我們鑒別早期青花瓷器的真偽,本文從這些青花現象的實際出發,探討並分析了產生這些現象的物理化學機理。
② 鑒別元青花瓷器15個絕招
在現實的圈子當中,許多資深行家和藏家通過眼學鑒別元青花瓷器真偽,他們只是近距離看胎體受沁、秞面老化痕跡、繪畫筆觸和是否高修等。
畢竟高仿技術越來越突破我們以往的鑒別經驗,
所以,低手看熱鬧,中手看門道,高手看行道,極手看神道。
喜歡元青花,並以下總結了15個鑒定方法供各位參考:
1、大花大葉,葉為滿色,但花朵不填滿色,且外部繪有較明顯的空白邊線。
山石、海水、人物、動物紋等、亦相類,紋飾內露白。
2、纏枝蓮葉,「葉形多呈葫蘆狀,或有一至五個尖瓣。
3、變形蓮瓣邊飾,有的為一組、有的畫二組,構成上下對應的仰、覆蓮瓣紋裝飾。
除盤以外,其他型器上的蓮瓣,均呈單體形式排列,蓮瓣間留有空隙、互不相連。
元代青花
明洪武時,除部分執壺和盞托外,瓶、罐、盤及碗的蓮瓣紋邊飾均呈並攏(共邊)型、此後,這種繪法貫穿於明清兩代。
明洪武時期
4、蕉葉紋,多數作分開狀、葉與葉之間留有空隙,少量為並攏型或葉與葉呈重疊狀。
此外,元代蕉葉的主脈,均以濃筆的粗線條表示;
元代蕉葉紋
入明後,蕉葉的主脈均留白、呈中空型、同元代蕉葉主脈的粗實線條,在視覺上涇渭分明,非常醒目。
明初以重疊狀多見,偶見有分開的。
宣德以後,蕉葉紋幾乎不見有分開的,都為拼攏重疊狀。
明洪武
明永樂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
明代永樂青花菊紋執壺修復件
明永樂
明宣德青花三果紋執壺局部
明宣德青花海水蕉葉紋尊
明弘治九年青花象耳瓶
5、如意雲頭紋(亦稱「雲頭紋」、「雲肩紋」、「垂雲紋」)。
雲頭與兩雲腳相交之尖頭,指向呈前後相背形態。
即,如意雲紋兩雲腳間的尖頭,與雲頭的尖頭,方向相反,很少例外。
元青花水波蓮花紋玉壺春瓶局部, 如意雲頭紋
元代
而洪武,如意雲的頭與腳的尖頭指向,均方向一致,並沿襲至永宣。
成化起,如意雲頭的兩尖頭,既有朝向一致的,亦有相背的。
明景泰青花八仙慶壽紋罐的如意雲頭紋
明正德青花人物紋套盒局部的如意雲頭紋
明代民窯碗上的如意雲頭紋
6、回紋邊飾。
由互不相連的單體回紋組成、有的回紋呈規矩的方形,有的為變形回紋,有的為減筆式回紋。
元代回紋
明洪武時,回紋邊飾由一正一反兩方相連形式排列組成。
明永樂以兩方連為主,同時又出現一筆環連式的回紋邊飾。
明永樂 青花捲草紋投壺
明宣德青花雞心碗上的回紋
宣德以後,除少數邊飾仍作一正一反兩方相排列連外,多數回紋邊飾呈整圈一筆環連式,並延續至清末。
明天順阿拉伯文三足爐
明嘉靖五彩龍穿蓮池紋綉墩
7、龍紋。
元代青花瓷器上,畫龍的不少。
龍軀細長,且細頸,細腿、細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體態輕盈。
頭較小,長鹿角,張口、吐舌,龍的下齶有須,上頜一般無須,
但是,至正十一年銘標准器的龍上頜有雙須,而此類帶雙須現象,在元青花件的其他龍紋圖案上十分少見。
龍身鱗片分兩種,以網狀細鱗片(圖多見,以留白大鱗片少見,後者龍紋更加精美龍有背鰭,腹下通常無橫紋帶。
胸與背部,常飾有火焰狀飄帶。肘部有長毛三至四根或一撮。
龍爪以三爪、四爪居多,五爪極為罕見。
8、元青花立件中的玉壺春瓶與出戟尊,其內口沿部位,常常加繪一道卷草紋或雲頭紋邊飾。
元代
入明後,此類內邊飾現象,起初仍存在於明洪武朝玉壺春瓶上,洪武以後消失。
明洪武青花
明永樂玉壺春瓶
明青花纏枝花卉紋出戟尊
9、元代紋飾採用平塗法,「有的則是在濃筆邊線內施以淡色」(孫瀛洲),小件器上為一筆點劃,這就是所謂「一支筆」的畫法。
元代
從明成化起,以「二支筆」工藝見長,構線與填色是分別完成的。
「明代青花多是填色或素描。這種技法上的不同,也可以作為劃分元、明青花瓷器的旁證」(孫瀛洲)。
明代
10、元代瓷胎,同明代後期及清代瓷胎相比較,有硬中見柔的感覺。
「胎質淘練得不如明清瓷細致,因而在砂底處多有砂眼、刷痕和鐵質斑點,並在底足、口邊與縮釉露胎處呈現火石紅色」(孫瀛洲)。
11、除執壺、玉壺春瓶外,器物的底部一般露胎。
澀底上往往粘有釉斑,這是時代風貌。
「把杯、把碗底足內部多不掛釉,個別的在高足的里部掛半載釉」(孫瀛洲)。
玉壺春瓶底
青花執壺底
釉里紅把杯底
大罐的口部通常施釉,小罐的口部多露胎、梅瓶原本都帶蓋,蓋內不施釉,這亦是特徵,仿製品有的卻蓋內施釉。
高安市藏元代青花雲龍紋梅瓶
12、罐的造型多數為口大足小,不同於明清罐的口小足大或口足大小相偌形制。
碗、碟、杯的圈足較小,足牆較寬、較厚,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
有的器物底部可見明顯的旋坯痕,個別有粘砂現象。
碗、碟、杯圈足的底心常見凸乳,俗稱「臍」,為元瓷特徵之一。
13、大件器的胎體普遍厚重,小件器卻都很薄,胎體大多薄於後世明朝同類器。
而仿製品則不然,小件器也顯得很厚實。
14、除露胎較高的一些立件外,元代小罐、小瓶近底足處(脛部)常見指印痕。
指印痕通常呈三個,系工匠捏著浸釉或刷釉時所遺。
此現象,延續至明中期。
15、入土之物,於器內的修胎痕(類似竹絲刷痕)上,
常會出現土蝕痕跡(元器內壁多為盪釉、釉最薄,
故竹絲刷痕處極易受到土蝕)。
土沁斑是否自然、分布是否合理,辨偽時值得重視。
最後要說的是,不管是窖藏的還是傳世的,
元青花終究會凝固住時光一些印跡:
埋於地下的,其釉層稀薄處,不可抗拒地要染帶上土沁、土斑;
秘藏於地窖,釉面也會因年代久遠,顯出質地老氣、寶光內含。
而傳世品,由於人間滄桑和歲月撫摸緣故,釉汁則越發滋潤、寶光四溢;
或因為歷經使用,稜角的釉面不免要出現輕微的剝蝕或磕碰,
支撐點和受力部位會因磨損劃痕縱橫、細密,而附上累累舊氣。
③ 怎樣鑒別清代青花瓷
清代青花瓷品類眾多,以康熙青花瓷器部分款識辨別為例:
康熙青花瓷器的題款特點鮮明,無論在字體的寫法或款識的布局上,在清代都是最為豐富的,綜合起來有以下幾種:
1、紀年款 :主要是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少見篆書款和草書款,字體雄健有力,端莊工整,字與字之間距離比較大。仿寫前朝款識有宣德款、成化款、嘉靖款、萬曆款,其中有官窯青花也有民窯青花。
2、堂名款:又稱「家堂款」。此種款識在清代較為流行,多數是民窯青花款,有「復香軒之清制」、「松柏堂制」、「美玉堂」、「三元堂制」、「永興堂制」、「聚星堂制」、「來雨堂博古制」、「珍玉堂制」、「彩玉堂制」、「安素草堂」、「奇玉堂制」等。
3、吉言贊頌款:此類款識主要有「杏林春宴」、「世德留芳,祿在其中」、「滄浪綠水」、「奇石寶鼎之珍」、「益友珍玩」、「清玉寶鼎之珍」、「博古雅玩」、「永慶奇珍」、「美玉」、「玩玉」等。
4、標志、圖案、花押款:有樹葉、梅花、海螺、小兔、雙魚、靈芝、荷花、鼎爐、方勝、冊本、爵杯、花卉等。
(3)青花茶壺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清晚期青花瓷鑒藏知識:
咸豐(1851~1861年):咸豐青料使用國產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咸豐青花發色淡雅或鮮艷,民窯青花發色灰暗或灰黑色。咸豐青花瓷造型趨向笨拙,官窯青花的時代風格與道光朝相若。其人物特點是鼻骨高直、隆起有勾,俗稱「鷹鉤鼻」。紋飾呆板,無生氣。在工藝方面,一般胎體較前朝厚重,胎質粗松,釉質泛白,釉面稀薄,具有「波浪釉」的時代特徵。
同治(1862~1874年):同治青料採用國產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同治青花發色清雅明艷。民窯大多發色藍灰色,或黑淡和藍黑色,但均顯漂浮。同治末期開始用進口青料洋藍,發色鮮亮,明艷泛紫,缺乏天然礦物青料的美感。
光緒(1875~1908年):光緒青花發色漂浮在釉中,而康熙、乾隆則在釉下;光緒仿永樂、宣德筆法,也用點拓法,但「鐵斑」漂浮,比清早期仿品機械呆板。豆青地托粉青花少見了。光緒青花瓷的造型豐富多彩,紋飾圖案豐富,筆致細而拘謹。工藝上,胎質細白堅密,但與清前期的相比明顯松軟;民窯則更覺粗糙、笨重。釉面稀薄,欠溫潤,釉色白中微閃青,已趨向現代瓷的純白色調。瓶頸部兩邊或飾對稱鋪首銜環耳。
④ 青花瓷器鑒定方法和特徵
青花瓷器的鑒定方法和特徵
青花瓷器的鑒定方法和特徵
青花瓷器的鑒定方法和特徵
元青花瓷器和明早期青花瓷器的青花發色,由於其釉料和燒制情況的特殊性,會留下不少特殊的現象,這些特殊的現象有助於幫助我們鑒別早期青花瓷器的真偽,本文從這些青花現象的實際出發,探討並分析了產生這些現象的物理化學機理。
1、蘇料青花的「暈散」特徵
早期青花瓷器,因為都採用含鈷的高鐵低錳的蘇麻離青料,所以,都會有蘇麻離青料形成的基本特徵,而「暈散」就是蘇麻離青料在瓷器上形成的最基本特徵,可以這樣說,採用蘇麻離青鈷料,就一定有「暈散」現象。同時,蘇料在青花瓷器上形成的其他特徵,許多都和「暈散」的存在有關。所以,「暈散」現象,好比一把鑰匙,是打開早期青花瓷器真偽鑒定大門的鑰匙。
什麼是「暈散」?它在瓷器上以什麼基本的外觀形象出現?
所謂「暈散」,就是凝聚的青花鈷料燒制後在釉下產生的一種青色發散現象。
「暈散」的基本情況如圖1-1所示,
圖1-1
這是一件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元青花雲龍紋梅瓶上的紋飾,其「暈散」現象清晰可見;類似的情況在明早期的瓷器上也經常出現,如圖1-2上海博物館所藏的永樂景德鎮窯青花花卉紋碗上的暈散現象。
圖1-2
用通俗的語言來表述:「暈散」就像一點藍墨水滴在宣紙上所產生的藍色逐漸化開的形狀。
和暈散這種特徵相關聯的就是隨之而來的點暈、黑斑、串珠狀凝聚、鐵斑和錫光等蘇麻離青鈷料所產生的一系列特殊現象。
「暈散」因其色塊形狀的不同而分成圓狀暈散(圖1-3伊朗元青花鳳翅上的圓狀暈散)、條狀暈散(圖1-4伊朗元青花鳳鳥類翅上的條狀暈散)和塊狀暈散(圖1-5南京博物院永樂一束蓮紋盤盤心花上的塊狀暈散)。當然,這些暈散的不同形狀自身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並且,它們之間可能也存在相互關聯和不同變化。
圖1-3伊朗元青花鳳翅上的暈散是運筆過重形成的圓狀暈散
圖1-4伊朗元青花鳳鳥類翅上的暈散是運筆來回形成的條狀暈散
圖示1-5南京博物院永樂一束蓮紋盤盤心花上的暈散是運筆重疊形成的塊狀暈散
產生「暈散」的表面原因有兩個,一是和蘇麻離青料的陶冶精度有關,二是和蘇麻離青料青花紋飾的畫意有關。
蘇麻離青料在使用前,如果陶冶不精,其顆粒大小很不均勻,粗的粗,細的細,當畫工用筆蘸著蘇麻離青青花鈷料在瓷器坯體上作畫時,其中粗大的蘇麻離青青花鈷料,就會阻滯在紋飾內,形成點狀、條狀或塊狀凝聚,燒制後就形成「暈散」現象。
仔細觀察上述三圖中不同形狀的暈散,還應該可以清楚地看出,「暈散」的形成,不僅和蘇料的陶冶精度有關,也和蘇料青花在紋飾中的畫意有關。因為,畫工用筆的輕重,會在青花色澤上留下明顯的痕跡。
當蘸著蘇料的畫筆在瓷坯上運筆行走時,凡發生用筆過重、用筆停頓、用筆來回和用筆重疊的現象,都會在這些地方留下重復的青花鈷料,也就是出現青花色料的凝聚,這些凝聚的青花鈷料在燒制過程中,也都會產生暈散現象。
圖1-3伊朗元青花鳳翅上的暈散是運筆過重形成的圓狀暈散
圖1-4伊朗元青花鳳鳥類翅上的暈散是運筆來回形成的條狀暈散
圖示1-5南京博物院永樂一束蓮紋盤盤心花上的暈散是運筆重疊形成的塊狀暈散。運筆方式雖然不同,但造成青花色料的凝聚卻是相同的。
元和明早期不同時期的青花瓷器,其青花暈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一般說來,永樂和宣德時期的青花發色,「暈散」現象最為突出,不過,由於明代蘇料的淘治程度大大好於元代,蘇料的某些特徵比如「串珠」現象就不如元青花那樣顯著。
英國的哈里·迦納先生在分析「大維德青花瓶製造之時和宣德帝掌權之前的百年間,青花瓷器之間繪畫風格的變化」時說:「鈷料較濃處青花呈一種淡黑色。淡黑料色透入釉骨,產生了一種『暈散』的效果。有時,人們會發現在紋飾輪廓線凹下地方常常出現黑斑點。釉掛得很厚,呈淺藍色,瓷器表面有輕微的凹凸不平,質地如同桔皮一般。」
這位英國作者把「暈散」在瓷器上出現的區域、暈散的顏色,以及暈散和黑斑、下凹的關系,作了比較明確的描述,這對我們理解「暈散」這個特徵有所幫助。同時他還對暈散瓷器的大致年代作了一番描述,即元和明宣德間。
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對後世仿品中的「暈散」現象作了分析,他認為:「早期的青花瓷器,特別是十五世紀的青花瓷器在十八世紀被大量仿造,那時甚至嘗試摹仿諸如『暈散』效果等本屬於技術上的缺陷,青花的不同呈色以及紋樣輪廓邊緣上的斑點亦被摹仿。真有幾件如此的標明萬曆時期的仿造品,但很少有贗品能騙人眼目。真正的『暈散』效果甚難獲得,斑點是故意地渲染,而並非象早期那樣偶爾得之。」他的這段描述,對於理解暈散現象的真偽應該有所幫助。
總的來說,哈里·迦納先生對暈散的說法大致不錯。不過,並不是所有這段時期的青花瓷器都有「暈散」,關鍵還是要看它使用的什麼青花料。
我們再來看看我國的學者對「暈散」特徵的描述。
耿寶昌先生認為,永樂瓷器「在線條的紋理中常有鈷鐵的結晶斑點,呈星狀點滴暈散」。
馬希桂先生認為:「青花色澤濃重艷麗,有暈散現象,釉面有鐵銹斑式黑色斑點,濃處用手撫摸時,給人以高低不平之感,這就是使用蘇泥渤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形成了元青花瓷獨特的風格。」
王莉英先生在論述洪武青花瓷器時認為:「用小筆飽蘸或濃或淡的『蘇麻離青』料水,線描搨染出紋樣,深淺藍色相間,勻挺的線條上時有黑藍色暈散點,別有韻味。」
故宮博物院的馮小琦先生認為:「永樂時期青花瓷器大多使用進口青料『蘇麻離青』,青花呈色濃艷,釉面紋飾有自然形成的結晶斑點,並有錫光,所繪紋飾有暈散現象。」
我國學者對蘇料青花鈷料形成的暈散現象,大多到此為至,僅涉及暈散的表面呈色特徵和暈散的點狀現象,而沒有更多的涉及形成機理的論述,這可能和這些學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結構有關。
但是,他們也都把暈散和蘇料青花的其他特徵和暈散放在一起討論,比如,黑斑、鐵銹和凹凸不平等,說明這些學者已經敏感地覺察到這些特徵之間的內在聯系。
在了解了中外學者對「暈散」現象的基本描述後,我們再來觀察元和明早期青花瓷器,從第一性的實物結合第二性的觀點展開討論。
元代的青花瓷器,有的「暈散」現象特別突出
如圖1-6所示的伊朗國家博物館所藏的元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有的「暈散」現象並不顯著,如圖1-7所示的江西省博物館所藏的元青花龍紋玉壺春瓶。
如圖1-6所示的伊朗國家博物館所藏的元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如圖1-7所示的江西省博物館所藏的元青花龍紋玉壺春瓶
這種不同的暈散現象,可能和蘇料配比使用的情況有關,也就是說,元代陶工在用蘇料配製青花鈷料時,會視這種青花色料貨源的情況而決定蘇料加入的數量。不同量的蘇料配製出的青花鈷料,其燒制後的青花發色會有不同的「暈散」現象。
哈里·迦納先生斷言,「早期的青花瓷器,青花稍帶點黑色,藍里有黑色斑點,線條有暈散現象,通常罩以很厚的淺青色釉。」從我們介紹的元青花瓷器看,並不都是如此,這可能和哈里·迦納先生收集資料有限有關。
明洪武時期的青花瓷器的發色如圖1-8所示。
從圖上可以看出,洪武青花瓷器的「暈散」介於元青花瓷器兩種不同程度的「暈散」之間。有一部分元青花研究者認為,洪武時期,青花瓷器的發色和元代的青花瓷器截然不同,其實,這是誤解。
只要讀過耿寶昌先生的《明清瓷器鑒定》一書,就可以知道,該書的第一章,討論的就是明洪武瓷器對元瓷的繼承問題;同時,只要到過景德鎮考古研究所的學者,也一定知道,出土的明洪武青花瓷器,無論從器型、紋飾和青花的發色上,都可以看出和元青花瓷器的承繼關系。
永樂和宣德兩朝的青花瓷器都有濃郁的暈散現象,過去常有永、宣不分的說法。圖1-9明宣德青花花卉紋高足碗和圖1-10永樂景德鎮窯青花花卉紋碗,其青花的發色和暈散現象,的確十分相似,而這兩件藏品對於認識蘇料所產生的暈散現象,應該有很大的幫助。
圖1-9明宣德青花花卉紋高足碗
圖1-10永樂景德鎮窯青花花卉紋碗
蘇麻離青料產生這種青花暈散現象的機理又是什麼呢?
從圖1-1至圖1-10可以看到,凡是有「暈散」現象的青花瓷器,其暈散處都是青料凝聚之處,也就是說,青花色澤的濃度取決於繪彩時色料聚集的程度,青花色料聚集越密,青花發色就越濃,這個表面現象的實質是呈色劑中集聚了較多三氧化二鐵、氧化鈷等強呈色材料。在這些呈色劑的綜合作用下,青花燒制後的發色呈現從藍、褐和黑的趨勢排列,這個現象和呈色劑的含量成正比。
表面的物理現象告訴我們,只有在高聚集區的色料燒出的青花才會出現暈散現象。而青花色彩暈散的物化原因卻是和三個因素有關:一是色料本身SiO2、Al2O3含量很低,甚至沒有;二是由於釉是高鈣釉,高溫下粘度小,粘度隨溫度的變化大,釉本身容易流散,所也增加色彩暈散的效果;三是窯爐的燒制溫度,過燒會因為色料在釉中的大量擴散形成暈散現象。
眾所周知,陶瓷表面的釉為玻璃態物質,而玻璃態物質在相變時,即由固態轉變為液態時,並沒有固定的溫度點,而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的。因為沒有臨界點,所以,釉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融,再到發生流釉,到釉的流淌,是在一個溫度不斷升高的過程中進行的。
如果色料中SiO2、Al2O3含量高,則色料的熔融溫度就高,在釉熔融和流淌時,色料還不呈液相,所以暈散現象就不會或很少發生,反之,則暈散現象就容易發生;釉中的CaO是熔化劑,因為元和明早期所用的青花器都是高鈣釉,含較多的CaO,氧化鈣不僅可以降低青花料的熔融溫度,也能降低釉的粘度,使釉容易流散,從而增加色彩的暈散;而較高的燒窯溫度,在色料和釉料組成相等的條件下,就能使釉的流淌更為便捷,從而帶動色彩的擴散,形成暈散現象。由此可見,窯溫太高而產生的過燒會使青花色料在釉中的大量擴散形成暈散現象,如果個別區域青花色料堆積過多,更會形成褐色或黑色斑點,即產生與暈散相關的蘇來麻尼的其他特徵:黑斑、鐵斑等等。從以上所說的元青花瓷器產生的暈散現象的物化機理,讀者也可以觸類旁通地理解元青花瓷器的呈色機理。元代青花瓷的色彩有三種情況:多數是青翠沉著為正燒產品;二是靛青泛紫揚艷,為過燒所致;三是青藍偏灰,多是欠燒而成; 在還原焰中在Fe 濃度不太高的情況下,使釉色著成綠色,如果局部聚集濃度高了則會變成褐色甚至呈黑色,即形成Fe (二價鐵離子)的著色和 Fe(二價鐵離子)、Fe(三價鐵離子)的復合著色; 正燒時主要是CoO的著色一般翠青色,欠燒時由於鈷料未在釉中散開和溶解在釉中的量少故呈現帶灰的青藍色;
從表面的物理現象,到形成暈散的物化機理,都說明,元和明早期青花瓷器的「暈散」特徵,決定於色料和釉料的化學組成、集聚程度,決定於氧化鈣熔劑的含量,決定於窯爐的燒制溫度。
不過,升溫速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既然玻璃態物質的熔融和流淌不在一個固定的臨界點上,那麼,升溫太快,熔融時還未使色料有足夠的時間擴散,即還來不及發生暈散,燒窯溫度就到達最高點而開始保溫,將使暈散現象被中止;只有在合適的升溫速度下,給熔融和流淌留有足夠的時間,青花料才能充分擴散從而形成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