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病菌毒性測定方法有哪些
Wolfe等提出了田間直接測定法和室內測定法,後者又可分菌落計數法和孢子計數法
(1)田間直接測定:在田間暴露一組單基因鑒別品種幼苗,經一定時間後取回,保濕,使降落在葉片上的孢子萌發和侵入,在發病後測定每一個品種產生的病斑數,據此計算毒性頻率以標准感病品種上的病斑數為計算的基數
(2)室內間接測定:有兩種方法,第一種為病斑計數法,將所採集的混合病葉樣本用沉降塔接種一套鑒別品種葉段,離體培養,發病後以各品種葉段上的病斑數與感病品種葉段的病斑數比較,計算毒性頻率第二種方法為孢子計數法,用沉降塔接種盆栽幼苗或離體葉片,接種葉發病產孢後,洗脫孢子,配製孢子懸液,用血細胞計數板鏡檢計數孢子數目,換算單位葉面積產孢數,據以計算毒性頻率
用上述方法,都可得到單個毒性因子單獨出現的頻率(實測值),根據這一頻率,可計算2個或多個因子組合的頻率(理論值)各個鑒別品種上所得孢子,可用來再接種整套鑒別品種,計算各毒性因子頻率,用此第二次測得的基因頻率,可計算具有2個毒性因子的表型頻率(實測值),若再將每個品種產生的孢子,第三次接種整套鑒別品種,用所得結果,就可進一步估計具有3個毒性因子的頻率(觀測值)
『貳』 殺線蟲劑的毒力測定方法有哪些
植物線蟲病害在世界范圍內廣為為害,並嚴重威脅農業生產。目前防治線蟲病害的農葯品種少、毒性高、用量大,且主要依賴進口,因此,測定創制化合物的殺線蟲活性是發現優秀殺線蟲劑的關鍵。現在的一般篩選方法是用活體篩選。一般步驟是:
(一)供試線蟲的選擇
供試植物線蟲需滿足易培養,繁殖量大,生活史短。其中,根結線蟲屬的線蟲較為符合要求。
(二)線蟲的純培養
以根結線蟲為例,首先須對線蟲的寄主植物如番茄進行無菌土栽培,使用無土栽培或滅菌土澆灌無菌苗,然後在田間選取有根結的病株,輕輕洗根至無泥土,用線蟲挑針挑取單卵塊,置0.1%的瓊蠟三甲溴化銨(cetavlon)溶液中,將卵消毒,用無菌水漂洗,再浸在0.5%的雙對氯苯基雙胍基己烷雙醋酸鹽(hibitanediacetate)溶液中消毒,再用蒸餾水漂洗干凈。放在孵化器中進行培養,每24h用毛筆蘸取卵塊,用貝曼漏鬥法(baermannfunnel)或離心漂浮分離法(centrifugalfloatation)於25℃孵化,收集根結線蟲的2齡幼蟲。
(三)供試葯劑活性測定
1.離體篩選
(1)觸殺法:大致步驟如下:供試線蟲放入已配製好的葯液中,經24h或48h處理後,在顯微鏡下檢查線蟲死活和被擊倒的情況,計算毒力。
線蟲死活鑒別一般採用體態法及染色法。體態法的判斷標準是死的蟲體多呈僵直狀態,而活的體態是幾度彎曲,一般盤卷和蠕動。但這種方法對呈休眠態和體形膨大的雌蟲以及卵不適用,且不能絕對肯定線蟲的不動就等於死亡,而彎曲的線蟲等於生存。染色法是用曙紅等染料對供試葯劑處理過的線蟲進行染色,活線蟲不會被染色,死線蟲會被染料染上顏色,根據線蟲是否被染色,很容易判斷線蟲的死亡與否。用此方法對水稻潛根線蟲(Hirschmanniellaspp.)、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等線蟲效果都比較好。
(2)熏蒸法:該方法是測定供試葯劑是否具有熏蒸作用。其方法與殺蟲劑葯物篩選類似,即將供試化合物和線蟲放入封口的容器內,處理24h或48h,觀察線蟲死活情況。
2.盆栽試驗
(1)土壤淋浴法:這是一種兼觸殺和內吸活性測定的方法。基本程序是受試植物種植在小缽內,待幼苗長至3~5cm高,用配製好的葯液淋土,第2d接種2齡幼蟲,每小缽約500頭。待空白對照根部感病症狀明顯(約20d)後進行調查。目測感病程度或設計「病情指數」進行計算,確定葯效。
(2)葉面噴霧法:此方法是一種測定葯物是否具葉面內吸性及是否具有向下輸導特性的方法。基本程序於土壤淋浴法相似,只是施葯時控制范圍只限制在葉面。
另外,由於許多殺線蟲劑的作用機理與結構類似的殺蟲劑相同,如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殺線蟲劑的作用機理是抑制線蟲體內的乙醯膽鹼酯酶(AChE),因而對供試化合物採用酶抑製法,測試殺線蟲活性有一定的理論依據。
『叄』 簡述室內殺菌劑抑制真菌和細菌毒力測定方法有哪些區別
都用抑菌圈實驗測定的話
則培養方式不同
培養條件也不一樣
細菌需要細菌培養基
在37°培養
一天
真菌
真菌培養基
28°培養兩天
『肆』 殺蟲劑觸殺毒力測定方法有哪些,優點和局限性分別是什麼
殺菌劑室內毒力測定各特點
般認殺菌劑本身具毒力作用殺菌劑毒力實際其化與病菌化靶標相互作用結屬於種化合物某種病菌性固性質所殺菌劑毒力評價其性重要參數數情況殺菌劑結構必須同具毒力基團輔助基團或型基團毒力基團指殺菌劑結構與作用靶標發親互作部毒力基團與精細結構靶標互作親性殺菌劑毒力決定性素往往具質量性狀物性質般情況具相同毒力基團殺菌劑具相同作用機理歸屬類菌靈、苯菌靈硫菌靈等含或經物轉化形苯並咪唑基團殺菌劑都稱苯並咪唑類殺菌劑;氯苯嘧啶醇、咪鮮胺、唑醇等含N雜環結構並作用於Cyt.P450加單氧酶(C14α-脫甲基酶)殺菌劑都稱麥角甾醇物合抑制劑
『伍』 殺蟲劑觸殺毒力測定方法有哪些
①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一般對水生生物毒性較高,使用時注意不要污染水源。②這除蟲菊類葯劑殺蟲速度快,但是連續使用很容易產生抗葯性。注意和其他類型殺蟲劑,如有機磷、氨基甲酸酯等輪換使用或混合使用。③多數不含氟的菊酯類殺蟲劑不具有殺蟎活性,甲氰菊酯具有殺蟎活性。④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脂溶性強,多數以觸殺作用為主,一般沒有熏蒸和內吸作用,因此噴葯時要均勻。⑤不能和鹼性葯劑混用。
『陸』 怎樣測定葯劑的毒力
一種有效的葯劑作用於生物體後,生物體必然要產生相應的反應。在其他條件固定時,這種反應與該葯劑的劑量相關。嚴格地講,劑量應該是生物個體或生物單位體重所接受的有效成分的量。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一般毒力測定中不易得到准確的劑量,尤其是以生物群體為施葯對象時,更是如此。所以,有時生物測定中所用葯劑的濃度和處理時間可籠統稱為劑量,當處理時間固定時,濃度即具有劑量的意義。在一定劑量下,病、蟲、草所表現的中毒現象稱為反應。在進行毒力測定時取樣的供試生物種群中,各個體由於種種原因對葯劑的反應是有差別的。實驗證明,有少數個體忍受力較強或很強,也有少數個體比較敏感或高度敏感。因此,用逐漸增加的系列劑量測定時,所得供試生物反應(例如死亡)的百分比應增加。如果以劑量數值為橫軸,死亡百分率為縱軸,做成的曲線為非對稱的S形曲線。如果將劑量數值換算成對數值,曲線則變成對稱的S形曲線。如果再將死亡百分率換算成幾率值,則劑量反應曲線變成為直線,稱為劑量對數-幾率值直線。
所謂幾率值就是幾率的單位,總共分為10個單位(1~10),其實質就是常態分布的平均值加減標准誤差所得的數值范圍。劑量反應曲線繪成直線,是為了更准確地求出代表大多數生物個體對葯劑反應的平均值,即致死中量(LD50)。在比較葯劑的毒力、毒性時,經常要採用致死中量,否則不能代表大多數生物個體的反應情況。另外,毒力還可用LC50、EC50或ED50等來表示。
單獨只用LD50或EC50來比較各葯劑的毒力有時還是不夠的,常還要對直線的坡度角進行觀察。坡度角的大小反映供試生物群體對某些葯劑敏感性的集中性和分散性。坡度角大則集中程度高,坡度角小則分散程度高。所以,有時除比較LD50值外,還要比較LD95值。
由於供試生物個體的內在因素以及毒力測定時條件控制上的變化,有時會影響以致死中量來進行比較的准確性,因此,可用相對毒力指數來比較。即每次試驗均設標准葯劑處理,求出各次試驗中各種葯劑與標准葯劑的比值,然後進行比較。計算公式如下:
『柒』 室內毒力測定的試驗方法
試驗方法採用點滴法,根據上步預備試驗結果,每種葯劑分別設定五個濃度。每個濃度設置3個重復,用丙酮作為對照處理。用微量點滴器盛裝葯液,從低濃度到高濃度點滴,每蟲點滴1ul於幼蟲胸部背板處,待葯液揮發後,添加適量食物於皿中。
『捌』 如何檢測病毒的效價或毒力
確定病毒的毒力最常用經典方法:TCID50,半數細胞培養物感染量;EID50,半數雞胚感染量,還有就是用動物測定LD50。
一般如果做毒力檢測,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就是做生物測定。
間接測定的話,可以用ELISA、電泳、HPLC等各種方法進行毒素的測定,當然如果你確定病毒的毒力因子的話,也可以用PCR、Western進行檢測。
『玖』 做農葯毒力測定時,農葯濃度梯度設置的依據什麼
做農葯毒力測定時,農葯濃度梯度設置的依據:
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第946號公告》,以大多數企業已有的含量為依據。
知識點延伸:
農葯毒力測定是指在室內進行的對農葯測定。這種測定實驗的優點是,可以通過大量培養與飼育而獲得較為均勻一致的供試生物,便於同時進行大量實驗,在較短時間內可以的出結果。但由於室內外環境條件差異較大,所以其結果僅能為田間葯效試驗提供依據。
『拾』 殺蟲劑的毒力測定
1.噴霧法:模擬林間實際防治情況下而設計的噴霧方法,為了減少試驗誤差,使每一個供試昆蟲盡量接受到相同的葯量,要求噴霧器有一定的壓力,使霧點大小一致,噴霧均勻。
2.液浸法:將供試昆蟲分別放入不同濃度的稀釋葯液中浸漬一下,立即取出,放在吸水紙上吸去過多的葯液,移入每一組的盛器中,給以新鮮葉片作飼料,盛器上加蓋紗布或紗網,飼養於室內,記錄室溫,觀察不同時間下中毒死亡情況。
3.葯膜法:將葯劑噴撒在一定面積的表面上,形成一層均勻的葯膜(常用墊有濾紙的培養皿,或將針葉在葯液中浸漬一下後取出),然後讓供試的害蟲在上面,任其與葯膜接觸一定時間後,再移回正常的容器中飼養,或就在接觸葯膜過程中,觀察中毒死亡情況。
4.點滴法:用定量的葯液微滴,滴加在供試昆蟲的胸部背面,然後定時觀察中毒死亡情況。此法優點是:劑量可用每克蟲體接受的葯量(常用微克)表示,葯量容易控制,試驗誤差較小;缺點是費時,處理所用的溶劑、點滴的部位和液滴的大小等都可影響毒力。在採用本法時,應當考慮這些因素,盡量取得一致,才能得到准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