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膚病中葯外洗九法
導讀:夏季是皮膚病的高發季,對於皮膚病患者,外洗一方面可以減輕患者服葯痛苦;另一方面,皮膚病局部用葯能更好的吸收。(編輯/閆奇峰)
皮膚病中葯外洗九法
作者/龔景林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中葯外洗在皮膚病的治療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用葯物煎湯乘熱在患處淋洗、浸泡、濕敷或坐浴的一種治療方法,古稱「溻洗」。
早在公元前770年《禮記•曲禮》篇即載有「頭有瘡則沐,身有瘡則浴」,《外科精義》曰:「夫溻法者,宣通行表發散邪氣使瘡內消也,蓋湯火有葯滌之功……此謂疏導腠理,通調血脈,使無凝滯也,如葯二兩用水二升,為則煎取一升半,以凈帛或新棉蘸葯水稍熱溻其患處,漸漸洗溻沐浴之」張山雷氏說:「外瘍既潰,膿水浸淫,以洗滌潔凈為第一要義,庶幾病菌不留,方能生新收口,否則惡腐不除,必多滋蔓」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曾用苦參湯治療狐惑病,狼牙湯治療陰䘌。
洗劑在民間也常為人們所慣用,如用白礬水洗濕瘡,花椒水洗癢瘡,蔥椒水洗凍瘡,桂花葉水洗漆瘡等。這些方法簡便,而且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在臨床實踐中,筆者歸納了九法,茲不揣淺陋,介紹如下。
一、祛風止癢法
由於人體腠理不密,衛氣不固,風邪客於肌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導致營衛不和,氣血運行失常,肌膚失去潤養而產生一系列症狀。如發病迅速,消退亦快,遊走不定,瘙癢無度,多發於上半身或泛發全身,皮疹多為紅色丘疹、風團、鱗屑或苔蘚樣變、疣目,損害為乾性,不滲出,以及抓後起鱗屑及出血等,常見於急性瘙癢性皮膚疾患,如急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症、神經性皮炎等。
治擬祛風止癢為主。
葯用艾葉30克,搖竹消30克(我註:徐長卿),路路通30克,蠶砂60克,煎水1500毫升,待水溫熱後外洗患處,每天2次,每次洗10-15分鍾。
臨床上如尋常疣、扁平疣等,均屬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皮損表現為扁平丘疹,或高出皮膚,粟米至黃豆大小,色為淡褐色、褐色、正常皮膚色。表面平滑或粗糙。
治療以祛風解毒為主。
葯用木賊15克,蒼耳子15克,敗醬草30克,露蜂房10克,馬齒莧30克,煎水1000毫升,先乘熱濕敷患處,然後用水擦洗皮損,皮損以擦紅發熱為宜,每天一次。
二、清熱消腫法
不論外感邪熱或臟腑實熱,蘊阻肌膚,不得外泄,熏蒸為患。皮損多見紅斑、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滲液、灼熱癢痛。常見於急性濕疹及皮炎類疾患,如帶狀皰疹、丹毒、膿皰瘡、過敏性紫癜、葯疹、接觸性皮炎及大皰性皮膚病、剝脫性皮炎、皮肌炎、急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治宜清熱、消腫、解毒。
葯用馬齒莧30克,黃柏30克,千里光30克,大黃30克,煎水1500毫升,待溫熱後外洗或濕敷患處,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鍾。
三、燥濕收斂法
濕有內濕與外濕之分,但以外濕為主,因濕邪侵入腠理,郁結不散,與氣血相搏而浸淫肌膚發疹。證見水皰,瘙癢糜爛滲液,水腫,浸淫四竄,汁水淋漓。常見的皮膚病,如皮炎、濕疹、脂溢性皮炎、天皰瘡等。
治宜燥濕收斂。
葯用馬齒莧60克,蒼術30克,側柏葉60克,苦參30克,五倍子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或濕敷患處,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鍾。
四、涼血解毒法
由各種「毒」所引起的皮膚病,常見的有葯物毒、食物毒、蟲毒、漆毒等。邪毒侵入皮膚,郁而化熱,毒熱與氣血相搏而發病。證見紅腫、丘疹、風團、糜爛等多種形態。常見的皮膚病有接觸性皮炎、葯疹、中毒性紅斑、蟲咬皮炎、丘疹性蕁麻疹。
治宜涼血解毒。
葯用千里光30克,大黃30克,朴硝30克,山楂60克,扁蓄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或濕敷患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鍾。
五、溫經散寒法
由於陽氣不達,皮肉受寒,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隔,氣血凝滯所致。皮損為紫暗或淡紅斑,局部皮損紅腫發硬,嚴重時可發生水皰、潰瘍。常見的皮膚病有凍瘡、血管炎。
治宜溫經散寒。
葯用透骨草30克,芫花10克,川椒15克,吳茱萸15克,煎水1000毫升,浸泡患處,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鍾。
六、活血散瘀法
肝氣郁結或外邪入侵,以致氣機不暢,氣滯血瘀,阻塞經絡而致。證見皮損色暗紅、青紫、瘀點、瘀斑、毛細血管擴張等。常見的皮膚病如結節性紅斑、硬紅斑、過敏性紫癜、靜脈曲張、血栓性靜脈炎。
治宜活血散瘀。
葯用鬼箭羽30克,紅花15克,丹參30克,桃仁30克,香附子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患處,每日2次,每次10-15分鍾。
七、養血潤膚法
由於血虛不能營養肌膚,膚失濡養,血虛生風生燥,逗留肌膚所致。其皮損表現為乾燥、脫屑、肥厚、粗糙皸裂、苔蘚樣變。常見的皮膚病有神經性皮炎、銀屑病、魚鱗病、手足癬鱗屑角化型、掌跖角化過度症。
治宜養血潤膚。
葯用白芨60克,黃精30克,紫草30克,五靈脂30克,露蜂房10克,煎水1500毫升,浸泡後再外洗患處,每天一次,每次浸泡30分鍾。
八、殺蟲除䘌法
由於對蟲體的過敏或蟲的毒素侵入機體,日久蘊毒,發於肌膚所致。皮損為丘疹、風團、水皰、血痂、抓痕、糜爛等。常見的皮膚病有疥瘡、丘疹性蕁麻疹、桑毛蟲皮炎。
治宜殺蟲除䘌。
葯用蛇床子30克,川椒15克,大楓子30克,硫磺60克,藜蘆15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患處,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鍾。
在臨床上還有由黴菌所引起的手足癬皮損為丘疹、水皰糜爛滲液。
治宜清熱利濕、殺蟲止癢。
葯用丁香10克,黃精30克,黃柏30克,川椒10克,枯礬15克。煎水1500毫升,浸泡與外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鍾。
九、脫脂除垢法
多因內蘊濕熱,外感風邪,蘊阻肌膚,濕熱上蒸,或因濕熱耗傷陰血,血虛風燥,肌膚失養而成。皮損為潮紅、滲出、糜爛、結黃厚痂、鱗屑(乾燥或油膩的鱗屑)。常見的皮膚病有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脫發。
治宜清熱利濕,脫脂除垢。
葯用透骨草60克,側柏葉60克,黃柏30克,皂刺30克,硼砂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患處,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鍾,洗後頭部不要另用溫水沖洗,待頭發自干。
總之以上九法初步概括了皮膚病中葯外洗的法則,在使用這九個法則時,一定要根據皮損的部位、范圍、性質以及患者皮膚的耐受情況辨證施治,合理的選擇有針對性的葯物和外洗方法,採取一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法則進行洗浴治療,才能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皮膚瘙癢是生活中常見的病症,但是無論是蚊蟲叮咬、還是皮膚過敏,在皮膚瘙癢的時候都不能用手去抓,以免留下傷疤,其實想要止癢還有著許多方法,路邊田野的不少草葯都有著很好的止癢效果,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民間止癢有哪些草葯吧!
1、金銀花:金銀花的功效和作用是清熱解毒,殺菌止癢等,水煎外用可止癢祛痱子、治療濕疹。而此葯同時也具有發散作用,在臨床當中用於治療風熱型感冒的銀翹解毒片,就是以金銀花為主葯製作成的。此外,次要還可用於治療肺炎、細菌性痢疾。
2、苦參:苦參是一種性微涼的葯物,可以起到很高的降火、祛濕、利尿的作用。在臨床當中主要用於治療急慢性皮膚濕疹、痔瘡、皮癬、皮膚瘙癢等多種多樣的皮膚疾病,有很多中成葯裡面都包含有苦參,屎因為它具有強大的功能,止癢殺菌屎它的強大功能之一。
3、花椒:是一種常用的烹調類芳香佐料,而花椒的止癢作用也非常高。因為花椒有溫中散寒,止痛、燥濕、消腫、消毒、殺菌、止癢等多種效果。研究發現花椒對多種細菌,尤其是皮膚表面的細菌可起到很高的抑制功效。因此可用來治療皮膚瘙癢症、濕疹、腳氣、神經性皮炎及外陰瘙癢等疾病。
4、蛇床子:蛇床子在民間又稱野胡蘿卜,是蛇床生長出的果實,性溫熱,此葯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就是殺蟲、祛濕、殺菌。而蛇床子是治療皮膚疾病必選的中葯,可以治療各種病因導致的外陰瘙癢、滴蟲性陰道炎,也能搭配其他葯物治療宮寒疾病。
5、艾草: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用艾草祛濕止癢,功效非常多。全草入葯,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草可以搗絨之後製作成艾條及艾柱,通過外灸可以散寒止痛及溫煦氣血。也可以煎湯外洗,治療濕瘡疥癬及祛濕止癢。
6、垂盆草:垂盆草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乾燥全草,是一味民間流傳極廣的常用草葯。甘、淡,涼。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癰腫瘡瘍。全草入葯,蛇蟲咬傷,止癢效果極好。洗凈曬干後即可放在洗澡水裡,用來洗澡,可有效治療皮膚瘙癢。
7、馬齒莧:馬齒莧,一年生草本,為田間常見,皮膚瘙癢,或蚊蟲叮咬後,碾碎枝葉,直接塗於患處止癢,還可洗凈放在開水裡煮15分鍾,待涼後再擦洗皮膚瘙癢處。馬齒莧能夠減輕皮膚紅腫、止癢、控制感染。
8、薄荷:薄荷為唇形科植物,多生於山野濕地河旁。味辛、性涼,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功效。平常多用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也可煎水外洗,用於治神經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
3. 最有效的過敏止癢方法
最有效的過敏止癢方法
最有效的過敏止癢方法,有的時候我們會應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產生過敏症狀,過敏時除了容易發癢,還會出現皮膚發紅腫脹、脫皮等症狀,那麼過敏發癢的時候要怎麼辦呢?下面為大家介紹最有效的過敏止癢方法。
1、草葯沖洗
家裡如果有薄荷、金銀花、馬齒筧等中草葯,可以任意取一種用來泡水喝,並且另外取一種用來煮水擦洗皮膚。這些中草葯具有清熱涼血、消炎解毒、利濕的作用,可以有效減輕皮膚炎性反應,還可以很好地緩解皮膚瘙癢,因此對於皮膚過敏具有一定的幫助。除此以外,有些中葯比如地膚子、防風、無花果葉等也具有很好的止癢效果。
2、淡鹽水
這個方法需要內外一起進行,才能收到比較良好的.止癢效果。首選要多喝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稀釋以及排除體內的過敏物質;其次可以取一小勺食鹽加入一大杯清水中配置成淡鹽水,然後用淡鹽水來擦洗皮膚過敏處,淡鹽水具有消炎、止痛消腫的作用,對皮膚過敏有一定的幫助。另外用冷藏過的淡鹽水來擦洗效果更佳。
3、冷敷
冷敷法是緩解皮膚過敏常用的方法,這個方法適用於暫時應急,比如說身邊沒有抗過敏葯物時,可以用一些冷水浸過的毛巾,或者是冷藏過的礦泉水、西瓜皮等物品,然後敷在皮膚過敏處,這個方法可以比較迅速地降低局部神經的敏感度,從而緩解皮膚瘙癢。
4、果蔬汁
在發生皮膚過敏時,可以多飲用新鮮的果蔬汁,最好是自己製作,不要去購買成品。只有新鮮綠色的果蔬汁,才能比較好地供給人體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植化素,從而減輕體內的炎性反應,對於過敏也有很好地抑製作用。大量服用新鮮果蔬汁還可促進肝臟代謝,排出體內毒素,從而對皮膚瘙癢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5、甘草薏米粥
取甘草10克,薏米50克,一起加適量清水熬製成稀粥,每天服用1次。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益氣的作用,薏米具有健脾利濕的作用。經常食用甘草薏米粥,可以很好地緩解過敏反應所引起的瘙癢不適,這是由於甘草中所含的甘草酸具有抗敏作用,而薏米也可以用於過敏的輔助治療。
6、海帶豆芽湯
取綠豆芽和海帶各100克,薏米20克。薏米提前浸泡好,然後加清水燒開,再加入清洗干凈的綠豆芽和海帶絲,繼續煮熟,少許食鹽調味即可。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海帶具有消腫利水的作用,薏米具有健脾利濕的作用。經常食用海帶豆芽湯可以有效排出體內的濕熱邪氣,緩解過敏所造成的皮膚紅腫和瘙癢等不適。
皮膚止癢偏方
1、皮膚止癢的偏方是要准備老生薑,然後搗爛如泥,用紗布包裹,塗擦在患處,每次十到二十分鍾,每日一兩次。
2、是大棗雪梨膏,是要准備大棗,雪梨膏,再將棗先泡半小時,放入砂鍋內加水煮至棗爛後加入雪梨膏後服用,能護膚,健脾益氣。
3、是豬蹄骨湯,是要准備豬蹄的骨頭,再加水煮沸後再熬五分鍾,每天臨睡前用衛生棉或潔凈的白布條蘸豬蹄骨湯在皮膚瘙癢處搽洗一遍,就可以治瘙癢了。
4、是要准備銀黃,燒酒,然後再以一百四的比例拌好,晚上睡覺時用棉球蘸調好的葯漿塗抹在瘙癢處,就可以止癢了,每夜一次,三到五次就可以痊癒。
5、是要准備蒼耳子、艾葉,苦參、地膚子、白蘚皮、露蜂房、土槿皮、蘇葉、川椒,每天一劑,加適量水煎煮後,濾取葯液,趁熱洗浴,早晚各一次,每次洗的時候都搓擦十五到二十分鍾,連用七天。
6、是要准備鹽,還有熱水,然後加熱讓鹽溶解,再用毛巾蘸水搽洗患處,一般三到五次就可以見效。
7、是要准備紫甘蔗,還有香油,再將紫甘蔗皮烘乾,然後研成細末,調勻後,塗抹在患處就可以了。
4. 中葯治皮膚瘙癢有什麼方法效果好不好
中醫治皮膚瘙癢方法有用中葯外治可以選擇浴洗擦熏蒸等方法內服中葯如瘙癢難忍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服用非葯物外治保持生活規律衣著松軟不要沐浴過勤平時要避免用搔抓的方式止癢防止皮膚破潰引起感染
5. 皮膚瘙癢症的中葯療法是什麼
引起老年性皮膚瘙癢的病因比較多,一般認為是內部因素引起的,很多慢性疾病會引起皮膚瘙癢,所以老年朋友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問題。如果想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就要積極找到病因進行治療,要是老年朋友想通過中醫緩解瘙癢,也可以參考下面介紹的方劑。
1、葯方組成包括艾葉、苦參、土槿皮、地膚子、露蜂房、白蘚皮、蘇葉、蒼耳子、川椒等。把這些葯物加水煎煮後,濾去渣取葯液趁熱洗患處,早上、晚上各洗一次。
2、患者可以把苦參、絲瓜絡、當歸、蛇床子、防風等葯物洗干凈後,一起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燒開,關小火熬二十分鍾,然後去渣用葯液泡澡,每次泡二十分鍾,一天兩次,連續使用7天就能夠有效緩解瘙癢。
3、葯方組成有當歸、川芎、生地、地膚子、赤芍、夜交藤、地龍、白蒺藜、桃仁、制首烏、黃芪、蟬蛻。用法很簡單,把葯物煎煮後飲用。
4、方劑組成有絲瓜絡、荊芥、苦參、蛇床子、防風、當歸。方法:加水煎煮後取葯液,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20分鍾,每日2次,連續使用5-7天。
5、方劑組成有防風、川椒、獨活、白芷、荊芥、赤芍、桑白皮、地膚子、苦參。方法:加水煎煮後清洗患處。
6、處方:苦參、雄黃、蛇床子、百部、狼毒。方法:把葯物製成粗末裝進紗布袋,然後加水煮30分鍾。用軟毛巾擦洗後再加熱水泡澡。
7、方劑:麻黃、桂枝、赤芍、生甘草、杏仁、大棗。方法:加水煎服。
這些都是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的中葯方,如果患者想緩解瘙癢不適,那麼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劑試一試。同時注意日常生活和飲食護理,不要吃辛辣刺激性大的食物,保持清淡飲食,多吃可以補充水分的食物,而且不要用溫度過高的水洗澡,平時要穿寬松的棉衣服。